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作者:尘墨墨      更新:2023-05-02 02:52      字数:2282
  东凌侯事情办完了,就告退了。留下皇上坐在龙椅上对着十万两,不知道做什么反应好。他这个皇上亲爹,想给女儿修建个公主府,既没钱,吩咐的人还办事不利,连地都没有。女儿自食其力,不但自己丰衣足食,还能帮他这个父皇。这钱虽然是给东凌侯的,可最后买马匹装备的是飞虎军,那是朝廷的军队。皇上对着银票走神半晌。最后……皇上恼顾韵峰了。他怎么就不知道先把银票送进宫和他说一声,然后再把银票送去给东凌侯呢。丹书铁劵是他这个皇上给的。可功劳都是东凌侯的啊。皇上这个亲爹的面子往哪里放?出了御书房,东凌侯就浑身松快了。这十万两在他手里放了三整天了,还给紫灵吧,飞虎军又确实需要配上马匹,提高战斗力。可不还吧,做爹的用女儿的私房钱,颜面无存啊。不论是皇上还是东凌侯,那都是很好面子的。这十万两银票,紫灵是直接给东凌侯的,用刀背坑来的钱花在刀刃上,值得。她不缺钱用。美人阁就是个人人艳羡的摇钱树。这些银票在她手里,基本上只能藏在箱子底,除了芊芊偶尔翻出来数一数少没少。紫灵是肯定不会数的。紫灵没时间送去,再者她亲自送给东凌侯,他肯定不会收的。紫灵便让顾韵峰送去。东凌侯让顾韵峰带回给紫灵。顾韵峰推脱不掉,便道“就当是娘子借给岳父大人的。”至于是借给东凌侯还是皇上都一样。东凌侯要给飞虎军配马匹,这钱肯定得朝廷出。顾韵峰把银票放下便告辞了。东凌侯很清楚,这钱借给朝廷,那基本上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顾韵峰也很清楚。他只是找个理由让东凌侯手下。这十万两,搅的东凌侯夜不能寐,食不知味。正巧王爷找他帮忙,东凌侯一瞬间就想到了解决办法。他女儿的东西肯定不能白占的。丹书铁劵的价值非金钱能横梁。若是十万两能换一条人命,那卫国公世子就不用死了。事情解决了,东凌侯浑身轻松的回侯府。半道上,他瞧见一顶软轿往另外一边走。那顶软轿他碰巧认识。他眸光一动。看来去永州查文远伯贪墨一案的官员回京了。这方向是通向卫国公府的。卫国公世子虽然被砍了脑袋,但文远伯府大姑娘救他有功,一码归一码,救命之恩,卫国公府不能不报。文远伯的案子说重很重,说轻也很轻。全看查案的官员怎么往上呈报了。皇上久居皇宫,就算有心腹,也不可能遍布大齐各个州郡。天子是最好骗的。因为他听到的都是别人转述的。什么样的案子都能压的下来,推一两个替死鬼出去,就能把文远伯摘个七七八八。文远伯对唐氏的凉薄,东凌侯一直记着呢。唐氏顾念文远伯是老文远伯仅剩的独苗了,看在老伯爷的面子上一忍再忍。东凌侯可没有那么好的脾气。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也就罢了,文远伯府胆敢威胁他,那是鸡蛋自己个想不开往石头上撞。东凌侯的怒气挑了起来可没那么容易消。看着那顶软轿走远,东凌侯笑了一声,骑马回府。卫国公府。卫国公这些天心情是一天比一天差。在府里待着闲的慌。自打卫老国公出事后,他继承爵位后,在朝堂上是叱咤风云。东凌侯一回京,要被逼的连喘息之机都没有。现在丁忧在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东凌侯翻弄风云。这种心情,真的是不能更糟糕了。还有漳州铁矿山的事,更像是一根遇刺卡在她的喉咙里,不吐不快。卫国公烦躁的揉着眼窝,外面王总管推门进来道“国公爷,去永州查文远伯府案子的郑大人求见您。”卫国公脸阴沉沉的。“让他进来。”卫国公冷道。想到文远伯府,卫国公不可避免的想到了自己的儿子。文远伯府大姑娘救他一回,结果他最后还是走上了绝路。文远伯府救命之恩,不能不报。可要整垮文远伯府的也是他。要因此放过文远伯府,就中了东凌侯的下怀了。只要东凌侯高兴,他卫国公就不会高兴。郑大人进了书房,把去永州查案的事一五一十的禀告卫国公知道。御史弹劾文远伯的事属实。这事不用郑大人禀告,东凌侯很清楚。不贪墨,文远伯拿来那么多钱贿赂他郑大人本来是打算直接上报皇上的,他刚从永州回来,还不知道卫国公世子和文远伯府大姑娘的事。听了之后,不敢擅作主张,赶紧来问卫国公的意思。卫国公想了想道“给他定个御下不严的罪。”这罪名可大可小。大了肯定要降低官职,小的话训斥几句,罚个一年半载的俸禄就算了。如何拿捏,全看文远伯在皇上那里的眼缘了。郑大人心里有数,知道卫国公心烦,把从永州得到的稀罕玩意送给卫国公把玩,便告退了。..com只是他前脚回府,刚把奏折写好,后脚他的妻兄便匆匆赶了来。孙大人是来给郑大人报信的“我刚得到可靠消息,永州文远伯一案,皇上不止派了你去,还派了心腹去。”郑大人脸色一变“我怎么不知道”“你是卫国公的人,东凌侯心知肚明,定是对你不放心,怂恿皇上另外派了人去。”“东凌侯和卫国公斗的不死不休,就等着逮卫国公的把柄呢,你可别这时候撞上去。”郑大人心慌了。他在永州查案可是闹的沸沸扬扬。他把罪名都推给文远伯手下的官员,给他找两个替死鬼。回头他呈上的供词和皇上另外派去的人不一致,这不是自己跳进了粪坑里不想好了吗?郑大人赶紧把奏折撕了,提笔沾墨,另外写一份。只是笔提起来,却迟迟下不去。孙大人望着他“你还在犹豫什么?”“卫国公要保文远伯。”“糊涂”孙大人道。“要整垮文远伯的就是卫国公。”“只是文远伯府大姑娘救了卫国公世子一命,卫国公碍于名声不能不保文远伯,他哪里是真的想保他。”“你如实禀告,也显得对皇上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