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节
作者:非10      更新:2023-05-05 08:38      字数:2614
  单是如此还嫌不够,据闻日日皆有缉事卫在城中巡捕,见到稍有可疑之人便要抓去审问。说到这个,倒不得不提一提一月前发生在临元城中的那件事了——那日祖父在街上遭了人行刺。幸得秦五叔反应还算机敏,及时将人拿住了。那人看起来不过是寻常百姓模样,起初并无人在意。后来细查审问,才招认了是朝廷多年前便埋在临元城中的眼线,暗下身份也是一名缉事卫,此番是得了新任缉事卫指挥使的密信,奉命出手刺杀她祖父。而因着此事,反倒给了他们一个将临元城中朝廷的眼线一举拔除的机会。事情是父亲办的,前前后后用了近二十日,于城中揪出了那缉事卫的十多名同伴。“暗中潜入也不可取……”镇国公认真权衡着:“你若偷偷潜入城中,纵然侥幸进了城,可入城后无人接应掩护,也极容易落入缉事卫手中——”许明意再次点头。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暗中潜入不行,混也混不进去……皎皎如今也出不了城……更何况皎皎与她走得近这一点早已是人尽皆知,纵然皎皎使了手段出城,想要将她夹带进去而不被发现却也是难如登天,摆明了是送上门给人当人质,还得连带着拖垮长公主府。许明意思忖间,只听祖父若有所思地道:“有一个人,或许能帮得了这个忙……只是不知能不能说服得了他。”谁?许明意正想问,脑子里却已然蹦出了一个人来。“明御史?”“明效之。”祖孙二人几乎同时开口。许明意眼神微动。险些都忘了明御史如今还在祁城呆着呢……明御史一力主张议和,当今这局面之下,燕王已攻陷数城,朝廷七万兵马又在宁阳几近全军覆灭,那些安札在祁城的兵力之所以还能稳得住,而未曾直接攻来,便全赖明御史的坚持——明御史不想生战事,一番议和之心实乃日月可鉴感天动地。然而大局当前,各方自有立场思量,一人之力总是渺茫的。但端看明御史想和这一点,或就是个很好的入手之处……且明御史人虽固执,却并非不懂变通之人,她还记得彼时燕王在京中时,为揭发湘王通敌之事,便是暗中托了明御史出面——总之,行与不行,且试一试。……隔日晚间,祁城府衙内,一名士兵快步入得后堂内。“何事如此匆忙?”祁城知府看着那士兵问道。“回知府大人,禀钦差大人,方才许家军中遣了使者来送信,说是许将军邀钦差大人前往临元城,共商议和之事!”“什么!”明效之自案后起身,大为意外。许家军答应议和了?!祁城知府也大吃一惊。“快,将信给我!”明效之急忙道。那士兵将信呈到他面前,他接过,连忙打开来看。“这的确是许将军的亲笔……!”邀他前去临元,当面细商议和之事!“这……二位大人,此事分明透着蹊跷啊!”祁城知府身侧的幕僚说道:“当初许家军初入临元,局面莫测之下尚且不愿议和,当下……当下燕王和吴家多战告捷,局势对许家军有利无害,怎反倒突然答应了议和的提议?这其中只怕是有诈!”有诈?祁城知府皱眉思索着。怪了是怪了些,只是若说有诈,可诈得是什么呢?总不能是借此名目,刻意诓明御史前去?可……图什么呢?祁城知府暗暗打量着这位御史大人。总不能是图他说话冲,图他头上秃?明御史道:“这信上并未提其它要求,只是邀我前去议和,看不出有何异样之处。”若说是诓他前去为人质,似乎也说不通——他虽是钦差,却没什么分量可言,拿他做人质,不外乎是浪费粮食罢了,还真能指望皇上会为了他而让步?这不做梦呢吗?且当初小皇子的身份没被戳破时,许家军都不屑拿来提条件做交换,此时就更不可能看得上区区一个他了。总而言之……此事虽多少有些不对劲,但最坏的结果不外乎是他在临元城出点什么差池,而这于他而言根本不足为惧。且做人总是要有点梦想的。万一许家军暗中和燕王谈崩了,想回头了呢?明御史怀着满腔希冀,不顾祁城知府的劝说,于翌日一早带上一行十余人,就此前往了临元城。路上一切顺利。被迎入临元城后,也未见异样。不,还是有“异样”的——明御史坐在马车中,打起车帘看向街边店铺商贩与往来百姓,心底有些触动。如今这世道,怕也只有临元城中还能有此安定热闹景象了……马车在临元府衙外停下。“我家将军恭候多时了。”一名士兵将人请进衙内,直接将人带去了后书房。一路走来,明御史深觉这议和的仪式感严重不足。尤其是书房里只坐着许将军——哦,还有他的孙女,那小姑娘此时正坐在书案后悠哉写着什么东西呢。这哪里有半分议和的氛围?第632章 死不足惜(谢渃清涵盟主加更)而待他前脚进了书房内,后脚便有人从外面将两扇门合上了。“坐。”坐在那里喝茶的镇国公语气很随意。所以,统共就他们三个人谈?也不请个军师或见证之人什么的?明御史努力让自己适应了眼前的情形,未有急着落座,而是先取出了一封折子来,奉到镇国公面前:“此乃此次下官奉命前来议和的诚意,还请将军过目。若将军自认有不妥之处,可再与下官细商。若将军自有打算,下官亦愿闻其详。”他还自称一句下官,便是还承认镇国公在朝中的身份。既是议和,自然是要和气一些。然而镇国公只扫了一眼他手中之物,并未去接,淡声道:“不必了。”明御史听得一怔。不必了……是何意?是看也不必看了,全部都同意?还是……他正斟酌着出言试探时,只听老人已经很明确地表了态:“老夫绝不会答应议和之事,明御史也不必多费口舌。”明御史彻底懵了。虽想过有可能会谈不拢,可这……还没开始谈呢!他准备的那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话,愣是一个字还没说呢!还没开始就结束了?抬起头再看老人脸上没得商量的神色,明御史心底疑窦丛生,直言问道:“既国公心意已决,又为何请下官来此议和?”正如此前在祁城时所预料的那样,这其中必有蹊跷。“不这么说,怎能请得来明御史。”镇国公道:“此番实则是另有要事想请明御史相帮——”相帮?明御史微一皱眉。不同意议和,那便是立场对立,怎请人帮忙竟还请到他的头上来了?“此事须得慢慢道来,明御史既来了,一时半刻便也走不了,还请坐下说话吧。”书案后的女孩子写好了信,搁下笔语气客气地道。只是这客气怎么听怎么有些威胁的意思……明御史按下心中揣测,暂时坐了下来。先听一听对方这葫芦里究竟卖得什么药。“晚辈需进京一趟,想求得明御史从中帮忙。”许明意开门见山地道。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