别把封神当正史(一)
作者:谪仙客      更新:2023-05-05 09:09      字数:3489
  【活字印刷术,于宋仁宗时期诞生,由平民出身的毕昇发明】

  【毕昇的,活字印刷术的大致流程是这样的。用胶泥做出字模,一个字刻一个印,然后用火烧硬,使之坚硬起来,成为陶质物。】

  【排版时,先事先准备好一块铁板,在上面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

  【拿一个铁框摆在铁板周围,将提前做好的字印放进去,摆满就是一版。】

  【最后用火烘烤一下,将混合物熔化,粘住活字块,趁着余热把活字压上一下,平整一下字面,便可进行印刷。】1

  【活字印刷的发明,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之前的雕版印刷在刻字版时要小心再小心,一但刻错了一个字,整张字版都要重印,耗时又费材。】

  【而活字印刷则弥补了这一缺陷。它的字模是可以分开拆卸的,使用灵活方便,只要事先制好需要的字模,就可以进行无限排版。】

  【但是,遗憾的是,毕昇的发明在他那个时代并没有得到到当时统治者和社会应有的重视,甚至直到他死后很久,活字印刷术仍然没有得到重视推广。】

  【好在,时间会证明一切,由于活字印刷术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历朝历代纷纷加以改进,并继续使用的很长时间。】

  【明代通俗小说盛行,因而用木活字印出的话本较多。明万历十四年的《唐诗类苑》、《世庙识余录》、嘉靖间的《璧水群英待问会元》等,都是木活字的印本。】

  【到了清代,由于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活字印刷术获得空前的发展。康熙年间,木活字本盛行开来。】

  【乾隆年间《英武殿聚珍版丛书》的发行,标志了大规模用木活字印书的开始,用了大概木活字253500个。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木活字印书。】

  【用金属材料制造活字,是活字印刷的一个改进发展方向。公元15、16世纪之际,铜活字在江苏无锡、苏州、南京一带盛行开来。在清代,其发展更进了一步。《古今图书集成》,估计使用了100~200万个的铜活字,应是最大视模的铜活字印书了。】2

  毕昇望着天幕上的活字印刷术,不由得热泪盈眶。

  古代的阶级划分为士农工商,工排在末位,可见其并不受重视。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的心血无人问津,受到了令人伤心的冷待。

  但好在天幕的出现,唤起了皇帝们对科学技术的一点儿儿重视。

  宋仁宗不算昏君,马上派人来接毕昇,打算亲自接见

  坐在前往皇宫的马车上,毕昇的心里燃起了前所未有的,叫做希望的火苗。

  【除了印刷术之外,指南针也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在古代,指南针叫做司南,主要由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地球的磁场来指示南北方向。】

  【利用这一工作原理,指南针常被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3

  【关于它,我就先不详细展开了,相关视频我已上传,大家可以自行观看。】

  【第一期穿越者必备技能,就先介绍世界地图与四大发明,以后还会有第二期第三期。】

  【先提前剧透一下。第二期会向大家介绍水泥,制糖术,化肥等基建金手指,敬请期待一下吧! 】

  秦朝

  天幕上用水泥制成的马路,平整结实,车辆跑在上面,稳稳当当的。

  “真的好东西!”嬴政毫不吝啬对水泥的赞美。

  一统六国后,嬴政刚好准备大量修建以国都咸阳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驰道,相当于现代的高速公路,而水泥恰巧正是嬴政现在所需要的。

  墨家弟子来回观摩着水泥路,亦不由的啧啧称奇。

  “有了水泥,驰道的修建将会花更少的时间,更低的造价,更好的效果。”

  汉朝

  天幕上的冰糖,晶莹剔透,泛着水晶一般的耀目光泽。

  刘彻刚刚放进嘴里的饴糖,瞬间感觉就不甜了。

  汉代的糖种类还没有后世那么齐全,只有饴糖和蔗糖等区区几种。

  一瞬间,刘彻又想到了更多。

  “这后世的糖的造价如此低廉,倘若能高价卖出去的话……”

  正好刘彻正在为打匈奴的高昂军费忧心不已,制糖术的出现,算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唐代

  天幕中把施了化肥和没施化肥的实验田做了个对比图,可以清楚的看到化肥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多大的帮助。

  李世民望着天幕上的化肥的眼神,就像望着梦中情人一样热切。

  “倘若化肥能在我大唐普及,百姓们的吃饭问题就不用愁了。”

  一时间,李世民和嬴政,刘彻神同步的想要天幕赶快放出正片,用预告视频把人吊得不上不下是几个意恩!

  在诸天万界殷切的期盼下,林雅的直播,在下周的同一时间又准时出现了。

  只不过,正经的科普搞得林雅有些头秃,她决定换个版块儿,搞点儿乐子。

  【史同创作,除了小说之外,电视剧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今天这期直播,除了史同文外,小林会顺便吐嘈一些烂剧。事先声明一下,小林只对剧不对人哈,不针对演员,明星粉丝们麻烦手下留情呦。】

  【众所周知,某些烂剧的导演编剧,为了恰烂钱,什么都干得出来。许多臭名昭著的历史罪人得以洗白,一些名垂青史的青雄人物惨遭抹黑。】

  【但今天小林要吐嘈的电视剧,并不算烂剧,甚至可以说是精品剧。但它为了艺术效果,肯定与真实的历史人物产生一些出入,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所以小林还是选择吐嘈一下。】

  【废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进入正题。】

  【《封神演义》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了,是我们种花历史上有名的神魔小说,曾被多次改编成电视剧。】

  【它的开头讲的是商纣王帝辛垂涎女娲圣像美貌,题诗亵渎女娲娘娘,使得女娲大怒,召来轩辕坟中千年狐狸精,九头雉鸡精,玉石琵琶精三妖入宫迷惑商王,祸乱大商天下。】

  【冀州侯苏护女之苏妲己美名远扬,传到纣王那里,纣王命妲己入宫为妃。苏护送女儿走至恩州驿的时候,恰巧撞见了狐狸精】

  【狐狸精见苏妲己美貌,起了歹心,暗中下手谋害了妲己,借着妲己的皮囊入了宫,迷惑了纣王,祸乱了殷商江山,让帝辛做了亡国之君。】4

  妲己本人望着天幕中的“自己”,整个人都傻了,用力的揉了揉眼晴。

  什么玩意儿,我其实是只狐狸精,我自己怎么不知道呢,这也太离谱了吧!

  帝辛阴沉着脸,用眼刀逼退了想要议论纷纷的群臣。

  “枕边人是人是妖,难道本王还不清楚吗!”

  妲己虽然很感激帝辛解围,却不得不诚惶诚恐的跪下请罪。

  天幕说了大王是亡国之君,而自己祸乱大商天下,她不知道自己这条小命还能不能保住了。

  “起来吧,本王知道,你没那么大本事。”帝辛摆了摆手,示意苏妲己起来。

  他还是能够明辨是非的,妲己不过是一个后妃,自己养她纯属解闷而己,怎么可能对她言听计从,他又不是什么昏君。

  大商亡,应该另有原因,待他好好听一下天幕是怎么讲的。

  【说到这儿,我就要为妲己鸣一下不平了。】

  【历史上的妲己,姓己(妀),字妲,本为有苏氏部落的人,有苏国在今天河南省焦作市温县。】

  【据《国语·晋语》记载:帝辛率军攻打有苏氏部落时,有苏部落势力单薄,没办法抵抗强大的商军进攻,为了存活下来,有苏部落向帝辛称臣,献出了大量的牛羊、马匹及美女妲己。】5

  【入宫后,因为美貌,妲己得到了帝辛的宠爱。】

  【从正史来看,妲己的身世实在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了,所以为什么妲己会被扣上狐狸精的帽子呢?这就要从古代对女子不公的偏见开始说起了。】

  天幕对妲己的同情,引起了一个酸儒的强烈不满。

  “红颜祸水,害国殃民,这不是狐狸精还是什么!”

  他的妻子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就被酸儒给踹了一脚,踢倒在地。

  “你也是一样,红颜祸水,娶了你,老子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妻子默默承受着酸儒的拳打脚踢,眼里流下了无助和委屈的泪水。

  这酸儒本是官宦人家子弟,年少时骄奢淫逸,横行霸道。

  后来他看中了卖豆腐的女人的美貌,强娶为妾,专宠了能有大半年。

  然后,酸儒的父亲因犯了事被革了官,酸儒一下子便从天堂跌到了地狱,半生穷困。

  不学无术的酸儒屡试不中,却把一切的错都怪到了妻子身上。

  他自比为商纣,视妻子为妲己,认为若不是妲己美色惑国,大商也不会亡。

  很可笑是不是,明明是酸儒的父亲犯事革官,酸儒考不中功名,他却偏偏把脏水都泼到一个无辜的女子身上,给她安了个红颜祸水的骂名,多么可笑,可气!

  【狐狸精在中国神话中的名声很不好,人们认为其妖冶淫/荡,专门祸害男人,人们对其厌恶至极,提之不齿。】

  【能用狐狸精来形容妲己,可见人们对于妲己的恶意。】

  【有一句对女人偏见满满,流传极广的千年洗脑包,是这么说的:夏亡于妹喜,殷商亡于妲己,西周亡于褒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