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作者:薛定谔家里的猫      更新:2023-05-02 11:41      字数:4816
  这两年来,她卖出去十多件皮草衣服,加上卖肉皮冻的时候藏下来的钱,她现在有五百多块的积蓄了。小姑子跟她来借五十块钱,她当然拿的出来,可是她却不能拿出来。一来小姑子跟她的感情说不上多好,要是真的碰到难处了来借钱,她是个做嫂子的,既然有钱怎么说也该拿出来,可是小姑子却是为了买一件衣服来借钱,她可不会把存款给拿出来。二来,她要是真的把这钱借给小姑子了,被婆婆知道了,婆婆心里肯定会想,你不是把赚的钱都给我了吗,怎么还能拿出五十块钱来?你肯定背着我存钱了,存的钱肯定还不止这五十块钱,一定还有更多的钱。到时候恐怕又要生一场大气!要是真的闹起来,她宋招娣可不占理,婆婆的性子又是个泼辣的,到时候要怎么收场?所以,宋招娣坚决不会借钱给小姑子的。朱乔梅来的时候都想好了,她嫂子做小买卖,说是把钱都给了她娘了,但是手里肯定是有钱的,她好好跟她嫂子说,她嫂子说不定就把钱借给她了。“嫂子,你做买卖,我哥上大学还有补贴,你们结婚这么多年了,怎么着也得有点存款吧,你就借给我吧。嫂子,我的学校里也有补贴,我攒上半年就能还给你了,嫂子,你要是怕我赖账,我给你写张欠条。”宋招娣赶紧摆手道:“乔梅,我是真的没钱,要是有钱的话,我早就给你了,哪用得着你给我打欠条,我是真的没有。这两年我做小买卖是赚了点钱,但是都给咱娘了,你也知道家里还没分家,我赚的钱都得给咱娘拿着。”朱乔梅又磨了几句,宋招娣就是不肯松口,她脸色有些挂不住,硬邦邦地说了一句:“嫂子,你做鞋吧,我先走了。”说完她抬脚就走,一阵风似的冲到了门口。朱乔松正好从外面回来,兄妹两个在屋门口打了个照面,朱乔梅白了她哥一眼,话都没说就出去了。朱乔松莫名其妙,被妹妹这样白了一眼,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他进了屋,问宋招娣:“乔梅这是怎么了,怎么看起来气冲冲的。”宋招娣叹了口气,说道:“乔梅来找我借钱,说是看到县城有卖呢子大衣的,她想买一件。可是我哪里有钱,做小买卖赚的钱都给了咱娘了。”说完她就低下头开始做活,她手里有钱的事谁也没告诉,就连丈夫都不知道。不是她信不过丈夫,而是丈夫跟大部分人一样,都认为还没分家赚的钱就该交给爹娘,要是被丈夫知道她有这么多年,却没给老人反而自己攥在手里,肯定会跟她生气的。宋招娣想的是,等到丈夫分配了工作,一家三口都到城里去生活的时候,再慢慢把这些钱拿出来,花在柴米油盐和儿子身上,那样丈夫就不会察觉她有私房钱了。只不过宋招娣不会知道,她想的这些,永远都不会来到了,朱乔松根本就没打算带她到城里生活,他的未来,根本就不会再有宋招娣了。朱乔松眉头一皱,没说什么,妹妹的脾气他是知道的,既然来借钱没借到,接下来的几天里肯定不会给他和宋招娣好脸色了。果不其然,第二天早上吃饭的时候,朱乔梅对着宋招娣没什么好脸色,宋招娣也不恼,还是一如既往地做家务,好像根本就不把朱乔梅的坏脸色放在心上。朱乔梅见状火气更大了,说话也阴阳怪气的,宋招娣就当做没听到似的,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新年终于到了,大年三十,早上要吃包子,中午要吃白菜炖粉条,晚上就要吃饺子了,家里的细粮都放在婆婆屋里,中午做饭的时候,周三巧把馒头拿了出来,送到厨房。宋招娣已经把白菜粉条炖到锅里了,看周三巧拿了馒头来,赶紧说道:“娘,我做饭就行,你赶紧出去吧,烟太大了。”“嗯,粉条菜得多炖一会儿,时间越长粉条越好吃。”宋招娣点点头,掀开锅盖开始把馒头放到篦子上热。周三巧是用柳条筐把馒头拿过来的,直到把上面的几个馒头放到篦子上,宋招娣才看到最下面放着一个金黄的窝头。这个黄色的窝头在一众白馒头中间是那么突出,宋招娣却好像没看到似的,把那窝头和馒头一起放到了篦子上。盖上锅盖,宋招娣坐下来开始烧火,她的一双眼睛被红红的火光映着,十分平静。做好了饭,宋招娣还得跟太婆婆和婆婆一起拜神,拜完神以后,才能开始吃饭。一碗碗粉条菜被端上了桌,馒头也放在柳条筐里被端了上来,一家子坐在一起,开始吃年三十的午饭。周三巧掰了一块馒头给孙子,说道:“宝儿吃馒头,等到晚上咱们吃饺子。”朱奶奶朱海田朱乔松朱乔梅也纷纷拿了馒头吃起来,宋招娣的手,却伸向了筐里唯一的一个黄色的窝头。做饭的时候看到这个窝头,宋招娣就知道这是给自己吃的。宝儿见她拿了窝头,就说道:“娘,你吃馒头,不吃窝头。”宋招娣眼睛一酸,脸上的表情却没什么不对,反而笑着对儿子说道:“娘喜欢吃窝头,宝儿你吃馒头吧,等到娘吃完了这个窝头,再吃馒头。”吃过饭,宋招娣刷了碗,给所有的神仙都烧好了香,就开始和面包饺子。公公和丈夫是男人,是不会包饺子的,奶奶年纪大了,坐的时间长了就腰疼,不能包饺子,婆婆吃过饭就出去找人打牌了,自然也不可能包饺子,小姑子更不可能帮她包饺子了,六个大人一个孩子,最少也要包三盖帘饺子,从和面,剁菜,调馅,到包饺子,都是宋招娣一个人做。她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委屈的,谁家不是这样过的,哪个媳妇过年的时候不得包饺子呢。第6章大年初四,宋招娣和朱乔松一起回了娘家。宋招娣姐妹好几个,她是老五,上面四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她爹娘当初为她起名宋招娣,就是希望她能招来个弟弟,给做爹娘的带来个儿子。宋招娣的四个姐姐,除了大姐叫宋秋云外,剩下的姐妹几个,都寄托着她们爹娘的愿望。老二叫宋秋换,希望下一个孩子能换换性别,老三叫宋来娣,希望能来个弟弟,老四叫宋带娣,希望能带个弟弟,老五叫宋招娣,希望能招个弟弟。也许是宋招娣就是个招弟弟的,她三岁的时候,她娘赵菊花一下子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这下子宋招娣的爹娘可算是如愿了,这下谁还说他们家是没儿子的命,他们家生儿子,可是一生就生两个,整个村里从老到小,都没有一对双胞胎小子。宋招娣跟弟弟们只差两岁,没有弟弟的时候,她爹娘对她也没多上心,等到生了儿子,宋招娣就更是可有可无了。好吃的是没有宋招娣的份的,吃不饱也饿不死,宋招娣一直长到十岁,她弟弟能上学了,她才跟着去上学。等到十三岁,宋招娣就辍学了,原因是弟弟们上学不用跟着了,十三岁也可以挣工分了。宋招娣和朱乔松的婚事,她娘赵菊花可是满意的很,朱家条件不差,朱海田是村里的会计,他大哥是个工人,没儿没女的,遗产全都留给了朱海田这个弟弟,朱家的日子肯定比一般人家的好,钱,肯定也比一般人家多。要是女儿跟他成了,只要结了婚能生个儿子,以后整个朱家的家业还不都得是女儿跟朱乔松的,到时候肯定能拉拔自己的两个儿子。等到朱乔松考上了大学,赵菊花对这个女婿就更满意了,这可是大学生啊,十里八村也没两个的大学生,等到以后可是国家的人,一辈子都有国家养着,不愁吃穿的。五闺女的这门亲事,还真的是做对了。宋招娣和朱乔宋领着孩子进了家门,正倒水的赵菊花赶紧放下手里的水壶,出屋里门迎接:“乔松,你来了,快进屋里来,外面冷。宝儿,让姥姥看看,又胖了没。”进了屋,屋里已经不少人了,宋招娣的大姐,二姐一家子都来了,加上两个弟弟和他们的妻子孩子,屋里现在就连个下脚的地方都快没有了。宋招娣跟姐姐弟弟弟媳们打了招呼,赵菊花就在一边指着里屋说道:“招娣,你带着乔松去里屋,我早上刚烧了炕,那屋里暖和。”朱乔松说道:“大娘,不用了,我们在外面就行。”到了十一点,宋招娣和大姐宋秋云一起去厨房做饭,她二姐三姐都有小孩子,两个弟媳的孩子也都在吃奶,只能他们两个去做饭了。今天吃粉条菜,趁着厨房没人,宋秋云问道:“招娣,乔松今年就得毕业分配工作了吧?”宋招娣拉着风箱点点头:“我听乔松说阳历五月里分配,先得实习半年,然后才能转正呢。”宋秋云见四下里无人,小声说道:“招娣,等到乔松分配了工作你就跟他一起去城里,现在外面的风气乱的很,你可得好好看着乔松。”宋秋云的话让宋招娣心里一个咯噔,一向不敢面对的事被大姐这样直白地说了出来,宋招娣差点招架不住。她低下头往灶膛里添柴,不说话了。宋秋云见状心里滋味也不太好受,五妹结婚好几年,妹夫朱乔松对待五妹的态度她是看在眼里,这还没有工作呢对五妹就冷淡的很,等到分配了工作成了医生,碰到的诱惑肯定得有,到时候还不知道怎么样呢。“招娣,我也是为了你好,”宋秋云压低声音说道:“你平日里多为自己想想。”多的话她没有多说,要是来个人被人听到了,那可就不好了,别人得寻思她撺掇着妹妹跟婆家人离心呢。宋招娣点点头,也小声说道:“姐,你别说了,我心里有谱。”丈夫对她的态度她一直都知道,可是她毕竟是丈夫的元配,还给他生了个儿子,家里的公婆她照顾着,丈夫大概不会那么没良心吧。因为大姐的话,宋招娣的心里一直乱哄哄的,等到回家的时候,朱乔松在前面骑着车子,宋招娣坐在后面,她鼓起勇气问道:“乔松,你们学校要是分配的话,那大概能分到什么地方?”朱乔松好一会儿没说话,宋招娣本来以为他不会回答了呢,他却在前面说道:“这个谁也不知道,一切都听国家的安排。”宋招娣又说道:“那等你分配了工作,我就带着宝儿跟你去你工作的地方,你是个大学生,最小也得分配到县里的医院吧,咱们就让宝儿在县里上学。”这是朱乔松回来之后,宋招娣第二次提以后跟他一起生活,朱乔松本来不想说话,可想到他就打算跟宋招娣离婚了,现在打个预防针也是好的:“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现在想这么多有什么用,你在家里带孩子就行。”宋招娣张了张嘴,到底是没说什么。到了家里,宋招娣陪着儿子玩,朱乔松话都没说一句就出去了,朱乔梅看见宋招娣冷哼一声,回了自己屋。朱奶奶见自己孙女好像心情不太好,就问道:“招娣,你怎么着她了,今天也不知道怎么了,一大早起来就气不顺,绷着个脸。”宋招娣当然不能说小姑子跟自己借钱自己却没借给她了,就笑着摇头:“我也不知道。”宋招娣卖了两个冬天的肉皮冻了,也是有几个顾客的,头过年前,她跟一个顾客约好,初六下午去长口子送红薯糖和肉皮冻。顾客的儿子初八要结婚,过年前买肉皮冻怕放不到时候,就跟宋招娣约好,初六下午在赶集的地方碰头,买几斤肉皮冻和红薯糖。初六要去送货,初五就得把红薯糖和肉皮冻做出来,因为刚过年,家里来了亲戚,宋招娣只能等到晚上再做肉皮冻了。初六这天天气还算好,只是有点风,周三巧就说道:“招娣,要不你别去了,这天看着想要下雪。”丈夫走亲戚回来,宋招娣立刻就开始把东西绑在车子上,听到婆婆说让她不要去了,宋招娣摇摇头:“娘,我跟人家约好了,必须得去,人家等着咱家的东西办喜事待客呢,要是我不去送,得耽误人家的大事。”宋招娣说话间就把放着肉皮冻的塑料桶绑在了自行车上:“娘,我先走了。”从家里到长口子得有六十多里地,大约两个小时能到,现在一点多,到了那里三点多,回来的时候五点多,天还不算太黑。宋招娣心里是这样盘算的,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天越来越阴,风也大了起来,可是人却是老也不来。宋招娣等的有些心急,要是再等一会儿人还不来,她就回去了,这天看着可不好了。宋招娣刚这样想完,就看到路的那头来了个车子,是买主来了。“大妹子,真是不好意思啊,我家里出了点事,来的晚了点,幸亏你还没走,要不我可就抓瞎了。”人来了,宋招娣也不好意思说什么了,她问道:“五十块红薯糖,十斤肉皮冻,对吧?”“对对对。”“红薯糖是一分钱两块,肉皮冻是一毛五一斤,一共是一块七毛五。”宋招娣拿出秤给人称了十斤多肉皮冻,又把一斤数好的红薯糖递到买主手里:“大姐,你数数,里面是五十五块红薯糖。”“哎呀,不用数了,大妹子你是个实诚人,不用数了。”拿了钱,宋招娣收拾了东西,骑上车子就往家走。风虽然有些大,但回去的路上是顺风,她骑着车子并不费力。还没走出几里地呢,雪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