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节
作者:九月轻歌      更新:2023-05-03 22:24      字数:4682
  赐婚当日,他生平未遇地懵在了当场,脑子转不动了。过日子这回事,妻凭夫贵固然是好,可夫妻两个坐在一起都说不到一块儿去,那便只剩了长期的忍耐迁就。没有才华可言的黎元鑫,与才情出众的女儿,根本就是两路人,直觉只有不般配、抵触。他不想接旨。可是,女儿先一步领旨谢恩,又悄悄地扯他衣袖,满目担忧地看了他一眼,又飞快地瞥过她的娘亲和一众随着跪地的下人。罢官在先,他要是再抗旨不尊,先帝就是再想留着他这条命,最轻也是入狱流放的结果,到时,会连累妻女仆从。而那是女儿不愿意看到的。他便接了旨。后来,女儿成婚了,说来不过大半年,可哪成想,她过的是噩梦般的日子。今时今日,他很想对女儿说,日后不论如何,爹爹便是拼上性命,也会护着你,免烦忧,远愁苦。退一万步讲,真的护不住,那也是一家人携手经历风雨,而不是用你的付出换取任何东西。前车之鉴,再不要有,他希望自家如此,别家亦如此。正如裴行昭说的,推己及人。他是该为最容易被折辱的妇孺做些实际的事情了,而裴行昭已经在成全他这份心思。不,也不能这么说。细琢磨一番便品得出,她本就是看不惯很多不平事的性情,只是懒得详加解释为自己表功。万幸,她没有先帝的率性肆意,没有今上的中庸懈怠,耍横残酷只针对佞臣宵小贼子。如今才是他真正大展拳脚的年月。.四月中旬,去年离京赈灾的一众人等回到京城。一行人去的时候日夜兼程,回来的时候却是不需心急,加上内阁也另外委派了差事:查看一些地方反应到朝廷的问题是否属实,如贫困的县区,又如年久失修的河道等,如此,回京便颇费了些时日。钦差向太后、内阁复命,主要陈奏的事情都是需要朝廷拨银钱救济地方上的,算完账,一百多万两就出去了,但这是必须要花的钱,六部都无异议。给赈灾的一应人等论功行赏之后,钦差与阁员告退,康郡王来到清凉殿请安。裴行昭对他淡淡的,说了几句场面话,便端了茶,“去给太皇太后、皇后请个安,见见贵太妃。”康郡王称是,依言行事,先去了慈宁宫。他好不容易才争取到协助赈灾的差事,去时在半路上先帝驾崩,连忙赶回来守灵守孝,等到先帝入土为安,赈灾的事已经开始收尾,他没必要去了,可是燕王总挤兑他做事有头没尾,也只好主动提起,好歹走完这个过场。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他这样的开头,委实不怎么样。没想到,在外面的日子里,京城频出事端,掀起的风浪一次比一次大,太后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杀了很多人。他觉得在外面也是好事,人不在京城,又是在赈灾,晾谁也不好意思找他的辙。谁能想到,就这样还是遭殃了:上个月收到内阁发公文告诉他,因他是安平公主的胞兄,安平又曾大肆敛财,挥霍无度,不得不查他,现下朝廷收回他名下五成的田地,一应用度削减五成。老老实实待着也倒霉,这等于半数财产平白被人拿走了,而且他明摆着就是被蓄意针对的。气得他,恨不得把安平撕了,更恨的是太后和皇帝:两个人为了护着武官,居然对皇室宗亲下这种狠手,他们是有多想早早尝到孤家寡人的滋味?他们就能保证日后不会做出令所有武官抱团儿反对的事儿?简直不可理喻!到了慈宁宫,康郡王被告知,太皇太后在礼佛,不得空,他不妨改日再来请安。康郡王笑着应付两句,转身去见贵太妃。贵太妃早已在眼巴巴地等,瞧见他,未语泪先流。康郡王挺讨厌她凡事都爱抹眼泪这毛病的,但是正如子不言父过,面上只能温言软语地劝慰。“这次真是苦了你了。”贵太妃勉强止了泪,声音还有些哽咽,“都怪我和你皇祖母,没教好安平,她出事却连累了你。”“大势所趋,也不是只有我被削减了用度。”康郡王言不由衷,顺势问起安平,“安平到底做了什么好事?您在信上总是不肯细说,可我听说,她被弹劾之前就被软禁了?”女儿做的那些没头没脑又不可理喻的事,贵太妃本没脸说,可儿子问到跟前儿了,又能怎样?用了好半晌的工夫,吞吞吐吐地告诉了他。康郡王的脸色已经有些发青,险些把手边的茶盏掷出去,“蠢货!着实是蠢货!”“她确实是被你皇祖母惯坏了……”康郡王实在按捺不住火气了,喝问道:“她被那样惯着,您是干什么吃的!?难道您不是她的生身母亲么?怎的就不时时约束着?她身边怎么会有把她往小倌楼带的奴才!?”“……”贵太妃嘴角翕翕,过了会儿,用帕子捂住嘴,再一次哭了起来。康郡王愈发气恼,在她的寝殿内团团转。“你皇祖母往我身上推责任,你竟也这样说。”贵太妃的委屈不管对不对,却是发自心底的,“我那些年忙什么了?不都是为你忙了么?宫里但凡有嫔妃的母族能帮上你,我都拉拢收服,要不然,你怎么会小小年纪就开始为朝廷办差?你打小就跟太子楚王他们一起读书,还有大学士专门为你讲课,那不也是我求先帝求来的?你皇祖母怎么说,我都只有听着的份儿,眼下你却又往我心口捅刀子……”那些怎么还都成她的功劳了?他得到的这些,不说同样流着先帝的血的手足,就算燕王那个堂兄,也是打小和太子等人一起读书,十几岁开始办差。还说什么拉拢收服嫔妃,她也不想想,裴行昭进宫前,她是摄六宫事的贵妃,时间长达十年,在后宫说只手遮天也不为过。那样的地位,谁就算不上赶着巴结,明面上也必然是恭敬顺从的态度。唉……他总算是明白,先帝为何给她荣宠却终究不给她后位了。她是干什么什么不行,遇到事情哭还是好的,不哭的时候大抵就是添乱。那十年里,要是没太皇太后划出道儿来让她走——虽说太皇太后也不见得是明白人,但她一准儿早就犯蠢被先帝收拾了。有这么个生身母亲,其实是挺要命的事儿。可惜他这才意识到,可笑的是她在做皇后梦的年月里,他也跟着做了很久的太子梦。他停下了焦躁的步子,整了整衣衫,望着贵太妃,“您忙着哭吧,我不耽误您了,得回府了。”儿子脸上那份儿嫌弃,深深刺伤了贵太妃。她一时间连哭都顾不上了,愣在了那里,回过神来,见人已经往外去,尖声喝住他:“你给我站住!信不信我去太后面前告你的黑状?”康郡王停下脚步,踌躇片刻,转回来坐下。刚刚那一句,是贵太妃自己从没想过会说出口的话,居然用裴行昭吓唬亲儿子。看起来,人家真不是浪得虚名啊,果然能帮人镇宅。康郡王按着眉心叹了口气,“有什么吩咐您只管说,别只一味的哭,哭有什么用?能解决什么事儿?”哭是没用,贵太妃也承认,可她天生就是眼泪多,当她爱哭么?她横了儿子一眼,“眼下楚王、燕王明里暗里为太后做事,比起以前,真是过得风生水起的。可你要怎么办?总不能一直被这样针对吧?在外头还好些,回京来,不定多少人等着给你穿小鞋呢。”“话是这么说,可我这不是刚回来么?哪儿来得及想什么法子。”康郡王又叹了口气,这次便是为着如今的困境了。产业平白少了那么多,真不是闹着玩儿的。亲王郡王筹钱难道是为了享受么?才怪,都是为了广结人脉,养各路精良的人手。他现在真的非常非常缺钱,目前还能勉强维持以前的情形,再过一半年,便会捉襟见肘,闹不好就是什么人都留不住了,万一倒霉栽在裴行昭手里,连个出面为他讲情的都没有。凤子龙孙一旦落魄,真就是生不如死。贵太妃道:“我翻来覆去想了这么久,眼下你只有一条路可走了。”“什么?”康郡王漫声问。“娶妻,求太后赐婚,女子一定得是太后赏识的。”“……”这条路,他倒不是没想过,说白了,他连娶裴行昭的心思都有过,可想是一回事,成事却是难上加难。“比如陆雁临、杨攸,甚至还有那个刚刚奉旨休夫的乔尔凡,这都是太后不遗余力撑腰的。”“乔尔凡?”康郡王骤然黑了脸,“您要我娶一个嫁过人的?”“嫁过人的怎么了?再醮进宫母仪天下的事儿都出过,你会不知道?”贵太妃瞪着他,“再说了,是顾忌名声什么的重要,还是活得安生重要?不喜欢再添新人就是了,图的又不是那个女子。以前的楚王妃倒是没嫁过人,可那是个东西?乔尔凡的父亲这回起复,可是当即就被重用,入阁了,掌管刑部,实打实的权臣。”“……”这一席话,康郡王还真没法儿反驳。“我也只是提到了乔氏女而已,不还有陆、杨两个么?她们两个和太后的情分深厚,又没嫁过人,你赶紧想法子吧。”康郡王啼笑皆非,“哪有那么容易。物以类聚,那些女子,必然也是眼高于顶,恐怕是看不上我区区一个郡王。”“所以才要你想法子啊,你年岁不小了,又不像燕王那个二愣子似的,出过闹着娶当今太后的事,娶妻成家不是情理之中么?”康郡王却道:“不只这三个,还有邵阳郡主。”“对,还有她。”贵太妃双眼焕发出了神采,“她父亲想的一定是进京成为权臣,为此应该会同意与皇室结亲。他女儿终究要嫁到别人家,最终不过是光耀别人的门楣。我记得,你以前和两广总督有过人情往来?”康郡王点了点头。邵阳郡主品行上是很有些瑕疵的,只是治下有方,寻常人都不知道,她的郡主府里,养着不少年纪轻轻样貌俊俏的男子,多出自下九流。养那种人能是为什么?说到底,邵阳郡主跟安平是一路货,只不过人家有脑子有手段,不会传得街知巷闻,更不会闹出稀里糊涂怀孕那种惊掉人下巴的事儿。寻常男子注重女子的贞洁,邵阳这种人,新婚当夜就得露馅儿,就算用手段蒙骗过关,时日久了,她和男宠的事儿能不被夫家知晓么?他的手下能探听到,意味的就是她并没能筑起不透风的墙。她还不如乔尔凡。但是,乔景和到了女儿奉旨休夫的地步,便知遇人不淑,皇亲国戚不可靠,皇室子嗣在乔家眼里只能更不可靠。仔细分析起来,到最后都轮不到他瞧不上乔尔凡,而是乔家看不上他。邵阳就不一样了。就像贵太妃说的,他娶妻又不是图那个人什么,图的是更好的存活下去。他要是能纵容她的放荡不羁,她应该会欣然同意成婚。“我回去跟幕僚斟酌一番。”康郡王再次道辞,“您好生歇息,有准信儿了我再来请安。”贵太妃自知帮不上忙,只得说好。三日后,被康郡王惦记上的邵阳郡主林策赶至京城,到内阁报备之后,进宫向太后请安。裴行昭当即命内侍将人请进殿内,待得礼毕,十分自然地打量着林策。身量不高不矮,显得很是柔弱,肤色胜雪,长眉入鬓,明眸皓齿,也是个一等一的美人。她命人赐座上茶,道:“你离的最远,哀家没想到这么快就进京来,辛苦了。”“太后娘娘体恤,臣女感激,倒真谈不上辛苦。”林策微笑道,“春暖花开,即便是快马加鞭,看看沿途的浮光掠影,也是莫大的享受。”裴行昭颔首,“倒也是。”“臣女前来请安,还有一事禀明。”林策看了看侍候在殿内的宫人。裴行昭将人都遣了,“说来听听。”林策低了低头,“臣女有些上不得台面的事,让外人说,便是在府里养了些男宠。”裴行昭多看了她两眼,“‘让外人说’?你自己又怎么说?”“臣女自己也得这么说。”裴行昭猜不出她主动说这些的意图是什么,“所以——”林策望着裴行昭,神色讶然,“您不生气?”“有什么好生气的?你要是怀着个来路不明的孩子进京来,却要两说了。”“没有没有。”林策笑了,“臣女不至于那样。”“那你为什么刻意说这事儿?”裴行昭不明白,总不能撺掇着她也及时行乐吧?她又不好那些。“不知怎的,走漏了消息。”林策有点儿沮丧,“有些出身尊贵的人要是以此作为结亲的条件,便不是臣女能妥善解决的了。”“你是担心人威胁不成就散播消息,还是想顺势嫁人?”“其实怎么都行。”林策说着不着调的话,偏是一本正经的模样,“臣女嫁了那人,想法子早点儿守寡不就结了?只是怕您不同意。”裴行昭撑不住,笑了,“好想法,我们的邵阳郡主,跟燕王倒是一路人。说吧,想弄死谁?”作者有话说:么么哒,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