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宁贵妃
作者:颖猪猪      更新:2023-05-04 06:22      字数:2170
  等她看完,发现屋内几个人都注视着她。她放在手中的信,抿嘴一笑:“没有什么,就是皇后姐姐想念我了,想让我进宫陪她一下。”老夫人一听,连忙阻止:“初姐儿,这单州城你可万万不能塌出去。”现在这个情况,哪能说去皇宫就去皇宫,简直就是送人头。玉初赞同说:“是,祖母放心,初儿明白的。”只能让黄杏这丫头备一下笔墨纸砚,她思索一番,停留在第一个字,却怎么也写不下去。这送信,估摸也是要被陆淮庆看到。她只好写下:“一切安好,今儿才醒过来,劳烦姐姐担忧,姐姐若是想念,煜王府随时欢迎。”这也是表明了玉初的立场,要是王爷跟皇上拼个你死我活,煜王府依旧会给她敞开大门。不会因为她是皇后的身份,拒之门外。等到皇后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已经过了一天了,明日便是皇上跟宁儿公主大婚。她却什么都做不了,等她接过信的时候,手微微一顿,这信被人动过。玉初何等聪明,在封胶那里撒上胭脂粉,若是有人开封,下一个接手的人定会知晓。开封的人,皇后闭眼都知道是陆淮庆,心中悲凉之意渐上心头。展开书信,玉初妹妹没事了,她欣慰的勾起嘴角,这妹妹值得,是她在这个世上最好的一个妹妹。她将信烧得一干二净,到时候她家孩子要是月份大了,她就可以过去。这皇宫她现在也待不下去了。只是这个宁儿公主,皇上还会让她拥有他的子嗣吗?皇后不由抿嘴,大概会吧。时间的推移,皇宫热闹非凡,除了还在静闭的尉迟敬,顾寒落本人,其他人都到了皇宫恭喜皇上。大家张嘴便是:“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抱得美人归!”“为我大夏又喜增匈奴势力!”……这宁儿公主出嫁虽然十分仓促,但还是以最好的给到她,匈奴王含泪的看着自己女儿。宁儿公主满脸浓妆艳抹,旁边的嬷嬷出声提醒:“匈奴王,你可以为公主梳理头发了。”匈奴王走在宁儿公主身后,在铜镜中,宁儿看到父亲依依不舍,她含笑:“爹,今儿可是宁儿出嫁。”“日后父王要是想念宁儿就来皇宫看望。”她知道的,陆淮庆给了爹爹令牌,出入皇宫简直轻而易举。匈奴王抿嘴:“今儿过后可要好好照顾自己。”嬷嬷站在旁边有些着急,两个人还慢吞吞,不由开口:“匈奴王,公主,再不快一些,就要错过良辰吉时了。”这李德尔才开始给宁儿梳头,嬷嬷在旁边振振有词:“一头梳到尾……”这礼弄完,嬷嬷便拿着一个苹果塞在宁儿手中,盖好红盖头,笑嘻嘻朝着外头喊道:“来,新娘子出嫁!”所谓的出嫁也只是从皇宫外头找了一家客栈,跟着迎亲队伍到了皇宫。拜天地。老百姓都纷纷出来看热闹,这皇上心思就是不一样,对他们严格收税,可看看这公主的阵势。老百姓心知,这些都是他们的银子才有的。就冲着这满地鲜花,迎亲队伍,鞭炮,以及公主身后的嫁妆,这匈奴王前几日才受伤带着女儿来皇宫。所以宁儿公主哪来的嫁妆!大家愤愤不平,可也没能耐。这些人迎亲也就算了,还让衙门的捕快来镇守,看着捕快腰间上的佩剑。老百姓没有一个人敢轻举妄动。当时皇上告知收税的时候,不是没有人闹过,只是闹的人,已经在阎王那里报道很久了。宁儿公主并不知道这老百姓想什么,她认为今天自己便是这天底下最幸福的公主。能嫁给心中喜爱的人,想到待会能看到穿着红衣的陆淮庆,她便红透了脸。新娘的队伍一路无阻的到了宫殿,而随着同行的李德尔也已经坐在高堂上,等候两个新人到来。宁儿由于不是正妻身份,只能身穿桃红色衣服,而今日的陆淮庆却是身穿正红。似乎在告知天下人,他今日迎娶的人,在他心目中便是正妻的身份。看到陆淮庆的衣着,李德尔这才没有那么伤感,这陆淮庆也是对自己女儿有感情的。否则也不会这么胡来。“新娘子驾到!”“请新郎官踢轿!”一切都是按照民间习俗,陆淮庆眼中并没有一丝不耐烦,皇后混淆在人群中。看着陆淮庆满眼爱意,踢完轿子,着急的背起宁儿公主,她似乎懂了。一开始,皇上便跟她逢场作戏。难怪,她一直觉得哪里不对劲,原来,便是如此。悲伤过度时,她整个人都在微微发抖,还恶心。捂着嘴朝着一旁跑去,候在她身边的昭昭连忙追了上去。等找到皇后娘娘的时候,她已经满脸苍白的瘫软在椅子上。昭昭眼中含着泪:“娘娘,您可要保重身子。”皇后连一句话都说不出。而正堂却是热闹非凡,大臣们各坐各位,看着皇上娶亲,按合理来说,是不需要场面这么庞大。但由于对方的身份不一般,大家为了提现大夏的诚意便纷纷都来了。王大人跟薛彦书也不例外。两个人倒是没有心思的看,他们身份有别,坐得位置也不在一起。可惜王大人一心想给丞相大人传信,此时也只能眼巴巴的看着。.com陆淮庆背着宁儿,跨过火盆,两个人喜气洋洋的走了进来,随着一声:“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婚礼也就到此结束,李德尔扶着两个新人起身:“你们,要好好的。”两个人相视而笑:“会的。”公公见到如此温馨的场面,差点就哭出来了。但看着手中的圣旨,连忙开始宣读:“奉天承地,皇帝诏曰,今日为皇上喜事,宁儿公主嫁入大夏,乃为大夏之光。”“宁儿公主德才兼备,才貌双全,特封宁贵妃,赏黄金万两,翡翠一对,夜明珠十盒……”“钦此!”大臣见状连忙走出自己的位置,站在大厅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