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考验夜魔天考验的真相
作者:我气化三清      更新:2023-05-04 11:24      字数:2983
  就在红日思考的时候。这个声音在他的脑海中再次响起。有人著威仪恣态行步汪洋扬眉顿脸含笑娇盈便生爱染。这句话可谓是直接给红日提供了一个线索。他明白了这件事情究竟是哪里有不对的。按照他原本的推断。这第三中间的考验不过就是这些气味。自己只要经过了这些气味的磨难。便可以找到去第四重天的道路。可是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么第三重天本身还有一个很大的疑点。如果这些欲望仅仅是作为身体表现的一种欲望。那么对于佛陀留下的世界来说,未免太过于简单。而且那些通过了第二重天考验的人。也没有理由通不过第三重天的考验。而且最终还在三重天之上变成了这些水晶雕塑。永远的留在这里。与其说红日是猜错了。倒不如说是他并没有完全猜对答案。这件事情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而第三重天的考验也并不是所谓的气味考验。第三重天真正的考验实际上有两个。第1个就是红日,一开始猜测的来自于气味的欲望。这可能的确是一个考验。而是第二个考验,也就是第三重天真正的考验。这是一个来自于佛道中的考验。他从一开始就忽略了一点。这是一个由佛陀斩掉欲望才形成的世界。所以这其中的考验一定是和佛道之中的修行有关。而这些欲望也一定是来自于佛教中的一些东西。这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而红日脑海中想起的那句话。只是给了他一个更加明确的线索。有人著威仪恣态行步汪洋扬眉顿脸含笑娇盈便生爱染。这是描述佛道之中的一样东西的句子!那就是佛道之中六欲之一的威仪姿态欲!这是佛道的六欲之一。要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句话可谓是直接点醒了红日。让他从这个谜局之中彻底醒悟过来。一般情况来说。人心中的六欲一般被认定为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欲望都是来源于人身上最原始的欲望。红日一开始也以为这些欲望就是佛陀所留下的考验。但是这件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因为红日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佛道之中对于六欲的描述和外界是不一样的。佛道之中的六欲。一者色欲,二形貌欲,三威仪恣态欲,四言语音声欲,五细滑欲,六人相欲。而前两者。和外界所认为的欲望是相重合的。在第一重天和第二重天的考验之中。眼中的欲望,对于和色的欲望。产生了融合。最后形成了第一重天,看似是对于眼中色欲的考验。本来红日以为那是来自于眼睛本身的欲望。但是他忽略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在他通过考验之后。四位尊者对他说的也是斩断了色欲。而第二重天的考验。应该是耳听之欲,和形貌欲!只不过是耳听之欲和形貌欲也产生了结合。而且那些被留在第二重天的人。对于释提桓因的吹捧,也恰恰是吹捧着他的外貌。这个也正应合了第二重天所考验的形貌欲。但是来到第三中间。所面临的考验就应该是来自于鼻。所产生的味道之欲望。还有来源于佛道之中的威仪姿态欲。这两样欲望又没有共同点。所以并没有结合。来到这里的人是切切实实的面对这两种考验的。这也是为什么,佛道弟子和外来之人在这个世界中所相处的待遇是完全不一样的。那就是佛道弟子利用本身来自于佛道的神通。大概率是可以完全的屏蔽掉。对于眼耳鼻舌深意的欲望。从而只面对来自于佛道之中六欲的考验。这样下来他们自然会比外来职员要轻松的多。而其他的人也只能是吃下一个哑巴亏。而外面那些变成水晶的人。大概率也是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失败。因为他们根本不明白自己面对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考验。所以最终他们才会失败。直到最后永远的留在这里,变成水晶雕塑。那么如今红日已经知道了考验的真相。难怪他离开第二重天的时候。释提桓因还讳莫如深的对他说。从第三重天之后的考验就是完全不同的了。第三重天之后的考验会变得越来越难。也会变得完全不同。原来这句话是这个意思。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想到这里红日便是豁然开朗。既然如今已经知道了这考验的真面目。那如今想着怎么破题就可以了。对于来自于鼻子本身的肉体欲望。这件事情其实并不难。至于威仪姿态欲。这件事情其实本身也不难。它本身是人对于礼仪的过分追求。所产生出的欲望。这是人心内心深处的欲望。想要破除,那便是需要从自己内心深处直视对于礼仪本身的过分要求。其实人本身如果重视礼仪并没有什么错误。毕竟不学礼无以立。人如果无理,便会与野兽无二。但是有一些腐朽过度的礼仪确实可以扔掉的。m..com对于礼仪的过分追求不产生执念。这些执念便是威仪姿态欲的化身。想到这里红日,心中便是来了主意。他直接坐在了原地。开始闭目入定。既然这是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欲望。那自己直接将自己的内心放空。这样的话,这些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欲望,便是无法再奈何自己。他直接开始闭目进入了禅境。世间禅定之法。有很多种。其中最为高级的便是传说中佛陀所悟出的禅定法。也就是所谓的无色界禅定法。只不过这种禅定术只是世间的一种传说。到了今天也没有人见过。而作为游历四方的存在。红日本身手上也收藏着很多各式各样的法门。所以对于禅定这种十分冷门的神通。红日本身自然也是会的。只不过他所修行的禅定。是一种十分冷门的禅定。一般的禅定公认为是来自于佛道中的功法。但是他所修行的。是一种来源于非常古老的禅定法。这种禅定古老道都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佛道本身的禅定法分为一禅定,二禅定,三禅定和四禅定。一禅定也,被叫为初禅定。本身被分为了,一觉支,二观支,三喜支,四乐支,五一心支。而二禅定则是被分成了四支。一内净支,二喜支,三乐支,四一心支!三禅定则是被分为了五支。一舍支,二念支,三慧支,四乐支,五一心支!而四禅定则是有四支!一不苦不乐支,二舍支,三念支,四一心支!这边是佛道之中的禅定法。而佛道之中的禅定法太过于复杂。即便有他人可以学习。但也仍需要付出太过于沉重的代价。这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佛陀所误得的无色界禅定法,太过于深奥。一般的人根本就学不会。所以他的后世弟子们才会简化出这四支,相互相似,但却完全不同的禅定法。而红日得到的禅定,化则是在一处古老的遗迹之中得到的。红日并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这只禅定的话可以确定的是。他比佛陀悟得无色界禅定法的时间更早。而且是来源于道门之中的。它的境界规划和佛道的禅定法是一样的。只不过修行起来更为简单和便捷。红日修行了这样的禅定法。很快便是进入了禅定的状态。“这种禅定法好像在以前听谁说过!”“以前在天圣道中没有见过,没想到今天居然是在一个后生身上见到了!”一旁的老人看着已经进入了禅定的红日。不免有些感慨。他也曾经听说过道门之中有一种非常高深的禅定法。只不过由于年代久远已经失传。在他的那个年代,这都是一个传说。曾经有无数人想要寻找到这种禅定法。但是最终都失败了。他也一度以为这只是一个传说。可是没有想到今天居然是在红日的身上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