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电话”轰炸
作者:朔时雨      更新:2023-05-02 09:10      字数:2812
  天庭。玉皇大帝一如既往,正在批阅奏章。就在此时,玉皇大帝心神一动,却是直接被惊动了。而脑海中,更是直接响起一段祭文。“伏以去秋之潦,丰不补凶,饥民食糟麦为命。而天久不雨,苗将槁焉。旱非人力之能移,徒知奔走。雨者,龙神之所作,玉帝之恩旨,其忍不为,薄尊拙辞,致诚而已,尚飨!”通过天箓的感应,玉皇大帝瞬间就得悉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按照惯例,凡是道人以五雷之法求雨,他都会恩准。但偏偏,这道人是为燕地求雨。韩赵燕都事关他在人间的布局,自然不予受理。不过,五雷法毕竟是他、老君和人间修士订立的天之契,他可以选择不予受理,但却也不会贸然打断有道全真的仪式。人间界,得了天箓的修士很少,各个都是有道之士。对于这批准天仙,玉帝素来还是很重视的。雨,下不下,决定权在他。但该聆听的祷告,还是要聆听的。身为三界最高统治者,亲“民”的形象还是很有必要的。在玉帝看来,这些得了天箓的“民”,那都是他的官员备选。若要比喻的话,就有点类似秦云前世的“秀才”“进士”,身上都有功名。很快,求雨祷告完毕。玉帝微微一笑,也没有放在心上,继续开始批阅奏折。但是。玉帝刚刚翻开奏折,还没来得及看,却是再次被惊动。他的脑海,却是再次响起一片祭文。“古训参上,敬天神鬼,行义有道,天神祝曰。万民泱泱,义不行弊,天罪降之,凄心惶惶……”玉帝微微皱眉。这道人还真是执着!不过,这程序他也熟。求雨为了表示诚心,连求三次那也是有的。祭文、祷告他听完,但这雨是不可能下的!玉帝端起一杯香茗,小小喝了一口。第二次求雨仪式,很快就过去了。玉帝也没就这么开始批阅奏折,他在等等凡间道人的第三次求雨。这就像是人间的“三请三辞”,都是有固定仪式的。都是规则内,就算是玉帝,也挑不出刺儿来!不过,事不过三。只要第三次求雨过去,他就可以安宁了!不多时,玉帝脑海中再次响起一篇祭文。“致祭于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选穹高上帝:念燕赵千里之地,久旱无雨。天干地裂、长河见底,水乡失润、禾苗枯槁,生灵哀嚎、怨气应天。祈玉皇陛下,佑万民,布恩德,使山川出云为雨,结露成泉,涓涓绵绵、广布甘霖。”听完第三篇祭文,玉帝无喜无悲。坐享玉帝之位这么多年,他见识的太多了。凡牧民,恩威并施。没有重威,何来隆恩?雨水,不过是牧民的手段之一而已。天庭,可是还有散播瘟疫的瘟部,主管蝗灾的“虫蝗”。玉帝随手拿起奏折,开始批阅。但刚刚读了三句话,脑海中却是再次响起一篇祭文。玉帝错愕。这不是已经上表三次了吗?这是哪儿来的道人?不讲规矩!“秦云?”玉帝蹙眉,不由想到不久前奎木狼和哪吒的汇报。秦云的家乡好像就在燕地!若是乡梓地,那倒也能理解。不过,玉帝可清楚的记得,他并没有给秦云授过天箓。是天箓传承,还是另有他人?无论是哪一种,那代价都相当大。但是。这五雷法毕竟是求雨的正规渠道,玉帝放下奏折,还是认真听了起来。“井中无水,泉底无津。富室聊以全生,穷民难以活命。十岁女易米三升,五岁男随人带去。城中惧法,典衣当物以存身;乡下欺公,打劫吃人而顾命伏唯玉皇陛下大发慈悲,普降甘霖!”第四次祈雨完毕,玉帝不由沉思起来。韩燕赵三地的灾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吗?竟然引得得了天箓的道人罔顾规矩,求雨三次不成,那可是要落人口实的。搞不好还会被人攻讦“失德”,所以苍天不应。但是。这道人竟然连求四次!“为民而不惜身,倒是一个道德高隆之修!”玉帝不由暗自点头,感觉稍候可以派遣千里眼顺风耳去探察一番,看看究竟是那个有道真人。倒是可以考虑招上天庭,做个干臣!不过。下界现在的格局,虽大局已定,但也不容松懈。待秦灭六国之后,他倒是可以给燕赵韩魏之地一些补偿。几年与民休息之后,这些地方很快就会恢复元气。数息后。玉帝再次翻开奏折,但是,刚刚看了几个字,脑海中却是再次响起一篇祭文。啪!玉帝直接将手中的奏折摔在了桌子上,这还没完没了了?玉帝站起身,心头不由生出一团无名火。求雨,哪个不是求了三次就不求了?这是哪儿来的泼道人?这也忒不讲规矩了!是那个秦云吗?数息后。玉帝脑海中再次响起一片祭文玉帝:“”混账!要不是求雨走的是正规程序,玉帝都想直接缴了那混账的天箓。“这混账难道还妄图以此胁迫朕不成?”玉皇大帝身为天帝,又岂会受此胁迫。数息后。玉帝再次接到一片祭文玉帝:“”好个无法无天之徒!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他片刻不得歇息,时间算的刚刚好。此时,玉帝哪儿还不明白,下界那道人的心思?他倒要看看,那道人能耗到什么时候去。一盏茶后。玉帝来回踱着步子,眼睛突突突。短短一盏茶,玉帝感觉比他连续处理一年的公文还累。高高在上的玉皇大帝,首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电话轰炸”!是时。又一篇祭文传来,写的端是花团锦簇,各种马屁向他拍来。玉帝虽生气,但却不由欣赏起祭文。好文采!但是。他好烦啊!玉帝本不想惊动外臣的,但被接连不断的骚扰,实在是太恶心人了。玉帝宣了千里眼、顺风耳。又接了一篇祭文后,千里眼顺风耳回来了。千里眼:“臣奉旨观听燕国祈雨之事,那秦云在燕地设一祭坛,已连续求雨十天十夜,凡人皆感其诚,人人皆争诵其美名”千里眼顺风耳面无表情,但内心却是震撼无比。求雨竟然还可以这么求活久见!玉帝蹙眉。秦云这么“诚”,而“天”却没有一点表示,却是反而显得“天”过于冷厉、失德!顺风耳:“陛下,现在凡间都在争相传颂剑仙秦云祈雨前所说过的一席话。”玉帝:“讲。”顺风耳:“剑仙登台前,有灰帽皂衣男子问‘此去求雨,若不成则如何?’剑仙曾言‘一次不成,则求第二次,第三次,直到天下雨为止’。”玉皇大帝:“”千里眼欲言又止。玉帝:“爱卿畅所欲言即可。”千里眼:“臣看到燕赵韩诸国,大量的道门弟子,尽皆被那秦云所感召,纷纷于各国各地设祭坛。打算效仿剑仙,开坛求雨。”大量道门弟子老君插手了?玉帝面无表情,若有所思。顺风耳:“楚国有个叶凡,赵国有个萧炎,韩国有个林雷,魏国有个洪易他们尽皆准备响应秦子号召,打算登台为民请命!”千里眼:“臣以神通观之,俱是道德全真之士也。”“”玉帝忽然感觉脑壳儿痛。光是秦云一个人定时求雨,就让他够头痛的了,要是下界有道之士尽皆加入。那他还能做其他的事了吗?话说,下界有这么多受了天箓的真人么?叶凡、萧炎、林雷?玉帝不记得有给他们授过天箓啊?!这又是从哪儿继承的天箓?玉帝蹙眉,感觉到了一股阴谋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