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世家子农家子10
作者:打字机N号      更新:2022-03-20 10:05      字数:3308
  三年后

  “简婶娘, 等简秀才这次科考回来,我们该改口称你一声老夫人了吧?”

  正是秋收时候, 下塘村里一片丰收喜悦, 稍作休息时候,也一个个中气十足地说着玩笑话。

  其中最为瞩目要数简家人了, 但凡路过, 没有一个不争着和他们寒暄几句,谁也想不到,就在三年前,这一家子还是村里出了名落魄户,到处被人瞧不起呢。

  这一点,还得归结于简家三年前找回来亲孙子,简西。

  三年前简家这个孙子刚找回来时候, 村里人就当是一件稀罕事关注了一段时间, 影响最大还是村里大姑娘小媳妇, 因为简家那孙子被富贵人家养白嫩俊俏,惹得一堆小丫头动了春心。

  谁知道人家不声不响,考了一个秀才功名, 等到差役传来了喜报,他们才知晓他们下塘村又多了一位秀才公。

  打那时候起,村里人才对简家热络起来。

  当年简家孙子年纪小, 因此考中秀才后又潜心学习了三年, 不久前才离家奔赴乡试。

  对于简西能否考中举人大家心里并没有把握, 可谁让简西年轻呢, 就凭他十五岁就考中秀才,还是秀才中禀生,就足以证明他天资和才华,只要给他足够时间,未必中不了举人。

  对于普通乡下人来说,秀才都已经是高不可攀人物了,更何况是举人呢,不仅普通老百姓见了得称呼一声举人老爷,就连一些□□品小官,也要对他们以礼相待。

  因为这个半路寻回儿子,简家人一扫曾经郁闷,总算是扬眉吐气了。

  “哪话,哪话。”

  简婆子连连摆手,脸上得意骄傲却丝毫不曾掩饰。

  “简婶娘,你家来媒婆啦。”

  不远处,有人高声呼喊着简婆子,她一听家里来了媒婆,也顾不上和人家显摆了,慢慢悠悠拄着拐杖往家里走去。

  此时简来牛他们都还在地里干活呢,正是农忙时候,也就简婆子这个老太太得了空闲,这会儿家里来了媒婆,也就简婆子和两个尚且年幼双胞胎孙女招呼她们。

  倒不是简西没想过照顾家人,这些年他陆陆续续通过写书赚了一点银子,家里田地由原本三亩薄田扩展到了六十多亩,按理靠着这些良田,简家人也能过上丰衣足食生活。

  可偏偏简家这些人操劳惯了,并不习惯太过安逸生活,加上担心骤然暴富会引来一些宵小之徒,因此只是将大半良田偷偷租赁出去,自己耕种其中十几亩地。

  在外人看来,简家虽然因为这个出息儿孙富裕了很多,可与大家也是相差无几。

  只是简家人自己知道自己生活宽裕了多少,一家人白天在地里卖力干活,晚上回家蒸干饭,吃猪肉,嘴巴油汪汪,肚子填饱饱,第二天干活时都更有力了。

  “老夫人,我给你报喜来了!”

  花媒婆一看简婆子回家,不等她进院子就高呼着贺喜,十分亲昵地搀扶着她往屋里走。

  “何喜之有啊?”

  简婆子在心里思忖着,这个媒婆到底是给家里谁说亲来了。

  她没往正在科考大孙子身上想,只琢磨着家里三丫和四丫,她们一个十五岁,一个十三岁,正是应该说亲年纪了。

  大丫是在前年出嫁,当初因为家里没有儿子,实在是拖累她太久,等到孙子考中秀才时,才有媒婆上门说亲,那个时候,大丫已经十八岁了,再拖下去,就是没人要老姑娘喽。

  给大姑娘定是镇上绸缎铺少东家,虽然是商户,可到了那少东家这一辈已经是第三代,按照燕朝现行国法,具有科考资格,只是那少东家并不是念书料子,考中童生后,就再也没有益进。

  人家看中了大丫这个出息亲兄弟,对方虽然在读书上没有天赋,可在做生意这件事上还是颇有几分本事,家产十分丰厚,大丫情况也经不起挑挑拣拣,在考量了一番对方人品后,就定下了亲事,当年年底就将大丫嫁了出去。

  男方彩礼家里一分没留,简西还给这个大姐一份丰厚压箱底钱,因此简大丫在夫家一直很有脸面。

  在子嗣运上,大丫比家里三位长辈更有福气,进门没多久就怀上了,第二年给夫家生了一个大胖小子,现在肚子里又揣了一个,因为前头已经有了儿子,这一胎也不再有压力,不拘男女夫家都是高兴。

  看到简家大姑娘这般争气,一点都不肖似她生母和几个婶娘,原本还踌躇一些人家自然放下了那点小小芥蒂,纷纷上门求娶简家其他姑娘。

  因此简婆子习惯了不时就上门媒婆,心里思忖着,今天是来给

  三丫说亲,还是给四丫说亲。

  只可惜孙子让她再等等,两个丫头年纪都不算大,等到这次孙子中举,孙女们婚事就是另一番局面了。

  简婆子心里美滋滋,但也有些替大孙女可惜,如果她年纪再小些,当初就不用那么急着嫁出去,以后妹妹们都比她这个大姐嫁好,怕她心里也觉得委屈,和家里生出罅隙。

  不过想着大丫是那么淳朴厚道姑娘,简婆子又觉得自己这点小心思是没必要。

  更何况低嫁有低嫁好处,至少大女婿绝对不敢欺负大孙女,就连亲家婆母也对大丫客客气气,要是这一次孙子考中了举人,他们恐怕得把大丫当菩萨供起来了。

  这个大孙女前半生吃苦比几个妹妹都多,简婆子总是希望,她后半生享福也能满满。

  “我是来替您家文曲星说亲来了,您猜是谁家姑娘?”

  花媒婆卖关子似喘了个大粗气,“县令看中了您家秀才公,准备将独生女儿许配给他呢,你说,这是不是天大喜事。”

  媒婆笑吟吟地,她不觉得一个没什么见识乡下婆子会拒绝这样一桩亲事,那可是县令家千金啊,一方父母官掌上明珠,简西只是一个秀才罢了,这次乡试也不知道有没有那中举运气,如果能娶了县令家姑娘,以后在这县城之内,简家也算是半个“皇亲国戚”了。

  一听媒婆话,简婆子脸上笑容淡了淡。

  原来是替孙子说亲来,当初孙子中举时候,就有不少媒婆替一些富户小官家姑娘说亲,只是简家早早就放出风声,说男子先成家后立业,在没有考上举人之前不考虑终身大事,因此给简西说亲人一下子销声匿迹,倒是多了许多给简西那些姐姐妹妹们说亲媒婆。

  这两年,家里人已经有了默契,宝贝孙子姻缘大体就定在念慈那个姑娘身上了。

  这些年姜念慈住在简家,家里上上下下都对她有了感情,加上当年姜念慈忠贞表现让全家人都认可了她品行,即便这会儿简西今非昔比了,他们也没看低过姜念慈这个姑娘。

  更何况,简西本人也是有意,简婆子早就已经准备好,在孙子科举归来后,就为两个孩子举办婚事。

  因此即便这次说亲对象是什么县令家姑娘,简婆子也不曾动摇。

  “实不相瞒,我家西哥儿已经定下了亲事。”

  简婆子摇头回绝道,她心里还有些奇怪,现在孙子只是秀才,怎么县令那儿就迫不及待请媒婆上门说合了呢?

  “是哪家姑娘?”

  媒婆追问。

  “是我远方侄孙女,一个寄住在我家小姑娘。”

  这是简婆子为姜念慈编造身份,要不然,这三年她一个没嫁人小姑娘一直住在简家,总是会招人说嘴。

  花媒婆了然,原来是一个前来投奔亲戚穷酸丫头,可惜这样话不能当着简婆子面说,看她表情,显然对那个远方侄孙女十分喜爱。

  没有完成县令夫人嘱托,花媒婆颇为丧气,可眼瞅着简家是县令都想攀上亲戚人家了,向来机智媒婆也不敢轻易得罪,因此在简婆子拒绝后,就识相地离开了。

  三天后,又有人在村口高呼简家人名字,简婆子只当又来媒婆了,谁知道,这一次,居然是从府城过来报喜差役。

  他们家西哥儿中举了,还是威风凛凛解元郎。

  这下子,简婆子明白了县令派人上门说亲原因,原来是他早一步知晓了简西中举消息,想要打简家一个时间差,趁着老家人不知情,定下解元郎婚事。

  哪成想,简家人早已经有了心仪孙媳妇人选,使得县令算盘落了空。

  “念慈,等回到了家乡,就准备你我婚事吧?”

  简西将手里温习书册放在桌上,对着一旁磨墨姑娘柔声说道。

  “我——”

  姜念慈瞬间睁圆了眼睛。

  少爷考中了解元,她既骄傲,又胆怯,那样龙章凤姿人物,哪里是她这样一个曾经小丫鬟配得上呢。

  可让她拒绝,心里又是揪心痛。

  “好。”

  她咬了咬牙,少爷都不嫌弃她身份,她又有什么好害怕呢?

  这三年里,少爷教她识文断字,又带她四处游历,论见识,她未必逊色一般人家小姐们。

  更何况,到了现在少爷依旧不嫌弃她,她是不是可以抱有更大期待呢?努力变得更贪心一些,让少爷完完全全变成她人,以光明正大身份站在他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