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这不是东北民谣是乡愁啊
作者:流沣      更新:2023-05-03 20:28      字数:2253
  江启鸣还记得,第一次听毛不易唱这首歌,感觉所谓的东北民谣,真的是挂羊头卖狗肉!可是听到三句之后,一个大老爷们儿居然眼中含泪,仿佛看到了三十年前的画面!.c0m锣鼓声声正月正,爆竹声里落尽一地红!因为这一句,前面的那一句也勾勒出,严冬腊月东北乡村的景象!这不是东北民谣是乡愁啊!不只是东北人的乡愁,是每一个人的乡愁!就因为两句歌词,彻底被圆乎乎的毛毛圈粉,更是佩服发现毛不易的薛之谦。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薛之谦能发现发掘毛毛,他才是真的娱乐大咖!出身城市的侯丽娟,并不熟悉农村的生活,现在却因为这首歌,感觉浓浓的乡情扑面而来!凡是东北人,听这首歌都仿佛在看电影,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清泠泠的江水滔滔流了多久,像那游子一去不回头。姑娘含着眼泪孤单站在门口,一眼望断了多少个秋!”二百年前,东北是多少人闯关东的目的地?那时候的东北孕育着生的希望,现在东北人口却在急剧流失!清泠泠的江水滔滔流了多久,像那游子一去不回头。江老大听的痴了,一晃儿出来多久了?姑娘含着眼泪孤单站在门口,一眼望断了多少个秋!大哥家中虽然没有姑娘,却有糟糠之妻!“大雪封门再送财神,烈火烧不尽心上的人。霜花满窗就在此良辰,我俩就定了终身。”据说农村有送财神的习俗,江启鸣却没有经历过,因为劳改队杜绝四旧。连烧纸都是在八十年代后期,小江同学三十晚上一个人,跑到下坎的鸡爪路去烧的。还记得飘着小雪的夜晚,漆黑的夜幕中,只有远处传来狗吠声。当时的少年江启鸣,胆子还真是挺大,那时候也真什么都不怕啊。霜花满窗就在此良辰,我俩就定了终身。周福军忽然想起二十几年前,那时候的他一文不名。却有一个姑娘,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辛苦耕种换来的微薄钱粮,供他上大学!那时候两个人没有定终身,实际上在那个年代,根本不需要山盟海誓,只需要一个眼神。只需要那姑娘说:“你去上学!家里有我!我帮你照顾爹妈!”可惜的是,周福军离开家乡后再也没有回去,连父母亲的葬礼都是那姑娘……老周认定那是时代的错误,也从未后悔,但是这一刻为什么会锥心的痛!“塞北残阳是她的红妆,一山松柏做伴娘。等她的情郎啊衣锦还乡,今生我只与你成双。”娓娓道来的词曲,更像是一段经典的爱情歌剧,让每个人都如醉如痴!等她的情郎啊衣锦还乡,今生我只与你成双。那个姑娘终生未嫁,把周福军寄回去的钱都还给了他!良心痛么?周大人这辈子,唯一感觉到亏欠的,就是那个倚门等情郎的姑娘!“锣鼓声声正月正,爆竹声里落尽一地红。家家户户都点上花灯,又是一年好收成!”锣鼓声声!周福军感觉自己的眼睛进了沙子!老周不知道,多久没有被感动过。就在十几年前,当时东北大地一片繁荣,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集体企业,每个单位春节都要组织秧歌队。从腊月二十七到正月初三,每天大街上秧歌不断,跑旱船扭秧歌,耍龙灯那个踩高跷!这些歌都是写实的,当时的东北城市,是全国最有年味的城市!现在的东北,即便街上冒出来几个秧歌队,那也是老百姓出来赚钱的。那七八个十来人,一个鼓手几个喇叭,根本算不上秧歌队啊。十几年前,秧歌队少于七八十人,根本没有人瞄你一眼。“家家户户都点上花灯,又是一年好收成!”又是一年好收成!江启鸣歌声中淡淡的忧伤,让每一个人都深受感染。好美的画面!张莉凑到柳盈盈耳边:“我要去东北过年!”啊?你去东北过年算咋回事?柳盈盈横一眼闺蜜:“不许去!”凭啥呀?莉莉真的生气了,看似拒绝自己去东北过年,其实是排斥自己接近大叔呢!歌声止歇掌声一片:“这首歌讲的是爱情故事,男生外出打拼女生留在家。男生跟女生说明年春节就回来娶她,女生等了很久男生最后也没有回来。”真真是见鬼了!周福军傻在当场,江启鸣怎么可能知道自己的过去呢?咕咚!没错,就是自己的过去,不同的是自己是出门求学,同样有一个等自己的姑娘!误会一定是误会!老周见鬼一样的眼神,看着小江同学,他不知道这首歌不是江启鸣的。而是一个叫毛不易的少年,若干年后才创作的,此时的毛毛才四五岁,妥妥的小屁孩!“最后女孩老了,得了老年痴呆,但只要每年过春节家家户户放鞭炮的时候,女生就会很开心,以为是男生回来娶她了。”呜呜呜!所有的女性都哭出来,一首应该在新春佳节唱响的歌,却讲述如此凄美的爱情故事!连柳盈盈都哭的稀里哗啦,她仿佛看见白发苍苍的奶奶,倚在门旁脸上是温馨的笑。也许奶奶忘记了一切,却还记得那个少年,还记得少年对自己的承诺!那个少年的结局,已经不重要了!不管他是被红胡子害了,还是忘恩负义,真的不重要了!歌曲中的奶奶,本身就是一段传奇,就是一段绝美的爱情故事,比《化蝶》更美的爱情悲歌!嘘!江启鸣擦去眼角的泪水:“今天的东北,日渐成为全国的经济洼地,东北最优秀的一群人在背井离乡,我也是其中一员。”二十年后,东北人口流失才被关注,其实九十年代末到新世纪初,东北人才流失才是最严重的。那些下岗职工,绝大多数都是熟练工人,生活所迫一个个沦为北漂、沪漂、浙漂、广漂!也正是那几年之后,东北话走遍全国,让每个人都感觉亲切,因为那是乡音!“我希望自己尽一点绵薄之力,让更多的家乡人,能在家乡就赚到理想的薪水,能延续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温馨!”啪啪啪!所有人都鼓掌,一首歌被唱出乡土情怀,周福军竖起大拇指。所有人都竖起大拇指!无病呻吟的歌,注定不会流传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