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节
作者:豪饮地沟油      更新:2023-05-04 23:25      字数:2267
  管理人员推了下,发现根本推不动,所幸站起来,让出位置。“你们就在这看。”管理人员站在一旁,躲在摄像头死角喝着两人带来的雪碧。小钻风也凑了过去。最近一年来,每个月的产量与出货量都没有任何问题。宣纸轻声说道:“肯定有假,我们要自己算,这里有每条产线的报告单。”“我估计差距大的月份是2月,过年的时候缺人,需求量又大,十有八九会对不上。”小钻风点头。宣纸调出计算器,开始进行加法。十秒后,数据出现明显差别,件数少了一千多。为防计算失误,宣纸又重新算了一遍。结果一样。宣纸又算了几个月,每个月都有一定缺少。小钻风眉头紧皱。“那个……”宣纸转头叫了声管理人员。他将自己的发现告诉管理人员。“是吗?”管理人员皱了皱眉,示意宣纸让开,接着自己坐在椅子上开始计算。管理人员计算的结果与宣纸计算的结果一致。“这是怎么回事?”宣纸语气温和。管理人员挠了挠头,说道:“我也不清楚,可能是产线的人写错了,不然怎么可能交货?”忽然,管理人员仿佛想到什么,点开客户投诉记录表。他扫了几个表格的内容之后说道:“应该是产线人员写的时候写错了,如果少了货,客户不可能不投诉。”管理人员说完转头看着两人,他感觉情况有点不对,于是继续说道:“要不,我问问我老大?”宣纸连忙摆手,答道:“不用不用,我也觉得是产线上的人写错了,那,麻烦你了,我们还有事,再见。”“没事。”管理人员摆摆手。两人返回工位的路上一言不发。谜团越来越深。难道真的是鬼在帮工厂加工?目的又是什么?……晚饭期间,四人见面,交流获得的信息。钱仓一将小钻风叫到一旁,说道:“你自己小心,有任何问题来找我们。”“这是林辉的厂牌,你看看能不能通过镜中世界进入公司高层的办公室,注意安全。”钱仓一左手放在小钻风肩头,右手递过林辉的厂牌。“嗯。”小钻风将林辉的厂牌放在身上。。第1255章 停电双方再次分开。地狱电影看似没有给出明确的限制,但是却在各方面都划了一条分界线。当然,并非全是坏事,至少钱仓一知道一点,自己不用离开工厂去调查。所有的答案都藏在工厂里面,只是,这工厂有点大……钱仓一与千江月向楼上走去。一天的时间,钱仓一已经完全适应王侯的生活。厂区与生活区两点一线。休息-工作-休息-工作。每天都是同样的生活节奏。即使是休息放假的日子,也不过是多睡几个小时,再出去上会网,或是出去走走。什么利用空余时间学习、扩展人际关系、健身,通通都是幻想。一天24个小时,8个小时睡觉,工作时间12个小时以上。剩下的4个小时中,除去路程、吃饭以及生活处理琐事之外,平均分配下来,每天最多只有2个小时的空闲时间。更重要的是,这2个小时,身心都处于高度疲惫状态,无论做什么,效率都非常低。一般来说,这2个小时至少有半个小时在发呆。无穷无尽重复简单的事情几乎将所有的朝气都磨灭。工厂的墙壁仿佛一座坚硬的牢笼,将王侯困在其中。而王侯,愿意继续留在工厂的原因只有一个钱,远高于自己在家乡劳动收入的金钱。钱仓一今天醒来的时候看了一眼自己的疲劳程度。43。这是刚醒来时的疲劳程度。身心明显疲惫的界限数值是70。换句话说,王侯的身心因为长期过度疲劳,已经处于轻微损坏的状态,不可能凭借睡一晚上的休息时间恢复如初。由此引发的工作效率低下、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一系列反应又会带来新的压力,从而让身心更加疲惫。这是一个正常人逐渐走向崩溃的过程。王侯如果去医院进行身体检查,报告上的结论一定是亚健康状态,必须马上休息,否则,各种各样的病痛都会找来。社保、医保?梦里都有。生病意味着身体已经开始崩溃。当然,钱仓一没有时间帮王侯的身体看病。他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地狱电影让他做的事情,并且,完成它!因为工作简单重复,所以他完全无需放太多注意力在工作上,而是将注意力放在思考解决谜团上。……目前的情况:第一条线索,余雪峰离奇失忆。千江月已经将跟踪之眼安放在余雪峰身上。今晚,他将会一直监视余雪峰,即使是上厕所也不会移开视线。我也会盯着余雪峰,确保他有任何异动都能发现。第二条线索,车间的鬼魂和离奇出现的货物。产线上的员工能变出一批货物来吗?如果可以,那么变出货物的员工为什么还要打工?补足货物对谁最有利?沿着这条思路继续思考下去,最终获利者自然是工厂高层,有可能是厂长。按时交货涉及到商业信誉,再加上完成了别的加工厂做不到的事情,客户如果还想下单,自然会第一时间找这家。因此,电子厂的高层必须要调查。林辉的厂牌我已经交给小钻风,希望小钻风前往办公室调查的时候能够有所发现。第三条线索,也是最不明显的线索。一个月内,发生11连跳,只有1人被千江月救下。关键是被救的赵刚甚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跳楼的想法。整件事相当怪异。跳楼死会赔偿?除了陶树之外,其余的死者并没有拿到多少补偿金,甚至没有半年的工资多。随着人数越来越多,数额也越来越少,到现在,工厂已经不再付补偿金。因此,这一点说不通。唯一能够说得通的理由是压力,无处不在的压力。外界对此事刚开始还有关注度,会对工厂施加舆论压力。后来,电子厂进行一系列整改,变得更加人性化,但是情况依然没有显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