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雷霆之怒
作者:坠欢可拾      更新:2023-05-05 05:21      字数:2242
  解臣进了太子皇庄,不过是一个晚上,他的面孔就沧桑了许多。先前他依附于太子,虽然心中憋屈,但旁人看他也算是前途无量,身边的人也都很体面,就连小厮也都各个伶俐,走到哪里都要人恭维奉承,没想到如今却在皇庄里受了冷遇。这里的人看犯人似的看着他,从他们眼睛里放出去的光,都是凶光。解臣知道一旦事情不顺利,常沐已经做好了杀死他的准备。他枯坐了一整天,心里一直燃着一把阴火,这把火非得烧着点什么才好,要不然,就得先把自己活活烧死了。“外面现在应该是一片大乱了,”他舔了一下干到脱皮的嘴唇,“我要出头,当然是越乱越好,现在我得好好想想怎么重新获得太子的信任。”外面如他所料,确实已经闹翻了天。朝堂上吵的鸡飞狗跳,一个个引经据典,分头围攻各位皇子,就连太子也不能幸免,背上了一个走私铁器之罪。户部更是乱成了一盘散沙。皇上似乎真的年老体衰了,一言不发,任凭朝堂官员你来我往,拉出一个,带出一串,每个人身上似乎都带着泥,没有几个干净的。码头上的船,停了四天了。这四天里,除了漕运的船能正常进出,其他的船都是能进不能出,码头已经挤成了一个马蜂窝。等大家吵的精疲力尽,连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都抖落完了之后,皇上终于开了金口。到此时,他的案头已经摆满供词。大殿之中,站着五位皇子,还有由皇帝点名而来的五位尚书、一位国公、大理寺、督察院、户部侍郎等人。姜庆两条腿还断着,是被人抬进宫里来的,皇帝特许他不用跪,直接就躺着听训。皇帝那一副小老头的模样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脸比龙袍上的龙还要威严,目光冷硬。“太子,你乃东宫,背一背《顺启第十六》里,太公答文王那几句。”太子一愣,听到皇帝的要求,心里已经跟吞了冰一样冷。然而皇帝让他背,他不敢不背,张了张嘴:“故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处之。”他自幼向学,哪里不知道皇帝让他背这几句的用意,这是在狠狠的打他的脸!东宫太子,只知道争强斗胜,不知放眼天下,哪里是储君所为!“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处之,”皇帝的声音不带一丝父子之情,“太子,你有道吗!”太子一颗心猛地哆嗦一下,二话不说,直接跪倒在地。他还未开口请罪,皇帝已经移开了目光:“跪着吧!”其他几位皇子暗暗的递着眼色,父皇诘问太子,他们自然乐见其成,但他们似乎也没想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一向精神不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父皇今日竟然会如此严厉的问政,他们就已经乱了章法。然而不等他们将眼神传递到位,皇帝已经一把将桌案上的供词全都扫到了他们面前。供词撒开,每一张都是黑纸白字,仔细看去,里面全是牵连起来的人名和实际。这些人的身后弯弯绕绕的站着谁,纸上写的清清楚楚。除了六皇子和太子,其他三位皇子眼神一颤,瞬间僵硬成了三块石头。皇帝目露精光,从这三个儿子面上一一扫过,声音冷的可怕:“朝堂是谁的朝堂!户部是谁的户部!江山又是谁的江山!你们可真是朕的好儿子!”二皇子、四皇子、五皇子扑通着跪下,全都要颤着声音请罪。皇帝却没给他们说话的机会,转头看向户部来的两位侍郎:“你们户部,好的很,如今成了钱袋子了,只要有人伸手,就能从里面掏出钱去?”“臣不敢。”户部的人又跪倒一片。“不敢?”皇帝冷哼一声,“盐、铁、税银,你们还有什么不敢!一个个的,真当朕死了!”此话一出,原本还站着的人也全都跪了下去,承受着帝王的雷霆之怒。他阴沉着脸,目光在这些人的头顶上扫过,朝廷不明,这些臣子各个都有责任。最后目光落在了二皇子身上。“老二,朕宵衣旰食,换来的国库税银,花的舒服吗?上一次教导你,看来你是一句也没听进去。”二皇子不敢答,这样被赤裸裸的询问,他感觉自己这一次恐怕要倒大霉。“不想答就不答吧,”皇帝扭头看向工部尚书,“朕的万年吉壤已经定好,你们工部也该忙起来了,你在京城里出不去,朕又对别人不放心,就让老二去监管吧。”工部尚书岳海连忙道:“臣遵旨。”二皇子几乎肝胆俱裂,要从心底里涌出几滴眼泪来,让他去修皇陵,这就是断绝了他日后的路。皇陵这一修,少则十载,多则三十载,这京城、这皇位,和他还有什么干系?被放逐的滋味不好受,他很想为自己辩解几句,甚至想问问都犯了错,为何只罚他。但他不敢问,在皇帝严厉的目光下,他也只能谢恩。不谢恩,难道要造反?皇帝接着又处置了四皇子、五皇子。这两人都是鞭笞二十,闭门读书一年,以观后效。皇子们瑟瑟发抖的退下,太子却依旧还跪着,跪的他膝盖生疼,但能让他继续在这里跪着,听听朝事,他悬着的心多少放下去一些。“诸位大人都起来吧,姜生,去个墩子来,给老国公赐个座。”抚国公连忙道:“臣无功于朝廷,闲散人一个,万万不敢当。”皇帝摆手:“让你坐你就坐。”抚国公只能谢恩,小心翼翼的坐了半边屁股。皇帝解决了家事,怒气便少了大半,对抚国公道:“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朕心里惦记着你啊。”抚国公惶恐谢恩,心里却是一声长叹。大殿中严肃的气氛松懈不少,皇帝的脸色也是肉眼可见的变好。皇帝缓和脸色:“欲攘外者,必先安内。”他喝口热茶润了润嗓子。“眼下安内,无非是两件事,第一件是朕的儿子们不听话,这是朕教子无方,朕方才已经训斥过了,不听话,那就打,打到听话为止,第二件事是户部烂完了,你们作为臣子,不能分君父之忧,这是你们的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