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节
作者:桐盏      更新:2023-05-04 12:57      字数:4644
  敬惠长公主膝下唯有平阳侯世子一个儿子,所以说这话,倒也算不得意外。毕竟,她得为长房考虑。未央宫听说太后娘娘身边的安嬷嬷亲自前来,顾珞便知道郭太后这是来要当和事佬了。可顾珞倒也没有生气,毕竟,太后娘娘和她之前多有隔阂,可现在,太后娘娘肯这样屈尊降贵,肯亲自派了安嬷嬷来,可见心里其实也是忌惮自己几分的。所以,顾珞也未撂了郭太后的面子,亲自就出去迎了安嬷嬷。只是,等她看到安嬷嬷身后的太监捧着的九莲座鎏金佛像时,也不由大吃一惊。安嬷嬷见她惊讶的样子,忙道:“太后娘娘今日提及娘娘当初陪太后娘娘在小佛堂诵经祈福,所以才特意打发奴婢送了这尊佛像过来。”安嬷嬷这番话自然只是个幌子,实际为了什么,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不过,大家也都是人精,所以谁也不会捅破这层窗户纸。?轻?吻?小?说?独?家?整?理?见顾珞开开心心的收下,并谢恩之后,安嬷嬷便离开了。等到安嬷嬷离开,一旁拙心低声道:“太后娘娘这是当长公主殿下的和事佬呢。”顾珞却是笑了笑,“这又有什么?太后娘娘毕竟老了,尤其二公主刚离世,太后娘娘见长公主这样,许害怕长公主走了二公主的老路,所以才不得已当了这个和事佬吧。”很快,郭太后差人把小佛堂那尊九莲座鎏金佛像送到未央宫的消息就传遍了六宫。翊和宫里,魏贵妃闻着这消息,直接就把手中的茶杯给摔了。噼里啪啦的声响中,她气呼呼道:“太后这样给宸贵妃贴金,这根本是把她当做未来的皇后娘娘来讨好了。”说完,又骂敬惠长公主道:“这敬惠长公主当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一旁,南嬷嬷劝着自家娘娘道:“娘娘,许太后娘娘还因着之前护国公府被弹劾的事情心有余悸呢。未必就是真的和宸贵妃服了软。”魏贵妃却是咬牙切齿道:“本宫当年那样讨好太后娘娘,可却连太后娘娘的小佛堂也进不得。而今,那宸贵妃,却能得了这九莲座鎏金佛像,这得多大的荣宠啊。”魏贵妃只觉着太阳穴突突跳个不停,头也愈发痛了。此时的未央宫里,顾珞自然知道太后娘娘这尊九莲座鎏金佛像会引起多大的波澜。她刚把这尊佛像给放置好,供了三炷香,这时,却有宫女进来回禀:“娘娘,安太医,苏太医,魏太医过来给您请安了。”自那日她派了安太医,苏太医,魏太医往大皇子府中去查大皇子妃滑胎之事,这已经过去大半个月了。而这期间,一直未有什么消息传来。可现在,三名太医一起求见自己,可见,事情怕是查出些什么了。第143章 狡辩朕竟不知道,朕薄情寡义到这般地……很快, 三位太医便进来里。“微臣给娘娘请安。”顾珞瞧着众人脸色强撑着的镇定,心中更是确定了自己的揣测,所以直接就道:“本宫着你们查大皇子妃小产一事, 可是查出什么端倪了?”三人听着,皆低垂着头。还是为首的苏太医,上前两步, 回禀道:“娘娘,微臣几人看了大皇子妃这几年请平安脉的归档,上面几乎有大半是记载大皇子妃脉象虚弱,这原也算不得什么,毕竟, 大皇子妃多次滑胎, 又郁结于心,脉象如此也是意料之中。”“ 可让微臣惊讶的是, 归档中二十余处竟然写着大皇子妃脉象浑厚, 这就不由让人生疑了。而且这样的脉象,可不是单单吃了保胎药就可以表现出来的,这必定是吃了其他什么药,而且药劲、儿极大, 才会有此体现。”听着这话,顾珞不由也是一惊。虽她不痛医理,可也知道, 宫里的贵主用药的首要原则, 那便是安全,稳妥。太医院哪个不要命的赶给贵人开了猛、药?见顾珞脸上的震惊,苏太医继续回禀道:“微臣惊讶之余,匆匆叫了谢太医询问, 是否私底下还给大皇子妃开过什么药。可谢太医却对天发誓,说未曾有过这样的举动。调查至此,微臣深知,若非谢太医说谎,那便只可能是大皇子妃瞒着太医用药了。”“所以,微臣便寻了大皇子妃身边的大宫女问话,这一问之下,微臣才得知,原来大皇子妃用过不少端妃娘娘拿给她的药草。”端妃娘娘?听着这四个字,顾珞的心更是猛地一跳。这怎么会呢?大皇子妃既然滑胎几次,又怎么可能轻易相信从端妃娘娘处拿的药。何况,端妃并不通医理,她又怎会配药。这一切一切都充满了诡异。见顾珞眉头紧蹙,苏太医躬身又道:“据大皇子妃所说,这些年柔妃娘娘和端妃娘娘走的很近,所以遇着宫里节宴或者年关,大皇子妃身子不爽,不好让人觉着晦气,惊动太医院的人,每每这时端妃娘娘便会拿了药给柔妃娘娘,柔妃娘娘再拿给大皇子妃。”说着,苏太医顿了顿,又道:“至于端妃娘娘从哪里来的药,这些微臣就不得而知了,毕竟此事事关重大,微臣怕是真的彻查,会牵连出不少的人,所以,才急急来回禀娘娘知道。”顾珞既派了人查大皇子妃滑胎一事,此事已是表明了她的态度。所以,自然不会因着矛头指向端妃,就收手的。而且,若真如揣测的那般,端妃有这嫌疑,正是这幕后主使之人,那此事就更严重了。毕竟,大皇子妃在端妃面前可是一个晚辈,大皇子妃平日里又不彰不显,怎会得罪了端妃,让她心狠至此。所以,唯一的可能便是端妃真正恨得人不是大皇子妃,而是柔妃。若这是真的,那这些年众人看到的端妃和柔妃的姐妹情深,许只是假象罢了。而且,此事还牵扯到大皇子腿疾一事,若端妃真的恨毒了柔妃,那么大皇子当年犯了腿疾的事情,是否也和端妃有关系呢?想到这一切,顾珞顿时觉着一阵头痛,吩咐拙心道:“差人去请皇上过来一趟。”拙心急忙应是,忙交代人去请庆和帝了。听说未央宫来人了,让自己过去一趟,庆和帝先是一惊,急急问道:“可是贵妃身子有什么不妥?”宫人忙道:“皇上莫要急,娘娘并无不妥。而是苏太医,魏太医,安太医方才入宫来了。”说到这,宫人便再没有说下去。庆和帝却是眉头紧蹙,这若不是三位太医查出了些什么,而且牵涉较深,珞儿又怎么会急急让自己过去。想及此,庆和帝也没有耽搁,大步就往未央宫去了。却说长安宫里,柔妃正和端妃吃着茶,聊着天,这会儿两人还并不知道苏太医他们往未央宫去的事情。大皇子妃接连三次滑胎,柔妃的神色虽说是哀伤,可端妃瞧着,却比往日里多了些什么。端妃和柔妃姐妹情、深这么些年,如何能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因着宸贵妃差人彻查大皇子妃滑胎一事,柔妃心里终于是扬眉吐气了。毕竟,往年大皇子妃滑胎,柔妃除了哭泣,可也不敢嚷嚷着说大皇子妃是被人所、害。想到这样的变化,端妃心中不由冷哼一声,不过她面儿上并不显,反而是意有所指对着柔妃道:“姐姐,宸贵妃娘娘心、疼大皇子妃,愿意调查大皇子妃滑胎一事,就冲着这点,宸贵妃娘娘比魏贵妃可善良宽厚多了。”柔妃久在内宫,虽不得恩宠,却也见惯了宫里的起起伏伏,所以又怎么可能听不出端妃的言外之意。她这是在提醒自己,宸贵妃娘娘未必就是真心帮着大皇子妃,或者是心、疼大皇子妃受的苦,反而是为了和魏贵妃斗法,这才调查此事的。对此,柔妃却并未觉着动怒,反而是暗暗叹息一声,道:“不管宸贵妃娘娘因着什么原因才帮大皇子妃的,这情我是承了。所以方才那番话,妹妹勿要再说了。”见柔妃竟这样护着宸贵妃,端妃脸上不由有些讪讪的,不过她也未继续这个话题,反而是不捉痕迹的试探道:“姐姐说的是,宸贵妃娘娘不管因着什么心思,终归是愿意彻查此事,倒也是大皇子妃的福气。只是不知道,这些日子太医那边可查出什么端倪来了?这毕竟都过去这么些日子了,别是到时候空手而归吧。”对端妃来说,太医院的人去了大皇子府已经半个多月了,这么长的时间都未曾听说查出什么迹象,端妃心里其实多少有些得意的。觉着自己不会留了蛛丝马迹,更不会惹了怀疑。听着这话,柔妃并未疑心端妃分毫,不过她却有些感慨道:“我这心里也不安极了,这若真的什么都查不出来,可见这背后之人的可怕之处。”柔妃这些感慨让端妃更得意了,她正想着再做做戏,安抚柔妃一番,没想到,却见宫女急匆匆走了进来,回禀道:“娘娘,宸贵妃娘娘传了话过来,请娘娘过去一趟。”说完,她把视线移在端妃身上,战战兢兢又道:“贵妃娘娘也请端妃娘娘过去呢。”话音刚路,柔妃身子猛地一僵。这些日子,贵妃娘娘未曾召见自己,而今日,贵妃娘娘却让自己和端妃同往未央宫去。这若非查出些什么,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举动。可娘娘叫自己去也就罢了,还故意叫了端妃?柔妃再是愚蠢也生了些疑心,可她到底不比刚入宫那会儿,性子急躁,所以再是疑心端妃,她也只能强压下心中的不安,起身让宫女帮她重新梳妆打扮,这才往未央宫去了。而一路上,柔妃并未和端妃说话。端妃哪能察觉不到柔妃对她的疏离,不过她也没说什么,只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随柔妃往未央宫去了。只让两人惊讶的是,未央宫里,除了三位太医,还有贵妃娘娘之外,皇上竟然也过来了。而更让人诧异的是,没等两人给皇上请安,只见庆和帝从桌上拿了半包草药,直接就朝端妃摔去。因着药包的绳子半松着,扔过来时候,草药直接就掉了一地,端妃的衣裙上都沾染了不少。端妃见状,又有什么不明白的,可她早有心理准备,又怎么会乱了阵脚呢,只见她缓缓跪在地上,哭着道:“皇上,臣妾潜邸时便侍奉您左右了,臣妾是什么性子,您能不知吗?”说罢,她把视线落在掉了一地的药草上,哽咽又道:“皇上,臣妾承认这些药草确实是臣妾给柔妃姐姐的,可那都是因着年关或者宫里节庆时,柔妃姐姐觉着晦气,不想惹了众人注意,这才找臣妾拿的。而且,这些都是些养身之药,臣妾也时常会用,绝不可能是害、人的东西。”端妃这番话是要彻底撇清自己了,而且,她还摆出一副受、害、者的样子,这让庆和帝大为震怒,厉声就道:“朕竟不知道,朕薄情寡义到这般地步,让你和柔妃位及妃位,都不敢召了太医请平安脉,而需要自己弄这些药草?”端妃知道皇上一定不会轻易放弃对自己的疑心,所以,急急请罪道:“皇上,臣妾绝不敢对皇上有任何不满啊。只是,臣妾和姐姐都是无福之人,臣妾没能给皇上平安诞下皇子,柔妃姐姐膝下虽有大皇子,却是未妥善照顾好大皇子,以至于大皇子患有腿疾。如此,臣妾和柔妃姐姐二人,自觉自己是有罪之人,更觉自己忝、居妃位,所以才不敢请了太医往宫里去的。还请皇上明察。”顾珞听着端妃这番话,虽她之前早已知道端妃并非如表面所表现出来的一般不争不抢,可这会儿,见她这般演技,她还是不由很是佩服她。都这会儿了,她竟然还不到黄河心不死,以退为进博取皇上的怜惜。第144章 攀咬端妃好大的胆子,竟敢攀咬孝仪姐……端妃原以为自己这么说, 皇上多少会怜惜她。可没想到的是,庆和帝听着这话,却是把视线转向了一旁的柔妃, 问她道:“柔妃,端妃方才所言可是属实?这些年,你和端妃竟谨小慎微到这般程度, 连叫太医都怕觉着晦气,觉着不吉利。”柔妃也未曾想到皇上会突然这样问自己,可皇上突然点名,她这才回忆起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这样谨小慎微的。若自己记得不错, 似乎是从大皇子腿疾之后, 端妃便经常来宽慰自己,慢慢的, 宽慰的话便变了味道。“柔妃姐姐, 谁能想到,我和姐姐竟然是同命相怜呢。我没能有福气给皇上保住小皇子,而姐姐,虽有幸生了大皇子, 却没料到大皇子会落了腿疾。说到底,我们两个都是有、罪之人啊。”“姐姐,我瞧你脸色不好, 可是病了。”“妹妹其实尚未出阁时和府中的医女学过些医术呢, 如今这马上就是太后娘娘的寿辰了,宫里各处都喜气洋洋的,不如妹妹给姐姐配些草药,这样姐姐也不必特意请了太医过来, 否则难免让人觉着这节骨眼儿上请太医会晦气,也惹了太后娘娘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