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节
作者:九月轻歌      更新:2023-05-03 22:24      字数:4668
  “先成婚,别的日后再议。”燕王道,“你跪多久都没用,不如省省力气。”林策看着光滑如镜的地面,木了一阵子,无力地俯身,看起来像磕头,实则是把脸埋到了手掌间。燕王忍着笑,跟她耗着。林策忽地捶一下地,利落地站起身,整了整衣服,望着他,“敢问王爷,林策何时因为何事开罪了您?不为此,我实在想不出您强人所难的理由。”这样说来,她看准了他和谁议婚就是存心刁难谁,这倒也是实情。燕王道:“那是你该静心思量的事儿。”“我不同意,就算王爷能说动太后娘娘赐婚,我也会抗旨。”林策说着,自顾自落座,优雅而闲适。“请太后赐婚之前,当然要征得你同意。”燕王道,“李太妃划拉到一个人,名叫边知语。我也不是非得娶你,娶她也行。”林策蹙了眉。燕王生平最大的乐趣就是看别人不痛快,慢条斯理地百上加斤:“最出色的、足够出色的我都指望不上,那就谁都行。当然,边知语和你不同,若是成婚,为免早早成了鳏夫,我会尽力护着她,更卖力地协助太后,让她打理王府内外,只要她有那份资质,便让她公务私事都帮衬着,最好是能时不时地跟你摆摆燕王妃的谱。”林策目光沉沉,“我不会嫁你,也不允许你娶她,如果是这样,王爷作何打算?”“作何打算?这话应该我问你。”林策语气平静,不含一丝情绪,“如果你娶边知语,她必死无疑,这不是你护不护的事儿,在她死之前,我还要送你不止一顶绿帽子。”“无妨。”燕王笑得云淡风轻,“我能保她多久是多久。你也不要以为,我犯病了就跟死了差不多,根本不是,该忙的事儿,我一件都落不下。”“……”林策的手指在座椅扶手上弹跳一下,“那好,我们拭目以待。”说完,想起身道辞了。燕王却在这时候说道:“如果我不给你添堵,算不算你欠了我一个人情?”“……算。”是他没事找事在先,林策却只能认头。这人能顺风顺水地继承他父亲的亲王地位,招惹过太后又太太平平活到如今,自有他的一套,绝不可小觑。“那我要你做力所能及的事,你会不会答应?”“说来听听。”“太后还在查陆、杨一案,我要你和我一起全力帮她。”“什么?”林策惊讶的是他前一句,“那案子到现在还没完事儿?我是说,在太后那里。”“没有。”燕王望着她,“我私下里网罗的消息不少,但不够全面,干着急出不了力。你和你父亲也是消息灵通的,如果跟我的放到一起,应该会很有些看头,也能发现一些苗头。”“所以说……”林策费解地审视着他,“你用终身大事跟我找辙,只是为了帮太后?你……”她不想八卦,却实在忍不住,“是不是真的钟情她?”燕王睨着她,狠狠地鄙视着她。“好了,当我没说。”林策颇觉无趣,沉了沉,才捡起之前的话题,“林家当然可以与你搭伙,但你也得答应我一件事,不然,那就死磕。。”燕王失笑,问道:“看住边知语,把她交给你?”“是。”“先拿出点儿真东西再说。”“你要哪路消息?”燕王又从手边摸出一个信封,抛给她。林策拿在手里,也不急着看,“有来有往便是熟人了,王爷赏我三两千银子吧?什么消息不都得要人手?我跟家父南北相隔,只加急信件就得花费不少。”张嘴就要钱,整个儿一无赖。燕王慢腾腾地把右腿支起来,又舒展开,唤来一名管事,吩咐道:“娶三千两银票,孝敬郡主。”管事强忍着才没“啊”出声表示困惑,应声称是,云里雾里地走了。“跪一回亲王就能有三千两,还算值当。”林策笑着站起身来,“回家想法子给王爷答复,告辞。”语毕转身,脚步轻盈地出门去。燕王心里则在盘算,要种多少棉花才能换成三千两银子。实在有点儿肉疼。他吩咐下人去传话:“告诉太妃,我跟林郡主已经谈妥了,如何都不会成婚的。”他是无事一身轻了,李太妃得到消息,却是气得不轻。她难道不是一番好意么?跟眼下风头最盛官职最高的林策成婚,益处不知道有多少,他却私下里搅黄了。不同意也没事,为什么不直接跟她说?为什么要跟林策把话说绝了才知会她?有个这样的所谓的儿子,真就不如和小太后一样,想法子弄个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儿子。血统是不是够纯正,她才不在乎,横竖老王爷早死了,管不着她,她一个继室,百年之后又不能跟他合葬。李太妃整日都憋着一口气,到傍晚,挂上惯常的面容,去了外书房。燕王刚服了药,卧在床上闭目养神,听得李太妃来了,循例请她进来,在背后加了个大迎枕,倚着床头跟她说话。李太妃坐着雕花椅,说了几句场面话,转而道:“给你选的那些侍妾一直是虚设,眼下也该让她们尽本分了。”“不用。”燕王淡淡地说。“不用?”李太妃讶然,“难道要等来日的燕王妃安排这些么?那样可不……”燕王语气特别平静,所以没有任何情绪,“我说了不用。我房里的事,只是我的事。”“你这样说,也太伤我的心了。”李太妃神色凄然,“是,当初是我坚持为你添新人进来,可我难道是为了自己么?行,只当全是我的错,可那些女孩子何辜?难道要在王府里虚度一生?哪一家皇室宗亲有这种规矩?”“选王妃的事,您忙了许久,我也知道,便给您个交代。其他的,您真的不用管了。”他那是什么交待?对谁可曾有半分的好处?“我不是这意思。”“不是便好。”“你不喜欢那些人,也罢了。”李太妃瞧着燕王,愈发恼火,整了整神色,正色道,“再如何,王府不能实际上没人服侍你,而眼下恰恰就是这情形。你正值盛年,恰是娶妻妾的年岁,再从官宦门庭选些新人进王府吧。”“免了。”燕王又当即否了。李太妃加重语气:“我要你多添新人,如此,燕王府才不愁绵延子嗣。”“子嗣全在天命,与妻妾多寡无关。”“这又是什么意思?难不成只守着日后的嫡妻一人度日?何时有过这种先例?”“有过,不妨翻一翻史书。”“百中千中之一,不足为例。”李太妃语气严厉,目光亦是,“便是寻常官员,家中都有三妻四妾,为的是家族子嗣繁茂。你婚事还没个着落,就起了这种心思,倒还不如官员重视子嗣,我不免疑心,与林郡主有关。你们到底说了些什么?”燕王多看了她一眼,收起右腿,右手搁在膝头,捻着手里的檀香珠串,“听话听音儿,您似乎对我们私下否了婚事不甚满意?”“不成便不成,也没什么好可惜的。”李太妃从容应道:“论样貌、才学,林郡主自然是一等一的,可她毕竟混迹军中官场太久,整日里与男子打交道,又曾被那么多人钟情,日后但凡传出闲话,你的脸面便荡然无存。你不拘小节,可这些都是必须考虑的,如今想想,你不同意也好,倒是我先前鲁莽了些。”燕王唇角弯了弯,笑意清寒,“是先帝鼓励女子进官场,亦是先帝委以她重任。您这番话说的,是质疑林郡主在先,眼下又要用下作人才有的下作心思污蔑太后与诸多女将士与女官了?”顿一顿,檀香珠串打了个旋儿,语声骤然拔高,喝问道,“这是哪个混帐吹的歪风邪气?!”李太妃被惊得轻轻抽了口气,强自按捺着才没失态,想到他那些刺耳刺心的话,脸色煞白,“诛心的话,你真是张口就来啊,就差指着我的鼻子挖苦训诫了。我也不过是话赶话说了那么几句。这天下人本就如此,便是活成神明,也有人看低看不起,何等行径都被会加以诸多恶意的揣测,何况一个裴太后、林郡主?婚事尚未落定,便使得我们母子离心,只能愈发证明,女眷非良配!”他扯别人,她就不妨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燕王睨着她,已是王爷看待不待见的人的目光,“谁是良配,我心里有数。恶意揣测、口无遮拦之人,我一向觉得他们活着多余。”李太妃本没想到,会跟他闹得这么僵,可已经这样了,她就得强硬到底,不然还了得?她猛地站起身来,借此扭转气势上的弱势,“你听不进任何因成婚而起的不顺耳的话,也算人之常情,“可我有我的责任,娶妻之事必须要办,且尽快要办。“那些特殊的例子我不管有没有,也不会去问去看,我只知道,宗亲的常态是早些成婚,妻妾成群,以图子嗣繁茂。“到底是谁活着多余,也要先尽到自己的本分再指摘别人!”“娶妻之事之事,我只随自己心意。”比起李太妃的疾言厉色,燕王这会儿平静淡然得像个看热闹的,“王妃不着急娶,新的侍妾也不必添。我不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除非你眼里根本没有我这个嫡母!”“母亲嫌王府人少,想多些人作伴,那就添一些,人来了之后,都在您跟前服侍。”燕王笑微微地凝着她,“若是打定主意了,我不妨跟百官提一提,请太皇太后、太后传道特旨。”“……”李太妃胸腔里似是多了一团棉花,堵得她几乎窒息,“选了侧妃侍妾却到我房里服侍,那是怎么样滑稽的事?”“我还会告诉外人,裙带关系关乎朝廷格局,先前的也罢了,终究只是在府里当个摆设,日后再有新人进门来,我便要想一想,那女子背后的门第存了什么心思,是否有祸乱燕王府之嫌,一旦有迹可循,从严从重惩戒。”燕王的笑容清浅,又有点儿坏,“我倒要看看,谁敢赌上满门性命送女眷到燕王府来。”“欲加之罪!你要真那么做,燕王府颜面何在!?”燕王目光深沉锋锐,“您敢说这等主张只是为了我,无关其他?”李太妃避重就轻,“我说了再添一些新人……”“我已有定夺,您为何决意强人所难?嫌我的病情不够重,死得不够快?”燕王不想再跟她磨烦了,便扔出一顶大帽子。李太妃语凝半晌,在他锋锐目光的注视下,终究是拂袖离开。走出他的书房院,李太妃松懈下来,脚下打了个踉跄。随行尧嬷嬷慌忙上前搀扶。“孽障……”李太妃微声嗫嚅着,“为了个女子,连明面上的体面都不给我了,我到底是他的嫡母啊……”尧嬷嬷不知道怎么接话才好。“他不仁,就别怪人不义。”李太妃眸色冷酷。他的病症,她了解不多,却知最忌心烦动怒。气死他兴许很难,气得他离不了病榻,可是轻而易举。不出一两日,林策八字不好不宜嫁人的消息传遍官场,想娶她的门第都消停下来。林策与燕王走动的消息,裴行昭听到了,心知眼下林策的情形与他们私下里的来往有关,倒也不觉得怎样,没过问。横竖两个都不是善茬,惯会颠倒黑白,不想成婚便传出些流言,等到想成婚了,不定又能把流言扭转成什么样子。随他们去吧。林策也没将传言的事儿放在心上,私下里跟裴行昭说,眼下要着手的事情,涉及的人保不齐与陆、杨的案子相关,请她别介意。裴行昭说不会。凡事都一样,介入的人越多,局面越热闹,越对想找出点儿什么蹊跷的人有好处。李太妃那头仍是不肯闲着,这日林策刚走,便来求见太后,说想等太后娘娘得空了,携燕王一起来宫里小坐,好生说道说道一些事,她毕竟不是燕王的生身母亲,有些话私下里说了也没用,在人前扔到台面上,燕王保不齐就能听进去。裴行昭多看了她两眼,说也行。李太妃明知是得寸进尺,还是又进一步提出请求:“若是可行,能不能请林郡主一起到宫里?倒没别的,只是受别人所托,要当面知会她一些事。”裴行昭颔首,“可以。今晚哀家在寿康宫设宴,请太妃、燕王、林郡主和杨郡主喝两杯。如此,太妃便不需去慈宁宫了,太皇太后心绪不宁,不宜打扰。”李太妃明知她话里有话,在敲打自己行事没分寸,讪讪的笑了笑,只谢她亲自出面设宴成全的恩。当晚,裴行昭请的三个人相继来到寿康宫。寒暄说笑期间,酒过三巡,李太妃起身向裴行昭道:“臣妾找到了一人,论起来是林郡主的堂姐。”“姓名。”“边知语。”裴行昭示意李太妃去跟林策说。林策偏了偏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之后,问:“太妃是希望我见边知语一面,还是给她什么好处?”李太妃道:“我没有任何心思,只是边知语想见郡主一面,自从被迫离散之后,她一直挂念着你。”林策看向她,定颜一笑,“您都发话了,臣女自当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