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
作者:溪下绿      更新:2023-05-04 14:20      字数:4607
  现在被推出来的却是六皇子,这六皇子的生母徐修容原来是,太子周礼母妃德妃的丫鬟。原书中六皇子一直是太子周礼的走狗,表面上太子周礼风光月霁,实际上六皇子做得很多事都是他吩咐的。没想到这六皇子都被贬为庶民了,而且其他皇子肯定都使劲撩浑身解数了,他竟没有供出周礼来。转念一想,六皇子的母妃虽然有了位份,但书中还是一直像丫鬟一样伺候在德妃跟前。恐怕也是这个原因,他才认下所有罪名。果然,她刚回到青州,就接到了本该在几日前就接到的周行的信件。因为她临时决定改走水路,所以耽搁了几日才收到。信中得知,六皇子不仅认下了这些罪,理由还是嫉妒太子,直接把太子周礼摘出去了。太子周礼又装模作样的替六皇子求情,赢得了一个好名声。第71章 事宜沈瑶华刚回青州, 花了几日查账本,之后又见了各处的管事。小半个月的时间,才把她不在青州这一年大大小小各种事项都理了清楚。去岁, 她离开后不久, 西瓜、哈密瓜之类的一些水果相继成熟, 又大赚了一笔。因为他们之前卖过一整个的西瓜, 有好些人家得了种子,经过培育去岁也种出了好些西瓜。不过因为量都不大,并没有像他们一样在店里卖, 听说大多销往了京城, 和各州的达官贵人家里。沈瑶华从系统中拿出来的水果种子,有的还是树苗, 还没有结果。有几种由于种子的特性, 产量目前还比较低。所以产量稍高一些的水果,主要就是西瓜,哈密瓜, 草莓三种。“在店里卖的西瓜、哈密瓜还是和之前一样, 都是提前把种子去除掉的。至于草莓,由于种子难以去除,所以便也没有去掉种子,不过店里卖的草莓都是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放在一个小碟里。由于也不能外带, 都是在店里就吃完的, 所以倒也没有人发现草莓的种子就在表皮。”林海针对店里的事情汇报道。沈瑶华抬眸一笑, 想到之后, 那些人知道种子就在草莓的外皮, 他们早就已经接触过了,不知道会不会捶胸顿足。她正想着林海又接着说:“那些之前买过西瓜的人, 恐怕是靠西瓜赚了一大笔钱,我们的哈密瓜和草莓卖不久时间,就有好些个人多方打听,话里话外的问他们什么时候会再卖这些个种子?”“我之前在外面收到你们的来信,说是后面只卖了哈密瓜的种子?当时写信也不方便,就没问,为什么草莓的没有卖呢?”沈瑶华问出了自己当时的疑惑。林海回答:“这还是苏小东家的意思,苏小东家说,若是每年拍卖一种,一是能保证价格,二是想着做到长盛不衰,总归能时常拿出点特别的东西,才能保持独一无二的地位。”林海所说的苏小东家,就是苏青山。沈瑶华对苏青山这样的想法还是很认同的,接着林海又汇报了一下去岁冬天里他们做腊肉火腿的情况。“有了前一年的经验,再加上养殖场养殖规模扩大。现在店里不用再限制点菜,腊肉腊肠就可供店里一年的用量。而且在宅子的仓库中也存下了大量的火腿。东家,我有一个计划,或许我们可以再开一个猪肉工坊。平常就做些肉干,肉脯之类的,等到冬天的时候就大量做腊肉火腿。”沈瑶华点了点头,思索片刻:“你先去拟定一个计划书,不过腊肉腊肠我们和宁王府是有合作的,我得先和他们那边商讨一下,肉干、肉脯之类的倒是可以先做起来。”沈瑶华之所以这一次没有像之前那样,因为和宁王府合作坚决,不大规模的卖。是因为这一次跟着一路去边关,确实发现宁王府做的这一些肉类,几乎都是供给了边关的将士们。在没有牲畜肉食的时候,那些存下来的腊肉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将士们人数多,需求量自然也很大。所以宁王府那边虽然做的很多,但是几乎很少有流入市场的。至于推行种子的事,因为她去边关之后,苏青山就是和宁王府最熟的人了,所以这件事一直是苏青山在负责。去年的稻谷推广种植之后,整个青州下属所有的县,虽然产量的高低,根据土地和地域环境还是不太一样。但毕竟是系统出品的高产稻谷。对比起原有的稻种的产量而言,实在是高得多。就是最差的土地上,种上系统高产稻谷,最终收获的稻谷。也比本土最好的土地上,种的本土原来的稻种,收获的稻谷多的多。“所以等去岁第二季种植的时候,百姓都抢着要种这个高产一号,也就只有少部分保守派的人还在观望。但第二季收获之后,今年在种植的时候,几乎就没有什么阻碍了。”苏青山如是说。这倒是沈瑶华早就猜到的:“想必等今年种植收获之后,就不必官府再插手推行了。我之前让宁王府的人帮忙带回来的那批麦种子,若是比我们之前的麦种产量高,那便着手培育,到时候一并推广出去。”边关带回来的那批小麦种子,是系统中的高产小麦。虽然青州这边种的小麦,也是她从系统中拿出来的。虽然比本土的产量高,但毕竟不是高产种,产量自然不如她带回来的那些。不过她没打算让人知道这小麦是她拿出来的,所以只装作不知道,让他们先去培育。反正先推广她之前从系统中拿出来的那些麦种,没有什么关系,比本土的产量已经高上许多了。“那石头村那边的种植情况呢?还有之前让青州附近村子种的土豆又是怎么安排的。”沈瑶华问。“我照着二姐之前安排的,是让石头村的村长挑出了一些表现好的人家,给了一些奖励。之前那三十户人家种出来的红薯种子,今年就分给村里的其他人家去种。”苏青山喝了口茶接着说道:“至于先前二姐安排周围的村子让尝试种土豆的,我记得二姐之前说,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同一个种作物,产量会有所影响。所以这些土豆收上来之后,便又分给了其他村子的人去种。原先这些种土豆的人家,我安排他们种的是石头村收获的小麦种子。”沈瑶华笑眯眯的看着苏青山,夸奖道:“做的不错,安排的特别妥当。”刚才一板一眼汇报的苏青山,忽然很是羞涩,舔了舔嘴唇,红着耳朵继续汇报。“按照二姐的计划,今年也开始小面积的在各个县市推广土豆的种植。因为产量比较高了,所以今年店里也加上了用土豆做的菜,不过还是限量的。”“还有便是梨花湾种出来的那个玉米的产量奇高,所以今年石头村那些表现好的人家都种的是玉米。”沈瑶华听了推广种植相关事宜还是很是满意多,她离开青州之前,是把之前抽到的所有的种子都给了牛婶的。那些店,那些工坊赚钱都是为了推广,种植各种农作物。所以她查完账也没先去看那些赚钱的产业,先去了一趟梨花湾。沈瑶华最关心的就是玉米,知道已经开始让石头村的人种植,接下来便是一步一步的推广了。除了玉米,最重要的就是棉花了。之前种植的所有农作物都是可以吃的,所以这棉花种出来,她们竟没有反应过来可以做什么。收集起来的棉花种子倒是接着全部都种下去了,对于去岁收上来的棉花则全部存到了仓库中。现在是夏天,天气炎热。还体会不出这棉花的好处来,所以沈瑶华也只让人先收着,加上今年收获的,等快入冬的时候再拿出来,准备到时候一人做件棉马甲。等上个几年,种子凑够之后,自然又是一条新的赚钱的路子,同时也能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至于那个甘蔗,云霓给了她一个大惊喜。因为之前她带着云霓用甜菜根做出过糖,所以等甘蔗成熟之后,云霓竟然自己带着人提前摸索制作出来糖,提前安排了大量种植。南方地区,甘蔗能种植的范围可比甜菜根大得多。想必等今年甘蔗和甜菜根成熟的时候,沈瑶华可以同时尝试两种作物制糖,之前包括周行安排北方制糖做的都是红糖。沈瑶华若不是去了边关,是决定去年冬天就做冰糖的,之后再尝试砂糖。不过好在制糖不像推广农作物那么着急,有时间限制,况且目前甘蔗的种植产量还是比较低的,所以晚一些做出来也不影响。等沈瑶华忙过了这一阵,才去看了新开的工坊和铺子。新开的工坊自然是沈瑶华在离开之前,由系统中兑换出来的《印染工艺》,孕育而生的印染工坊。当然当时还兑换了香皂的做法,所以后来也新开了一个香皂工坊。沈瑶华先是去了工业区那边看了一下新旧工坊。之后,便和云霓一起去看新开的店。下马车之后,便见一个三层的铺子,铺子上挂着牌匾,上写三个大字——粉黛阁。沈瑶华第一次来参观,粉黛阁上上下下的人早已经在门口恭候着了。沈瑶华跟随着进去,一楼进门口就放着各式各种花色的布匹成衣,云霓在一旁介绍道。“东家,这是用《印染工艺》里的方子印出来的布,别说整个青州,这整个大祁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卖的还算比较红火。”沈瑶华顺着看去,不止是布料颜色丰富多彩。就是剪裁出的成衣,也是各有特色。云霓见她看过去,在一旁说道:“这些衣服剪裁,是请了好几个京城的绣娘过来。”说着便招呼那几个秀娘过来见礼。沈瑶华问了秀娘几句,又看着剪裁出来的衣裳,的确款式和青州有所不同,更加新颖大气。突然想到,她去北方一趟,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竟没有到京城去看过,颇有些遗憾。不过一想就是让她再选择一次,她也不会这个时候去京城,和原书男女主对上,又突然释然了。第72章 话本“东家再看看这边。”看完了衣服, 在云霓的指引下,沈瑶华走到了店铺的左边。和中间不同的是,左边的物件就精致的多了, 占的面积不大, 但各种首饰琳琅满目。看完折返回来, 穿过一个拱形的花门之后, 便到了店铺的右边。这边也都是些精致的小玩意儿,各种装在雕刻精美的小盒子中的胭脂水粉,还有各种味道的、以及雕刻成各种不同花样的香皂。沈瑶华拿起一块上面雕刻了小字的香皂, 仔细一看, 上面竟雕刻了一些经典的书籍文字。云霓见沈瑶华,拿起这块香皂, 小声的在旁边解释。“东家, 这是根据书坊那边的书,得到的灵感,做出的香皂。这些人家买回去, 大多给家里启蒙的少爷、小姐用。卖给夫人小姐的还是这边的这种卖的比较好。”云霓说着拿起放在一旁放在精致的匣子。沈瑶华接过来一看, 这小匣子中一共有四块香皂。这四块香皂不仅颜色不同,款式造型也是不一样的。艳红的香皂上,雕刻了一大朵的牡丹。还有一块淡淡的粉色的香皂,上面则是雕了一朵又一朵密密的桃花。还有一块淡淡的晕染着绿色的香皂, 上面雕刻着的是散落着的梅花。最后一块乳白色的香皂, 上面雕刻着的是兰花, 每一块都十分精致。“这几块香皂不仅雕刻的造型精美, 味道也是各不相同, 洗过之后能保持身上味道长久不会散去,所以很是受这些夫人小姐的欢迎。”沈瑶华闻过之后, 确实是味道不一,但每一块都是扑面而来的香味。和之前刻字的那个香皂,淡淡的清香还不太一样。看完这些香皂之后,又看不远处的匣子里,放着很多洁白无瑕的纸张。“那是,月事用的纸?”沈瑶华在离开之前,便有让造纸工坊那边研制更加柔软且吸水的纸张。之前,她在边关收到信的时候,倒也听说了造出了这个纸,只是这纸张具体如何,她这下才见到。“是的,东家,这纸洁白柔软得像月光一样,所以我们一致决定最后给它取名叫‘婵娟纸’。”沈瑶华让人拿过一张来,入手柔软,又倒了水上去,吸水性也不错。一楼看完之后便打算上到二楼。走上去一看,却和沈瑶华想象的不太一样。本以为二楼会和一楼一样,也是卖各式各样的东西。没想到二楼的设计和之前食肆二楼的有些相似。有些镂空架子的半隔断,还有更私密的包间。若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倒也有,二楼的一侧有一个地方像大堂一样的设计,不过精致的多,可供许多贵女在此喝茶。四面的墙边还有许多书架,这书架上除了诗集词作以外,还有好些话本。这阵店里也来了客人,沈瑶华便让店里的人都去忙了,她从墙上的书架上,随意抽了一本话本出来。走到隔间的一张桌子面前,示意云霓一起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