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一夜辗转难眠
作者:尘墨墨      更新:2023-05-02 02:41      字数:2207
  把吃的放在凉亭内的石桌上,芊芊看着掌心的二两银子。越看越不放心。她可不想因小失大。她转身朝墙脚跑去,把银锭子扔在原来地方。完了,见暗卫盯着她,恶狠狠的叮嘱道“那钱是我的。”“过两天姑娘出门逛街,我再捡起来花掉。”暗卫“……。”他嘴角抽了好几下。不让别人捡,那这钱和放在她身上有区别吗?在湖畔待了会儿,紫灵迈步回竹屋。顾韵峰把画卷好,放入锦盒中。紫灵望着他“你没事吧?”顾韵峰摇头。“我没事。”从小他就知道自己的生母过世了。只是没想过她会是南梁人,还是南梁郡主。东延王府被诛九族,他外祖家想必也没有什么人了,但是赵诩……顾韵峰现在只想弄清楚赵诩和他是什么关系。紫灵知道他在想什么“王爷派人去南梁应该就是去查这事的。”顾韵峰没有说话。.c0m虽然他嘴上说没事,心里多少还是受到这事的影响。不是铁石心肠,谁能做到外祖一家被诛九族了能不当一回事。一夜辗转难眠。第二天一早,紫灵醒来,就没看到顾韵峰的人影了。吃早饭的时候,他也不在。没人知道他去哪儿了,包括暗卫。紫灵手撑着下颚发呆。早知道他会反常,她就听池夫人的瞒着他了。现在后悔也晚了。紫灵轻叹一声。芊芊望着她,正要问话,外面一小丫鬟走进来道“世子妃,云王府拂云郡主和右相府周大姑娘来探望您了。”探望?紫灵懵了一瞬。这两天过的太过充实,她都把自己坠崖的事给忘记了。穿上鞋,紫灵迎接出去,就看到拂云郡主和周静漪走过来。周静漪面色如常,拂云郡主的脸是走一步红三分。毕竟她和周子谦定亲了。而且还是南安郡王逼周子谦帮忙才娶她的。想到周小少爷给她送的信,一口一个大嫂。紫灵是周小少爷的姐姐,一家长大的,性子多少都有相似,她怕紫灵也张口喊她大嫂。她有点后悔来了。嗯。她不是杞人忧天,是怕什么来什么。紫灵朝她一笑,道“见过未来的大嫂。”几乎是瞬间――拂云郡主的脸就红成猴屁股了。周静漪捂嘴偷笑。她望着紫灵道“拂云郡主脸皮薄,我可是硬拉着她,她才陪我来的,世子妃可别把她羞跑了。”拂云郡主恨不得挠周静漪了。一边让镇北王世子妃别打趣她,一边打趣的更狠,哪有她这样的?!紫灵忍俊不禁。她觉得拂云郡主和周子谦是绝配。“外头热,咱们进屋说话。”紫灵道。“你们怎么来了?”拂云郡主已经羞的不知道说什么了。周静漪则道“听说你和世子爷坠崖,我们怕你受惊不小,昨儿便还没敢来打扰你,特意今儿来的。”见紫灵气色红润,一点都不像受惊的样子,周静漪心中敬佩。若是她坠崖,她怎么也要在床上躺个十天半个月才能缓过来。定国公府虽然还没有正式去右相府提亲,周静漪和定国公府大少爷的亲事却是定下了。定国公府大少爷和顾韵峰关系好,周静漪是知道的,她也要和紫灵打好关系,何况紫灵还对她有救命之恩。紫灵朋友不多,周静漪和拂云郡主能来陪她说说话,她求之不得,尤其还是天这么炎热的时候,更显得这份情谊难得。丫鬟端茶上来,芊芊端给拂云郡主。看拂云郡主,芊芊眼底都掐出水花来。这可是未来的大少奶奶啊。拂云郡主被她看的脸红脖子粗。东凌侯府的人怎么都这么直接啊,都不带转弯的。周静漪有些渴了,端茶喝。拂云郡主也把茶盏端起来,只是碰到茶盏的时候,她倒抽了一口气。紫灵敏锐的捕捉到了,道“你手怎么了?”拂云郡主忙摇头“我没事。”周静漪笑道“哪能没事啊,十根手指头都快戳成马蜂窝了。”“我看看。”紫灵伸手道。拂云郡主脸涨的通红“我没事,已经好了。”端茶都疼,能好才怪呢。紫灵要看她的手,拂云郡主只能伸出来,紫灵见了都心疼“芊芊,快拿药膏来。”芊芊赶紧回屋取了药膏来。紫灵帮拂云郡主涂上道“怎么戳出这么多的针眼?”“是不是我家小少爷让你给大少爷做小鞋了?”芊芊问道。“……。”这事紫灵还真不知道。周静漪差点憋出内伤来。芊芊道“大少奶奶别听小少爷的,你伤成这样,大少爷知道了会心疼的。”拂云郡主想钻地缝了。她脸红的能滴血,心跳的更是厉害“是,是我母妃让我绣的,与周小少爷无关。”“别再绣了。”紫灵道。拂云郡主摇头。周大少爷帮她那么大的忙,她帮忙做两双鞋是应该的。“我快做好了。”拂云郡主道。拂云郡主固执,她要接着绣,紫灵也拿她没办法。拂云郡主和周静漪待了半个多时辰,方才告辞。送走她们,紫灵转身回府,芊芊道“大少爷若是知道,肯定很感动,然后把小少爷狠狠的揍一顿。”大少奶奶都还没有过门呢,就这么欺负她了,万一亲事黄了怎么办?大少爷娶个媳妇多不容易啊。“过两日回侯府,记得让阳儿给拂云郡主送封信去。”紫灵叮嘱道。人家堂堂一郡主,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结果因为他弟弟,戳出两手的针孔。紫灵都于心不忍。芊芊连连点头。这时候,门外有骑马声传来,芊芊回头就看到顾韵峰勒紧缰绳。“是姑爷回来了。”芊芊欢快道。紫灵回头。顾韵峰从马背上下来,紫灵等他走过来,道“一大早就没看到你人影了,你去哪儿了?”“托人查点事情。”顾韵峰倒也不瞒她。一旁的丫鬟小厮竖起耳朵偷听。结果没下文了,紫灵没接着问。用膝盖想也知道顾韵峰是托人去南梁查东延王府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