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2章 做事都要有底线
作者:流沣      更新:2023-05-03 21:43      字数:2237
  对房地产的趋势,江启鸣极少会做出预判,今儿心情好。项总问了也就随口说了,现在的房地产市场,跟几年前不一样了。很多人说房价高,然后国内开始紧缩,直到两年后遇上了次贷危机。江总继续道:“毕竟当地的消费水平有限,工资天花板就在那里。”“然后因为房地产的暴利,越来越多的资金资本投入其中。”“必然会导致房地产过度开发,你瞧瞧现在国家设立的新区有多少?”原来江总担心这个,问题是房地产行业,不就是资金密集型企业么?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整个产业的地基就没了,不是要垮掉么?“这些新区如果全面开发,会衍生出多少的住宅面积?这些住宅面积算在一起。”“人均能达到多少平米?别忘了绝大多数人口,还是住在农村呢。”这么说,赵卫红叹一口气:“还真是!当年琼瑶省地产价格后继无力,最关键就是面积过剩。”..com“幸亏我感觉不对劲,赚了一笔就返回燕京城,后来者都被拍倒在沙滩上了。”不得不说,赵总的经历太丰富,如果不是遇上江启鸣。现在已经开始搞玻尿酸了,这辈子,玻尿酸被江大老板截胡。不过跟前世相比,跟前世掌控千亿级公司相比,这辈子个人资产更多。而且可是实打实的资产,比前世吹出来的泡沫强太多了。江总点点头:“国内的城市化进程不能照描欧洲。”“我估计咱们的城市化在2050年还差不多,短时间内不可能实现。”怎么可能?唐解放道:“工业化和城市化好多年了,还要搞四十多年?太晚了吧?”很多人都是这么看,感觉城市化近在眼前,江总说的太遥远了。项光明摸摸鼻子:“我感觉,城市化没那么遥远,不就是改户口么?”改户口就变成了城市化?连唐解放都觉得不靠谱:“那么简单就好了!”江总哈哈一笑:“农民进城他的劳保问题没有办法解决。”“而在农村有园子种菜院子养鸡鸭猪,仅仅是一点点的收入,就能维持生计。”“甚至还能过上好不错的日子,进城以后就算是吃糠咽菜也是活不下去的。”“仅仅是房租,就足够他们一年在地里的收成了,你们说是不是?”如果是在东北的农民,一年种地收入几万块,种粮大户十几万都有。但是关里很多地方的农民,一年只能从地里收获几千块。还有不到一千元的呢,的确是连房租都不够,在城里咋活下去?张莉眼睛亮了:“房地产还有那么大的增长空间吗?可是我们现在主打的,是三四线甚至五六线的城市。”“这样我们资金的效率是不是太低了呢?特别是东北的那些城市,大叔您别生气哈。”的确是,六幺八地产在东北投资的,每个项目都不赚钱。“在我看来,那里的经济已经走向了穷途末路,活跃度远远不如南方那里的房地产。”“我想已经快要触及天花板了,搞不好未来会下跌,我们会不会亏损呢?”不得不说张莉的眼光还是不错的,她的判断也很精准,只不过今生和前世不一样。最大的不同就是,江启鸣在东北地区的经济布局,势必扭转那里快速的破败。甚至可以停滞那边的破败和人口流失,你瞧现在的群英市,就已经很不一样了。项光明也连续点头:“江总不瞒您说,如果不是您的家乡情怀,我们可能已经退出东北的房地产市场了。”“在我看来那边的房地产几乎是被国企垄断了,毕竟一些有实力的企业都是自己盖的家属楼。”在东北的确是这样的,有好单位的,都早早有了房子。没有好单位的早早都下岗了,没房也没钱买房,房价怎么可能高呢?江启鸣笑了:“你说的的确是问题,问题是没办法改变,就只有适应市场了!”老项只有苦笑:“他们的成本低售价也低。”“跟他们相比我们竞争力不强,您给的拆迁款实在是太高,我们拆迁成本居高不下。”张莉也连连点头:“项总说的没错,跟地方房地产企业,根本就没有办法竞争。”连莉莉都说,那就没有问题了,赵卫红嘟哝一句:“还是要控制成本!”说得轻巧,江大老板制定的拆迁补偿策略,谁敢跟他唱反调啊?项光明继续说:“如果不是我们的房地产项目盖得足够好。”“利润压得足够低,根本就不存在赚钱的问题,甚至是会亏损出场的。”郑春明道:“房地产项目资金压力还是很大,万一亏损,将会引发一系列后果!”财务总监想的更周到,也是房地产公司面临的严峻问题。江启鸣叹了口气:“这就是我,有勇气制裁那位大佬的底气所在。”“因为我做事有底线,我希望我们整个618集团,做事都要有底线。”做事有底线,是江大老板做事的原则,有时候却是桎梏。对此李梦娇最为了解的,这家伙实在是太作妖了。如果不是在六幺八集团威望十足,搞不好会让下面的人造反。江总又开始蛊惑:“赚钱不是最重要的,我从国外赚回来上万亿的美元。”“不是想在国内继续收割韭菜的,我只是希望用这笔钱做一点有意义的事!”人家是这么说的,也的确是这么做的,别人真无话可说。“比方说改善老工业基地,那些老百姓的生存环境。”“在我看来在东北的房地产项目,你只要不赔钱,就是你们大功一件!”要求真不高!张莉撇撇嘴,向李梦娇做个鬼脸翻个白眼。也只有小丫头片子,敢对江某人的话,如此的调侃。李梦娇嫣然一笑:“你大叔心疼你,不给你们施加压力不好么?”好什么好啊?六幺八集团都没有指标,但是谁还没上进心?别人的项目都光辉灿烂,自己掌控的项目,却如此黯淡无光,丢人呢!江总不管那些:“何况我们在那边搞的商业项目,以及复工复产项目,也还是能创造一些效益的。”扶持地方产业复兴,是江启鸣的理想,恨不得马上扭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