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节
作者:非10      更新:2023-05-05 08:31      字数:3238
  第460章 遮风挡雨从对方骗她进密室这一举动,以及前后矛盾的言辞来看,多半是在撒谎。可她心中始终还是不安。祖父离京前自然是安然无恙的,可离京之后呢?万一当真有人得了皇帝的授意而暗中动了手脚呢?“算一算日子,国公应当刚抵达东元城不久,恰值战事之初,一军主帅安危关乎着军中士气,乃至战事成败——”吴恙客观地分析道:“即便皇帝要动手,应也不会选在此时。”许明意点着头,这些道理她自然也懂得,但谁让狗皇帝向来不做人,叫她实在无法安心按常理去对待。吴恙也未有一味劝她放心,接着便说道:“但丽族此战,国公的胜算颇大,且国公并非好战之人,只要对方肯降,或许并费不上多少时日便可了结战事——而现下这般时局,的确需要多加防备,可尽早差可信且敏锐之人前往东元,秘密打探国公的情况。”这正是许明意想听的。虽然她此前再三叮嘱过秦五叔,若有异样情况发生定要及时传信回京中,但怕就怕有些事情秦五叔无法及时察觉,亦或是传信的过程中出现什么差池。所以,还是让人去看看为好。“若当真关乎我祖父身体安危,或还需请一名精通医术之人陪同前去,方可真正以防不测……”许明意思索着说道。固然有随行军医在,可她还是更愿意相信自己派去的人。这般关头,不可有一丝大意与侥幸。而寻常的郎中未必有用……许明意不由便想到了阿葵。阿葵虽说平日里是替她背锅多一些,可小丫头倒也确实好学上进,又有些底子在,故而这一年来,是跟着她学了不少真正的本领的。见她似乎已有决定,吴恙便道:“此事绝不能惊动了皇帝的耳目,一路上皆需掩人耳目,再三小心,即便是近了东元城,亦不可大张旗鼓直接前往军营。”“没错。”许明意点头,他思虑的很细致长远,即便许家军治军颇严,但也绝不敢说其中没有皇帝的眼线。为防被人盯上,一切还是暗中进行为好,如此方能占据主动。“我先写一封信给秦五叔,让他早做安排接应。”“不必如此麻烦,既要尽早动身,信未必会比人先到。”吴恙道:“东元城有吴家暗桩,且与国公暗中应有联络,我让小五一同前去,有他一路安排打点,也能更妥当顺利一些。”论起于大庆各处的暗桩势力,与行事门路等,许家无疑是比不得吴家的。若有小五陪同护送阿葵,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当下自是一切以稳妥为先,许明意没有拒绝的理由,转头看着他道:“如此又要麻烦你了——”吴恙闻言脚下微缓,也转头看向她,正要说些什么时,忽有风起,卷着雨水斜斜袭来。他便下意识地往她身边又靠近一步,半侧着身子挡在她身前,将风雨悉数阻隔于背后。许明意看着近在咫尺,身形颀长挺拔的少年,想着今晚发生的一切,事无大小,他似乎一直是这样挡在她前面。此时雨势颇大,狂风吹得雨丝乱舞,可她所在这小小一方天地,却仿佛被他护得风雨不侵。遮风挡雨。这四个字一贯听得多了,仿佛给人十分常见的错觉,因此似乎没什么值得深思细品之处了,可此时此刻,感受着他的保护,她心底的安稳与触动是无法言喻的。风静止下来,吴恙才举着伞继续带她往前走去。然而下一瞬,忽有一只手,握在了他撑伞的那只手的下方——少女手指纤细微凉,半握着伞柄,半触着他的手,她手上用了些力气,将原本倾向于她的伞身扶正,人也向他靠近了些,让二人皆得以处于伞下。他虽愿护着她,但她也不是只想被护着的人啊。察觉到她的用意,吴恙微微一怔之后,眉眼间不禁浮现笑意。雨雾弥漫中,二人渐渐走远。……雨夜无事可做,此时京中百姓大多都已经歇下了。京衙里的纪大人就没那么舒服了,这般时辰仍在书房中处理公务。近来京中表面看似与以往区别不大,一切依旧井井有条,实则已是愈发不安稳了。这一点,身为京衙府尹的纪栋比谁都要清楚。不说旁的,近日他白日里就没得过片刻清闲,日日几乎都在处理新的案子。且这些案子,跟以前常见的那些“老王家不争气的狗偷吃了老李家的鸡”,“卖菜的和卖豆腐的阿婆因争夺摊位吵得不可开交,乃至最后纷纷当街躺下报官,拉都拉不起来”等等不同——如今的案子层次渐渐不一样了……不少百姓动辄因几句口角而大打出手,偷盗之事更是层出不穷,甚至还出了几桩命案。在纪栋看来,这已不单单是治安的问题,而是民心开始动摇分散,对朝廷的信任降低,对法纪失去了敬畏之心的体现。想着这些,纪栋不由微微叹了口气,不止是百姓们心中忐忑,他本人也不例外啊,如今每到临近发俸禄的日子就忍不住悄悄提心吊胆,暗中观察风吹草动,生怕朝廷借故拖欠。甚至还总忍不住想,若朝廷当真不给俸禄,他是先继续占住位置再说,还是寻个理由辞官?究竟哪种选择的性价比更高些?毕竟他可不想打白工。有这功夫,去码头干上一天还能赚个几十文钱呢。但消耗体力总归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做个账房先生来得更细水长流。纪大人想着想着,思绪不禁就开始飘远了,手里拿来批注公文的笔下,就差现写出一行“辞官后赚钱的一百种出路”来了。这时,书房的门突然被从外面叩响,打断了纪大人的思路。进来的是一名身上沾着雨水的衙役:“大人,前衙有人来报官。”又来?纪栋听得头都痛了。白天不消停,晚上竟也不叫人喘口气吗?莫非雨夜使人悲观伤感,更易生事不成?“是为何事而来?”第461章 怎能如此想不开“回大人,据说是与紫星教有关。”“紫星教?”纪栋不禁皱眉。紫星教是最擅利用时机蛊惑民心的,京城越乱,他们便越猖獗——尤其是最近,湘王通敌刺杀太后的事一经传扬出去,紫星教上下更是跟过年了似得。衙役将那前来报案之人的话大致复述了一遍。大意是此人坐在街边关了门的铺子前避雨发呆时,一名年轻男子走了过来,起初只是同他闲聊,后来聊着聊着就变味儿了——此人反应过来,对方竟是企图说服他入紫星教!这可了不得了。作为根正苗红的京城人,即便近来落魄了些,但也从未想过要走歪路,于是当场愤然拒绝后,便直奔了衙门而来。听完这大致的经过,纪栋的心情有些复杂。紫星教会挑上一些看似生活不如意的人,伺机劝说其入教,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京城的百姓到底还是太正直了……要他说,这有什么好直接拒绝的?如今朝廷这般光景,往后的事情谁又说得定,怎不懂得利用时机,多给自己留条后路呢?面对这种入教邀请,何不来个——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反正他如今也大致看透了,紫星教也不算什么十恶不赦的邪教,人家一不伤及无辜百姓,二不偷抢,三不逼迫,至于那些动摇民心的谣言,也多半是据实改变,而并非是凭空捏造……这紫星教也就是没找上他了,不然的话……不,就算找上他也没用。据说这个紫星教穷得很。贫穷让纪大人很快打消了脑海里那个一闪而过的危险念头。至于前头报案的人——“去告诉他,同紫星教有关之事均在缉事卫的管辖之内,不归本官管,让他去北镇抚司吧。”紫星教的人个个狡猾至极,极擅伪装,就连缉事卫都多番扑空讨不到什么好处,又何况是他这区区一个京衙。且他自己的活儿还干不完呢,拿着这点俸禄,他绝不能再干本职工作之外的杂活儿了。衙役应声下来,往前头去了。那人还等在衙门外抄着袖子,虽是夏日,但接连数日阴雨连绵,夜里还是有些凉的。“已经请示过我家大人了,紫星教的案子不归我家大人管,还请去北镇抚司吧。”衙役说着,往北面指去。报案的男人闻言脸色一滞。哪里?北镇抚司?突然觉得这种事情似乎也没什么好值得去报官的男人掉头默默走了。衙役回转过身,正要关门时,忽然听得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传近,并着模糊不清的喊声。回过头去,只见雨中一行六七名百姓跑了过来,或撑着伞或披着蓑衣,或干脆冒着雨将衣袖顶在头上。随着人到了跟前,衙役也总算听清是发生了何事——“差爷快去看看吧,柳荫胡同后头有一座院子走水了!”“烧得那叫一个旺!”衙役听得颇为惊诧。这种天儿也能烧起来,那这点火的人也真是够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