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5章 一股脑的来吧
作者:流沣      更新:2023-05-03 21:28      字数:2332
  只不过小江同志不在乎,但是在乎不在乎。跟是不是被尊重,完全是两码事。说不介意,那也是不可能的,只是因为家族在这边。实在是不方便矫情,否则,像北蒙事件一般做,又如何?老子有钱,不投给你,你还能来抢么?如果没有柳家,和后来的李家,也许真有可能。现在么,江大老板不只是有钱啊,还有势!墨大人正色道:“即便在白山省范围内,也是独占鳌头,这杯酒我敬您。”说实话,江启鸣真的有点不习惯。回头想想,当年周彤带着自己,被一帮牛鬼蛇神欺负。还有几天前在孙大葱的家里,那几位职场里面的小领导。在江大老板面前趾高气扬的样子,反而再看看眼前的墨大人。已经不是平易近人了,要么说阎王好见,小鬼难搪呢。江启鸣干掉杯中酒,也不再客气,他本来就不会兜圈子。拿起酒瓶,给两个人倒上:“不瞒您说,的确对家乡有点投资计划。”此前不跟那几个人谈,是因为他们没有资格。按照现在江某人预期的投资规模,松港市一二把手出面都不足为奇。只是现在的江大老板,跟之前不一样了。现在他反倒不想,惊动一二把手,因为李浩的缘故。即便跟县区级的大人谈生意,也不妨碍六幺八集团的伟大。墨承志再一次正襟危坐,甚至擦了擦嘴:“愿洗耳恭听。”仅仅是对江启鸣重视的程度,墨大人超过其他任何人。那是骨子里的礼数,还是因为他身后两大世家。表现出来的诚惶诚恐呢?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态度!江启鸣说:“本来打算在这边,仅仅是搞一个商超。”“这两天看了一下,打算在这边再搞一个。”不一样就是不一样了,老孙一阵恍惚。他还记得,六年前的腊月二十二。江老嘎达找上门,觊觎那三车菜的场面。到现在老孙都不明白,鱼贩子出身的江老嘎达。怎么就那么大胆,找到菜市场,接手那三车赔钱货!也许真的是人家命中注定,就该赚到那笔钱吧!江总正色道:“投资一个综合性商业项目,包含洗浴住宿、餐饮、娱乐购物为一体。”“如此和商超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闭环的产业链条。”闭环的产业链条!这个提法很新奇啊。不过江某人用词精准,几个字完美诠释自己的项目。尽管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大家也能猜得到。无非是,搞一个全方位消费项目!一个能掏空你钱包,让你享受全套服务,消费全部钱财的地方!“项目需要的土地面积有点大,位置也一定要好。”2002年的松港市,还没有综合商超的入驻。在江南中心市场那一片,也仅仅是放大版的购物市场罢了。至于说未来的,消费闭环概念,根本无从谈起呢。包括现在的省会春城,也没有闭环消费的商业群体啊。王丽珍非常有眼色的站起身:“墨叔叔你们先聊着,我家里面还有点事。”“我们先走了,不能陪您喝酒了。哪天有空了,侄女再去看你。”转眼间,包房里就剩下,墨家父女江启鸣两口子,孙大葱和另一位干部。应该是秘书,六个人显得包房有点宽绰。直到此时,墨承志才说:“符合您要求的,江北有两块地块。”“江南有三个地块,都是未来规划中的cbd地块。”不得不说,墨大人很真实,就是对cbd概念没搞懂。即便二十年后,松港市也没有cbd商务区。主要是城市规模不够,商业区不等于核心商务区。江启鸣笑了笑:“江北的商业性还是差了一点,毕竟交通不如江南发达。”前世今生经商几十年的江启鸣,很清楚区位的重要性。高端住宅区和棚户区,城郊和市中心,商业价值不可以道里计。.com未来松港市人口日渐流失,二十年流失六十万人!几乎占全市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几乎流失了整个市区的人口!这还是,把油田分散各地作业站的人口,全都聚集到市区的结果。后来还把劳改队迁移到市郊,如果没有这两批人填充。松港市的人口数据,就更难看了。所以在商业地块的选择上,江启鸣绝对不想掉坑里。江总继续道:“我知道江南地块的土地,肯定是要贵一点。”“不过就商业项目未来发展来说,我还是看好江南。”二十年后,江启鸣亲眼见证,几大商业地产项目的败落。很多商户因为没有人气,赔的苦不堪言。连场租都交不起了,那可不是网络购物造成的。墨承志点点头:“您的判断非常准确,我也是这么看的。”“我兼管招商引资工作之外,小女是银松县城关镇政府一把手。”松港市是市区和县城聚在一起的,江南最好的商业地块。还就是在县府,确切的说是城关镇管辖范围之内。老墨没有炫耀的意思,仅仅是让江启鸣放心。问题是这边跟世纪商超距离太近,市里面的规划也是不可能在那边。所以墨承志没有直接提,因为江启鸣想要开发的是以商超为主。江总笑了:“其实除了商超,和我说的消费生态链以外。”“六幺八集团还要打造,规模化的商业地产项目。”既然投资,那就一股脑的来吧!老爷子和老太太,不习惯京城那边的生活。还是要在这里常住,那就搞点投资,弄几个项目。别的不说,最少有人看在项目的面子上,能帮忙照顾家人就够了。至于说话多少钱,对江某人来说,钱不是东西!“那个项目,我想在您的辖区内是可以的,此外我说的商超。”“可以在车站到江边中间,选一个地块!”江大老板差点说秃噜了,说火车站到二桥中间!话到嘴边才想起来,二桥是十年后,还是几年后修建的。具体时间忘记了,至少现在没有。十年后,从车站到二桥,是一条笔直的大路。那条金街商业区,就在二桥和车站中间,偏江边三分之一处。“就在运动场的早市附近,搞一个大型的,商业综合项目就可以了。”墨大人眼睛亮了:“县里地块随便选,综合商业联合体的话。”“我建议往江边去一点,距离官方机关更近一点,商业价值也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