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3章 你怎么看
作者:流沣      更新:2023-05-03 21:33      字数:2315
  丛丽欣认真的说:“省里连夜召开会议,研究了您的投资设想。”“我们以为非常符合当地的实际,一定能拉动这里的经济,向前迈进。”速度很快,而且规格够高,已经足够重视。“一定能解决一大批,困境中的下岗职工和森工。”说实话,江启鸣没有想过,兴安省的大佬们会做出如此快速的反应。以他对这边的了解,还以为要磨磨蹭蹭,说不准到什么时候呢。但是现在颠覆了他的认知,六幺八集团在外面大手笔的投资。肯定是刺激到了这里,而且六幺八集团要在东北三省全范围内展开。这也促使了此次合作的顺畅,乐见其成啊!再好不过了!江启鸣点点头笑道:“既然如此!”“我希望这项投资计划,尽快推动实施!”一向磨蹭的地方,都快马加鞭了,自己有什么理由耽搁?尽管在梦境中,在这边投资的商人,怨声载道。但江某人还真不在乎,反正他不在乎项目赚不赚钱。“您放心,需要钱的地方,六幺八集团责无旁贷!”“所有的建筑项目,会由六幺八集团麾下的,二点零建筑公司来解决。”说实话,江启鸣信不过某些人,还是要小心一点。毕竟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其他人还是算了吧。“地方上要做的就是,给我们政策和足够的地皮。”“毕竟办厂也好搞商场也好,都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开发。”就知道!丛丽欣居然有点激动了,已经很久没这么激动了。按理说仅仅是一个森工项目,省里面各位大佬不屑一顾。最关键一点,就是乌桓岭地区地理位置很尴尬。在乌桓岭崇山峻岭深处,距离国境线很远。偏偏距离中心城市更远啊,以至于让人感觉不到。这里经济有突破的希望,换言之!省里那些大人们,不认为六幺八集团,能在这里投资多少钱。更像是一次不经意的施舍,而不是正儿八经的投资。故而才能让身为秘书长的丛丽欣,来到这里。但是江启鸣说,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开发!而且办企业和商场同步,最少也要数千万投资了吧?“另外还需要商品楼的开发,毕竟但凡加盟本公司的那些员工。”“我们都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合适的住所,而不是现在住在棚户区。”兴安省的大佬,的确是研究了很多。但是却没有想到,江启鸣设想的进展会如此之快。甚至已经考虑到要为职工安置住房了,这完全颠覆了官方的认知。在他们看来一次谈判,最少也要一个月,才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是江启鸣却打算,在一天之内解决一揽子问题。尽管江大老板的设想,让秘书长惊喜,但是问题也不少啊!丛丽欣苦笑道:“我准备的还是不够充分,不过你放心!”“只要江先生提出来的项目,我们一概不打折扣完全执行。”如果再打造居民区,总投资能上亿了?秘书长哈酒有点不确定,却又不好跟江启鸣问。“您要的土地,我现在就和地委行署沟通,把地图找过来。”还真是爽快,干脆利索的决定,丝毫不拖泥带水。一份乌桓岭地区的规划图拿了出来,摆在了桌上,大家凑合过去观看。行署专员侯彦虎,亲自给大家介绍市政规划。说实话尽管路过两次了,江启鸣对这里还真的不熟悉。只是看着乌桓岭地区的位置,实在是有点头疼。认真了听了一番之后,他看向了老刘师傅的儿子刘军。招呼刘军走过来“你怎么看?”小刘愣了一下,没有想到江启鸣会问到他,稍一思索。刘军说:“有三个选项,一是在最繁华的地段,这里有两幢烂尾楼。”最繁华地带有烂尾楼?想想倒也正常。看看支撑这里的支柱产业,已经破败到什么程度了?就知道,在这里投资商业地产项目,九成是要血本无归的。“当初投资的商家因为资金后续不足,以及商圈内商家表现的不是十分完美。”“换而言之就是这里的商业氛围不够浓厚,宁可放下之前的投资离开了。”正如江启鸣所料的那样,如果他想要在这里赚钱。纯粹是痴人说梦了,幸好他不在乎钱。“冬季装修是没有问题的,最晚七月份就可以开始营业了。”不得不说刘军还是很有想法的,这种地方不可能更好了。江启鸣想了想:“烂尾楼还是算了,而且我也不相信。”“他的格局能满足我的要求,第二种方式是什么?”想想都知道,老式的商场模式,太落后了!即便是在最落后的地区,也要搞点有未来感的东西。小刘继续说:“第二种方式,就是在这商圈的周边有一片棚户房。”商圈周边都有棚户区?江大老板也是无语了。按理说最先开发的,不都是商圈附近么?连商圈周边都没有开发呢,足见这里的投资气氛如何。“本来行要拆迁的,好像资金匮乏,停滞不前了。”就知道是这样,连程晓丹都有点犯愁了。程总看向李梦娇,后者微微一笑,轻轻摇摇头。投资项目,女公子从来不会参与的,那是男人的领域啊。“很多房子写上了拆字,我前一段时间还去过那里的。”“老百姓也在期盼着拆迁,只是拆迁的成本比较高。”肯定会高的,毕竟还是在商圈边上。不管这里落后到什么程度,这里都是最贵的。江启鸣稍一沉吟:“第三个方案是什么?”小刘吸一口气:“第三个方案就是在这边。”“这里是森工居民区,这里是老企业的聚集地。”其实江大老板有点好奇,为什么会把林业局安置在这里。地权还是属于北蒙省,然后乌桓岭地区,就像是无根之木。在人家的地盘上飘着呢,想想都挺有意思的。“只是现在那些企业已经资不抵债,都濒临破产的边缘。”“最大的好处是,这些企业都是国企。”在外人看来,收购国企,只要和上面搞好关系。还是很容易做到的,最少要顺畅的多。“合适的价格收购还是可以的,另外这一片房也都是国家的房产。”“森工有居住权而没有产权,所以在这一片改造。”“相信成本最低,只是建筑成本要很高。”<.c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