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
作者:桐盏      更新:2023-05-04 12:54      字数:4490
  南嬷嬷却是糊涂了。娘娘此举,到底是何意呢?看着南嬷嬷眼中的疑惑,魏贵妃幽幽道:“外头既然那么多流言蜚语,说昭儿坏了那顾家小姑奶奶的姻缘,那本宫此举,这些流言蜚语也该止住了。”“至于承恩侯世子,娶了自己的心上人,还能不给昭儿该有的体面不成?而娴妃,怕也想不到本宫会这样出其不意,看她如何再看本宫的笑话。”第53章 发动“姑娘,您别怕,已经有人往宫里……魏贵妃既然有这样的心思, 也没耽搁,还没到德昭公主回门那日,便暗中差人往宁国公府去了。闻着消息时, 大太太正在寿春堂和宁国公老夫人打叶子牌。宁国公老夫人一听这这消息,直接就甩了手中的叶子牌,让人送客了。大太太却有不一样的心思, 大着胆子道:“母亲,您怎么还生气了。珞丫头如今在庄子上,比起成为弃子,若能于我们国公府有些助力,儿媳觉得倒也未尝不可。”宁国公老夫人听着这话, 指着她鼻子就骂道:“你这糊涂东西!我们宁国公府是能讨好贵妃娘娘的吗?这辈子, 也只能站在二殿下这头的。何况,贵妃打的什么主意, 这根本是觉得我们因着宁丫头的婚事和娴妃娘娘生了嫌隙, 才敢这样从中挑拨的。”“你若真的生了不该有的心思,让那野种嫁到承恩侯府,是我有脸面了,还是娴妃娘娘有脸面了。”见宁国公老夫人疾言厉色的样子, 大太太自然也不敢再说什么,只心里还是委屈道,老夫人果然还是顾着和娴妃娘娘是姑侄女, 否则, 何以这样训斥自己。可心里这样想着,大太太也不敢表现出分毫委屈来,忙转开了话题,道:“母亲, 我怎么会起了坏心思,真的让娴妃娘娘难堪呢,我这不方才没想那么多吗。何况,我如今哪里还有闲情插手这事儿,宁姐儿的婚事,已经是让我头痛极了。这偌大的京城,这么多的世家子弟,偏偏瞧得上的人家不肯松口和我们结亲,看不上的,反倒是想攀这门婚事。”宁国公老夫人听着她这话,到底是没再沉了脸,开口道:“如今宁丫头失了名声,这婚事确实是不容易。”说着,她又道:“这若是你肯让她外嫁,我倒是有个人选。”“外嫁?!”大太太瞬间便跳脚了,“母亲,这外嫁离京有多远啊,到时候我们若想见宁丫头一面,可就难了。”见她急成这样,宁国公老夫人也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大太太自然是想尽可能的把女儿留在京城的,她素来主意又大,尤其方才老夫人还提及让女儿外嫁,她突的一个主意就闪现在了脑海中,对着宁国公老夫人道:“母亲,这若依着我的意思,私心其实想多留宁丫头几年的,这样等风波过去了,许婚事也没这么棘手了。可偏偏她年龄也大了,再留就真成老姑娘了。”说完,她直接就问老夫人道:“母亲,您觉得静安侯府世子爷怎么样呢?”这静安侯府是柔妃娘娘的娘家,大皇子因着不被皇上喜欢,所以静安侯府在京城也颇有些尴尬。宁国公老夫人听着,也一时怔了怔,她确实也没想过,大太太会打静安侯府的主意。见老夫人没有第一时间反对,大太太便觉这事儿约莫能成,难掩欢喜道:“大皇子有腿疾,日后最多是个闲散王爷,所以柔妃娘娘未必会反对这门亲事。更别说贵妃娘娘近来这般难堪,柔妃更该好好考虑考虑这门婚事了。”没等宁国公老夫人接话,却见有丫鬟神色匆匆跑了进来,“老夫人,大太太,不好了。方才从碧竹院传了消息出来,说是玉姨娘滑胎了。”“下人们急急去请了郎中来,没想到,竟然在太太今个儿早上差人给玉姨娘送去的补汤中发现了毒、药。”大太太听着这话,再没忍住,厉声道:“我早就说落玉这小贱人,不会这么安分的。亏我装大度装贤惠不肯让她受半点委屈,没想到,她竟在这算计我呢。”要不说这贱人厉害呢,竟然狠得下心对自己未出生的孩子下狠手。不怪大太太这样怀疑,她再是觉得这落玉碍眼,如今国公爷已经因着她教女无方,许久没往她正院来了,她便是有那害人的心思,也不敢真的对落玉肚子里的孩子下手啊。而如大太太担心的一样,宁国公闻着消息,匆匆赶了回来,见落玉脸色惨白的躺在那里,只知道哭,却半个字都不敢和大太太对峙,宁国公一记耳光就甩向了大太太。大太太虽知道国公爷会震怒,可也被这一巴掌给整懵了,委屈就道:“国公爷,天地良心啊,我怎会蠢到真的去害这小贱人肚子里的孩子。”她自认为这些年她和宁国公也是有夫妻情分的,可这一巴掌甩下来,她心里别提有多寒心了。宁国公看她还敢狡辩,更是气急:“这府中若不是你动的手,还能是谁?我竟是娶了个毒妇,见不得我纳妾倒也罢了,竟然连孩子都容忍不下。这样的毒妇,看我不休了你!”宁国公在气头上,根本没想到他这番话是多么的诛心。何况,宁国公老夫人还在面前呢,宁国公这话虽是在指责大太太,可落在宁国公老夫人耳中,意义可就不一般了。这若宁国公还顾及些孝道,顾及些她这当母亲的颜面,何以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许是气急攻心,宁国公老夫人直接就晕了过去。众人见状,乱成了一团。宁国公也知自己一时失言,一脸的懊悔,可懊悔之下,却也多有不甘。宁国公府出了这样的事情,很快便成了京城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顾珞闻着消息时,也没想到落玉竟然会滑胎。拙心则在一旁唏嘘道:“姑娘,这真是让京城人都看了国公府的笑话。”“只是,姑娘也怀疑是大太太对落玉下了毒手?”顾珞轻笑一声,“大嫂就是再蠢,还敢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成。”拙心听着这话,心中却是更疑惑了,“这落玉好不容易有了孩子,按说只有孩子平安生下来,她有子嗣傍身,在府中的地位才能更稳。怎的她竟然还敢对孩子下毒手呢?”顾珞轻抿一口茶,笑道:“许她不甘心只做这玉姨娘,想着做了大哥心头那朱砂痣呢。大哥的性子,没有半分的谦逊和温柔,出了这样的事情,当然只会护着落玉了。何况,落玉既然能有身孕,日后,自然也可以再有。倒是大哥对她的歉疚和怜惜,这些会是她未来和大嫂相较的依仗。”拙心愣了愣,还是无法相信,一个人可以心狠到利用自己尚未出生的孩子。竟然为了和大太太相较,这样不择手段。翊和宫魏贵妃听说宁国公府并未有和自己合作的计划,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见娘娘脸上的阴云,南嬷嬷斟酌了下,大着胆子道:“娘娘,奴婢说句僭越的话,您这样逼着顾家小姑奶奶嫁给承恩侯世子,许真的有些不合适呢。宁国公府毕竟是宁国公老夫人做主,还能当真看了娴妃娘娘的笑话不成?要奴婢说,殿下和世子爷的事情,还是从长计议的好。”说完,南嬷嬷又意有所指道:“娘娘,如今世子爷不肯和公主圆、房,承恩侯夫人该是那个最急的人才是。她难不成还敢冷眼旁观不成?”魏贵妃听着,怎能不知南嬷嬷的意思,到底也只能压下了怒火。日子很快过去,转眼就到了德昭公主回门之日。三日回门,依着魏贵妃的想法,承恩侯夫人还真敢让女儿回来和她哭诉不成。可没想到的是,德昭公主一见着母妃,豆大的眼泪便落了下来。虽魏贵妃也恼女儿之前的自作主张,可看她哭成了泪人,魏贵妃心里还是不由心疼起来。“驸马呢?怎没和你一块过来。”魏贵妃帮女儿擦了擦眼泪,问道。德昭公主泪眼汪汪道:“方才女儿其实是想和世子爷一同过去见父皇的,没想到,去了东暖阁外头,却被王公公给拦住了。”“父皇竟只召了世子爷,母妃,您说父皇怎能这样待女儿呢?”魏贵妃听着这事儿,脸色也格外的凝重。她心中也疑惑极了,觉得皇上这场气生的未免也太长了些。所以,直接就问女儿道:“昭儿,你不许瞒着母妃,之前你可瞒着母妃还做了什么惹你父皇动怒的事情。”德昭公主听着,攥着帕子的手一紧,难不成真的是那次钟粹阁,发生了什么?德昭公主这会儿也有些疑心,可她又安慰自己,不可能的,若真的顾家那小姑奶奶承宠,怎的宫里会多了个兰美人,除此之外再无任何的动静。何况,顾家那小姑奶奶如今被驱逐到了庄子上,德昭公主只安慰自己道,是自己多想了。所以,面对魏贵妃的问话,德昭公主还是选择了撒谎,哽咽道:“女儿真的再想不到别的事情了。母妃,您说女儿该怎么办呢?父皇如今都不肯让女儿往面前请罪,女儿是半分法子都没有了。”不管外头发生多大的事情,于顾珞而言,在万寿山过着闲散日子的她,就仿若听别人的故事一般。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便到了她发动的日子。而这时,已经临近年关。“姑娘,您别怕,已经有人往宫里传话了,皇上肯定会赶来的。”因着顾珞临近生产,庆和帝隔几日便会往万寿山来,偏偏昨日,是孝仪皇后的祭日,庆和帝自然得回宫去一趟。没想到,顾珞却在今日发动了。第54章 懿旨“顾氏温柔敦厚,品性贤良,今更……顾珞却是痛极了, 尤其想到自己上一世失去的那个孩子,她心里更是害怕,这女人生产如同往鬼、门关走一遭, 她就怕这孩子出了什么意外。加之她又是第一次生产,情绪便更加有些紧张。徐嬷嬷见她这样子,眼明手快忙紧紧抓了她的手, 安抚她道:“姑娘,奴婢虽侍奉姑娘没有多久,可也看得出,您是性子坚韧的人。您得相信,您肚子里的孩子不会有任何意外的。今个儿接生的嬷嬷, 更是杏林圣手, 一定会让孩子平安降生的。”一旁,接生嬷嬷也跟着道:“姑娘, 您用力, 再用力些。”顾珞不知是因着太过疼痛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泪水直接就落了下来,看着徐嬷嬷道:“若有什么意外……一定要先救孩子……”话才说完,却见门口庆和帝一脸急切的闯了进来, 明显方才的那句话被庆和帝听到了,只见他眼睛也有些发红,上前紧紧抓了顾珞的手, 说道:“你这傻子, 胡说什么呢?莫说不会有意外,便是真到了不得已的时候,朕也不会让你有任何危险的。”一旁接生的嬷嬷听着这话,心里如何能不惊讶。毕竟顾珞肚子里的可是皇嗣, 这依着宫里的规矩,能够替皇上绵延子嗣,向来是皇嗣为主的。可皇上方才那话,明显是更加珍视顾姑娘。顾珞也未预料到庆和帝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许也因着这句话,被人这样捧在手心,她一下子不再那么害怕了。她上一世和这辈子都受了那么多的苦楚,可现在,有皇上在,一切都不一样了。她不该再担心和害怕,因为,她不会孤独一人了。慈宁宫太后瞧着儿子急急出宫,怎么能猜不到这必是顾珞发动了。按说儿子也不是第一次当父亲了,可在太后的印象中,这似乎还是她第一次见儿子这样失态。一旁,安嬷嬷也不由感慨道:“老奴也算是看着皇上长大的,却也有些琢磨不透皇上的脾气。可现在,皇上这样急着赶往万寿山,倒让老奴瞧着皇上没往日那么淡漠了。娘娘您该高兴啊,自打淳王爷去了之后,您不也暗中担心皇上喜怒无常,怕于身子不好吗?可如今,能有顾氏陪着皇上,您该放心了。”太后心中当然也觉得欣慰,只没来得及再感慨,却见有小太监匆匆进来回禀:“娘娘,顾氏生了个小皇子,母子平安,皇上大喜,今个儿瞧着是不会回宫了。”闻着这消息,太后也像是突然间年轻了几岁一般,这些年,宫里除了夭折的五皇子还有身子病弱的三公主外,宫里再无新的皇嗣诞生。太后自然也是盼着有人能帮着皇上绵延子嗣,所以,闻着这消息,直接就让安嬷嬷备了笔墨纸砚。这顾氏和皇上的事情,如今阖宫只她一人知道。可如今,顾氏既然已经平安诞下子嗣,那这事就再瞒不得了,她也不想让顾氏受了委屈。很快,懿旨就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