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作者:九月轻歌      更新:2023-05-03 22:20      字数:3862
  裴行昭意态闲散,绕着手里的珠串,“说下去。”皇后吸了吸鼻子,“后来,儿臣搁置了太皇太后的吩咐,开始理事,却是微末小事都出岔子,嫔妃的衣食起居,大多被奴才们敷衍,一个个怨声载道。“儿臣也晓得惯常立威的法子,要惩戒那些大太监、女官,他们却有恃无恐,搬出太皇太后来压儿臣,生生把儿臣气得犯了咳血的旧疾。“太后娘娘,眼下儿臣绝不是装病,是真的爬不起来,早间又想到太皇太后的话,索性破罐儿破摔了,想着她老人家都不在乎规矩,儿臣又拧不过……”这倒真有些可怜了,裴行昭唇角弯了弯,和声道:“皇后慎言。自先帝在位期间,太皇太后便不问世事,更不过问六宫事宜。那起子奴才跟你虚张声势,你也信?”“可是……”皇后刚要辩驳,对上太后凝着笑意的星眸,心头一动,会过意来。“该做的,只管放手去做,遇到棘手的事情、刁钻的奴才,来找哀家。”裴行昭是明白,这闲事不能不管了,否则迟早出乱子,“你也不容易,地位稳固之前,哀家理应帮衬一二。”“谢太后娘娘隆恩!”皇后再度跪倒,诚心实意地谢恩。“稍后哀家传道口谕,帮你立威。”裴行昭说道,“回去吧,好生歇息,明日打起精神来。”“是!”皇后终于绽出欢颜,站起身来,刚要往外走,一名小太监神色古怪地进门来禀:“回太后娘娘、皇后娘娘,皇上……呃……皇上掉沟里去了。”“……”裴行昭和皇后很确定他说的是人话,却真没听懂。她们理解的掉沟里,是比喻处事中了圈套、有什么事情办砸了,眼下用到皇帝身上,该怎么听?小太监生怕被责难,忙不迭补充:“是真的,这是报信的锦衣卫指挥使许大人的原话,他真是这么说的。”裴行昭又无语了一会儿,“唤许彻来回话。”第02章裴行昭以前常跟锦衣卫打交道,晓得一些人说话的习惯,不是神神秘秘,就是神神叨叨,只在必须尊敬和打心底信服的人面前知无不言。许彻这毛病尤其严重。要他言行间敬着太监,除非有利可图,否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次小太监就只听到了那句不清不楚的话,再多的,人家不告诉他。皇后想着,自己这时候甩手走人不大好,便站到一旁。过了一阵子,许彻进门来,毕恭毕敬地行礼。裴行昭问他:“皇上那边,到底怎么回事?”许彻恭声道:“回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朝天观建在山中,山中前几日下过大雪,道路非常难行。皇上下山途中,有一段路需得亲自策马。微臣与同僚有罪,没能照顾好皇上,以至于皇上摔下马,掉入路旁的深沟,磕破了额角。皇上折回朝天观疗伤,要迟一些回宫,派微臣先行回来禀报。”皇帝,是真的,掉到沟里去了。裴行昭一甩手里的珠串,清越的语声透着凉意:“知道了。”皇后神色木然,一脸的事不关己。皇帝从修道起,一众妻妾便成了摆设,她也懒得见到他,有事派宫人传话,无事各过各的。许彻偷瞄了小太后一眼,躬身告退。皇后沉了片刻,也告退离开。骑个马都能掉沟里,整个儿一废物点心。裴行昭腹诽着。先帝说的真没错,那就是帝王行当里的一头瘸驴,可笑又可悲的是,他的手足还不如他。.慈宁宫,贵太妃陪太皇太后用晚膳。太皇太后今年五十八岁,因着保养得极好,看起来不过四十多,头发乌黑,面容白皙圆润,不见一丝皱纹。她是贵太妃的亲姑姑,两人出自宋家,姑侄两个坐在一起,更像是有三分相似的姐妹。“听说太后传了道懿旨,给皇后撑腰?”太皇太后胃口不佳,吃了几口,放下筷子。“是啊。”贵太妃随之放下银筷,叹了口气,“着意敲打了宫人,意思是要他们对皇后唯命是从,否则,拎着脑袋去寿康宫见她。”太皇太后哂笑,“有气魄,果然是名动天下的女军侯。”“不但如此,那样貌也当真是倾国倾城。”贵太妃心里开始冒酸水。太皇太后道:“裴行昭真正的出色之处在于,在男人横行的沙场、官场成了翘楚,而相应的,便是她不知宅门内的争斗,深宫里的弯弯绕更是两眼一抹黑。你想想,近几年她母族从未消停过,她可有过立竿见影的法子?想来是束手无策。”贵太妃深以为然。太皇太后啜了口茶,表情悠然,“多少名臣良将,建功立业之后,便闹出治家无方、养了一群败家子败家妻妾的事儿,这一点,裴行昭也不会是例外。”“您真的也这么想?”贵太妃双眼放光。想她做了十年贵妃,摄六宫事的年月是何等风光?她差的只是一个皇后的头衔,还拿捏不住一个只会跟男人拼杀争斗的女孩子?太皇太后看她一眼,“你这几个月都憋着一口气,眼下要是再不给裴行昭添堵,保不齐要发疯。”贵太妃笑了,“什么都瞒不过您。”“那你便试试。若能把裴行昭收拾服帖,对你兄长的仕途也有好处。”贵太妃神色一黯,“兄长上头有首辅次辅压着,那二人又跟他年岁相仿,若不另辟蹊径,这一生都没扬眉吐气之日。”“不错。”太皇太后若有所思,“你娘两日后过寿辰?”“是。”“正好,明日以赏赐的名头给些实惠,家里拿到手换成银钱,做一笔稳赚的生意。”说到这儿,太皇太后又想起了裴行昭,“裴行昭就是个活土匪,进宫前有两次揪着我们宋家不放,还敲竹杠,现在家里穷得叮当响。”贵太妃顾不上帮腔数落,只问重点:“打算给多少实惠?赏什么?”“正为赏什么犯愁呢,怎么也得有个十万二十万两。海运,入干股,稳赚。你想想合适的名目。”贵太妃称是,脑筋飞快地转起来。.当晚,皇帝赶在下钥前回到宫里,派大太监冯琛去寿康宫报平安。裴行昭说好生将养,心里却想摔轻了,要是折胳膊断腿的,他兴许就会怀疑道教的神仙不待见他,歇了修道的心。歇下时,跟阿妩、阿蛮说了,两人听了失笑。她们是裴行昭的心腹,明里是贴身服侍的下人,实际是能力不输锦衣卫暗卫的亲卫,阿妩温柔似水,阿蛮性烈如火。裴行昭笑盈盈一挥手,“早些歇息,明日一定有人出幺蛾子。”她幼年被赶出家门,另有奇遇,毫无宅斗的经历,在宫里,也不清楚争斗的路数,但这不妨碍她做出准确的推测。不管在哪儿斗,都离不了兵法那些路数,女子之间最常用的,说好听了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说难听些就是玩儿偷袭。无数人赞她是长途奔袭、短兵相接的天才,就不信不能活学活用。翌日上午,掉沟里的皇帝总算是没来请安,倒霉的皇后又哭着来了,抽噎着说起遇到的难题:“周才人天没亮去了坤宁宫,向儿臣揭发王婕妤小产。”“……”裴行昭不懂,小产有什么好揭发的?小太后的气势,真是能吓死几个那种,这会儿却像个傻兔子似的。皇后的眼泪顾自掉着,心里却想笑,同时意识到对方为何困惑,忙解释:“皇上修道之后,便不近女色,这几年都如此。而听周才人的话音儿,王婕妤有孕两个来月了。”以往只听说皇帝这几年清心寡欲,闹半天已经到了让人守活寡的地步了。既然如此,那他爹的还添新人干嘛?皇后哪里想得到,太后娘娘正特没品的在心里骂骂咧咧,顾自说下去:“皇上不舒坦,儿臣不敢请他做主,可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置。不知怎的,贵太妃也听到了风声,去坤宁宫坐了坐,说直接处置了王婕妤便是,要是狠不下心,便先拷问一番,听听她怎么说。”裴行昭终于思考正事了,“刚有苗头,贵太妃便给人定了罪?”皇后只是殷切地望着她。换个人也就罢了,偏偏出事的是王婕妤,偏偏又已经答应帮衬皇后。裴行昭迅速做出决定,“带周才人、王婕妤过来。”“太后娘娘,这——”李江海迟疑着。裴行昭瞥他一眼,“要哀家说第二遍?你敢听?”李江海连连告罪,随即慌慌张张地赶去办差。皇后又一次心生笑意,垂了眼睑。裴行昭指了指屏风,“皇后到屏风后用些茶点,看看戏。”“是。”过了约莫一刻钟,周才人、王婕妤来到寿康宫,一同前来的还有贵太妃。裴行昭略一思忖,道:“安置王婕妤到偏殿,其余二人请进来。”“是!”片刻后,贵太妃、周才人一前一后进门来,规规矩矩地行礼问安。免礼赐座后,裴行昭问道:“贵太妃怎么这么清闲?来看热闹的?”贵太妃欠了欠身,流利地说起场面话:“嫔妾过来学学如何理事,不都说活到老学到老么,还请太后娘娘不吝赐教。”裴行昭听过就算,转向周才人,“你揭发王婕妤有喜?说来听听。”“回太后娘娘,”周才人站起来回话,“王婕妤做出了与人私通的丑事,嫔妾两个月前便觉异样,可是生性迟钝,到今日,发现她居然小产了……嫔妾不敢隐瞒,这才……请太后娘娘定夺。”“委实不成体统!”贵太妃重重一拍茶几,用的是因惊怒而拔高的腔调,“定要严惩不贷!”裴行昭斜睇着她,“贵太妃要不要锣鼓,敲打着四处嚷嚷一番?”贵太妃赔着笑站起来,“嫔妾一时激愤,还望太后勿怪。”心里却想,这是递台阶给你,你顺势发作不是更顺理成章?怎的连这些门道都不懂?裴行昭吩咐李江海:“传王婕妤。”李江海心里想着王婕妤小产了,进太后的宫室犯忌讳啊,面上却是即刻应声而去。周才人悬起了心。太后处理的方式,怎么一开始就不在正道儿上?这是要当案子一样审理么?可就算审理也不该是这个章程,好歹要先听她这个告状的细说原委吧?裴行昭端起茶盏,用盖碗拂着茶汤上的浮沫。“太后娘娘,”贵太妃尽量扯出谦卑的笑,“王婕妤那等晦气的情形,切不可进来回话,酌情处置了便可。”裴行昭懒得理她。“其实……此事本该皇上亲自定夺。”贵太妃的笑越来越勉强,“敢问太后一句,可曾派人告知皇上?”“此事尚无定论,为何要给皇上添一份烦扰?皇上不舒坦,贵太妃要雪上加霜么?”贵太妃忙行礼道:“太后娘娘委实误会了。嫔妾愚钝,只会添乱,如此,便先告辞了。”裴行昭睨着她,缓声问:“说来就来,想走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