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节
作者:非10      更新:2023-05-05 08:28      字数:3157
  还是说,装着什么人呢……蔡锦交握在身前的手指轻轻动了动。太后寿诞,只剩下六日了……她应当也在他身边呆不了多久了。看来,是没机会知道这个叫人好奇的答案了呢。……镇国公带着一行数十兵马,正缓缓行过长街。此番战事来得突然,那些等在庆云坊外相送的百姓只是极少数,更多的百姓甚至都还未曾听闻到确切的消息。“快看,是许将军和许家军……”“这是又要打仗了?!”“怪不得我方才从城外回来,瞧见了许多兵马,还有许家军的军旗呢……”“哪里又有战事了?”“怎么又打仗……近年来怎如此不太平?哎,如今太后正要过寿呢。”“总不能又有灾民暴动?”“区区灾民暴动,哪里能用得着许将军出马?听说是丽族人杀了咱们大庆百姓,皇上才派许将军前去征讨……”“这些异族人,还真是记吃不记打,这几年愈发猖狂了!”但话说回来,这些异族为何就敢如此猖狂呢?难道说那些传言都是真的?——大庆如今内忧外患,当今陛下看似仁德实则不顾百姓死活,只想着稳固皇权压制舆论……刚定下来的江山很快就又要乱了?更多的人却在担忧:“许将军走了,那咱们怎么办……”“是啊,没了许家军,万一外敌来犯京师……”“嘘,这话可不能乱说!”坐于马上的镇国公听着四下的嘈杂之音,视线一寸寸扫过人群。他所看到的,是一张张茫然不安的脸,所察觉到的,亦是在人群中蔓延着的紧张气氛。而以往他出征时,百姓多是欢呼振奋着送行,面上俱是身为大庆子民的安稳优越之感。可现下……镇国公的心情渐渐凝重下来。民心一旦开始惶惶不安,许多弊端必然很快便会显现出来。而这,往往是乱世开启的征兆。一行人马穿过人群拥挤的长街后,通行顺畅起来,很快便策马出了城,同候在城外整装待发的大军会合后立即出发。大军行至离城二十里远处,秦五听前头开路的士兵说了句什么,往前面看了一眼之后,便驱马来至了镇国公身边。“有人在前面等着将军——”镇国公举目看去。前方不远处,笔直官道旁的一座凉亭内,此时有着一道颀长的人影在。虽有些看不甚清对方的长相,但只凭身形气质也不难辨认身份。镇国公抬手示意大军暂时慢下,单独驱马往凉亭处而去。见得老人跃下马背,亭内身穿细绸鸦青长袍,白玉冠束发整洁的少年抬手行礼:“国公。”“吴世孙怎会在此处?”镇国公边踏入亭中边问道。“国公率兵远征丽族,晚辈理应前来相送。”至于为何选在此处,而非是在城内,自然是不想在此时招来一些不必要的注目和麻烦。有些话不必明言,镇国公亦能体察,看着面前的少年,他含笑点头道:“吴世孙有心了。”“此行艰险,国公切要保重,晚辈等候国公早日告捷而归。”镇国公颔首,道:“吴世孙应当也知道,老夫此行,并非只是为了征讨丽族——”“是,晚辈明白,国公有着想要守住的东西。”而这些重要的东西里,也有着他想要守住的。或正因有这层关连在,此时他与面前的老人之间,亦有了一种不必多说的默契与了然。看着少年坦率而认真的眼睛,镇国公缓声说道:“此行归期未定,老夫家中那孙女,还有劳吴世孙多加照料一二。”吴恙抬手郑重施礼:“分内之事,不敢松怠。晚辈与国公保证,只要尚有我一日安然,便必不会叫许姑娘有丝毫差池。”镇国公眼神欣慰地点头。这么好的一个小子,不当他孙女婿确实说不过去。“待老夫回京之后,咱们好好喝上一杯。”老人话罢,不忘笑着补道:“老夫说的是茶。”吴恙眼中也有一丝笑意,应了声“是”。此时,他从袖中取出了一物,奉至镇国公面前:“晚辈家中于东元城内设有暗桩多年,各路消息尚算得上灵通,国公如若有想要查探之事,让人持此玉牌去城中明家金铺,便可询问差遣。”镇国公一怔之后,断然拒绝:“此中心意老夫心领了,但你吴家之物,我断不能收。”他用吴家的暗桩办事,传了出去别人怎么看他,岂不让人觉得他同吴竣之间不清不楚?且若叫吴竣那老家伙知道了,还不知要如何冷嘲热讽,到时他的面子要往哪儿搁?早料到老人不会轻易收下的吴恙并未有急着将东西收回——而正当此时,在前开路的一名士兵折返了回来,同秦五禀道:“五哥,前方有一队远路而来的车驾人马,看规制车徽,似乎是燕王府的人。”第383章 燕王进京——燕王到了?秦五意外地看向前方。确有一队车马正迎面而来,对方显然也看到了他们大军在此,此时已有了慢下来的迹象。秦五犹豫了一瞬,还是朝亭中的方向走了过去。亭内,吴恙正说道:“两军交战,消息传递至关重要,有时甚至可定战事成败。且如今这暗桩的掌事之人,乃是晚辈数年前派去的心腹,不该说的,绝不会多言半字。还请国公放心收下此物。”见少年态度如此诚恳,且所言不无道理,镇国公到底还是将东西接了过来。“那老夫便厚颜收下了。”他这可是为了大局和胜算着想。至于颜面不颜面的,他方才也重新思量过了,未必自己就是没面子的那一个呢!——未来孙女婿太孝顺,他有什么办法?想象着日后说出这句话时定南王的表情,老爷子愈发觉得心情舒畅了。“将军。”镇国公将东西收好,转头看向秦五:“何事?”“前方有车马迎面而来,多半是燕王殿下。”镇国公神色一动。据说燕王妃没出过这样的远门,一路劳顿颠簸病下了,所以在临近京城时又多耽搁了一两日,不然的话,燕王最迟昨日便该进城了。而即便燕王昨日进城,如此局面之下二人也不宜私下见面,本以为此次必然是见不到了,却不成想此时竟是在这里遇上了——倒是巧得很了。迎面相遇,避无可避,寒暄几句,便在情理之中了。“时辰不早了,老夫前去同燕王殿下打声招呼,便还须立即赶路了。”镇国公道:“吴世孙且回城去吧。”吴恙会意点头,行礼道:“国公路上当心。”虽说论起辈分,燕王是他的姑丈,他亦理应上前相见,但他今日出城送国公,乃是掩人耳目而来。众目睽睽之下,若是此时上前表明身份,事后传入皇帝耳中,于三方皆不会是什么好事。但吴恙并没有立即离去。这位燕王殿下的威名与事迹,他听了许多,却从未有机会见过真人,此时难免也是有些好奇的。而片刻之后,便有一人一骑出现在了众人眼前。马上之人穿深青色团领袍子,箭袖下一只骨节分明的大手握着缰绳,脚蹬一双刻丝马靴。或是常年驻守北地之故,面上肤色偏沉暗粗糙,且蓄着络腮胡须,如此距离之下,倒叫吴恙一时看不清样貌,但已足可见其周身气势不凡。男人下了马,身形虽不似镇国公那般格外魁梧,却也高而挺拔。将缰绳交给紧跟而来的随从,男人几步走到镇国公面前,抬手行了一礼,笑着说道:“没想到竟是将军率兵出征路经此处,将军——许久不见了。”镇国公也抬手一礼,看着男人道:“王爷回来了。”看起来已有几分西北粗犷之气的男人,一双眼睛依旧亮如星子。“是啊,回来了。”燕王看着面前的老人花白的头发,眼底笑意不觉间淡了淡,声音里却还是带着久别重逢的笑意:“将军近年来可还安好?”“一切都好,不知王爷在北地如何?”“承蒙将军记挂,也很好。”活着就很好了。“王爷变了许多。”镇国公笑着道:“方才老夫险些要认不出来——”“是,平日里轻易不看镜子,上回不慎瞧了一眼,险些不知镜中是何人。”燕王爽朗地笑着道:“此次回来,断是无力再同许大哥相争京师第一美男的名号了。”想到家中长子,镇国公不免道:“王爷可莫要抬举他了,待见到了,便知尚是王爷更胜一筹。”若说这长相上的下坡路,王爷是走着下去的话,那他儿子就纯粹是被人踹了一脚直直滚下去的了,滚得是又远又圆。“不是都说京师水土更养人?纵然比不上江南之地,料想也不该比西北方更加磋磨人脸才是——我看将军,分明还是这般威风凛凛不减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