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节
作者:地绵绵      更新:2023-05-04 08:19      字数:4453
  芮娘摇头,对他的性子也是无奈,不过她对儿子从来都是不强求,瞻哥儿那是恰好自己就喜好读书,福宝就是不读书留在身边,她也觉得是好的。全家人一起回了家,当初瞻哥儿有的待遇福宝一样都有,全家人在一起吃了一个团圆饭,芮娘给福宝夹了好多菜,叮嘱他这几日可以好好休息了,谁知福宝摆了摆手,“一会儿还要去钻研我的新宝贝呢,不休息了!”福宝喜好手工,原来后院现在已经成了他的宝贝库,各种工具木头一大堆,平时还轻易不让人进。只要儿子高兴,芮娘便随他去了。顺哥儿那边,自从接手了他爹娘的养鸡场之后,做的居然也是风生水起的,养鸡场不仅扩大了好几倍,如今还有再开一间的想法了。大郎的意思是不求快,让儿子韬光养晦,但顺哥儿除了养鸡场,还搞起了山货。这也得益于他从小爱往山上跑的缘故,竹荪、鸡枞、山参、燕窝,好些城里需求的东西顺哥儿都能找到,不仅能找到,量还不少。再稍微的包装一下送到城里,那便成了许多达官贵人梦寐以求的好东西,因为市面上如今鱼目混珠、滥竽充数,好的山货现在可是真的很难得了。顺哥儿做生意做的风生水起的,鲁老太太就怕他走大郎的老路。不过眼下看来,自己的这个二孙子是真的对大山有一种质朴的热爱,也对城里的那些荣华富贵没啥兴趣,毕竟还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孙子,见着顺哥儿学业虽然不靠谱,但是赚钱的脑子却是灵光,鲁老太太也渐渐放心了。说回福宝,乡试结束后没两日,单成昊果真上门了。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回去说要来新科状元家中,单家居然带来了许多礼品。这倒是让芮娘和鲁越有些惊讶,当天芮娘就在自家摆了一大桌子好菜,笑着招呼单成昊。“我们家福宝轻易不带朋友上门呢,多吃些,别客气。”“福宝?”单成昊听说了福宝的小名,哈哈大笑。“这乳名起的真好,真有福气!”福宝也笑了:“你就没有乳名吗?”“我有表字,宴之。”“宴之,好名字!”单成昊也笑了,举杯和福宝喝了一杯,当他的筷子伸向这满桌子菜色时,当真是眼睛都瞪圆了。“福宝!伯母的手艺也太好了!你和你大哥都太幸福了吧!!!”芮娘正好端上菜,单成昊立刻漂亮恭维话说了一大堆,是将芮娘也逗得心花怒放的,忙让两个人慢慢吃,要是不着急回去的话,今天就在家里住下了。单成昊胡吃海塞了一顿,满足的摸着肚皮道:“在家的时候我爹娘根本不让我放开吃,什么都管。”“饭都不让你吃饱?”福宝惊讶的问道。“也不是吃不饱,就是好吃的不能吃太多,不利于自律,不爱吃的也不能不吃,人不能挑事。”福宝啧了一声:“那你可真的太可怜了。”单成昊笑了笑,“走,踢蹴鞠去,之前说好的!”“走!正好消化一下!”这是单成昊第一次远离了京都的繁华,深入到了乡野之中,两人在偌大的田地里玩起了蹴鞠,少年的身影意气风发。彼时的两人都没有想到,一年后,两人双双中了进士,更没有想到,福宝会拜在工部尚书的门下,单成昊的父亲成为了福宝一生的引路人和贵人。两人也成为了一生的挚友。或许文采并不出众的鲁晟后来迅速成为了工部的一代名人,在朋友和恩师的帮助下研制出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工具、机关、乃至于兵器。这是后话。-大丫的婚事就定在年底,周渊回来时已是十月,十二月成亲,这期间两个月新人是不允许见面的。只是周渊一直惦记着未婚妻,刚回来的时候便上门拜访过,只是没见到人,因为这是规矩。大丫也惦记着他,可惜在婚前,也是只能安心在家绣嫁衣。意外的,顺哥儿和福妞成了这两人的中间人,周渊不知用什么法子和顺哥儿混熟了,经常性的让顺哥儿带个东西回来给大丫,而大丫的东西也交给了他。至于福妞,就是喜欢缠着大丫问东问西的,还帮大丫出主意准备婚事的细节,虽然牵挂彼此,但大丫也怀念和兄弟姐妹们一起相处的日子,就这么偶尔和周渊互通着书信安心待嫁,日子过的倒也的确是快。十二月十五,天气晴,鲁家大姑娘鲁蓉,要出嫁了。出嫁前夕,韦氏和女儿秉烛夜谈了一晚上,第二日,鲁家热闹非凡,毕竟是鲁家的大喜事,这乡里村里的邻居和京都城里的好些人全都上门恭贺,一时间看礼的人竟然有半条街那么长。鲁大郎嫁女,心情也是百感交集,丰厚的嫁妆自然是不必多说了,鲁老太太和芮娘包括三房更是都添了一份,大丫出嫁,场面绝不逊色于京都的许多贵女。一晃十几年,鲁老太太看着穿着嫁衣的孙女泪眼婆娑,韦氏也是泪流满面,当初从怀孕、生产、大丫的牙牙学语,一幕幕在眼前闪过,这到底是她的第一个女儿啊……大郎也红了眼,顺哥儿更是哭得像条狗,鲁家全家人在不舍和泪水中送着大丫上了花轿。而周渊那边,这次外出有功,回来时有了军功,来接亲的场面也不算小,有知情这周家家世的,也都感叹一句大丫有福气,可也有人说这是周家的福气,现在的鲁家可不是从前的鲁家了,瞧瞧着鲁家大姑娘的嫁妆,这周家和鲁家结亲,还能差到哪里去?人们众说纷纭,最后只能用一句“门当户对,喜结良缘”,献上自己的祝福了。“周渊今日娶蓉蓉,定当照顾她一生,爱她护她,还请岳父岳母放心。”在鲁家人面前,周渊起誓,韦氏和大郎红着眼睛点了点头。“吉时到——”“走吧,走吧。”鲁大郎挥了挥手,侧过头压抑住吼间的哽咽,而此刻盖头下的大丫也已经泪流满面。花轿绕城一周,于午时正刻进了周家的大门。这是一栋古朴的大宅院,单从正门就能看出主人家的风□□派,即便略显古旧,但气度依然不凡,今日,这古宅迎来了新的女主人,宅子里外焕然一新。新妇跨火盆、拜天地,周家人少,大部分宾客都是□□营的人,只是在这其中,又有一份殊荣,让众人仰望。那便是当今太子也给这婚事添了一份礼,或许是看在鲁瞻的面子上,或许是周渊此次本就立了功,但明眼人却都能看出来,这周家在这几十年里一直默默无闻,或许到了这一代,有什么东西也会悄然改变着。洞房花烛,周渊看着面前日思夜想的新娘,含羞带怯的坐在床头,心中一热,就握住了大丫的手。大丫抬头看他,两人心均是狠狠一跳。周渊想与她说说话,倒也不急着去行那周公之礼。“丫丫,今日我在岳父岳母前所说均是真心实意,你放心,即便我现在军职不高,但我日后也会为你争一份前途,你等我……”“我知道,但我不在意……我嫁的是你这个人,不是功名……”一番真心话,让周渊心中越发火热,他忍不住拥住了自己的新娘子。洞房花烛,今夜还很漫长……若干年后,当那个落败的周家再度风光的回到众人的视线里时,门口的牌匾已经赫然变成了——将军府。这依然也是后话了。-“放榜了放榜了!”会试放榜。今日恰逢春日最忙的时节,两家酒楼根本分不出人手,芮娘脚不沾地,即便知道这是儿子会试放榜也难得分身,福妞笑着跑了出去。“娘,我先去看看哥哥的名次,稍后你和爹爹再来!”“路上慢些!”福妞笑着跑上街了,街上人山人海,一部分是赶着集上街来的,另一部分也是去看会试放榜的。福妞眼尖手快,很快就挤过人群来到了贡院跟前,只不过这里都是些赶考的男子,她一个小姑娘家,还是不慎在贡院门口差点儿摔了一跤,幸好被一人拉住了胳膊。“姑娘,你没事吧?”对方文质彬彬,一看便知是个儒雅书生,福妞连忙起身朝后两步,礼貌道谢:“多谢公子,我没事。”“没事便好,今日会试放榜,贡院门口人难免多了些,你一个姑娘家前来,可是替自家兄弟看榜?”这人说话的声音极好听,犹如那山间的清泉和春风,福妞一向虽然在家中大大咧咧的,但是对外人还是略有些局促,她微微点头嗯了一声,如今早已开春,厚重的棉袄脱下,福妞今日穿了一件粉色的衣裙,清风吹过,发丝飘到鬓边,福妞下意识的拨动,对面的人忽然一愣。“福妞!在这儿!”不远处传来一个人的声音,福妞眼睛立刻一亮,对方正是单成昊,这段日子以来,单成昊和鲁晟走的近,福妞自然与他有所往来,见到熟悉的人,福妞开心的露出一个笑:“宴之哥哥我马上过来!”“公子多谢,我已寻到我要找的人了!”福妞毫不吝啬的朝面前的人也笑了笑,接着就朝着单成昊去了,她一笑,如同春水化冻,两个小酒窝盛满里蜜,月牙眼弯弯,仿佛闪烁着细碎的光。在少女离开之后,那身量欣长的少年才忽而一笑,视线也看了过去,他身后很快找上来了一个书童,有些气喘。“小、小主子,您去哪了,让奴才好找……这里人太多了,您可别丢下奴才呀……”“单成昊……”少年看着不远处那两个有说有笑的身影忽然低喃了一句。“我记得,工部尚书家中不是独子吗?”“啊?小主子,您怎么忽然问这个?”“回答即可。”那书童想了想:“对啊,单大人膝下只有一个独子。”“那你再去打听打听,看看是否有什么表妹投亲。”“哦,啊?”那书童啊完,面前的少年人已经不见了,也不是朝着那门口的榜单而去,仿佛早已对榜单上的结果心知肚明。这次会试放榜,鲁晟位列十八,单成昊位列二十五,两人成绩都还算是不错,再往前看,会元之位赫然写着三个大字——裴念琛。有学子议论:“这名字怎么这么熟悉啊……”“你糊涂啊,这是摄政王的独子!看来今年这会元之位不是出自寒门咯。”“摄政王?对对对,的确是摄政王,没想到啊,这小王爷十六岁掌兵,文采居然也这么好,第一次参加吧,就拔得头筹。”“废话,人家那是天潢贵胄,从小接受的教育就不是普通人可比拟的。”“那又如何,寒门状元,不是才出来了一个,只要你努力,什么都有可能。”“说的倒也是……”第117章 番外(九)自会试接榜, 福宝也颇为争气的考上进士之后,芮娘对孩子们已经基本没有什么要求了。而且两个儿子都这么优秀,更让不少人对芮娘羡慕不已。团圆酒楼先前因为鲁瞻高中状元时摆过一次宴席, 如今又听说掌柜娘子的小儿子再次中了进士, 都纷纷上门来沾个喜气。这次虽然没有大摆宴席, 但是自家还是小小的庆祝了一番。鲁瞻高中之后, 皇上给状元郎赐了一栋宅院,就在皇城附近,瞻哥儿想接爹娘进京住, 但芮娘和鲁越去过一回, 都觉得这地方过于的吵闹,住不惯。而福宝这次又中了, 意味着两个儿子都马上进京, 鲁越和芮娘在京中买宅子的事情也总算是提上了议程, 寻觅了良久, 最后在永乐坊附近看上了一套。三进大院落, 内里还有一个小园, 虽然不是特别的大, 但位置极好,东边接着保宁坊, 西边过两条街就是永宁坊,可谓是闹中取静。而且这宅子周边的宅院也不算多,有两三家,周围种了一大片竹林, 一看便知也是喜欢安静的邻居, 邻里之间不拥挤闭塞, 芮娘在周围转了一圈之后, 就指明要定下来了。在村子里住惯了,她还真不想住那种挤挤挨挨的房子。这宅子各方面都挺符合要求,没过两天,鲁越就给买了下来。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鲁家人搬家了。鲁老太太和二郎住惯了,这次也终于松口一起进了京,主要是老人家提前也来看过这宅院,心中也挺满意。还有自己心疼的孙子孙女都在这,她可放心不下。忙忙碌碌了一个多月,鲁越提前按照家里人的喜好和布局,把这宅子也修整了一下,当全家人搬过来的时候,和京郊的鲁家大院还挺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