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1章 借鸡生蛋错了是买鸡生蛋
作者:流沣      更新:2023-05-03 21:47      字数:2249
  江启鸣正色道:“如果我们在当地的职业技术学校,吸引外流的妇女回来学习工作。”“那些留守儿童的问题会迎刃而解,这绝对是功在当代利见千秋的大事。”说的好!李浩哈哈大笑:“你跟我倒是想到了一起去,的确是。”“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问题,会在极大程度上获得缓解,我会和那边打个招呼。”很显然,李大人没有江启鸣那么乐观,仅仅是职业教育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这一点李浩很理性,也很客观,相比之下江大老板太理想主义了。“你的教育计划可以先行,那边的教育厅和省里面,会对你大力扶持的。”“至于说招工问题,相关部门会帮助你解决,只是建学校不是那么容易的。”抓职业教育学院的建设,的确是人才培养的一大捷径,也不需要太久。绝大多数生产线上的工作,只需要短期培训,就能实际操作了。故而江大老板思路没错,但是打造职业学校也不简单,还是需要时间。眼下最难就是时间问题了,江启鸣却没当回事儿:“的确不简单,不过也有办法。”“当地应该有不少学校,有一些职业技术学校,我们直接收购就是了。”收购学校?李夫人连连点头:“启鸣年轻,思路果然更灵活,手法也更有效!”的确是最简洁最有效的办法了,一步到位,那些学校直接能招生了。忽然想起当年的夜校,当年国家为了最快速度减少文盲,在全国开办了大批识字班。在最短时间内,让数千万底层民众,从斗大的字不认得一箩筐,变成能读报看书了。眼下江启鸣的思路,就跟当年识字班一样,最有效率的短期办法。被岳母大人夸的,江启鸣腼腆的一笑:“特别是民营的技术学校。”“据我所知,他们现在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毕竟当地的老百姓没有钱。”那些职业技术学院,也是要赚钱的,绝无可能免费培训。甚至某些学校,职业培训收费相当贵的,老百姓真花不起钱。“他们也仅仅是苟延残喘,甚至在破产的边缘。我们过去高价收购,不妨让这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毕竟他们才是拓荒者,是为当地的教育贡献了青春、精力乃至金钱的,向他们身上投钱,我是愿意的。”果然大气!像个爷们儿,见惯了为富不仁的,特别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据李夫人了解的,钱飞钱少爷就是这般,所以才会被人称作壕无赖的。但是你瞧江大老板,愿意跟人分享,甚至大大方方给予对方利润。这就是格局啊!看上去出身高贵的四大公子,跟江启鸣之间,差距太大了。李夫人越看越喜欢,这姑爷儿太帅了:“那要投入多少钱?会不会成本太高了?”总投入么?江启鸣稍一沉吟:“这笔投资总额,不会少于五十亿元。”“收购十家到二十家职业教育学校,然后再投资五十到一百亿元。”搞职业教育很费钱的,不过绝大多数是一次性投入,其实江总很佩服那些人。他们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要帮助当地老百姓开启财富密码的人。没有接受职业培训的农民工,走出去之后,只能从事最底层的工作。拿到的薪水也是最低的,但是接受职业教育后,就能赚更多。“把现在棠山港市,以及东北各地的教职员工往这边抽调,同时从东北中工业基地,抽掉大批的待岗的人员。”“还有那些老工人,老技术人员以及退休的教师。充实到这边的职业教育当中来,如此一来就拥有了打造职业教育的底气。”借鸡生蛋?错了是买鸡生蛋,李夫人都要竖起大拇指了。这个姑爷儿可不傻,二女儿私底下还说,江启鸣情商智商双低呢。现在看来,是那丫头胡说八道了。你瞧老李刚说,自己有可能要去天偃省。人家就已经想到了这么多,换做一般人都绝对做不到的。李浩没有想到,江启鸣说起来就口若悬河,而且说的头头是道。他想了想,似乎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很好很好,你弄一份策划案。”“我负责给你转交给天偃省的官方,我相信他们会帮助你的,至于说收购学校的事情。”..com李大人就是李大人,在任何地方都有资源,随便就能找到帮手。“我觉得还是资金上适可而止,那些人既然有理想,想要扶持当地的教育。”“不妨让他们继续成为股东,继续管理学校,你只是注资成为大股东,你觉得这样好不好?”独资有独资的好处,大股东也有大股东的优点,李浩的建议相当不错。最少比自己全盘收购的计划更好!否则仅仅是收购学校,然后当地各种问题。到时候哭都找不上调,江大老板不差钱,却不想自己的全盘计划失败。这是扶持李大人的计划,更是帮天偃省摆脱贫困的计划,绝对不容有失。那么本土化就必须得到执行!江启鸣连连点头:“股份制当然好,非常好!”“据我所知,有些地区还是比较排外的,有当地的人充当管理者,成为各个职业学校的骨干。”先前自己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外来户水土不服的问题,后果会很严重。如果全都从棠山港市和东北,调人过去搞教育,势必很难融入当地。自己的项目,跟当年国家的三线建设不一样,是企业行为。首先地方不一定全盘接受,即便官方接受,老百姓也未必能认可。有了当地土著做股东,也就解决了本土化的问题,老李想的很周到。“本土化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管理权我们必须掌握在手中,我们不能让外来的那些教职人员受气。”“而且这些学校未来的待遇会很高,我不能允许某些人滥竽充数,这是原则性的问题。”很多时候李浩都有点好奇,职场中人见到他都畏畏缩缩的。但是江启鸣在他面前却似乎底气十足,甚至有一种平等交流的感觉。要知道两个人差三十一岁呢,但是江大老板确实底气十足。李浩举起茶杯,向江启鸣示意一下说道:“好!那么你就弄一份策划案来,越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