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节
作者:非10      更新:2023-05-05 08:39      字数:2954
  它走进书房中,扇着翅膀跳了跳脚,将爪子上沾着的积雪甩掉。许明意看一眼大鸟过于圆滚滚的肚子,便知它必是刚蹭完饭回来。还不止是蹭饭——见大鸟腿上绑着一小截竹筒在,她遂蹲身取下。第640章 臣帮陛下竹筒里塞着一只卷起的字条,许明意展开来,只见是小七的字迹。看到其上内容,不禁觉得心中生出暖意。原是莫先生和小七邀她和天目晚间去雪声茶楼共度除夕,一起吃年夜饭,还说备了许多她爱吃的菜。这是知晓她一人独身在京中,恐她心中落寂吧。且或许还有吴恙的授意在其中。许明意微微弯起了嘴角。这是好意,她也领受到了,但她不能去。他们镇国公府人等在密道中藏身已久,早前备下的食物和水早就没有了,是小七从密道的另一处入口——庆云坊外一处不显眼的无人别院中,带人偷偷将补给食物送下去的。这虽是离京前就安排好的事情,但这些时日雪声茶楼里因藏着许多暗卫的缘故也是半点不敢放松,小七为此已经数次冒险。她若今晚去往雪声茶楼,万一叫人盯上了,连累的便是整座茶楼里的人,及藏身于茶楼内的乔太医。纵然这只是最坏的可能,但如此关头还是万事谨慎为上。能避免的麻烦和危险,她从不怀有侥幸想法去试探。于她而言,能平平安安的度过,那便是最好的年。许明意没有犹豫,写了简短的回信,放到那只竹筒里,重新绑在天目身上。“再跑一趟吧。”她拍了拍大鸟的翅膀,道:“待你飞到了,恰也能接着吃午食了。晚间也不必回来了,既是去了,便多蹭两顿。”这话无疑说到了大鸟的心坎儿上,它眼睛亮亮地转过身,晃着身子,脚下啪嗒啪嗒跑出去了。雪是昨日下的,在房檐树梢上铺了厚厚一层。待到了晚间,天上便冒出了繁密的星子。除夕夜无月,然四下张灯,雪色相映之下,天地间仿佛自有月华在。许明意坐在小院的石阶上,望着漫天星辰发呆。四下隐隐有孩童的追逐嬉笑声,口中唱着新年的童谣,大约是拎着灯笼走街串巷呢。无论日子有多难,年总归还是要过的。然而相较于往年,今年京中的这个除夕夜,无疑是她印象中最冷清的一个了。往年的这个时辰,城中通往城门处的数条长街,必然是挤不动的——皇帝要登城楼于万民同庆,帝王立于城楼之上,身后绽起烟火万丈,绚烂繁盛。而今年显然没有了这道流程。那座高高在上的城楼,皇帝便是用爬的,怕是也没力气爬得上去了。况且百姓们也未必还愿意见到这位帝王。许明意望着星空,有一搭没一搭地想着。她将年后的计划重新在脑子里捋了一遍,又估算着各处的安排分别进行到了哪一步。而后又想到了临元城——此时的临元城中,想必十分热闹吧?父亲母亲他们是不是在想自己呢?毕竟每逢佳节倍思亲来着。她不在,对着一桌子年夜饭,大家怕是都要少了几分胃口。还有明时,他该不会偷偷在哭吧?阿葵和阿珠就更不必提了,这俩丫头定是日日都在担心她。想着这些,托腮坐在石阶上的女孩子轻轻叹了口气。谁让大家都离不开她呢。还有吴恙——不知他此时身在何处?但想来定是在忙于安排诸事,必不可能像她这样,闲来无事坐在这里,发着呆想着他。是,她想吴恙了。自他离开临元后,大大小小的事情发生了许多,尤其是在他的身上。她想,他应当也是有些需要她的吧。好在用不了多久,便能再见面了。在见面之前,她和他都要保重好自己,做好各自该做的每一件事,如此方才不辜负彼此分离的时光。且虽然不能相见,好歹她还能睹物思人,哦,不对,是睹鸟思人——许明意微微转过脑袋,揉了揉蹲坐在她身侧的大鸟的秃头。她本是交待了天目不必回来的,可它还是回来了。又像是知晓今日是除夕一般,就这么乖乖坐在她身边,好几次眼瞧着眼皮沉得都要睁不开了,甩甩脑袋略微清醒了些之后,还要坚持陪她坐在这儿。此番她来京师,本也没打算带上它的,毕竟这位是个享福的命,又是冬日里,怕它跟来受罪。可出了临元城十余里,赶车的车夫却发现车顶上竟还蹲着一个……而入城之后,也着实帮了她不少忙,往来于雪声茶楼送信的活儿更是叫它包圆了。见它实在困极了,那眼皮一抬一合的模样实在好笑,许明意遂将大鸟抱起,折身回了房中。这时,四下忽炸起了炮竹声响。子时已至,新的一年开始了。老管家亲自给她送来了一碗扁食,说是老爷的交待。她再三道了谢。刚出锅的扁食是在食盒中提过来的,食盒一经打开,便有热腾腾的香气往外冒。许明意夹起一个,咬了一口,只觉这抚慰脾胃脏腑的热乎乎的烟火之气,于这一刻驱散了冬日的寒冷。她坐在桌边,手中握着双箸,转脸望向窗外。恰有一簇璀璨烟火在她瞳孔中绽放。耳边有附近寺庙中撞钟的清彻浑厚梵音响起,仿佛意在肃清这天地间的喧嚣污浊与众生困苦。这一刻,许明意心底忽然升起无限希冀。新年已至。隆冬很快便会过去。春日,已在路上了。……正月末,京中传来了久违的捷报。趁燕王病重之际,朝廷出动十万兵马,将燕王大军驱逐出了沧州地界——非但收回了沧州,还将原本就起了内乱的燕王大军彻底击溃为二,一路退至沧州三百里外,另一拨兵马则护着生死不知的燕王往北面折去。至此,一路战无不胜的燕王大军已溃不成形,士气大衰。这个消息无疑振奋了朝野上下。关于燕王病重的质疑,也近乎被彻底消除了。燕军的溃败,让各处势力也乱了手脚。趁此时机,朝廷一鼓作气收回了十余处为乱军流民所攻占的郡县城池,眼看局面已然有翻转之势。宁阳和临元,则始终不见有任何动作,似乎因燕王出事而完全乱了阵脚,一时不知要何去何从。且数日前,有暗守在临元城外的缉事卫曾截下了一封密信,是镇国公暗中使人送往宁阳给定南王的书信,从信上内容来看,利益使然,二者已有谈崩的迹象。种种消息与暗中所得,无疑渐渐打消了朝廷的疑虑。这一日,庆明帝刚喝罢药,正听着明效之细禀近来之事。庆明帝为此龙颜大悦。他就知道,他不可能会输——他能赢一次,便能赢第二次!固然此番反转更多了几分运气在,可这不恰恰更加证明了他才是天命所归的大庆君主吗?这个念头仿佛在他已经腐败干枯的身体里重新注入了力量,叫他愈发急切而狂热。“如今局面已经稳固,朕不能再终日呆在这养心殿内由人摆布了!”他必须要尽快收回天子印玺与理政权,否则便只能眼睁睁看着太子和那些乱臣贼子夺走他的一切……外患已除,现下便该着手料理内忧了!而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废了太子!这看似蠢笨的畜生竟胆敢觊觎他的皇位,软禁于他……当初他就不该再留着这畜生!可如今他没了玉玺,说话全然没有分量,诸事都被那群内阁乱臣把控着,他若想废除太子,便必须要先从这里离开,重新出现在百官面前,方可将太子和内阁官员的罪状宣之于众!李吉同他说了,如今外面那些官员俱受太子蒙蔽,只当他已病入膏肓无法理事——他只有从这里出去,才能破除谎言!没错,全是谎言……只要他还是一国之君,他就总能使人寻来良医为他诊治,他总还会好起来的。而不是像现下这样,生死都掌握在旁人手中,谁知太子给他找来的那些所谓神医是不是来害他性命的——就像当年他从民间替父皇寻来的“神医”那样!所以,他若再继续留在这寝殿中,等着他的便只有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