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节
作者:非10      更新:2023-05-05 08:21      字数:3278
  这位发鬓花白,身形高而偏瘦,脊背却依旧笔直的老人便是他的祖父,定南王吴竣。“坐着说话。”老人声音严正,此时的语气却称得上平缓。吴恙应声“是”,在一旁的椅中落座下来。书房内不见有下人在,但他手边小几上的热茶已经备妥,此时玲珑茶碗之上冒着丝丝热气。“听说你昨晚彻夜不曾归府?”吴竣开口问道。“是。”吴恙路上已经料到会有此一问,此时作答从容,“孙儿出城办了些事。”他处理族中之事已有数年,自从通过了祖父当年的试炼之后,如今他所做主去办的事情,祖父几乎不会过问什么。爱书屋当然,他昨夜去办的那件事,并未族中事务。但眼下他并不打算同祖父细说——待有了定论之后,再提也不迟。吴竣也未有多问,闻言只点了头,道:“今日之所以让你过来,是有几件事情要交待你去办。”说话间,从一旁的书卷下取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张,往前推了推。吴恙上前取过,展开了看。其上足有三件事,虽说都不是什么大事,却也极要紧,且称得上紧急,需得尽早料理妥当——祖父选择在此时交给他这些事,当真只是偶然吗?少年心中微起波澜,面上却不动声色:“祖父放心,孙儿必会早日办妥。”语罢,将纸张收入袖中,却未就此告退,而是往后退了数步,微微垂首道:“孙儿突然想到,近来也有一事想要问一问祖父。”“何事?”“先前孙儿入京途中遇刺之事,现下不知可有进展?”“此事对方做得尤为谨慎干净,如今并无值得一提的进展。”吴竣看着孙子,神态平静地道:“此事族中会继续追查,有了消息,自也不会瞒你。”阿渊自幼便性情固执,一旦执着于哪件事情之上,不办成决不罢休——这是好事,却也并非全是好事。吴恙闻言并未再多问其它。但心中的那个猜测却隐隐又被印证了几分。祖父依旧不愿他插手此事——正如此事刚发生的时候,父亲也不愿他去多查什么,前后寻了诸多借口阻挠。但他做不到明知一件事情有蹊跷,却还能什么都不去做。祖父必然也知他性情,故而才会在他彻夜未归之后,突然交待给他这些事情——这是阻拦,也是提醒。祖父的交待,他自然要办妥,此乃他身为吴家世孙的责任所在。但是,他想查的事情,也必须要查明。“若无其它事,便回去吧。”吴竣端起茶碗,边说道。“是,孙儿告退。”少年退至房门后,却又突然驻足。“怎么?还有话要说?”吴竣抬眼看向孙子。少年又往回走了两步:“实则孙儿还有一件事想要问一问祖父……”他并不是心中有了想法还要再三耽搁的人,尤其是昨夜之后,愈发看清了自己的心意——吴竣看着他,示意他问。“这些年来,祖父同镇国公之所以不睦,不知究竟是因何而起?又是否当真如表面这般水火不容吗?”少年认真的神态里,藏着一丝小心翼翼的试探。这句话刚问出,他便见自家祖父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好端端地,提这个老匹夫作甚?”“……”吴恙沉默了一瞬。能让他家喜怒不形于色的祖父瞬间变脸,且能骂出“老匹夫”三字来,可见这份不睦,确是真实存在的了。再想到当初镇国公在不知他身份时,将他祖父称作为“那个老家伙”,又不免叫人觉得,这段关系,不可谓不旗鼓相当……如此之下,吴恙不禁突然想到了偶然听到的一段、于自家祖父而言称得上荒诞的传闻——第213章 他的决心这段传闻是他从二叔口中听来的,犹记得当初二叔过了嘴瘾,同他说罢之后便后悔了,于是当场便逼他保证——断不可与祖父说起,如果非要说,那也不准透露是从他那里听来的。传闻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约七八年前,他家祖父奉旨入京,冤家路窄之下,在城外偶遇到了刚打猎回来的镇国公。镇国公骑术了得,带着随从轻而易举地超过了他们吴家的车队不说,偏偏主人不合,马儿也不合,镇国公的马,在与他家祖父的马车擦肩时,竟拿马尾巴狠狠地扫了他家马儿的眼,险些将他家祖父从马车里给颠晃出来。然后,镇国公便被拦下了。他家祖父下了马车,亲自同镇国公理论起来。说是理论,但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论着论着,还翻起了陈年旧账,双方言辞也随之越来越激烈难听。说白了,应当就是骂架……两个人越骂越激动,拦也拦不住,又恰值酷暑之季,烈日当空,二人谁也不肯服输,足足骂了近两个时辰,太阳都落山了——结果,他家祖父不敌,当场中暑昏倒在地……镇国公虽然仗着老当益壮,不曾倒下,但据说也是被镇国公府赶来劝架的马车给接回去的,总归是骑不成马了。这件事情被围观之人传开,并被时人戏谑地称之为——两老儿辩日。因实在很难相信、也无法想象他家向来注重世家风骨颜面的祖父,竟会当众同镇国公大骂到昏厥,故而吴恙一直只将此事当作一段传闻而已。但眼下将自家祖父的反应收入眼底,不禁觉得……两老儿辩日之事多半是真的。可不管究竟是怎样荒唐的过节,他眼下都不能再激化矛盾了。“孙儿此番为镇国公所救,曾在镇国公府上住了几日,相处之下,孙儿倒觉得镇国公此人性情豪爽,心地仁善。倒不像是心思不正之人——”吴竣在心底冷笑一声。那个老匹夫便是想要心思不正,怕也没那个脑子。至于救了他的孙子——想到这里,吴竣更觉一口血哽在了喉咙里。但孙子就在眼前,他也只能暂缓心绪,道:“我与他不过是脾性不投而已,他救了你,这份恩情,我自会记着。”吴恙接过话,轻咳一声,道:“孙儿亦认为,如此大恩,自当相报。且这一桩恩情,未必不是化解两家过节的契机。”吴竣微微皱眉。报恩就报恩,忽然咳那一声作甚?如果不是明知镇国公是个糟老头子的话,他甚至要觉得孙子下一句话就得是“救命之恩,理当以身相许”了。而此时——“祖父,孙儿有心上人了。”少年鼓起勇气讲道。刚有过此种想法的吴竣听得瞳孔震动。……方才阿渊说什么来着?‘相处之下,觉得镇国公此人性情豪爽,心底仁善,不像是心思不正之人’……好——是他想得那样吗?!即便是……好歹也找个年轻些的!吴竣这厢心中兀自掀起惊涛骇浪时,又听少年说道:“不瞒祖父,孙儿心悦的姑娘,正是镇国公家中的孙女——”原来是那老匹夫的孙女……!吴竣大松一口气,相较之下,甚至觉得这句话听起来十分悦耳。“照此说来,先前京中兴起的那桩传言,竟是真的了。”老人的脸色恢复了平静。吴恙不置可否。先前京中都说他贪慕许姑娘美色——彼时那传言,实则是谣言,然而眼下看来……更像是预言。“孙儿先前一直不同意议亲,便是不愿误人误己。如今孙儿有了自己真正想娶的人,想来理应要同祖父言明。”少年神态认真诚恳。——想娶?吴竣眼神微变,语气依旧听不出情绪:“可若是我不同意呢?”吴恙沉默了片刻,道:“那孙儿便等到祖父同意为止。”听得这个回答,吴竣直直地看向他:“还记得你身上担着的责任吗?”“一刻不曾忘记。”少年神情郑重:“孙儿身为吴家世孙,自幼受祖父教导,深知自己的责任所在,从前不曾逃避过,日后也绝不会逃避——无论祖父答应此事与否,族中事务,孙儿仍会尽心打理,吴家一族兴衰,孙儿亦会尽全力担起。”话至此处,稍顿须臾,继续说道:“然唯独婚姻之事,请恕孙儿无法让步。孙儿生来性情固执,更改不得,即便勉强娶了旁人,也断做不到夫妻和睦。到时于族中而言,只怕是祸非福。”至于延续香火——嫡脉一支除了他父亲,还有二叔这一脉。即便非要长房来延续,那他们长房还有与他同父同母所出的阿章。哪怕日后家主的位置当真换了阿章来坐,他亦会尽心相助,视族中之事为己任。吴竣眼神稍缓,接着问道:“那你可知,我吴家与许家,倘若联姻,会带来何等后果?”“孙儿清楚。但孙儿认为,此事也并非就是死局,事在人为,且日后局面如何尚无定论,未必就想不出两全之策。”他是想娶许明意,很想。但也不可能一腔冲动之下,全然不顾两家安危——他是想办喜事,不是想办丧事。而之所以选在此时便与祖父言明,也并非是出于心急,只是他既已有心上人,便该表明自己的态度——亦能借此探一探祖父的态度。眼下看来,祖父的态度,要比他想象中缓和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