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5章 为什么一定要农转非
作者:流沣      更新:2023-05-03 21:39      字数:2240
  副董事长谭成来个立正:“请邓大人江总放心!”“我马上组织职工清扫,让大家过上干净的春节!”这态度还是可以的,大家走到一户居民门前。仓房改造把院子给挤没了,农村的土房最起码有阳光啊。这院子却看不到阳光,感觉到十分的压抑和气闷。老妇人摆上化好的冻秋子梨和冻柿子,还有瓜子和花生、糖果。这就是年货了?老工人泡茶,挤出一个笑:“请大人吃瓜子!”老人一家人都很拘束,江启鸣拿起瓜子吃一粒。赶紧吐出来:“瓜子过伏了,已经哈喇了!”江妈妈最擅长炒瓜子了,江大老板对瓜子味道很敏感。这瓜子吃到嘴里,那味道实在是受不了。如果是在朋友家做客,江启鸣也许会忍了。但是既然来贫困职工家访,为什么不刻意一点?咳咳!老人很尴尬,没见过这么不留面子的客人。还是来慰问的大人物,一点礼数都没有!孕妇脸一红道:“夏天结婚时候剩的!”“过年了拿来应个景,糖、茶和香烟都是!”难怪这么难吃,敢情是半年前的,也太困难了吧?忽然想起二哥结婚的时候,是骑自行车去接的二嫂。家里杀了一条狗,安排的全狗宴。那时候感觉已经很难了,这位却比十几年前的江家更困难。很难想像这是新世纪,这是重工业基地的群英市!老妇人尬笑道:“年节好过平常难熬,多吃点少吃点能咋滴?”能咋地?又不能掉块肉,但这是过年,真怀疑来错了年代。说实话江启鸣也穷过,看到这一幕才会感同身受。江总沉默一下:“准备年货了吗?”“这边请!”年轻人带着江启鸣、邓华和郝精颜走向厨房,锅和灶台打扫非常干净。打开储物柜,仅有半桶油、半袋面和半袋大米,还有玉米面玉米碴子和小米。以江家老爷子的习惯,过年前准备年货,必须整袋米面整桶油。据说是小时候,闹饥荒留下的病根,家里有粮心不慌。后来江启鸣传承了这个传统,家里常备米面油,冰箱里冷冻区永远是满的。二十年后这个习惯,被女儿继承,居然成了特殊时期炫富的画面!那一年,江启鸣一家硬是凭冰箱和外面冻货,撑了一个月。这还仅仅是蔬菜呢,米面油足够吃一年的!用作婚房的老房子有一台冰箱,里面只有几样冻货。居然没有青菜,要知道已经腊月二十七了。越往后青菜就越贵,现在不买,以后也就买不起。在东北春节没有青菜,那就真是穷人了,菜比肉贵啊。江家每一年春节家人大聚餐,都要特意买蘸酱菜。要知道春节前后的蘸酱菜,能贵的你怀疑人生。也唯有如此才能,彰显对客人的尊重。吴刚轻声道:“年货都是在外面自然冷冻,冰箱用来保鲜的。”哈哈!邓华大笑:“是我笨了,外面才是最好的天然冰柜!”孕妇前面带路,门洞有两口大缸,打开上面的盖帘。一口大缸里面是冻豆包、冻馒头和冻饺子,没看到冻肉冻鱼。这个是春节标配,打开另一个缸盖,只有几块肉。没有排骨只有半个猪头,和一双猪蹄,还是太寒酸了。孕妇道:“五斤猪肉一双猪蹄和半个猪头,和这只鸡是我哥送的。”这还是亲家送的!农村亲戚送年货,帮城里职工家庭过年关?在江启鸣看来绝非是社会进步,而是管理者的耻辱!丢人呢!邓华心里有点堵:“你娘家是……”孕妇看一眼丈夫:“赵家屯镇的!前些年八大厂子弟,看不上农村姑娘。”“现在城里媳妇太贵,乡下媳妇不要彩礼,还要倒搭嫁妆给女儿。”城镇户口只剩下最后的风光了,几年后取消农业税,彻底变成城乡倒挂。老职工的脸色非常难看,任谁被人,把脸面扔在地上踩。都会受不了吧,何况踩吧自己的还是儿媳妇!老工人木木的说:“媳妇有农转非的机会,只是需要扩容费!”邓华道:“未来的农村生活,比城市好得多,农村户口会成为正资产!”江启鸣笑了:“为什么一定要农转非?”“不转还有耕地,租出去也算保底工资了。”“有了保底在城里也好过一些,何必一定要什么农转非?”几年后农村户口吃香了,特别是在东北。平平常常一个户口半垧地,有的地方,一口人一垧多地呢。十几年后,一垧地租金六七千,相当于月收五六百。一家三代六口人,就算只有四垧地,年租金也三万块呢。足够一家人基础生活费,或者足够供一套楼的。江总拿出五百块塞到老人手中:“祝您全家春节快乐,我们告辞!”五百块!咳咳!郝精颜眼中闪过一丝异彩:“江总超标了!”这句话声音很轻,却足以让江启鸣听到。陈怡妃轻声说:“区里慰问标准是一袋面一桶油,特困户加一百块现金。”“而市里的标准则是一袋米一桶油,加二百块现金。”现在江某人,把扶贫标准提升到五百,以后扶贫怎么办?这扶贫标准有点高!让区里面很闹心啊。扶贫标准涨得降不得,涨上去都开心,降下来就有人折腾你。吴刚轻声说:“这是江先生的慰问款!”私人慰问款么?江启鸣暗赞一声,邓华没有选错人,一句话解决所有问题。而他的做派就很欠缺了,幸好陈怡妃提醒了他。老工人苦笑道:“您个人的钱我不能收!”邓华摇摇头:“是江先生一点心意,钱不多您就收下吧!”“各大企业已经被六幺八收购,那是大家期盼的结果,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接下来走访每户都送上五百块钱,现金是江启鸣出的。米面油和水果,都是邓华出的,区里面没有准备。幸好区里紧急送来购物卡,这才让区里干部没有丢脸丢到家。有一家正吃大碴粥呢,就着咸菜吃大碴粥!腊月二十七吃大碴粥就咸菜,忆苦思甜也没有这么干的吧?邓华摇摇头:“饿了,跟您蹭一顿大碴粥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