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8章 你没有家人撑起一片天
作者:流沣      更新:2023-05-03 21:38      字数:2306
  真敢说!职场中人绝对不敢刺激下岗职工,江某人却毫无顾忌。江总上辈子一事无成,很清楚失败源于故步自封,拒绝改变。前世看上去拼命写作换取稿费,实际上心理上懒成猪,拒绝改变自己。包括在写作风格上改变,结果每本书都扑成翔。只能靠字数,拼字数换取微薄的稿费。跟眼前这些下岗职工,二者的区别着实有限。啪!傅春雷大叫:“江总说得对!”“不能经商就做力工,考车票开车,三五万块开超市!”“就算千八百块,也能摆摊赚钱!”江启鸣鼓掌大笑:“这就是了!”“想躺赢,渴望天上掉馅饼,不饿死岂不是见鬼了!”小江同志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经商。是去果园摘樱桃卖,当时果园一斤樱桃五毛钱。花大半天摘二三十斤樱桃,十几块钱成本。然后一斤卖一块钱,去掉损耗赚七八块。那时候已经美出大鼻涕泡了,毕竟只是一个初中生。在周末时间赚的钱,七八块钱已经很多了。毕业后卖鱼卖水果卖瓜,成本都不高。也许正因为赚钱太容易了,所以根本没把钱当钱。再看看眼前这些人,四五十岁的大老爷们儿。一双双迷茫的眼睛无辜的表情,他们太习惯被安排了。习惯一月到头去领薪水,没享受过。从早忙到晚,回到家以后。把钱袋子倒出来,一块一毛的数出来。数出本金以后,每一毛钱都是利润!那种成就感,绝非流水线上工人,能够感受得到的。眼镜男于士琦幽幽道:“我大舅子去南方打工,一年赚五六万呢!”五六万!即便是在2003年初,那也是一笔巨款了!大家的下岗补助金,只有区区一百多块钱。绝大多数在岗职工的薪水,也只有四五百块钱。很多人甚至,只赚二三百块钱罢了。也就是说眼镜男的大舅哥,一年薪水都赶上其他人五六年的了。咕咚!很多人都咽了一口口水,五六万啊。能买一套房了呀,群英市的新建楼。六七十平也不过七八万,人家一年半就能买新楼了。邓华点点头:“江总说得非常好!产业工人是财富不是累赘!”“你们经企业打磨的技术,是乡镇企业望尘莫及的财富。”真的假的?换做之前于士琦这么说,所有人都以为。他仅仅是在吹牛罢了,但是江总和邓大人都这么说了。那么就一定是真的,有些人蠢蠢欲动了。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技术的,企业内很多人也是打零工的。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国内工业化最早的地区。技术工人的占比,绝对是全国第一。要知道很多国内的技术标准,事实上都是东北标准。这一点直到进入新世纪,新工业兴起之后。才彻底扭转这种局面,现在么,这里的技术还是很牛的!江启鸣接茬道:“东北人喜欢老婆孩子热炕头,就像六七年前的我!”江大老板太接地气了,不过六七年前的他?陈怡妃好奇至极,六七年前的他啥样?其实不只是陈怡妃好奇,在座的谁不好奇呢?“因为这片土地富庶饿不死人,大家一年忙三个月就够了。”“剩下时间喝点小酒玩点小牌赌点小钱,那种生活模式有存在的基础!”这一点不可否认,清朝入关时只有几百万人口。留在关外的人口非常少,这造成关外空虚,库页岛无人驻守。外东北等广大地区也人烟稀少,在1840年全国人口已达4亿多。但在幅员辽阔的东北三省,只有区区300万人。鸦片战争后东北才算正式开放柳条边,闯关东才成为潮流。也就是说在经历过,明末清初的小冰河时代后。宜耕宜居的东北,始终是地广人稀,地大物博的状态。只要你来到东北这片土地,随便找块荒地耕种。都能养活一家人,而且单产是西北的两倍!土地超级肥沃,也就养成了,大家靠天吃饭的习惯。江总摇摇头:“当学费、取暖费,和买年货都没钱!”“吃什么喝什么?没吃没喝怎么活?”东北的工业化领先全国,也诞生了关外第一批城市人口。这批人跟农民不一样,旱涝保收的同时。也养成了惰性,也许真的是气候原因。冬天外面太冷了,远不如在工厂上班舒服。就像当年江家大哥大姐下岗,能立刻自食其力当个体户。绝大多数人,却拿着微薄的补助,在家里混吃等死。江总看不起这种人:“这样被老婆孩子抛弃,不冤枉吧?”“你没有家人撑起一片天!还配做东北汉子么!”这家伙,妥妥的东北男人啊,动辄说人不配当爷们儿。通常情况下这种话,是女人说男人的。偏偏江大老板动辄说出来,陈怡妃很好奇。是谁影响了江某人,让他有这样的口头禅呢?wap..com邓华点点头:“南方企业严重缺少技术工人,技术高手会被当成祖师爷供着。”就是呗!江启鸣笑道:“六幺八在棠山港市办职业技术教育。”“严重缺少高级技工,传授实操技术,各位不妨去试试!”大家再度爆笑,没想到江总和邓大人两个人。珠联璧合如此的诙谐幽默,很难想像他们相识不久。倒像是合作了很久,甚至是老朋友了。邓华起身跟酒客碰杯:“我听人介绍过江总。”“95年还在卖鱼,现在已经这样的身份!”哦!真的假的啊?所有人看向江启鸣,95年还在卖鱼?现在投资二十点九亿美元!这差距太太大了吧?陈大记者有点懵,尽管曾经听说,江启鸣的发迹史。但是这话从邓华口中说出来,还真的是刺激!在场的各位,估计没有人比陈怡妃更清楚。江大老板到底有多少钱,陈大记者也不知道具体数字。但是却知道,这位仅仅是产业园就有四五个呢。每一个投资都过百亿美元,仅此一点,他的身家已经五六百亿。且不说其他的资产,也就是说95年到02年六年多时间。人家每年暴赚一百亿美元,他是怎么做到的?江总微微一笑:“这个时代机会太多!”“是应该屹立潮头,争夺一份荣光和财富?还是躺在家里混吃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