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节
作者:笔下求生      更新:2023-05-02 10:01      字数:2387
  自留地、庄稼地、菜园,不至于说寸草不生,但,留下的也再没任何价值了。鸡鸭尸体遍地。许问家的三头奶牛倒是存活了下来,这得感谢许秋石那栋盖了一大半的石头房子。不过奶牛,还救下了营部一部分猪和羊。房间门空间门有限,挤不进去的都放生了。有些没活下来,有些活了下来。有官兵正在四处追这些幸存者。原本铺好的路被断树残枝折得严严实实。分工后的官兵们,开始着手清理大树。先把那些欲断不断的树枝砍掉,然后和地上的树木一起清理出去。卫生连的人负责伤患。这么大的台风不可能没伤人。不过百姓都安然无恙,伤得都是官兵。掩护百姓离岛时被砸伤的。多数是轻伤,还有一个骨折了。炊事班的人四处搜罗剩余食材以及锅碗瓢盆,然后在空地上清理出一片地方开始做饭。多数的锅都被砸漏了,还能继续服役的大铁锅寥寥无几。嫂子们自动自发把家里能找到的好锅都一起送了过来,同时搭把手生火烧水做饭。台风一过,留下一片狼藉还把凉爽的空气也带走了。这回真得是军民一条心,同吃同住了。许问清理完木屋后,还去了工厂。她的工厂墙体是打印出来的一体成型,也就是说整个车间门是一个整体,面积大重量够,所以只窗户破掉,但是其他没事。设备都用塑料布蒙着也没进水。许问松了一口气,有这些,最起码能保证大家饿不死。罗泽民就没她好运了,厂房的垒砌的,倒了一面墙,砸坏了一部分设备。不过这边的打印机都是现造的,也没什么珍贵设备和值钱的材料,也就破个小财。总之,彩虹岛上没有人全身而退,只有穷和更穷的区别。其实像渔民们,他们本来就什么都没有,这场台风对他们而言影响最小。被刮没的最重要的财产大约就是那些晒在外面的渔网。一直折腾到傍晚,岛上才终于传来饭香味。所有的人都饿了一整天,还干了一天的活,饥肠辘辘。能找到的碗筷先依着孩子们用,像路远征他们都就地取材,能找到什么算什么。比如椰子壳、头盔。这种情况下,能吃上饭就是好的,脏不脏大家也就不那么在乎了。路远征折了一根树枝,拨掉皮,截了两段差不多长度的给许问当筷子。许问的碗是榴莲皮。榴莲都被吹落了。其实榴莲热量很高,饱腹感很强。只可惜这些壮劳力们宁愿饿着都不肯吃。许问跟嫂子们分了分,上午一瓣榴莲一直干活到现在都不算很饿。剩下的壳,大家挖了下,当碗用。袋子中的米都被污水冲泡,只有部分比较细致的人,盛米用的是米缸或者坛子才有侥幸保存完好的。才有了大家喝的米粥。人太多米太少,说是米粥,每个碗里其实没几粒米。晚上大家还是得上船睡觉。第二天稍微好一点了。清理善后工作还在继续,只是岸上的补给船过来了,给大家运送来了生活物资。粮油米面锅碗瓢盆。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一周。一周后的彩虹岛,有点像许问刚来时候的样子,一片荒凉。只荒凉不慌乱,杂草断树被清理干净,重新露出干净的青石路。两个电业局的小伙子在懂电的官兵的帮助下日夜赶工,现在暂时恢复了部分供电。风车倒了不少,还需要扶正后,修复受损零件,如果能修复的话。若不能修复,还得彩虹岛重新申报,再等发来新的风车。所有的人都是白天干活,晚上到船上休息。清理干净台风带来的后遗症之后,就要灾后重建。这又是个大工程。路远征当初绘制的那副巨型地图也没能保存下来,不过许问缩小版的有很多张。当初许问弄立体打印的时候,还拿那副图练过手,打印出立体模型。至于复印件纯粹是为了备份。没想到现在派上了用场。这一天,路远征召集了全彩虹岛的人开会。“不管大家是百姓还是工人,在这次灾害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但,对彩虹岛来说也算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之前彩虹岛上,官兵和家属们住的是木屋,众所周知,木屋在潮湿的海岛上其实也坚持不了几年。诸位刚上岛的还住帐篷,房子还没来得及搭建。这次也算是个机会,大家一同重新开始……”路远征拿着喇叭,尽量言简意赅的传达命令。其实也没多复杂,就是集体盖房子。这回再盖房,营部和家属区要重新合在一起。厂区自建宿舍安顿工人。像许秋石、李嫂他们这些岛民和渔民们划行政村,按户分好宅基地,大家自建房。学校也得重新建设。在盖房子前,部队会出资先建一个窑厂,烧制砖瓦。这个过程中,需要所有的青壮年采石打地基。妇女们再看好儿童的同时,配合炊事班做好后勤保障。路远征统筹全局,每天早出晚归。许问则忙着在保证生产的情况下,修补厂房以及盖新宿舍。生产一恢复就不能停,所有的订单都是有交货日期的。宿舍依旧是许问打印的墙体。一回生二回熟,打印墙体速成房子对许问来说流程已经相当熟练了。这回她宿舍建了一栋二层。需要在之前的打印机上再进行调试。这个技术许问还是有的。二楼住人,都是四人间门,每个房间门配备单独的卫生间门。一楼有食堂、餐厅、职工小卖部、阅读室、活动室。说起来几句话的事,忙起来也是顾不上家。所以路远征回来了约等于没回来,两个人同住一间门房,基本上互不见面。也不能这么说,回船上晚的那个能看看另外一个睡颜。起早的那个也能。忙碌中,一晃又到了国庆。彩虹岛到处张灯结彩庆贺新生。一栋栋崭新的砖瓦房跟强迫症一样,齐齐整整。统一盖房就是这样的好处。新的营部很大,和岸上的大院一样,圈出一片地围起来。院里有营区有家属区有训练区还有军事重地。为了节约地方,连队都是建的二层楼。家属楼还没建完,是两栋四层。这个不是官兵们建的,是专业的工程队过来了。同时过来的还有电业局以及风车厂的人。新居都要通电,所以电业局的人等房子盖好就开始布线走线扯电表。以后除了常年驻守岛的那两个小青年之外,又多了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