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哪里是办学
作者:流沣      更新:2023-05-03 20:46      字数:2267
  太客气了!江启鸣笑了:“买二手房哪有那么多的说道?怎么可能一切尽如人意呢?自己的房还是自己装修的好!”小江总真的是太暖心了,知道棠山港市缺钱,花钱地方都不用官家。几位大人都很感动,不是每一个商人,都能这么大气的。那可是赤果果的金钱啊,改造一所学院要多少钱?难以想象!江某人却不在意:“何况我们还有海边那块地皮,我们把可以把真正的高等教育都迁移到海边去,打造一个全新的大学科研城。”曾经跟京城的大学互动,希望合作研发,只可惜被人家无视了。即便soe公司承担全部科研经费,人家还是不愿意搭理。那种高高在上的傲娇,对民营企业的鄙夷,让公司内的很多人受伤。正因为如此,小江同学才要自己打造学院和研究所,不受气啊!既然掏出去的真金白银,足够打造一所研究所,乃至一所大学了。索性就干了吧!正因为如此,江启鸣才会收购科研院所的!现在马上收购成功,他不想节外生枝:“这边符合要求的我们继续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我们可以转换思路,更换用途。”没见过这么好说话的投资商,棠山港市各位,都被感动了。其实他们不知道,小江同学是被伤过的,被那几家牛大了的学校伤了。所以才改弦更张的,罗世杰哈哈大笑着说:“没有问题,不管sixoneeight投资公司有什么样的要求,市里面一定全力以赴满足。”你瞧瞧人家这姿态,可比京城那几家大学强大了,江启鸣非常满意。不过几家中等职业技术学院的生源,看上去就头疼。毕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自然知道职业技术学校生源啥样。生源是唯一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江启鸣叹口气:“这些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必须经过考核才能进入到sixoneeight投资公司。”很难想象,到时候招收进入公司的,是一帮绿色红色黄色白色头发!纹着过肩龙爬山虎一枝梅的一群少年,到时候公司内一天会爆发多少场群殴?更要命的是,给整个公司风气带来的影响,这种事不能接受。算起来江启鸣很宽容,不会歧视纹身和染发的,同时也不想他们歧视自己!就这么简单:“不符合要求的,还请市里面按照原有计划来安置,我们只要人才。”这也在情理之中,其实各位大人,比江启鸣更清楚。职业教育学院生源啥样,有的学院正常上课都做不到。甚至在班级内,直接大打出手,谈恋爱和那啥的,也属平常。这样的绝对算不上人才!罗世杰点点头:“职业教育的这些孩子,会有自己的归宿。每年大概有15%晋升上一级学校,接受再教育。”“剩下的会走向社会,走上工厂。没有办法,因为他们的素质在那里。”江启鸣笑了笑:“接下来我们的教育要吸引最优秀的人才,现在就可以打广告。总分达到一本线的,拿着一本录取通知书的,我校优先录用。”太不讲究了!李梦娇气乐了,一个劲翻白眼。某人被几个一流大学刺激,居然要截胡一本大学的生源!换做其他地方院校,想要截胡一本大学生源,那纯粹是痴人说梦。更是自讨没趣自取其辱,但是江启鸣这么搞的话,却真的有可能成功。绝大多数少年,考学没有太高调追求,无非是要找到工作罢了。现在最好的offer等着呢,只要在校内表现优秀,直接能进入sixoneeight投资公司!还有什么好犹豫的?肯定挤破脑袋也来呀!搞不好连燕京城那些,被公司拒绝的大学生,都会来这边曲线救国!你以为少赚四年钱?如果足够优秀,勤工俭学都比外面赚得多!没有人比李梦娇更清楚,江启鸣出手,一定是带着必杀技的!你听他继续说:“而且各系排名前二十名,免除4年的学费,每年给予三千元的奖学金。”太厉害了吧?不只是免除学费,还给予3000元的奖学金。除了书本费读大学几乎是不花钱了,江某人果然足够狠!如此优厚的待遇,对那些家庭环境不好的学子来说,绝对是巨大的诱惑。不要以为前二十名很难考,全新的大学,每个系能有多少学生?搞不好超过一百人!也就是说,百分之二十的学生,能享受到三千元奖学金了!..com这还没有完,江启鸣继续说:“在当地是贫困生的,公司会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同时每人每年给予2000元的助学金,而且勤工俭学的收入可以兼得。”不算勤工俭学的收入,2000+3000就是5000了!棠山港职工的人均年收入,也不过8000左右!一个学生给予的补偿5000块钱,养活自己富富有余。这哪里是办学,简直就是搞慈善!棠山港市各位大人苦笑,有钱人就是任性啊!如此霸气的招生条件,能拒绝的寥寥无几,根本没有办法竞争啊!江某人几乎不求回报啊!李梦娇轻咳一声:“这样的学生是不是应该签一纸合同?年轻人不懂得感恩,甚至觉得是理所应当。”没想到女公子会这么周到,帮江启鸣堵住了漏洞。如果那些生源,拿到四年大学的好处,然后远走高飞你能如何?签了合同不一样了,小江同学终于发现,李梦娇不只是安全保镖。更是投资安全保镖啊:“我觉得我们应该引导他们,懂得感恩,所以一纸合同是必须的。”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大家都很认同,李梦娇的说法。说得好!罗世杰笑了笑:“我也认为应该签署代培合同,用合同约束双方的义务和责任。”代培合同不新鲜,但是条件这么好的学校,还有未来更好的就业渠道。真的需要合同制约么?说实话,大家不相信,有人傻乎乎抛弃618公司的offer!“改革开放20年,很多享受国家待遇的学生走出去,再也没有回来。如果有一纸合同,有契约精神的学生,还是会回来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学校也开始学聪明了。各种委培协议,到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