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作者:九月轻歌      更新:2023-05-03 22:21      字数:4415
  翌日早间,额角带伤的皇帝在乾清宫召见内阁六名阁员,议定两件事,传旨晓瑜百官。其一是宋阁老请旨,七日后捐赠四万匹绸缎到织造局,绸缎转为现银后拨给江浙最贫苦的一个县,皇帝准奏,号召官员学习宋阁老的爱民之心;其二是地方官周知府涉嫌蓄意迫害商贾,皇帝派遣钦差前去查证,锦衣卫协助,若罪行属实,将周知府家产尽数抄没,在当地斩立决,以平民愤。此外,皇帝亲笔写就斗大的义商二字,命钦差带上,留备赠予原东家——周才人的事情他已知晓,也已看过相关口供,知晓周知府的罪行是板上钉钉。前朝有什么风声,后宫总是最先听闻。太皇太后听完首尾,铁青了一张脸,“唤太后过来,哀家有话问她!”过了小半个时辰,裴行昭乘步舆来到慈宁宫,进到正殿,给早已就座的太皇太后行礼请安。太皇太后强压着满腔怒火,免礼赐座。裴行昭仪态万方地落座。太皇太后觉得,殿堂的光彩全被裴行昭夺走了,可她只是绾了高髻,身着玄色深衣,通身饰物不过头上的一支白玉簪,手上的一串白玉珠。怎么看都不顺眼,太皇太后强行扣帽子:“贵为太后,衣饰该合乎身份,这般打扮,是要一众嫔妃效法,一派寒酸地度日?”裴行昭失笑,“如今六宫之主、嫔妃表率是皇后,轮不到臣妾被人盯着这些小节。”太皇太后以身份压人,“不妥,哀家要你换些像样的穿戴。”裴行昭笑微微地祸水东引,“这是先帝特地命针工局为臣妾做的。”“……”太皇太后再尊贵,也比不得一代帝王的分量。裴行昭又道:“共有二十四套这样的深衣,另有长袍、道袍、衫裙、袄裙各二十四套,均是玄色、玉色各半。等臣妾穿得不能穿了,再听从太皇太后的吩咐吧。总不能辜负了先帝之恩,您说是不是?”事实上,先帝是出于整治裴行昭的心思:她进宫后总这样穿,病得连翻身都难的先帝只觉沉闷,说你就不能穿鲜亮些?裴行昭就举了一些史书中帝王穿打补丁的布衣、皇后荆钗布裙甚至亲自织布的例子。先帝不信她一个女孩子会不喜欢赏心悦目的绫罗绸缎、金玉首饰,认定她故意在小事上膈应他,便也反过来膈应她,着意赏赐那些衣物,说再不济,也得给她备下三二年的家常穿戴。殊不知,这算是裴行昭最满意的赏赐之一:针工局不明就里,在当时只晓得这是皇帝特意交代为皇后做的,不免费尽了心思,把针线、镶掐、绣艺近乎做到了极致,衣料亦是选的相对来讲穿着最舒适最轻盈的。太后太后感觉乌云罩顶,再也不掩饰情绪,目光森然地逼视着裴行昭。荣极二十多年,威慑人的气势早已练就,只是,她与美貌带着兵气、做派经历也带着兵气的裴行昭相比,差了一大截。裴行昭只是安然坐在那里,淡然回视她一眼,她便觉出了莫大的压力。这种无形的压力对于太皇太后来说,不亚于羞辱。这个孽障,这两日可不就是卯足了劲儿羞辱她么?“好伶俐的口舌,怪不得跟文官打笔墨官司都不曾输过。”她沉声道,“可古来便有一句女子无才便是德,你偏偏反其道行之,当真不怕惹出天大的祸端?”裴行昭目光流转,“那句话的意思,许多人认定为女子没有才华,便是好品德,而另一层意思是女子若无才华,便要看她的品德。先帝生前诸多抉择,可见一斑,亦足见他如何理解那句话。您这是在考臣妾,所幸臣妾读过几年书,晓得那句话要两说,若真回答您的问话,少不得贻笑大方。”太皇太后的脸涨得通红。这个女土匪,拐着弯儿嘲讽她没读过几年书,贻笑大方!偏生她没法儿找补。裴行昭起身告退。“不急,有事要问你。”太皇太后喝茶顺了顺气,“哀家前脚赏宋家三万匹绸缎,你后脚让宋家捐出四万匹,安的什么心?敢做就要敢当,不要说跟你没关系。”“曾有帝王赏赐诞下皇子的嫔妃母族绸缎五万匹、十万匹,为皇室开枝散叶,确实是功劳。而在我朝,皇后生下大皇子,先帝也不过赏了皇后母族千亩良田。”裴行昭站在原地,一脸的淡漠,“太皇太后,皇后母族得到的那一千亩良田,要悉心打理多少年才能滚到三十余万两?您可知晓?宋家到底有着怎样的功劳,以至于得到的赏赐胜过当今皇后?”太皇太后目露凶光,“你嫌哀家赏赐的手面大?!”裴行昭不接这话茬,顾自算起账来:“宋老夫人要过寿辰了有功,那比她年长的、品级相同的内外命妇是不是也要赏?宋家子弟赈灾有功,他既非钦差又不在要职,他上头的那些赈灾的官员,是不是也要照这规格赏?若这样赏下去,不知几百万两够不够,户部每年给宫里的银钱,丰年也就三四百万两吧?”太皇太后怒目而视:“哀家在问你,是不是嫌哀家赏赐的手面大!”“臣妾不清楚。”裴行昭微笑,“宋阁老捐赠的事与臣妾无关,您大可以去查,去问宋阁老。”这可不是敢作敢当的事儿,疯了才会承认。太皇太后切齿道:“你敢不敢赌咒发誓?”裴行昭眸色轻蔑,“臣妾已是皇室中人,拿什么赌咒发誓?拿自己?就算臣妾死得起,皇室连续办丧事,也有碍国运。”太皇太后要气迷糊了,“满口胡言,明目张胆地忤逆哀家!你自己说,当受什么责罚?”裴行昭目光转冷,“臣妾错在何处?不肯赌咒发誓?臣妾是先帝亲口册封,行过封后大典的皇后。您便是不将臣妾放在眼里,也该给先帝几分体面。身为太后而动辄发誓,臣妾闻所未闻。”扣帽子而已,难道她就不会么?这一回,太皇太后彻底哑了声,因为被戳到了痛处。先帝是她的亲生儿子,她却没做过一日皇后,在先帝登基之后,才循例成了太后。先帝在位二十多年,不曾着意提携宋家,甚至存着不屑。他但凡拿她和宋家当回事,也不会把贵太妃当猴子似的耍了十年,生生叫人做了十年皇后梦。想到这些憋屈伤心的过往,太皇太后懒得再搭理裴行昭,颓然摆一摆手,“退下。”裴行昭称是。望着那道窈窕的背影,太皇太后终究按捺不住,冷声道:“来日方长。你如今的荣耀,未必不是来日的祸。”“谁又不是?”裴行昭回眸一笑,意味深长地道,“这一两日,臣妾要送您一份礼,还望笑纳。”第06章裴行昭出了正殿,李福、吴尚仪迎面而来。二人笑着给太后行礼请安,上赶着与随侍的阿妩、阿蛮寒暄。阿妩笑脸迎人,阿蛮却觉出李福看自己的眼神很古怪,心里反感,面上便是不冷不热。殿内传来摔碎茶盏的声音,李福、吴尚仪慌忙赶去服侍。路上,阿妩道:“慈宁宫有三个红人,刚才那两个是,最得器重的是倪尚宫。去年秋末,太皇太后立了名目,派倪尚宫离宫办差去了,是何差事还在查证。”裴行昭嗯了一声,转头问阿蛮:“那位公主殿下的事,怎么这么快就查出来了?”阿蛮笑答:“找个通医术的,趁她睡着了把脉有多难?她那些侍卫全是摆设。”主仆两个说的是安平公主,没想到那是个不禁念叨的,今日从公主府回到了宫中。裴行昭听说后,不由一笑。这倒好,原本还要找个由头请那活宝回来呢。皇后过来请安,气色好了不少,眉宇间盈着笑意,“太后娘娘的懿旨,真是救了儿臣的命,凡事顺遂,那些刺儿头也消停了,相继到儿臣跟前请罪。”裴行昭一笑置之。贵太妃被太后掌掴的消息,少不得飞快地传遍皇城,有这例子摆着,宫人再不把她的懿旨当回事,便是真的活够了。皇后心念一转,眼含关切,“太皇太后没为难您吧?”“要为难也不是易事。”裴行昭道,“不知会不会迁怒你,日后若是传你去慈宁宫,派人来知会一声。”只要皇后上道,她就帮人帮到底。“儿臣记下了。”皇后感激地一笑,下一刻却又蹙了眉,“儿臣怎么都好说,左不过立规矩那些。怕只怕,太皇太后用裴家的命妇闺秀撒气。”裴行昭笑了,却透着冷淡、玩味,“无妨。日后你见到裴家的人,当寻常人应付即可。”皇后听出弦外之音,不敢探究,只郑重点头。裴行昭问起皇帝的嫔妃:“不少嫔妃是皇上修道之后添的,是不是先帝、太皇太后做的主?”“太皇太后做的主,定的位分。”说起这些,皇后似是局外人,“全是先帝御驾亲征期间赏的。”裴行昭颔首,“全出自有名有姓的官宦门庭?”“是。”皇后叹了口气,“皇上的后院儿,是个小官场。”裴行昭一乐,“不为这个,人家干嘛张罗?”皇后想了想,笑容璀璨,“张罗也没用。儿臣不信别的,信您。”这是心里话。裴行昭笑了笑。这时,隐隐传来喧哗声,裴行昭吩咐内侍:“把人请进来。”又对皇后道,“安平公主。”“您耳力真好。”皇后由衷赞叹,“习武就是好啊。”“有没有让大皇子学?”裴行昭记得,那孩子今年六岁,资质很好。“满五岁便开始学了。”皇后道,“只是儿臣一窍不通,也不知他学的怎样,您得空的时候看看?”先帝可是当着她的面儿叮嘱过太后,有时间就教导皇嗣。先前自顾不暇,更没胆子提,眼下总算逮住机会了。“哪日赶他上课的时候,一起去瞧瞧。”“嗯!”安平公主快步走进来,面色不善,行礼时透着敷衍。“平身。”裴行昭问,“有事?”安平公主自顾自落座,“有事情不明白,来请教太后娘娘。”皇后蹙了蹙眉,她对这个小姑子,早就到了厌恶的地步。裴行昭不以为意,“说。”安平公主冷声道:“太后娘娘好大的气派,昨日掌掴贵太妃,今日又将太皇太后气得传太医。是以,要问个清楚,她们因何开罪了您?”“你问哀家?”裴行昭睨着她,“长辈之间的事,也是你能过问的?”“长辈?”安平哈一声冷笑,上上下下打量着裴行昭,“全天下的人都晓得,太后进宫后与先帝有名无实,顶着个头衔的空壳子,也好意思摆长辈的谱?”“安平,你好大的胆子!”皇后实在气不过,抬手指着安平,声音不高,却很凌厉,“有本事你就随本宫去乾清宫,将这些话跟皇上说!看他会不会把你赶去封地!”安平哽了哽,很快便镇定下来,“我固然失言了,可太后顶撞太皇太后又怎么算?这什么事情,也得有个先来后到吧?”顿了顿,转向裴行昭,“您倒是给我个解释啊。”“给你解释?”裴行昭牵了牵唇,目光充斥着轻蔑不屑,“你算个什么东西?”“你!……”那目光似是一条鞭子,抽得安平恼羞成怒,“父皇要你进宫,不过是……”“掌嘴。”裴行昭一拂袖。立刻有三名内侍闪身上前,两个挟制住安平,一个打耳光。皇后吁出一口气,当下只觉快意,随后醒过神来,轻声对裴行昭道:“您罚的太轻了。”安平这架势,眼瞧着就是满口污言秽语,赏一通板子打发去封地都是轻的。裴行昭笑得像只狐狸,“你不知道这里头的事儿,往下瞧。”“好!”瞧着安平的脸跟贵太妃情形差不多了,裴行昭唤内侍住手,“再顶撞哀家,一个字换十耳光。好了,想说什么,你继续说。”安平下意识地想捂着脸,却是碰一下就疼得厉害,只得垂下手。想她这十八年来,在太皇太后跟前长大,受尽宠溺,何曾受过这般委屈?她气得要发疯,可是对上裴行昭的视线,便知对方是认真的,她总不能吃这种眼前亏,弄得自己被打成猪头一般。“不说话,便走回宫去。”裴行昭道,“去慈宁宫也行。退下。”安平转身便走。皇后及时给身边的宫女打个手势。宫女很是伶俐,当下赶到安平跟前,“殿下怎的忘了应有的礼数?”安平咬了咬牙,转身行礼,仍是敷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