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节
作者:非10      更新:2023-05-05 08:40      字数:3124
  他也曾想替夫人做些什么,可他天生愚钝,总是帮不上什么忙——故而在他眼中,凡是能做实事者,无论身份高低贵贱皆是值得钦佩的。他便也将当晚救下小晨子的经过仔细说了一遍。那晚他在荷塘边想着母妃生前之事,恰就发现了躲藏在草丛中的小晨子。当夜,他示意对方藏去了附近的清央宫内,那里是他母妃生前所居,平日无人踏足,轻易不会被发现。至于那具事后被发现的尸身,则是阿近的——阿近是自幼陪他长大的小太监,身形年纪都与小晨子十分相近。天气燥热,尸身在荷塘里泡上数日,换上衣袍与令牌,便足以混淆真假。也是那时父皇病重,他身边刚收了几名还算可信的内监,若换作再早些的时候,他只怕想救也没有这份能力。他一直是很想为别人做些什么的,能有帮助弱者的机会,于他而言实则算是一种救赎。救下小晨子,让他觉得自己还是有些用处的。尤其是此时得知,小晨子竟是夫人的人。他很庆幸自己当晚鼓足了勇气,迈出了那一步。“既是如此,怎从未听你提起过此事?”他有些不解地向小晨子问道。先前在宫中时,为了安危思虑,一个“已死之人”自是不便露面,说明真正效忠之人——可当下这般局面,已没什么可顾虑的了,为何也没听小晨子说起呢?夫人看起来显然是极看重在意他的。“先前是未敢同郡王殿下言明……”小晨子道:“后来随郡王殿下出了宫,听闻娘娘如今过得很好,便也不想再去搅扰娘娘。”姜嬷嬷没了,窦爷爷也死了……他怕自己再出现在娘娘面前,又会勾起娘娘的伤心事。宫里的那些事,必然是娘娘最不愿意回想的吧?且娘娘当下已回到吴家,也已不再需要他了。吴景盈听得红了眼睛,叹气道:“说得都是些什么傻话……”在宫中这十余年,这条路她走得固然如履薄冰,可正因如此,于这艰难之下的赤诚真心才愈显可贵。她失去了许多重要之人,当下得见小晨子还活着,心中的洞便好似被填补上了一块儿。有的人活着,便是对他人的治愈。几人在内室中长谈许久。荣郡王之意,自是放小晨子离去。小晨子却坚持要留下来——郡王待他有救命之恩,而当下郡王这般模样……他实在没办法说服自己就此离开。他虽无大用,却胜在还算机灵细致,换了旁人贴身照料郡王他实在不放心。吴景盈很尊重也很赞成他的决定。她并不是立即就非要带走小晨子不可。见到这个孩子还平安地活着,她已是十分庆幸满足了。离开郡王府后,在回去的马车上,吴景盈同许明意说起了此事。她不急不缓地说着,声音轻柔庆幸,许明意听得心中也不由泛起一丝暖意。原来还有着这样的内情……所以,此时的郡王府中,有两个值得被善待的好孩子在。马车外秋雨如帘。这场秋雨过后,京中更添了几分凉意。雨水休止,秋阳高升,风轻轻吹落枝叶上托着的雨珠。雨珠本无色,却过之有痕,将一树青叶又染黄了两成。总有些叶子长得更心急些,左右绿也绿够了,如今只想着赶紧结束这一年的任务,是以同伴们不过刚黄了些,它便已然成了枯叶,争先打着旋儿落了下来。太子府内,正厅外一枚心急的枯叶轻轻飘落,厅中坐着的女孩子不时望向厅外的方向。她着浅紫绣海棠纹宫装,发髻边珠玉宝钗精致华贵,纤细白净的手指间握着青玉茶盏,见厅外依旧无人,便收回视线,打量着厅中陈设。清贵雅致,简洁处可见不凡……正如它的主人一般叫人见之忘俗,心旷神怡。思及此,永嘉公主露出浅浅笑意。又有着青色比甲的侍女奉来了瓜果点心,但她却无心品尝,只又看向厅外方向——该不是今日又要白等了吧?这道声音刚在脑海中浮现,便见有一随从快步而来,道:“殿下回来了。”他回来了!她总算能见到他了!约是十日前刚听闻赐婚之事后,她也曾来过一趟太子府,只是未能见得到他。他倒是常去同父皇议事,可父皇轻易不允她靠近御书房。是以,她能见到他的机会着实也不算多。永嘉公主面上有着无法掩饰的欣喜,她连忙放下茶盏,起得身来,让贴身宫娥替她察看衣饰是否妥帖。谢无恙很快便来了前厅。年轻人着深青长袍,身形笔挺,轮廓分明的一张面孔之上五官深刻而英朗。看着他向自己走来,永嘉公主竭力平复着心跳,福身行礼道:“永嘉见过兄长。”这句兄长本非她想喊的,可喊出口之际,她却有一种极矛盾的欣喜感,仿佛这声兄长……让她成了与他十分亲密之人。谢无恙看着她,微一点头,虽仍觉陌生,却也尽量让语气听来还算和缓:“可是有事?”他对海氏母女并无敌意,但若说亲近,自然也根本谈不上。可到底是同父异母的妹妹,对方待他示好,他也没有道理冷脸相待。“只是来看一看兄长……加之近来秋日转凉,母后亲手做了一件披风给兄长,我便顺带着捎带了过来。”永嘉公主笑着说道,边示意宫娥将东西拿上来。谢无恙看向宫娥手中托着的披风。鸦青色。他点头道:“皇后娘娘有心了。”永嘉公主露出笑意:“是我见兄长似乎颇喜欢深青色,才叫宫人挑了来……”“你亦有心了,只是听闻皇后娘娘体弱,此等劳神之事日后只需交给宫人来做即可。”谢无恙说话间,在椅中坐了下来,抬手示意她也坐下说话。“宫人做的哪有自家人来得贴心细致……”永嘉公主笑着坐下来,又道:“母后还说要替兄长做双秋靴呢,待会儿还要量一量兄长的足长。”“……”见她兴致勃勃,谢无恙沉默了一下。他不是说了交由宫人吗?没有感情作为基础,如此亲近,失了界限感,反倒叫人有些难以接受了。永嘉公主又提议着让他试一试那披风。宫娥将衣物捧到他的面前。他接过侍从递来的茶盏,顿了顿,道:“不必了,想来是合身的。”他实在不适应于不熟悉的人面前试衣,如何想如何觉得不妥。那宫娥便退至一旁。永嘉公主也不勉强,继而又问道:“不知兄长喜欢吃些什么点心?母后说,兄长轻易不回福隆宫,想吃些什么也是不便,便叫我问一问兄长的喜好,也好叫人不时送些来。”福隆宫便是原本的东宫所在,大庆延续了前朝皇太子及冠后可于宫外建府的先例,却也同时保留了福隆宫作为宫内的居所。听她问及喜好,称得上十分热情殷勤,谢无恙心中有所思索在。海氏母女与他不过只见过数面而已,若说感情自是没有,如此举动,想来无非是因为他如今皇太子的身份。若是如此,便当真是多虑了。当下也好,日后也罢,他都不可能会为难她们,她们也不必刻意如此亲近于他。待相处久了,一切水到渠成即可。当下太过刻意的相处,于双方而言只会是压力而已,实无必要。思及此,他笑了笑,婉拒道:“我一人独居于此,无甚格外讲究之处,一切自有下人安排妥当,着实不必劳烦皇后娘娘替我费心。娘娘的心思,我已是心领了,还请替我多谢娘娘。”有此一言,想必对方也能够领会他的意思了。永嘉公主嘴角笑意微滞。披风也不试,喜好也不肯告知……且一人独居于此——当下的确是一人。可不久之后却会有太子妃嫁进来……也就是说,这里很快便将会有一位女主人。这个念头浮现,女孩子只觉得心口处仿佛极快地被针扎了一下。想到近来听到的诸多传言,她忍不住开口道:“兄长,有些话桑儿不知当讲不当讲……”谢无恙吃茶的动作一顿。既是不知当讲不当讲,还是不讲为好,交浅言深,实乃不妥。然而已听对方紧接着说道:“我听闻,此前兄长尚是吴家世孙时,曾被许家人带回家中,险些被逼给那许家姑娘冲喜……”想到这件事必是他的忌讳,她的语气便尽量小心。堂堂男儿,尤其又是当今太子,被迫替人冲喜的经历,怎么看都是不光彩的。“传言不可尽信,许家并未有过逼迫之举,且许将军待我有救命之恩,更加谈不上相逼二字。”谢无恙纠正道。听他语气并无丝毫不满,永嘉公主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