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节
作者:非10      更新:2023-05-05 08:22      字数:2829
  少年握紧手中的平安符,坐起了身来。听得内室里的动静,阿圆忙走了进来,低声问道:“公子,您又要出去吗?”吴恙边穿衣边“嗯”了一声。阿圆看了一眼自家公子穿的衣袍。不是墨衣,看起来应当不是要去暗查什么事情了。那么,也就只有一个可能了——公子又要大半夜准备出去吃早食了。对此心领神会并习以为常的阿圆未再多嘴问什么,只默默目送着自家公子出了院子。吴恙独自一人,骑马来到了隐贤楼。整座楼中的灯火都已经熄了,只有楼外悬着的几盏灯笼还安安静静地亮着。少年下了马,望向那扇熟悉的窗。想必她早已经睡下了。他此番过来,本也不是要来搅扰她睡觉的,所谓来见她——单方面的见也是见,即便是见不到人的见,也算见。站在此处,只是看着那紧闭的窗,已经叫他觉得心中安定了许多。二楼一处客房中,朱秀听到动静,正透过窗棂的细缝往楼下看去。见得这熟悉的一幕,朱秀不禁皱眉。往常这么干也就算了,可今日他家姑娘根本不在这儿啊。受冻不说,还看了个寂寞。但他也不会多嘴给予提醒的——毕竟年轻男女之间的这种事情,外人是不好戳破的。往常他都装作不知,现在若突然出面,只会惹得双方尴尬罢了。且岁江明知他家姑娘不在城中,难道都不知道提一句?——不管了,谁家不省心的主子谁自己看好吧。至于良心会不会痛?反正吴世孙以往过来,同样也只是盯着窗子看而已,本质上来说并无区别。这么想着,朱秀心安理得地躺回去睡了。对此一无所知的吴恙站了小半个时辰,方才离去。天色渐渐放亮。吴恙用罢早食后,去了定南王院中请安。“孙儿给祖父祖母请安。”少年一身月白长袍,将原本就清清冷冷的五官衬得愈发出尘。发髻掺白的定南王妃眼中笑意和蔼:“快坐下吧,前几日总想着差人去叫你过来,只听说你忙里忙外,终日见不到个人影儿,今日可是得闲了?”“这两日手上的事情确是刚办完。”少年语气恭儒:“祖母近日身体可好些?”“已是好多了。”定南王妃看着面前的孙子,笑着道:“自从你回来了,祖母的心安了,身子也就日渐地好了。”京城那个如魔窟一般的地方,就不是她的阿渊该去的。若是可以,她只想阿渊一辈子留在宁阳,留在她身边,平平安安的。在她看来,人活着,平安最重要了。可王爷总说,她口中的平安,太过不切实际,也远不够长久……“听说城外来了位神医,孙儿正打算请来替祖母再看一看。”吴恙道:“虽说已有转好,然而若能有更好的调养之法,自是再好不过。”定南王妃对此并不在意,闻言不置可否地含笑道:“祖母知道,你一贯最是有孝心的。”继而,定南王妃又与孙子说了些家常话。一直在旁边喝茶听着的吴竣开口向妻子说道:“今日外头倒是难得的暖和,上次大夫不是也交待了,要多走动走动?”“是啊。”定南王妃笑着点头,看了一眼堂外暖融融的日光,遂抬起了一只手臂来。丫鬟见状,上前将人扶起。“那你们爷孙俩说话,我且出去转一转。”见妻子离开,定南王屏退了堂中的下人,同孙子说了些正事。吴恙与往常一样认真听着,不时说些自己的见解。待将正事谈完之后,他适才讲道:“实则孙儿今日前来,另有一桩要事,想要问一问祖父。”另有要事?吴竣看向说话的少年。他方才倒是没有看出来孙子今次还是带着心事来的。端看他方才同他祖母说话时,丝毫不见着急与分神之色——他还记得,这个孩子,以往在他这个祖父面前,是最藏不住心事的。确实长大了,也日渐沉稳不露声色了。便是在面对他时,也不例外了。“何事要问?”总不能又是为了娶媳妇的事情?此事他事后回过味儿来,越琢磨心里越不是滋味……自己辛辛苦苦培养长大的孙子竟被老匹夫家里的孙女给迷得神魂颠倒——此事若叫老匹夫知晓,只怕还不知道要如何得意……狗尾巴只怕都要翘到天上去了吧?因这几日为了此事很是耿耿于怀,故而老爷子此时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这上头来。但吴恙要说的并非此事。“孙儿想问的是,当初孙儿在入京途中遭刺之事,是否是祖父的安排——”少年做事说话,向来直接干脆,此时也不例外。乍然听得此言,吴竣神色微变。茶碗之内,金色茶汤仍在徐徐冒着丝丝缕缕热气。原本闲适如常的气氛,却已于霎时间凝滞着冷了下来。第233章 他的坚持“为何会突然有此疑心?不觉得这个猜测,有些莽撞荒唐了吗?”吴竣看着孙子,微冷的神态里看不出丝毫值得人深思的别样情绪。“孙儿找到岁山了。”吴恙并不隐瞒此事。吴竣闻言,放下了茶碗。吴恙见状微微抿直了嘴角。祖父这已是默认确有此事的意思了吧。“不知祖父为何要如此安排?”少年的语气依旧平静,不见任何恼怒不平,甚至称得上客观理智:“如此大事——又为何要瞒着孙儿,选择暗中交待岁山来做手脚?”他现在,只是纯粹想要知道真相。至于情绪——在了解完全部的内情之后,再下结论也不迟。吴竣抬手拿起茶壶,替自己添了一碗热茶。缓缓吹了吹,温热茶汤入口,老人一派平静之下略有些起伏的心绪平复了些许。他不是没想过,孙子去会查此事。这个孩子,历来都是固执的。但他确实没想到,竟这么快便查到了这里,甚至找到了岁山——见老人迟迟未有开口回应,吴恙亦未曾出声催促,只坐在那里等着。“阿渊。”“孙儿在——”看着这个处处出色的少年,吴竣眼神不明地道:“祖父记得,你以往并非是不知轻重分寸之人——你当能够分辨,什么事情该问,什么事情不该问。此事,先前我便曾隐晦地提醒过你,这本不是你该去深查的事情。”吴恙抬起眼睛,看向说话的老人。祖父的意思,是指一切安排自有思虑,即便是瞒着他,也有瞒着他的道理吗?世家大族,合该唯家主之命是从,这个规矩,他再清楚不过。但是,正是因为浸染在这些条条框框的规矩之中多年,他才能够清醒地分辨出,这些规矩也并非适用于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祖父之言,自有道理在,然而孙儿却不敢完全苟同。”他知道,放眼整个吴家,必然也不可能有人敢这么同祖父说话。他这句话,在那些族中长辈眼里,若说是忤逆顶撞,也不为过。可他还是要说——少年的眼神里似乎带着与生俱来的固执之色:“孙儿身为吴家世孙,自该遵从祖父安排,但孙儿认为,此事我至少要有知情权——若在如此大事之前,我亦要装聋作哑,甚至连自己日后要走的是怎样的一条路都一无所知,那与牵线木偶又有何区分?”他看着满面威严的老人,道:“想来,祖父应当也不愿见孙儿成为那样的人——”“我自是不愿你成为什么牵线木偶。”吴竣道:“现下不说,只是时机未到。待日后时机成熟,你该知道的,迟早都会知道的。”这孩子心性在此,过早告知,弊大而无利。他必须要等到一切安排妥当,确认再不会出一丝纰漏——已到了这一步,这件事情,他不容许有丝毫差错,也无人能担得起这差错所带来的后果。吴恙半垂下眼睛。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