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6章 尽了孝道大义上不亏
作者:流沣      更新:2023-05-03 21:31      字数:2296
  这孩子太懂事儿了,老刘捶了一下胸口:“哎呀妈呀,咋还出这事呢?”赶紧伸手入怀,拿出一个钱包来。江总赶紧阻止了:“千万别!你要这么整,我这儿一百多号呢!”呃!可不是么,一个只给一百块,那也一万多了。最要紧江启鸣不让啊,他怎么可能要这些人的钱呢?刘师傅长叹一声:“你们两口子是多好的人呢?咋还……”在老百姓最朴素的理念中,好人就不应该遭横祸。江启鸣摇摇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啊!”那些狗屁倒灶的事儿,不足为外人道也。再说孙家已经彻底完犊子了,大仇得报何必计较?刘师傅摇摇头:“算了不说了,不瞒您说!”“一看这排场我就猜是您,我跟他打赌老家伙还不信。”俩人开心的像是小孩子一般,哪里像是四五十岁小老头?“我跟他赌了一只炖大鹅,告诉你啊,可不是今天的炖大鹅。”小吃店老板嘿嘿笑道:“放心吧,差不了你一只大鹅。”“你啥时候想要吃,我啥时候给你炖。”老刘一脸的得意,见江启鸣拿起北大仓。开瓶倒酒,老刘赶紧来抢酒瓶子:“这哪成呢,我来我来。”挡开刘师傅,江启鸣摇摇头:“您千万别这么客气。”“我来这喝酒,就是没把自己当外人,外外道道的没法吃了。”见惯了那些成功人士,跟底层老百姓打成一片的场面。却没有见过,江启鸣这么随便,仿佛他就是其中的一员。没有丝毫的做作,更不要说格格不入。.com倒是李梦娇真有点不适应,不适应江启鸣这么随便。老刘双手捧杯,盯着江启鸣倒酒:“这!这哪好意思!”江总问道:“我这次来,感觉跟上次没啥变化呢。”“看人的精气神似乎更差了一点,为什么呀?”一边说着,一边给三个人都用口杯倒上酒,就是那种二两的杯子。本来程晓丹把所有的东西都换了,但是这酒杯却是老板重新拿出来。其实就是口子窖那种,一百毫升小瓶装。去掉封盖之后就好,这样的小吃和口子窖小杯简直是绝配。小吃部老板摇摇头叹道:“还是将老板看得明白。”“年轻人都离开,上南方去打工了,乌桓岭地区没前途啊。”全国还剩下几个地区行署了?这里就是其中一个。主要还是经济落后,人口数量严重不足啊。自从森工企业全面转产,甚至停产之后。这里的经济江河日下,实在是无可奈何啊。“退休的人反倒是生活最好的,没退休还要交各种费用。”“要赚钱养活自己和家人,等到退休那一天,也就苦尽甘来了。”江启鸣笑了笑,这种情形他在前世的时候见到过。他的哥哥姐姐姐夫都是下岗职工,大姐一家能折腾。又是开小卖店又是各种生意,还上京城去跑活。不过退休的时候,月薪也就两千左右。自有己房子还可以,没房去掉租房,再加上取暖费之类的花费。老两口一个月,也就是剩下两千块钱,真的不好干啥的。估计这些林业工人退休之后,退休金也就是两千左右,不过幸好在这种低消费的地区,两千块钱还是可以。这边多数非商业开发房,但如果是单职工。或者遇到个病啊灾什么的,那就完蛋了。小江总一笑:“所以你们始终住在平房里面?”“这一片始终没有集体供热?冬天挺遭罪的呀!”嘿嘿!刘师傅笑道:“托你的福!我和儿子打算买楼。”“毕竟儿子大了,也要准备个婚房不是。”小吃店老板摇摇头:“我们就差了,不过平房有平房的好处。”“一年省下来的取暖费,足够我两个月生活费了。”住平房很遭罪的,就像卖鱼时候。早上不愿意出被窝,晚上不愿意进被窝。冬天早上起来,水缸上面冻一层冰。酸菜缸都满是冰碴子,捞酸菜都是一种煎熬啊。三个人边喝边聊,老刘几次欲言又止。江启鸣笑了:“你有话就说,咱东北人可不兴这个,还藏着掖着的。”“我拿你当兄弟,你却把我当外人,罚酒一杯啊。”老刘哈哈大笑,一仰脖把杯中酒干了,然后自己又倒满了。再干掉那二两酒:“您说的是,我不好意思开口。”曾经受到江启鸣的恩惠,现在再提出要求,有点得寸进尺了。江总理解老刘:“说来听听。”刘师傅说:“您上次来,我家孩子就大学毕业了。”“本来让他上南方去闯一闯,可是他死活不肯。”嗯?李梦娇边上听着,东北人都是这么恋家的么?如果是这种,不值当帮忙了,扶不起来的阿斗!帮他有什么意义呢?女公子真担心,江某人滥好人犯病!老刘继续:“要帮我们照顾爷爷奶奶,我寻思您见过大世面的,劝劝他。”还是个孝子啊,为了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放弃前途!真的假的啊?四年前大学毕业的,那也是七零后。“为了他回到这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处个对象都黄了。”“那边都给他找好了工作,一年三万块呢。”三万块在2002年,真的算是高收入了。并非哪儿都是燕京城,也不是哪个企业都是六幺八集团。能放弃三万高薪和对象,回到这边,不容易!“他死活不干,回来一年就赚一万多块钱,您说将来咋整?”还真是个孝子啊,能为了家人放弃前途。让李梦娇对那个小伙,刮目相看了。哦!江启鸣想起来,老刘家有个病人,好像是老爷子。江启鸣举起酒杯:“老哥这说明孩子孝心呢!”“看上去耽误了前程,但是尽了孝道,大义上不亏!”江总都有点佩服了,还是这地方民风淳朴。他忽然想起,那哥仨累死未成年妹妹。然后给女孩披麻戴孝的一家人,那是什么样的三观啊?跟刘师傅的儿子相比,那一家人不配一撇一捺!江大老板摇摇头:“这样的孩子哪儿找去?”“这说明您的家教好啊,您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老刘摇摇头:“我们土埋半截的人了,照顾老人也是应该的。”“耽误了孩子一辈子,我们死了也不安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