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章 猪瘟中崛起的养殖场
作者:流沣      更新:2023-05-03 21:09      字数:2310
  坐在那里看新闻联播的老爸,说话了:“没有江水呀!矿泉水炖的鱼和江水炖的鱼,两个味道!”江启鸣笑了:“我们特意从江心处取来了江水,五十斤的桶一桶。是人家老渔民特意花船上,江心区给打回来的。”老妈笑了:“那还等什么?给我拎进来吧,我这就给我孙子做。”“孙子你先睡一觉,要把鱼炖成脱刺,然后再滤出来再做,老麻烦了。”老爸老妈给孙子做好吃的,一向是不厌其烦。换做平常,老爸是晚间新闻之后,必须休息的。还记得90年世界杯,江启鸣熬夜看球,差点没挨揍!估计也就是觉得,那台电视对不起老儿子,才放了江启鸣一码。老太太开始忙活了:“估计等孙子要吃的时候,已经变成宵夜了。”江沣真的打了个哈欠:“我要觉觉。”老爷子心疼的说:“我孙子白天一天没睡觉,就等着他爹呢,你快抱他睡觉吧!”江启鸣还真不敢拒绝,抱着儿子上了楼,跟儿子一起睡了一觉。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儿子给拍醒了:“爸爸我睡好了,我要喝鱼汤。”这儿子简直成精了,梦中的女儿说话也很早,但是却没有儿子说的这么顺溜。快赶上两岁小子说的话了,江启鸣赶紧给儿子穿上。搞不好儿子喝的孟婆汤是假的:“好,咱们下楼去看看,奶奶的鱼汤做没做好,我们先要刷个牙洗个脸。”.c0m其实江沣只是漱个口,一共只有四颗牙,也没啥可刷的。到了楼下,老太太鱼汤真的好了,在砂锅里炖着呢。再看时间已经是午夜时分了,老太太给孙子做了一锅鱼汤面汤。面疙瘩一粒粒比绿豆大不了多少,一粒粒滴溜溜圆。咋做到的?江启鸣尝了一口,顿时瞪大了眼睛:“哎呀妈呀,太好吃了,小时候咋没给我们做过?”江妈妈骂道:“小时候你不吃牛奶,你以为吃啥长大的?”“不只是鱼汤面疙瘩,还有鸡汤疙瘩,鹅汤疙瘩。”“那时候邻居杀了鸡鸭鹅,都要给你送了点骨架,给你熬汤喝,就怕你饿死了。”敢情自己还有这么奢华的幼年生活,江启鸣喂儿子吃了足足一小碗。小家伙吃的嘴边上都是,吃的心满意足。还不忘溜须拍马屁:“爸爸奶奶做的真好吃,以后我还要吃奶奶做的饭。”其实老太太做的饭不好吃,但是这个鱼汤疙瘩真好吃。也许里面爱心比鱼汤更浓吧,所以才会这么好吃。爷俩吃了一顿宵夜,重新回楼上睡觉了。第二天早上家里吃的是烂炖鱼,依旧是鱼汤炖,也是柴火灶。偏偏就没有了,那位老渔民炖的滋味。女公子毫不客气:“没有昨天江边吃的味道好!”太直白了!厨师很尴尬:“老板回头我一定去学学,这江水炖江鱼咋炖的!”江启鸣笑了:“你有你的特长,他就这一样绝活,你还不让人家养家糊口吗?”“什么东西天天吃都腻了,偶尔吃一顿还可以,你做的已经很好了。”这位大师傅真的不错,特意请的厨师给家人做饭。原先凑一起最勤快的三姐,被江启鸣调到京城。做饭最好吃的大姐夫,也跑儿子那边去了。这里一旦回家聚餐,就要麻烦老爸老妈,那是不可以的。说着话,江启鸣看一下了李梦娇:“今天我们爷俩去看养猪场,养鸡场,那里很脏的,李总在家吧。”李梦娇摇摇头:“我也要去!我也要看看你的养殖场,已经什么样子了,建成有四五个月了吧?”哪有那么快?江启鸣笑道:“开春之后才正式基建的,不过在开春之前,就已经租用当地的民宅开始养猪。”“就算是用土法养猪,现在也应该一百多斤了。”大家再一次上路了,这一次回到家乡,就是想好好的享受一下人生。车队狂飙出一百多公里,赶到了养殖场,巨大的养殖场已经修建成型。外围用树木栽了一圈,树木里面是围墙,围墙里面是铁栏杆。围墙的地基向下挖了足足两米,可以充当两层楼的地基了。附近的饲料库粮库,都已经修建完毕。一个现代化的养猪大楼,暂时还没有完工,已经修建到三层了。不过院子里猪还真的不少,江沣兴奋的直窜:“猪!猪!噗噗噗!”二姐夫远远的迎上来:“还以为你们明天才能来,你二哥和你三姐夫,去给你买农村家猪去了。”只要江老嘎达回来,必须要吃杀猪菜的。大家早就习惯了,现在跟以前不一样,杀猪菜早就不是高不可及。“咱们的猪养的时间太短,肉不好吃。买一头三四百斤的,杀了家里人一起吃一顿。”江启鸣笑了笑:“现在我们存栏出多少了?”二姐夫说:“购买了五百头种猪,育肥的猪三千多头。二月龄三月龄四月龄的猪,分别一千头。”“一共接近七千头猪了,下个月母猪将会进入生产阶段。”别看二姐夫卖货的时候瞎算账,那是往里虎不往外虎。真正说起这些数据,居然张口就来,用心了!李梦娇诧异道:“这么快吗?养半年多就要生产了吗?太早生产是不是对母猪不利呀?”二姐夫笑了:“我们在兴安省收购的成年母猪,三年和四年生的母猪,刚好进入生育的旺盛阶段。”这一招干得漂亮,女公子竖起大拇指:“虽然成本高了点,对企业发展却很有利!”因为春末夏初的一场猪瘟,眼下一头猪崽,只要十五元。很多农民都被吓坏了,家里养了一年的猪遭瘟咋办?“而且是纯种的东北民猪品种,包括种公猪也都是纯正的地方品种。”“我们正计划收购五千亩的青苗,做青储饲料,正在和官方谈。”青储饲料?江启鸣问:“我们的羊群和牛群都是多少了?”不等二姐夫回答呢,二哥和三姐夫开车回来了。车上几个工人按着一头猪,这头猪可真不小,四百多斤小五百斤。三姐夫大叫:“老嘎达……咳咳!江总,你看这头猪怎么样?”打开车厢板才看见,这头猪的确够大的了。二哥笑道:“这应该是十里八乡,最大的一头猪了,被我们收来了。”能逃过猪瘟的猪,最终逃不过口腹之欲!二姐夫问:“咱们是在这儿,屠宰了带回去,还是回到家去屠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