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节
作者:云芨      更新:2023-05-05 03:49      字数:3243
  端王点点头,略微放松下来。“其次, 您想叫燕徐两家结不成姻亲。恕臣直言,这事本来就难办, 失败了您也没想着降罪是不是?”端王思来想去,最终叹了口气:“话虽如此,到底可惜了……”“原本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小, 对我们而言,不过一切回到了原点,就当下了步闲棋, 亏不了什么。”端王只能认了:“好吧!朕就先饶了他们!”“陛下英明。”两人又谈了一会儿,姜先生才告辞离去。行至宫门,他看到一个老头在那等候召见,看到他时冷哼一声,十分不屑的样子。是卢太傅啊!姜先生笑笑,扶着随从上了马车。打从端王篡位,这位卢太傅就没上过工,听说他在登基大典那天想进宫闹事,路上被马车撞折了腿,以至于当不了诤臣,十分地遗憾。今天又来求见, 这是不骂不死心?这些念头在姜先生心里滑过,便放到一边去了,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回到府邸,文书迎上来:“先生,江北来信了。”姜先生点点头, 伸手接过, 就在大堂里看了起来。信件颇长,他越看眉头皱得越紧,等到看完,不由长长叹了口气,脸上堆满了忧色。他在端王面前装得波澜不惊,其实心里忐忑得很。什么不亏,全是糊弄端王的,这回他们亏大了!“阿越完了啊!都督该有多痛心!”姜先生长吁短叹。那文书也是蒋奕的心腹,已经先一步看过信了,点头附和:“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阿越之前多有愤懑,这回却是心如死灰。”姜先生扯着嘴角笑了声:“杀人诛心,这位徐三小姐果然深谙其理。”“而且,徐氏势成了。”文书苦笑着说,“我们被那位拉下水,本就沾了污名,这下还叫徐氏收买了人去,日后强敌环伺,难啊!”江北是块好地,可周围是劲敌。南边有东江,西南是南源,西北有河兴,再加上北边盗匪横行……现下强敌连成一片,江北日后举步维艰。“姜先生,我们留在京城还有意义吗?这风向不对啊,若是火星点着了,只怕瞬时蔓延成火海。如今世人当我们是端王一党,到那个时候……”“确实没意义了。”姜先生想了想,“我们吃了这个大亏,目下最好韬光养晦。”“那我们回江北去?”姜先生若有所思:“自然是要回的,不过回去之前,或许我们可以把这个火星给点了,如此就能转移焦点,安心发展。”“怎么点?您有主意了吗?”姜先生思来想去,忽然灵光一闪,笑了:“陛下不是想召徐三小姐入宫么?后宫无主确实不像话。现下徐三小姐是来不了了,可皇后还是要立的,对吧?”文书愣了下,兴奋地点头:“您说的对!”第353章 京城惊变天时寒凉,秋播进入尾声。徐吟从马车下来,拒绝了竹轿,徒步走在田垅上。农夫三三两两在地里忙碌着,负责的小吏殷勤地为她引路。“三小姐您瞧,这些田都种好了。卑下请老农看过,活儿干得很漂亮,明年定然是个丰年!”徐吟朝后看了一眼, 她带来的吏员上前,仔细抽查了几亩田,回来禀报:“三小姐,没问题。”她这才点点头,向小吏道一声:“辛苦了。”小吏喜不自胜,连道不敢。待她巡完,树下已经备好了瓜果茶点。她刚坐下, 燕凌过来了。他今日穿了一身玄衣, 金冠束发,玉带围腰,十分俊朗英武,看得小吏眼睛发直,心中暗道,怪不得大人瞧中了燕二公子,和三小姐站一块真是一对璧人。“今儿天气真好,太适合打猎了。”燕凌坐下来说。徐吟看他蠢蠢欲动的样子,笑问:“闲不住了?”生辰宴过后,他一直赖着不走。她每天不管干什么,他都要跟着。在府里的时候,她在议事厅旁听,他就在外面书房蹲着,出了府更是寸步不离。徐吟想, 眼下如此乱局, 他回去以后想见面就难了, 也就由着他。这会儿听她这么说,燕凌机警地看了看她脸色,回道:“哪里闲了,这不是在做正事吗?我就随口说说。”徐吟也是随口说说,摆手让闲杂人等退下,低声跟他说话:“今天早上,我们收到了京里的情报。”燕凌向她看去:“有大事?”徐吟点点头:“我觉得是大事。”她停顿了下,说:“伪帝下旨选妃,相中了卢太傅的孙女,意欲立后。”燕凌“啊”了一声:“他想干什么?收买卢太傅吗?”他们跟卢太傅读了大半年的书,深知这老头骨子里颇为忠直,伪帝夺位登基,他必不可能附逆。徐吟叹了口气,在前世的记忆里,卢太傅在端王登基大典上破口大骂,最终触柱而亡。她离京的时候想着这个事,便叫人留意,最好能保他不死。乱世死的人太多了,能人才子前赴后继,死了一批又一批。待到乱世结束,重拾山河之时,就很难填上人才的缺口。卢太傅学识渊博,桃李满天下,如果能不死最好还是不死。可惜,她叫人撞折了卢太傅的腿,没能撞掉他殉死的心。“不排除这个可能。”徐吟冷静地说,“卢太傅门生遍布朝野,他若投效,对伪帝自然是大大的利好。”燕凌点头,想想又道:“可卢太傅不会答应吧?”“确实,卢太傅拒绝了。”“然后呢?”“新的消息还没传过来。”徐吟停顿了一下,皱着眉头说,“我心里很不安,总觉得要出事。”燕凌理解她的感觉:“卢太傅必不可能应,伪帝可不是个好说话的性子。”是啊,端王装了十几年的纯良,其实残暴不仁。他觉得卢太傅可以利用的时候,愿意做做戏,要是卢太傅一直不肯配合,那他的真面目就要露出来了。两人坐了一会儿,便启程回城了。路上,燕凌一边骑马跟在旁边,一边跟她闲话:“秋播结束,流民你要如何安置?整个冬天不能叫他们闲着吧?”徐吟说:“怎么会闲着,事情可多了。堤坝要修,这是现成的劳力。冬衣要置,妇孺都能帮上忙。而且我们这里冬天不算冷,还能种一些菜蔬,叫他们都动起来。大家一起动手,才能吃饱穿暖。”燕凌透过车窗,看她神采奕奕的样子,不由微笑:“瞧你,说的一套套的,真像个经年老吏。”徐吟也笑:“我是现学现卖,接手的时候才跟府里的师爷学的。”燕凌不由发怔。这些日子他跟着东奔西跑,越发理解了徐焕的心思。这样的女儿,不留在家里顶门立户可惜了,可他硬是同意了出嫁。燕凌越发感觉到未来岳父殷切的爱女之心,便在心里琢磨,要怎么样才能不辜负他们呢?仅仅对她好是不够的,能够打理政务的人,日后只给他打理后宅吗?这是一种浪费,也是一种拘束。倒不是说她一定要留在南源,徐焕正当盛年,还不需要继任者。只是,她这份才能,最好能有发挥的空间。燕凌想,如果成婚后她去了潼阳,最好父亲能允她一个职务。就是这么做的话到底不符合世俗观念,就算父亲大哥都同意,也会有外在阻力。而且他不是世子,大哥当然信任他,但别人总会疑心他这么做是想分大哥的权……但是留在南源的话,眼下这个时局,他必不可能离开啊……燕凌想来想去都无解,决定回去再问问父亲。反正她说要晚点成婚,总能找到两全之法。两人一路走一路闲话,也不觉得时间长,就到了刺史府。徐吟下了车,刚进府门,就看到有吏员飞奔入内,手里捧着文书,口中喊道:“大人,急件!京城来的急件!”她扭头跟燕凌对了个眼神,双双调转方向去议事厅。到了门外,燕凌停下:“我在这等你?”徐吟扯了他便往里走:“我估摸是大事,京城那边也没你不能听的。”说着跨进门,看到徐焕刚刚搁了文书,神情沉重。“父亲!”“徐刺史。”徐焕看到他们相携入内,只点了点头,说:“你们来得正好,京城出事了。”徐吟原本就提着的心抽得更紧:“什么事?”徐焕叹了口气:“伪帝强行下旨立卢氏女为后,卢太傅假意奉诏入朝,当着伪帝的面摔了诏书,一头撞死了。”“……”徐吟怔了怔,最终叹息一声。还是没能逃过这个结果,可惜了卢太傅……燕凌立时问道:“然后呢?伪帝不可能咽下这口气,他是不是抄了卢氏全家?天下如何反应?”徐焕点头:“不错,伪帝勃然大怒,下旨抄家。卢氏子跪于宅门前,被禁卫全数斩首,门前青石血流成河,女眷悬梁自尽,无一幸免……”第354章 变局史书上残酷的一幕,再一次血淋淋地上演了。前世,端王篡位时余充还活着,两人狼狈为奸,几乎把京城血洗了一遍,直杀得尸体堆满乱葬岗,坟头日日飘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