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一百六十二
作者:迴梦逐光      更新:2023-08-29 21:47      字数:6625
  朱元璋凉凉道: &34;反正不是你。&34;

  朱棣: &34;……&34;父皇你变了,你之前没有这么嫌弃我的。

  朱楠: “四哥,天幕都说了,有一支著名的军队是以这位战神的姓氏命名,想来是和岳飞一样的人物,定不是咱们朱家的人。&34;要不然就直接以皇家名号命名了。

  大秦

  秦始皇眉宇间自信满满,若武安君来他这里,肯定是一段君臣佳话。先前,蒙毅和赵高不合,不也相安无事吗?

  他有十足的信心能统领好臣下,不让他们胡来。

  不过他死后就不敢保证了,得把这些互有龌龊,一心只想搞死对方,不管大秦国法的家伙处置好,免得赵高胡亥的事再次发生。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挑了挑眉,阴谋论地想着范雎和白起不合才是秦昭襄王想看的局面吧?要是他们相亲相爱,秦昭襄王会睡不着的吧?

  白起当了秦国三十多年的主将,巅峰时掌秦国五十万兵马,几乎是秦国举国之兵力。若是再和国相感情好,相亲相爱一起说秦昭襄王的坏话,秦昭襄王能睡得着?

  从这点上看,白起哪里是情商低?情商分明很高好嘛!是秦昭襄王死要面子,不能打非要打,结果下不来台把白起赐死。

  当然也不全是因为这个,白起当时威望太过,战功赫赫,秦昭襄王早有忌惮之心,后又被白起数次拒绝,被白起反问&34;不听臣计,今果何如?&34; &34;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34;

  白起这些话就跟挑衅似的,这谁受得了?秦昭襄王说出那句“微白起,吾不能灭赵乎?”时就已经注定了白起必死。

  这么看白起确实有点情商低。

  刘彻心里嘀咕道。

  ★

  各个时空的武将们听完白起的死因分析,都傻眼了。

  大多数武将连兵书都没读过几本,了解古代的名将也是了解他们的作战风格,是如何排兵列阵,最多知道他们是怎么死的,谁会深究真正的死因啊。

  再说了,就算想深究也没那能力。

  很多兵书都是不外传的,都是大家族才有的藏书,史书也差不多,而且史书还有多种注

  释版,他们就算想了解,也没那个资本。

  一套史书的价格,足以让人望而却步。

  宋濂的“家贫,无从致书以观,乃假借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可不是说说而已,宋濂还能有门

  路借书,很多人连借书的门路都没有。

  这种情况下,谁会刨根问底深究谁谁谁是因为什么才被赐死,死因和他本人的背景、性格有关等。

  大多都是大老粗的武将们: “……”感觉如果是他们,也不会比白起、韩信等人情商高多少呢。

  一时间,悲从心来,至少白起、韩信他们还有智商,不像他们既没有情商也没有智商。

  文武双全走儒将一挂的武将倒是感悟颇深,对官场有了新的认知。

  【为什么说他是大明真正的战神呢?因为大明战神这个词被玩坏了,现在提到大明战神大家都默认是叫门天子朱祁镇。

  大明战神也成了一个贬义词,用于讽刺朱祁镇治国、带兵无能的一种称号。

  但这位是真正的大明战神,一生从未打过败仗,而且每一场仗都是以一比千的伤亡率获胜。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戚继光,抗倭名将,民族英雄。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他的名字,但却不知道他是明朝人。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戚继光的生平。

  戚继光出生于嘉靖七年,也就是公元1528年,死于万历十六年,享年六十一,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

  主要事迹:南平倭寇,北御蒙古。

  虽然明朝的军户制度很坑,但是也出了戚继光、李如松这两个赫赫有名的大将,额,只能说任何制度都是有利有弊的吧。

  戚继光是军户出身,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为祸多年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镇守北方,抗击蒙古部落,保障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

  凭借战功,累迁左都督、少保兼太子太保。

  同时,戚继光还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陆装备优于敌人;

  他还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非常有远见而且富有创造性。】

  洪武时期

  “用于

  讽刺朱祁镇治国、带兵无能的一种称号”像是被施了魔咒一样萦绕在朱元璋脑海里,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 “以后皇室选妃还是选才貌双全的女子吧,不拘家世,清白即可。”

  话落又补了一句, &34;记住了,貌不重要,才更重要,可以有才无貌,但绝不能选个没用的花瓶。”省得把孩子都教坏了。

  众人闻言震惊地看向朱元璋,圣上/父皇怎么转性了?

  朱元璋却不管他们的震惊,他这会是真切感觉到了老朱家的教育,比起之前的朝代确实差了点,别的朝代再怎么样也不会出现天子叫门这样的事。

  同样被宦官玩弄、忽悠,别的朝代怎么没有出现被忽悠到战场上的天子?

  这不是显得大明天子更蠢笨吗?

  朱元璋心里是有些自卑的,他的出身是所有皇帝里最低的,但以布衣之身建立大明基业当上皇帝,他又是自豪的,因为他走出了一条从古至今没有人走过的路。

  两种截然相反的心态让他不愿服输,他勤勤恳恳处理政务,当一个勤政的皇帝,励志成为一个不输历代皇帝的开国之君,他的子孙后代也绝不能输给他朝皇帝。

  这样才能将大明江山世代传下去。

  但现实狠狠地给了朱元璋一巴掌,才第几代啊,大明就不行了,朱元璋心在滴血,绝不能让后世的败家子败光大明基业,他要把所有的漏洞都补上。

  正想着,就听到天幕大夸戚继光。

  朱元璋: “这个戚继光倒是个不错的将才,嘉靖年间的人,嘉靖是哪个皇帝来着?”朱棣咬牙切齿: “嘉靖是正德后面的皇帝。”就是这货把他的太宗改成“明成祖”。虽然小说里只是顺便提了一嘴,但被朱棣深深的记在心里。

  属于不肖子孙中的不肖子孙。

  想到这里,朱棣心酸了,他后面的皇帝都是他这一脉的,真是各有各的不孝。

  朱高炽朱瞻基弃边,把他好不容易打下的地盘丢了,朱祁镇就更不用说了,大明的罪人……朱棣:难过jpg。

  “哦我知道了!”朱椟幸灾乐祸: “就是那个把你抬成明成祖的嘉靖皇帝朱厚熄。”

  朱棣皮笑肉不笑, “三哥说笑了,我怎么会失落呢。”该失落的应该是你吧。

  朱元璋见他们越说越不像话,皱眉道: “行了行了,不就说个嘉靖年间的将军吗,扯这些做什么?嘉靖年间的将军又不会跑到洪武年间来。&34;

  “有这扯皮子的功夫,不如想想为什么后世知道戚继光,却不知道戚继光是大明的人。”丫的,他大明就这么没有名气?

  排八大军神也是,到宋朝就没有了,显得他的大明多废一样,连个出名的将军都没有。

  大秦

  秦始皇捕捉关键字“火器”,瞬间想起之前那本更加先进的火器书籍,那本书便宜又少量,大秦上下都没有人抢到,这回提到火器,会有希望的吧?

  &34;给朕盯紧小黄车,所有关于火器的书籍都要抢下来。&34;“诺。”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蒙汉民族?为什么不是汉蒙?难道当时的汉人不如蒙古人?”明朝不是打败了蒙古人,夺回了汉人的江山吗?

  众人无语: “……”这是重点吗?

  有大臣猜测: “也许是蒙汉说着比较顺口。”

  刘彻却不这么认为,他皱眉道: “朕方才大致算了算,戚继光公元1528年出生,这时候大明建国差不多二百年了吧?还没消灭蒙古?&34;

  都两百年了还在被蒙古骚扰,这大明……国力堪忧。

  唐太宗时期

  侯君集等人一听“大明战神”几个字就竖起耳朵,先是八大军神,后又是门神、战神的,就是没他们,他们倒要看看战神是标准是什么。

  听到戚继光的主要事迹是“南平倭寇,北御蒙古”时,众人心里有些微妙。

  蒙古也就算了,元蒙灭宋,疆域也是历朝历代最大的,蒙古实力肯定不凡,但是南平倭寇?倭寇?

  众人齐齐看向挂在屏风上的世界地图,那么小的倭国,也算大战绩?还打了十余年!?

  明朝的战神有水分啊!

  杜如晦一看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嘴角不由抽了抽, “你们是不是忘了天幕说过倭国入侵中原,后世用了十四年才将倭国赶出中原?

  当时

  的后世可比大唐强大多了,至少有几万万人口,有火器等先进武器,倭国还是那么小,后世却花了十四年才将倭国赶出中国,说明什么?说明倭国当时国力强盛,比中国厉害。&34;

  “那么小的地盘肯定不是一夕一朝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倭国从未停止过发展,所以后来才能超过中国,反过来入侵中原。

  天幕都说了明朝停滞不前,发展缓慢,明朝的倭寇难打也不奇怪。”

  李世民脸色不虞, “连小小倭国都能屡犯边境?明朝还打了十余年?”打下来啊,一次把它打怕了,打废了哪有这么多事。

  不是说明朝的时候,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吗?

  【明朝因为不重视海防等原因,倭寇猖獗,时不时就进犯沿海地区,抢劫财物、掳走人口、烧毁村庄等,可谓无恶不作。

  据不完全统计,戚继光在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打过大大小小八十多场仗,没有一次败仗。

  几乎每次都是全歼敌人,而自己只伤亡几名或者几十名士兵,牺牲最多的一次也只有69人。在牛田和王仓坪战斗中,消灭了上千名倭寇,自己却没有一人阵亡。

  比较著名的台州花街之战:斩首308颗,生擒2名倭首,其余淹死和未割首的数目不详,解救老百姓5000多名。

  仙游之战:击溃10000余名倭寇,杀死倭寇1000余,斩首498颗,生擒1名,解救百姓3000多人。

  戚继光在任职期间写下《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

  这两本兵书都是实用性兵书,和之前那些讲究战略、战术的兵书不太一样。

  《练兵实纪》涉及兵员选拔、部伍编制、旗帜金鼓、武器装备、将帅修养、军礼军法等等,算是古代版的《民兵训练手册》,属于普通人也能看得懂,学得会的兵书。

  在当时也算是一本神书。

  戚继光虽然没有统领过很多兵马,但他本人的履历真的非常漂亮,比起历史上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兵马的大战争,戚继光打的更多的还是小规模的战争。

  但这不是说他实力不够,而是当时没有这个平台,大明自从土木堡之战后就没打过什么大规模的仗,戚继光想打也没机会啊。

  他组建了一支四千人的军队,就是“戚家军”,这支军队经过严格训

  练,勇猛善战,威震敌胆,屡立战功,在平倭斗争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建立了伟大的功绩。

  戚家军因为主帅戚继光从而得名。它赖以成名的,是严明的军纪,职业化的训练水平,百战百胜的战绩和高达十余万级的斩级记录,是明朝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常胜军队[1]。】

  洪武时期

  朱元璋脸有些疼,不重视海防,倭寇猖獗;没有平台,想打也没机会,一句句像是巴掌扇在他脸上一样。

  他定下的不征之国难道也是错的吗?

  不打小国,小国却来犯边。还猖獗到掳掠大明百姓,强抢财宝,火烧村庄。

  朱元璋憋着一股怒火,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34;岂有此理,小小倭国居然也敢挑衅大明。&34;更恼火的是,想骂后世子孙不争气都不行,不征之国是他定下的。众人看着朱元璋气急败坏地走来走去,欲言又止。

  朱棣张了张嘴,又闭上了,算了,等他上位后再改也来得及,何必要触怒老爷子,惹老爷子不快呢。

  本来老爷子就对他很不爽了,再说这些,他真怕等待他的是“赐死燕王”四个字。

  万历时期

  饱受张居正压迫的明神宗朱翊钧目光不善地盯着天幕,为什么要提到戚继光?提到戚继光不是会提到张居正?

  按照天幕的尿性,他毫不怀疑天幕肯定对张居正赞誉有加,那备受压迫的他算什么?朱翊钧:千万别提张居正,别提啊!

  ★

  蓟镇

  有意编撰一本练兵兵书的戚继光听到这眼前一亮,他的兵书传到后世,而且颇受赞誉。戚继光听着自己的战绩,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

  不过没多久他脸上的笑容就垮了,戚继光可没有忘记这是名将再就业,就业的名将都是结局不佳,心怀执念之人,或怀才不遇,或不得善终。

  他榜上有名,不就是说将来也不得善终吗?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 “宋明的武将都这么好用吗?”辛弃疾会写十议九论,会练兵,还会自己搞钱。戚继光会写兵书,会发明火器,会练兵。

  武将们闻言[羞愧][目光呆滞][自暴自弃],算了,陛下又不是第一次嫌弃他们了。但是还是好气哦!后世的人有那么多

  兵书可以看,有那么多前车之鉴可以学习。

  不像他们,如果没有天幕,他们现在还是用竹简,舆图都是草草一画,没有指南针,没有……这没有那没有的,拿他们和后世什么都有的将军比合适吗?

  可恶!过分!

  众人不敢埋怨刘彻,于是目光落到卫青身上,心道: “大将军,你看看陛下,多过分啊,快劝劝,这也想要,那也想要,太贪心了。&34;

  唐太宗时期

  尉迟敬德突然大声道: “陛下,我也想写兵书。”

  还没等李世民开口,程知节就笑道: “你?尉迟老黑?撰写兵书?哈哈哈……”“你字都认不全,还写兵书?快别逗了。”

  尉迟敬德上去就是一拳, “我就不能口述,找人给我润笔?好歹我也打过不少仗,把打仗的心得写下来留给后人参考不行吗?&34;

  看看后世连练兵选兵都能写,他怎么就不能写?

  李世民强忍笑意, &34;敬德难得有此心,义贞就不要笑话他了。以朕看,诸位不如合编一本百家兵书,传给后人。&34;

  【说完战绩,我们说说戚继光再就业的原因。

  戚继光十七岁就继承祖上的职位,十九岁开始抗倭之路,一直到二十六岁他才升官,此后平步青云,一直做到左都督,左都督是大明武官最高的衔级,正一品。

  直到万历十年,他的靠山张居正去世,戚继光顺风顺水的好日子才结束,这一年他五十五岁。

  戚继光能成为一代战神除了时代机遇、个人努力以及过人的军事才能之外,最关键的原因还是深受当朝首辅张居正的器重提拔。

  戚继光担任蓟州总兵时,张居正就十分欣赏戚继光的军事才能和担当精神,提拔他当了都指挥佥事,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

  不仅如此,张居正力排众议,将那些与戚继光作对的当地文官迁调出蓟州,使戚继光免受各种掣肘,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展宏图。

  他还向戚继光的军队提供优厚的财政补给,使其拥有购买军马、制造火器与战车的雄厚财力。正是因为张居正处处维护戚继光,戚继光的军事才能才得以充分发挥。

  /

  所以张居正病逝倒台被清算的时候,戚继光也遭到了弹劾,被罢免。

  戚继光回到登州,后来调为广东总兵,官阶依旧,但失去了拱卫京师的重要地位。三年后,他再次被弹劾,被明神宗彻底免职。

  戚继光罢官居家后,很少有朋友和他来往,晚年一贫如洗,甚至掏不起医药费。

  在抑郁情绪的折磨打击下,加上家庭生活中夫妻反目等变故,戚继光变得苍老憔悴,很快衰弱下去。不久后病逝。

  一代名将,民族英雄就此陨落。

  听到这里,大家有没有猜到戚继光再就业的原因呢?对,没错,他想善始善终。

  戚继光这辈子太顺了,晚年的生活对他来说就像噩梦一样,以致于死后执念过深。

  其实戚继光这个要求也不难满足,戚继光可比前面说的那几位要知情识趣的多,他不仅会抱大腿,还抱对了,就是大腿没得比他快,假如张居正多活几年,死在戚继光后面,那戚继光绝对可以善始善终。】

  前面几个

  辛弃疾:&34;抱大腿?&34;

  韩信扭头看了看秦始皇,大腿?又看了看扶苏,小腿?白起: “……”沉默,沉默,沉默是今晚的上党。洪武时期

  朱元璋怒不可遏,指着天幕道: “朱棣,这就是天幕之前说的内阁权势比丞相还大?不抱皇帝大腿,抱首辅大腿?&34;

  朱棣本能地后退, &34;父皇,我只是设立了内阁,没给他们那么大的权力,就像您设立锦衣卫,一开始也没想到它能权势滔天啊。&34;

  朱元璋气得脸红脖子粗, &34;……&34;

  万历时期

  朱翊钧: “……”他最担心的还是来了,天幕果然提到了张居正。而且还让张居正知道他死后被清算党羽。除了这个,他应该没干什么吧?朱翊钧眼神闪烁,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

  ★

  蓟镇

  戚继光震惊地望着天幕,一颗心忽上忽下,复杂至极。他果然没有善终,而没有善终的原因是张居正倒台,他被清算。

  人生真是起起落落,半点不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