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这个项目没得谈
作者:流沣      更新:2023-05-03 20:26      字数:2320
  这家公司后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小江同学还真不知道,但是千亿市值是有的。何况现在到了江启鸣手中,绝对不会让这家公司分崩离析,江某人已经把公司内定位自己的了。.com似乎还是不准成,最大的问题,还就是商业科技研究所那边啊。他忽然看向柳盈盈:“盈盈给咱爸打电话,告诉他这是一个能衍生庞大产业链的项目,让他给这边施压。记住我们不是要占谁便宜,只是想要把这个项目发扬光大,在老爸的地盘上。”大叔是为了父亲!柳盈盈连连点头,赶紧打电话:“父亲……江启鸣说,这个项目非常有前途,只是现在明珠暗投,他要买下来迁移到白山省去呢!”电话那边柳建设笑了:“挖人墙角吗?你老爸很久没做这种事儿了,不过既然是小江的主意,那我就勉为其难一回吧。嘿嘿,我们爷俩携手挖人墙角,传出去还不被人笑掉大牙?”哈!岳父大人如此风趣呢,可比马列主义老太太的岳母强多了,不枉自己为他着想啊。“告诉臭小子,一定要给我干的漂亮,就算是被人笑话也要看着精彩。否则的话,岂不是丢人?”没想到老爸这么说,看边儿上江启鸣一脸的得意,差点就要表忠心。忽然想起时间不对啊,马上午夜时分了,女儿给父亲打电话,然后男朋友突然在边上插嘴。搞不好会激怒岳父大人的!柳盈盈白一眼男人说:“好的爸爸,我会转告他的。这边就拜托你喽,美国人那边我们用经济手段搞定。”一次联合白山省、燕京城、东山省和新加坡四地各方势力,跨国界跨大洋的撬墙角行动开始。到现在为止,没有人相信这家公司能有什么样的前途。幸好江启鸣找到了这个项目,这才是真正的主角光环呢。韦文文的朋友非常给力,当天晚上就联系了相关机构,决定明天做一个调查。有了调查结果就会出现在媒体上,那些媒体巴不得搞出天大的新闻,特别是丑闻。而新加坡的媒体更是如此,弹丸之地能有多少新闻?涉及到宗主国的丑闻,势必引发媒体人的亢奋,势必不遗余力的炒作,这就够了。其实可以在国内搞,也许会更快,但是那样会有后遗症。反正收购博士伦还不着急,当务之急是收购在政府手中的那份股份,然后迁移整个公司去白山省。第二天上午,跟泰国人完美签约,这边那是相当的配合,毕竟有新财主进来有钱了!随后几个人直接找到了研究所的领导,商谈收购股份的问题,商谈收购专利权的问题。对方的态度很强硬:“这个项目是我们投资了很久的,从最初一个车间到现在为止,我们先后投入了上千万,这个项目是不可能卖的。”只有上千万吗?江启鸣笑了:“我收购的股份是按照三千万美金收购的,如果您愿意的话。不是按照三千万美金,是按照五千万美金的市值收购你手中的股票。”既然是赚大钱的项目,江启鸣就没有吝啬的想法,只是不敢过于急切。就如同当年五羊换宰相一般,给价高了只会引发诸多猜想,所以给价还真的是一个技巧活。“同时专利权转让费另算,前提条件是,贵公司所有的科技人员必须跟着公司走。当然,这些人我会给予激励股权,也会给他们现在十倍的年薪。”零贝雪呆住了,想过江启明大手笔,但是没想到会如此大手笔。要知道这个项目的人员不少,都给十倍年薪的话,那是多大一笔投资?他真的看好这个项目吗?还是就如他所说,社会责任更多一些?难以置信?搞技术的零贝雪,就算对金钱的追求淡漠一点,也知道十倍年薪意味着什么。他不会知道。江启鸣这一手,是模仿二十几年后,某些企业挖国家墙角的做派。研究所的领导一呆:“不要以为有几个臭钱就可以为所欲为,那几个臭钱你收回去吧。”这位是真的不在乎钱,还是在乎钱没到自己手上?似乎后者的可能性更大!江启鸣没有揣测别人的意思,但是这个收购案就目前来讲,对研究所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这位领导为什么不支持?毕竟到现在为止,该项目只是边缘研究赚钱,赚到的钱没有反馈给课题组。事出反常必有妖!江启鸣微微一笑:“谈判嘛总是要有来有往的,不着急,很多时候谈判不是钱的问题。我相信对研究所来说,这个科研项目不是你们的唯一。”小江同学第一次这么有耐心,其实不是对眼前几个家伙,而是对唐解放和柳建设有耐心。必须让子弹飞一会儿,相信很快会有结果的,眼前几位掌握不了玻尿酸的命运!“而且已经开发的成熟产品我不要,那些产品可以永远无偿使用我们的研究成果,这一点可以签在合同上。”毕竟本是同根生,江启鸣不想过于苛刻,不会采用针对博士伦公司的阴手。小江同学这点道德水准还是有的,奸商的奸要分对象啊,在外国人面前眼前是自己人呢。什么时候成了你们的研究成果?研究所的领导怒极:“出去,你给我出去!这个项目没得谈!”真的没得谈吗?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这个项目官方投资极为有限,如果不是零贝雪坚持的话早就下马了。1986年零贝雪进入了商业科技研究所,经过多方奔走,研究所上级才终于同意下拨3万元创业经费。拿着这笔钱,零贝雪等人把两间旧车库,改造成生化药物实验室。出行只能坐5毛钱的摩的,洗澡只能去8毛钱一次的澡堂子,睡的是办事处的沙发……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80年代末,零贝雪团队研发的生物发酵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将鸡冠、牛眼玻璃体等原料置于水稻等制成的碳源发酵液中,大大提高了玻尿酸的提取率。生物发酵法将玻尿酸的生产成本压缩了90%,从一公斤几万元降到了几千元,直接推动了玻尿酸的平民化和产业化。1988年与马来西亚成立合资企业,推出了当时家喻户晓的永芳高级润肤露,主打玻尿酸保湿。到1990年,永芳高级润肤露的年销售额已经突破4亿元。这可能是全球第一款玻尿酸护肤产品!问题是很多人就是这样,有人争的项目才是好的,没有人要的他们也会当成垃圾扫在一边,没有眼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