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2章 欢喜债(二十七)
作者:尘墨墨      更新:2023-05-02 03:10      字数:4463
  从头到尾,东凌侯和唐氏都没有问周子阳的意见,自然也就没有问银川公主了。提到回门,银川公主的眼睛就亮了起来。自然就没有提的必要了。虽然北漠距离大齐千里之遥,但那是银川公主的家,回家的路再远,再苦再累也甘心。周子阳两眼瞪着自家亲爹,哪有他爹这样迫不及待让他送银川公主回门的啊?他们才回来几天啊。周子阳有心抗议,但银川公主一脸欣喜的样子,话到嘴边都咽了下去。“我去镇北王府一趟,让姐姐多调些药泥,带在路上用。”周子阳道。就银川公主这脸回北漠,他心虚啊。虽然北漠王可能早就知道银川公主被他逼着走路,被晒黑的事了。银川公主只顾着高兴,还真没顾上自己的脸。镇北王世子妃说她的脸要恢复,至少要三个月啊。他们就算走的再慢,三个月也到北漠了。银川公主回家的喜悦心情蒙了一层阴霾,她怕给北漠丢脸。暗暗的,银川公主瞪了周子阳一眼。周子阳望着她,银川公主默默的把眼睛移向别处。这事……好像不能全怪他。是她自己要走路的,不然也不会晒的这么黑。东凌侯府的宽厚,善解人意,北漠使臣折服,难怪皇上无论如何也要和东凌侯府结亲了。这样事事为他人着想的亲家打着灯笼都难找了啊。北漠使臣起身道“那就三日后启程回北漠,我们就先回行宫了。”银川公主起身送他们。起的不急,但双腿发软,眼睛有点晕。昨晚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的,虽然早上起晚了些,但睡眠不够。北漠使臣担心道“公主没事吧?”银川公主庆幸自己脸黑,不然这会儿她肯定跟煮熟的螃蟹似的了。北漠使臣问完,就猜到怎么回事了,老脸微红,还得装作不知道“公主好好歇息,臣等先行告退了。”说完,赶紧退下。唐氏暗瞪了自家儿子一眼,心底又盼着能早日添个孙儿。想着儿子三日后就启程送银川公主回门,唐氏又有点舍不得了。儿子在身边吧,闲他太闹。不在身边吧,又想他。不过唐氏还是高估了她和东凌侯对周子阳的忍耐力。他们以为能忍周子阳三天不上火想揍他,结果不到两个时辰,周子阳就挨打了。嗯。谁让周子阳找打呢,居然敢往自家亲爹娘的脑门上摁黑锅。午饭一起吃的,银川公主还记得周子阳的话,他爹娘不喜欢女儿家吃太多。结果上了桌后,唐氏给银川公主夹菜,让她多吃点儿。银川公主吃了半碗饭就说吃不下了。唐氏见了道“怎么就吃这么点儿?身子怎么扛的住?”说着,往银川公主碗里夹了只鸡腿。吃的太少,身子骨哪结实的起来,宁肯稍微多吃点儿,然后去花园多逛几圈。银川公主摇头。唐氏再劝。银川公主疑惑的望向周子阳。怎么和他说的不一样?周子阳轻摇头。只是这点小动作,没有瞒过东凌侯的眼睛,他眉心一皱“怎么回事?”“没事。”周子阳摇头。东凌侯望向银川公主“你来说。”东凌侯语气一认真,银川公主就不敢看周子阳了,她道“他和我说爹和娘不喜欢女儿家吃太多,让我少吃点儿……。”周子阳“……!!!”嗯。周子阳说的话,东凌侯府的丫鬟都听见了,原本是打算和唐氏告状的。但后来瞧见银川公主吃的真心不少,就默默的把告状的念头给压下了。以前芊芊吃的多,紫灵都帮她把饭量缩了一半。银川公主贵为公主,吃这么多……当然了,她就是吃再多也吃的起,但吃这么多肯定会长肉啊。让她少吃一点也是为了她好,丫鬟就不告周子阳的状了。没想到丫鬟没捅给唐氏知道,银川公主自己说了。唐氏气的要拿鸡毛掸子抽周子阳了“银川公主能吃多少,你要饿死她吗?!”周子阳忙道“娘,我是为了帮她缩减饭量……。”唐氏气的要起身拿鸡毛掸子了。就算是为了帮银川公主缩减饭量,那也是他们小两口的事,在他们院子里,他们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不知道。可这混账东西居然把这黑锅摁他们身上。刚进门的媳妇,还是个公主都不让人吃饱饭,说出去还不得笑掉人大牙啊?唐氏刚起身,就被东凌侯摁下了。唐氏看向东凌侯,东凌侯已经吩咐道“把他拖下去。”周子阳“……!!!”东凌侯话音一落,就进来两小厮,把周子阳从椅子上架了出去。周子阳还不敢反抗。他虽然武功高,可双拳难敌六七八九十双手啊。越反抗,挨打的越惨。银川公主目送周子阳被拖下去,直到唐氏的说话声把她眸光给抓回来“以后他要敢欺负你,你就和娘说。”银川公主微点了下头。唐氏给她夹了块鱼道“多吃点儿,就算要缩减饭量也要循序渐进,当以身子为重。”银川公主感受到了唐氏对她真诚的关心,重重的点了下头。不过她也没有真敞开了吃,吃的饭量只比在北漠的时候多吃了小半碗。吃完了,又说了会儿话,就回自己住的院子了。半道上,周子阳被小厮搀扶着走过来。远远的,银川公主差点没认出周子阳来。被打的鼻青脸肿的,比前天被蜜蜂蜇还要重几分。东凌侯府的丫鬟们习以为常了,面不改色。从北漠来的几个小丫鬟那是目瞪口呆。真……打了?周子阳呲牙咧嘴的摸着嘴角,要银川公主扶他。银川公主那点力气哪扶的住他啊。怕压垮银川公主,只能自己用力,结果小厮把他交给银川公主后就走了。周子阳一瘸一拐的回了屋,银川公主要宣太医。周子阳“……。”“这么点小伤,用不着宣太医,你帮我上点药就行了。”周子阳道。这么点小伤都宣太医。那一个太医常住东凌侯府都忙不过来。屋子里有祛淤青的药,丫鬟取了来,银川公主帮周子阳上药。周子阳觉得银川公主不是在给他上药,那是在他伤口上撒盐。怕药涂的不够均匀,她涂的细致也用力,疼的周子阳怀疑人生。“他们真的揍你啊?”银川公主声音飘的厉害。嗯。银川公主之所以涂的用力,是她怀疑周子阳的伤是假的。做爹娘的哪舍得这么揍儿子啊?前两日虽然把周子阳吊在了树上,但毕竟没真的下手抽鞭子,而是交给她处置。..com银川公主自小在北漠皇宫长大,虽然北漠皇后的地位岿然不动,但既然是后宫,就免不了勾心斗角。哪怕就是看,听八卦也知道不少。这苦肉计是后宫内宅的常用手段了。银川公主看着周子阳的眼角“有点破皮了。”下手轻了又轻,就跟羽毛拂过一般。周子阳都有点恍惚“没事,这药膏是我姐特制的,用了不会留疤。”也正因为知道不会留疤,所以小厮们下手就更无所顾忌了。周子阳“……。”银川公主想起周子阳说的他是家中独子,但没有地位的话——竟真的没什么地位。不过周子阳被打也活该,居然骗她!银川公主心下微恼,但见周子阳挨打后的脸,又于心不忍。不过很快银川公主就知道她是在瞎操心了。歇了不到半个时辰,周子阳就从要被人搀扶到要出去逛街了。“我没事了。”周子阳道。“不是要去逛街吗,我陪你去。”银川公主望着他“你这样能出府吗?”周子阳摸着自己的脸道“没事,街上的人也习惯了。”银川公主“……。”银川公主摇头不去,周子阳拉起她便往外走。到了闹街,那些小摊贩都目瞪口呆了。东凌侯府二少爷前儿才成亲,这才过了两天啊,就又挨打了?最害怕的还是那些世家子弟了。对于周子阳挨打,他们是最愤怒的。没办法,十年前,南安王和靖国侯他们把儿子送去东凌侯府训练,还有九皇子和赵小少爷他们,足见东凌侯教育儿子方面让人信服。东凌侯隐姓埋名,重建飞虎军,谁人不敬佩?周子阳是他膝下唯一的亲生儿子,他都舍得往狠了揍了,其他世家老爷有什么舍不得打儿子的?不打不成材啊。不夸张的说,至少京都一半世家少爷挨打都是托了周子阳的福。本来以为周子阳成亲了,就不挨打了,他们也能少挨几句训斥和鸡毛掸子。谁想到刚成亲就揍成这样了。这不是给他们爹树立不好的榜样吗?!“你们说东凌侯是不是三天不打儿子他手痒啊?”有世家少爷郁闷道。“要命的是我爹打我也打上瘾了。”另一世家少爷更郁闷。以前他爹揍他还心疼,偷偷的去窗外看他上药。挨了几顿打之后,连药都不让小厮给他上了。有和周子阳熟的,实在忍不住抗议道“你都成家了,能不能让你爹不要揍你了?”周子阳“……。”银川公主“……。”这话说的好像他喜欢挨揍似的。周子阳看着那世家子弟,那世家子弟扶额“当我没说。”银川公主借口去别处逛,偷偷问小摊贩东凌侯府二少爷是不是经常挨揍。小摊贩笑道“我在这里摆摊十年了,极少见到他脸不青的时候。”银川公主“……。”丫鬟吓住了“东凌侯也太凶残了吧?”连亲儿子都舍得这么打,对儿媳妇肯定更严格了。小摊贩笑道“谈不上凶残,只是严格了些。”“严格点好,像我家儿子,他娘总护着他不让我教训。”“我偷偷打了一顿,听话多了。”“这儿子啊,该管教的时候,千万不能心疼他小不扛打,咱们做爹娘的还能没分寸把他打出个好歹来吗?”东凌侯府二少爷就是最好的例子了。打的鼻青脸肿的,不还活的好好的。他们打儿子可都没上过脸呢。这条闹街,周子阳熟的很,他身上没钱了,银川公主买的东西,通通赊账。但凡是个铺子,二话不说就给赊了,周子阳道“这欠账三个月还你。”“二少爷什么时候来销账都成。”掌柜的笑道。银川公主知道周子阳的钱都给了赵相,最后到她手里了。她现在富得流油,所以买起东西来眼睛都不眨一下。但周子阳不让她付钱,宁肯赊账。银川公主望着他“三个月后,你就有钱了吗?”“嗯。”周子阳点头。不但有钱,应该还不少。远道去北漠给岳父大人请安,自然要顺道撸点羊毛回来了。此时此刻,远在北漠的北漠王正处理朝政,突然后背一阵发凉。他愣住了。伺候在一旁的公公忙道“皇上怎么了?”“没事。”北漠王摇头。在街上逛了一圈,买了一堆东西,然后回府。第二天,银川公主再不肯逛街了。贵为公主,她实在没有赊账的习惯,再者,她也疲惫,没力气出门了。银川公主萎靡不振,焉了吧唧的,周子阳精神抖擞。想着又要出远门了,去和兄弟们道别。九皇子和赵端他们真没想到周子阳才回京就又要去北漠,还真有点舍不得。他们四个从小一起长大,做什么都一起,周子阳不声不吭的逃婚几个月,他们虽然不担心他的安危,但少了个兄弟不在身边,日子都无聊了些。好不容易回来了,现在又要走了。皇上还不知道周子阳要和北漠公主回门的事,早朝后,他把东凌侯叫去御书房,问他“北漠那么远,怎么让阳儿送银川公主回门?”东凌侯看着皇上道“阳儿成亲了,就不能再和以前似的无所事事了。”“等他和银川公主从北漠回来,我就让他入朝为官。”周子阳是东凌侯唯一的亲生儿子,周子阳将来是要继承他手里的兵权,成为周子谦的左膀右臂。既然手握兵权,就得和北漠保持距离,否则就说不清了。往后银川公主再回北漠的机会渺茫,她一个女儿家远嫁来大齐,东凌侯和唐氏于心不忍。趁着还有机会,让她多尽些孝道,将来也不留遗憾。东凌侯考虑周全,皇上无话可说“是该给他们这些小辈点正事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