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5章 只要活着就好
作者:流沣      更新:2023-05-03 21:32      字数:2338
  没想到李梦娇如此的敏感,不愧是搞情报的出身。江启鸣索性点点头:“如果是我诚实的记载那段历史!”“我会抑郁!记载欧洲那段悲惨历史的人自杀了。”其实江启鸣不知道,欧洲有没有人自杀。但是拯救张先生,势在必行!否则他的心会痛。“比欧洲更悲惨的历史,我想那位张先生温婉的性格。”“善良的心态,是不可能长时间不受影响的。”历史上,张先生的确受到影响,最终选择了离开。身为一个女性,能有勇气掀开那段黑暗的历史。让江启鸣佩服的五体投地,她就是大英雄。是民族英雄!更是民族的希望之光。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如同张先生一般。把那段屈辱的历史铭记在心,华夏的复兴势不可挡!不管男人是如何想的,女人选择夫唱妇随!李梦娇正色道:“放心吧,这件事我亲自负责。”“一定把她请回来,说起来她应该是我的同龄人。”是不是女公子的同龄人,江启鸣真的不知道。只记得有这么一个巾帼英雄,做出男人都做不出来的伟业!若干年后,那个悲惨事件的发生地,居然还有人!帮那群畜生粉饰美化,简直禽兽不如啊!女公子显然比江启鸣清楚:“她取得的成就!”“是我难以望其项背的,我很佩服她。”江启鸣摇摇头:“我们各自工作的领域不一样,没有必要去横向比较。”“但是我尊重她的工作,同时希望她这样优秀的史学家。”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张先生不只是留名。更是为那段历史,留下清晰的印记。让那群畜生,和后来洗白的禽兽,被盯死在耻辱柱上!“或者可以回来帮助我们,记载其他的历史。”“比方说波澜壮阔的建设年代,让她走出那段黑暗的时代。”程晓丹很难理解,这两口子跳跃的思维模式。先是想要记在那段青春时光,然后又变成了全景式的记载。现在又涉及到一位史学家,算了,不管他,这也不是她应该管的。在青春民宿,宽敞的院子里。孤儿院的孩子们还有老师,还有保姆,在雪中都玩疯了。鲁倩倩眼中放光:“我也想去玩雪。”瞄一眼女人一身白衣,江启鸣摇摇头:“刚刚下的雪!”“潮乎乎黏糊糊的,哪有什么意思?一定要下过一夜之后!”按照东北人说法,这种初雪埋汰,主要是下来就化。而且跟尘土混迹在一起,看似洁白实则脏得很。只要用盆化一盆雪,就能看到盆地的泥沙。就凭鲁倩倩那一身白衣,打过雪仗就彻底完犊子了!“明天的雪真正如同被子一般,所有的一切都在雪中。”“一眼望过去,无边无际的白色,那样的雪打雪仗才好玩。”雪很大却没有起风,走在外面还是很舒坦的。似乎比先前还要暖和一点,就是老人们说的雪中暖雪后寒。程晓丹捂嘴笑了:“这么大的雪!”“如果下一夜的话,明天恐怕能盖到脚脖子。”还真可能!江启鸣笑道:“啥叫大雪封门?”“如果雪真的下一夜,早上开门就难了,被雪挤住了!”真的呀?鲁倩倩瞪大眼睛:“江总见识过大雪封门?”哈!江启鸣大笑道:“小时候,每年冬天都要被封门几次!”“因为院子里刮踅风,总是能把雪刮到门边。”小时候那真的是冒烟雪,顶风骑自行车根本就是奢望。顶风走路的时候,人体前倾四十五度。否则会被狂风吹个倒仰,现在几乎没有那样恶劣天气了。李梦娇也笑了:“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雪!”“人家说燕山雪花大如席,那也是不切实际的夸张。”难得!女公子居然也开始风花雪月了,这位一向不感兴趣。但是今天似乎有感而发,也许想到了张文阁吧?小江忽然想起毛毛的东北民谣,那首歌实在是太凄美了!大雪封门再送财神,烈火烧不尽心上的人!霜花满窗就在此良辰,我俩就定了终身!当年张文阁和柳建设的感情,是不是就是东北民谣的写照呢?李梦娇不知道江启鸣已经溜号了:“这里的雪花才叫大如席呢。”“估计再没多大一会儿,天地间就只剩下雪白了。”必须的呀!现在已经漫天雪花了,简直是一幅画啊!江启鸣看向孟黑子:“孟爸!咱们这里有雪雕和冰雕吗?”孟黑色点点头:“早年间林业局那边有,乡政府这边不会搞那个。”“都是在元旦前后,开始准备冰雕和雪雕。”就知道,当年文化生活并不贫瘠,官家总是组织各种活动。后来什么都讲究经济效益,类似的活动都没了。但凡花钱的,似乎都被取缔了,担心影响自己的成绩!“过了小年开始,林业局会组织很多游戏。”“各乡镇也有秧歌队过来,还猜灯谜,每年还有征文活动。”那是一个火热的年代,人与人之间多了一些温情。现在却总是利字当先了,连兄弟姐妹之间。都没有了亲情,总是先想到自己能拿到多少!嘿!老孟叹口气:“封山之后这些活动都没了。”“林业局连工资都开不出来,更不要说搞这些了。”连李梦娇都愣住了:“东北的年俗,这么丰富多彩吗?”咋滴?把东北当成文化沙漠了?孤陋寡闻了!江启鸣笑了:“你别忘了,东北本身就是移民地区。”“这里几乎接纳了全国各地的移民,特别是在最困难那三年!”在乡下,流传着三个大饼子,换个媳妇的故事。这可不是胡说八道,那个年代逃荒要饭的。到了物产丰富的东北,能吃上饱饭就已经知足了。饿不死就嫁了呗,可不像现在,还要多少多少彩礼。还有什么三金房子啥的,那时候只要活着就好!江总说:“东北也同时接纳包容了,全国各地的风俗习惯。”“毫不客气的讲,东北人的胸怀是最宽阔的。”别的不说,江某人对家乡,那是不遗余力的鼓吹。不过想想也是,一个连家乡都弃如敝屣的。怎么可能爱国呢?家国情怀啊,有家有家乡之后,才有国!“这里的民俗就是兼收并蓄,几乎没有排外的。”嗯?程晓丹稍一沉吟:“还真是!”“去过那么多地方,这里的老百姓的确最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