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毁家纾难
作者:尘墨墨      更新:2023-05-02 02:26      字数:2208
  东凌侯的提议,没有任何不妥之处。皇上准备答应。结果卫国公站出来道“皇上,照顾老国公是臣分内之事,怎么能劳烦皇上呢,臣这就把父亲接回去。”皇上眉头微蹙。东凌侯看向卫国公道“卫国公府还真是想一出是一出,你们拿卫老国公做幌子,让皇上出面帮你们保住卫国公府。”“愿赌服输,皇上念在老国公的份上,才拉下脸面给我下旨,把卫国公府一分为二。”“现在墙修好了,你们又要把老国公接走。”“怎么,昨天老国公搬家会有性命之忧,今天就无碍了?!”“卫国公是对皇上没能替你要回卫国公府心生埋怨还是对皇上安排去照顾老国公的人不放心?”东凌侯的声音掷地有声。不少大臣心都在颤抖。真的。没有见过比东凌侯更霸道的了。人家要把自己的爹接回去奉养,他居然阻拦不让。不过也难怪东凌侯生气了,要是东凌侯府真的输掉了,皇上会出面保住东凌侯府一隅吗?就算皇上同意,卫国公也不会同意。东凌侯给了皇上脸面,现在卫国公又站出来打皇上的脸。连那些大臣都觉得卫国公有些不识抬举了。皇上对老国公那么看重,难道会害老国公吗?南安王望着卫国公道“为了老国公的病情考虑,还是应该让老国公继续留在卫国公府养病,东凌侯不放心卫国公的人,卫国公应该也不放心东凌侯的人,此事由皇上派人出面最为稳妥。”皇上看了卫国公一眼,道“此事就这么定了,朕会派几个心腹去照顾卫老国公,老国公是我朝廷栋梁,是朕最倚仗的人,朕希望他能早日康复,再为我大齐朝效力。”卫国公咬紧牙关。“臣遵旨!”下朝后。东凌侯出了议政殿,南安王走过来道“这些日子,犬子在府上叨扰了。”定国公府大老爷几个也走了过来。东凌侯笑道“你们不担心他们在我东凌侯府学坏了,他们在东凌侯府住多久都行。”东凌侯这么好说话,南安王他们还有点不大适应。他们要不要主动提束脩的事?那边,一小公公过来道“侯爷,皇上让你去御书房说话。”东凌侯拍拍南安王的肩膀,笑道“改日请你们喝酒。”说完,他抬脚去御书房。南安王摸着自己被拍的肩膀,心底竟生出几分熟悉感来。好像曾几何时,也有人这么拍过他胳膊,说过同样的话。御书房内。皇上坐在龙椅上喝茶润喉。东凌侯走进去,给皇上见礼,道“皇上找臣何事?”皇上看着他,问道“冀北侯怎么没和你一起回来?”“跟着我太危险了。”东凌侯道。“……。”“他年纪大了,没必要跟着我日夜兼程的赶路。”“……。”还挺善解人意的。他怎么不直白点说嫌冀北侯年纪大了,拖他后腿?不过运送粮草去边关,顺道救了顾大将军,还从南梁绕道回来。皇上都难想象他这些天过的多奔波。但从东凌侯的脸上,根本就看不出来有奔波的痕迹,只有意气风发和精神抖擞。“望州粮草又是怎么回事?”皇上问道。本来昨天就该问的。只是昨天东凌侯怒气冲冲的出了议政殿。他觉得教训不孝子要比问望州粮草更重要,就没让人传他问话。再者,皇上也有点拉不下脸面。不放心东凌侯,他派了主运粮官,还安排了暗卫盯梢。结果暗卫居然被东凌侯说服的帮他一起运送粮草了!御下不严啊。但他又按捺不住好奇。东凌侯望着皇上,道“皇上,臣多送了一倍的粮草去边关,你打算赏赐我什么?”赏赐?!“朕赏赐五十大木板你要不要?!”皇上瞪眼。“……。”皇上机智!福公公心底乐开花,难得轮到皇上占上风了。金板银板都没有,大木板子皇宫多的是。东凌侯一脸严肃。“皇上,咱们在说正事呢,你不要开玩笑,臣刚搬了新府邸,事情多,一家老小都等着我回去主持大局。”东凌侯道。皇上“……。”福公公“……。”皇上气的把手中茶盏往龙案上一放。他忙?他这个皇上就很清闲吗?!皇上怒视东凌侯。东凌侯道“臣送到边关的粮草是皇上交给臣的一倍,这多出来的粮草,臣是在望州府衙打劫来的,望州府衙没向皇上告状,卫国公还让臣不要污蔑自己。”“臣绞尽脑汁也没给这粮草找个好来处,又不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粮草就算是臣自己掏腰包买了送去军营的吧。”东凌侯认真道。“臣这也算是毁家纾难了。”皇上“……。”福公公“……。”毁家纾难?这么令人心生敬佩的词到了东凌侯嘴里怎么就变了味儿?他的家可是靠打家劫舍撑起来的!而且打劫最多的就是朝廷!抢了朝廷多年的粮草,好不容易支援边关一回,又来向皇上讨赏……没有这样的啊。皇上气的吭哧吭哧。东凌侯挑眉“皇上感动了?”感动个屁!皇上差点没爆粗口。“这事等冀北侯回京再说!”皇上磨牙道。毁家纾难——朝廷要大加褒奖,甚至歌功颂德。要是真打劫的望州府衙,他这个皇帝明面上得骂他一顿,罚个半年俸禄,私下再赏赐他。“那皇上可有的等了,冀北侯这会儿估计才从军营启程回京。”东凌侯道。皇上望着他,道“你拆掉卫国公府观景楼,朕不反对,但其他地方,你可不要胡拆乱建了。”东凌侯笑了一声。“皇上想除掉卫国公,又想留着卫国公府,莫非皇上心里还有卫国公府继承人?”东凌侯问道。这一问。直接把皇上问懵了。卫老国公病成那样,能活下来已是不易。卫国公府长房已经没人了……皇上眼神黯淡。“就算当年失踪坠崖生死未卜的大少爷还活在世上,卫国公不除,他能认祖归宗吗?”东凌侯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