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第 107 章
作者:过敏反应      更新:2023-05-01 20:59      字数:3635
  .有学生不怕考试吗?没有。那有学生不盼望一场考试过后, 可以永远不再考试吗?也没有。当然,就像高中里老师说的大学就轻松了的谎话一样,入仕之前也没人会告诉他们, 吏部年年都会组织考核,考核不及格的可就没有补考了。崇德六年六月,科举终于有了消息, 这已比往年推迟了足足两月, 盛京街头巷尾张贴满了大字布告, 信使骑着快马将这个消息带到大清每一个角落。如八阿哥所言,已经再没有专人候在这些大字布告面前, 一遍又一遍的念给百姓们听了。几乎人人都上过了夜校, 家家户户总有最少一个识字的人, 信使贴下布告便走,一刻也不肯多留。乡县之地没有这些新式学堂,只有一些民间的私塾,这布告是贴给私塾里的夫子们看的,朝廷求贤若渴, 如今科举开科, 往年失利者亦可下场再战。盛京的贡院和各式新式学堂, 数量种类实在太为繁复,又因为要考虑各地学生赴京后的住宿问题,城中实在安排不下, 于是在盛京城外的东侧起了一座「学城」。考虑到语言问题, 各族的学生们入学后都要先学语言, 满汉必修, 蒙文选修, 所有学生混合编排, 学好了最为基础的语言,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若在这一过程中展现出极强的语言天赋的,便可以直升语言学院。在这种打乱民族、打破传统的编排之下,当年次所有入学的学生们之间,都可以互相称一句「同学」。虽说来到学堂的人大部分都是一心求学的,可也少不了有个别奇葩,自居人上人,看不起其他民族。民族打乱,人□□混,各民族间极易发生摩擦冲突,所以在这一项学堂规章提出之时,鲍承先便第一个提出了反对意见。他在军中见多了将士间的欺凌,这些学生们是未来国家的有生力量,若是在学堂中出了什么闪失,实在是得不偿失。平安不接受他的反对意见,只是叫他等着往下看,说若真发生了再补救也不迟。一来入学年龄降低到了八岁,都是小孩子,民族融合观念从娃娃抓起,小孩子们很容易的就能打成一片。二来即便是有些十几岁冲动自大的少年郎,在平安的威胁下,也根本无人敢造次。八阿哥原话:「打架斗殴的发配旁边练武场,不必备战科举,直接备战武举,武举两年一开,还少你们一年辛苦。」三年来聚众打架只发生过一回,还是平安特意安排人演的。没有任何惩罚,也没有去除学籍,整座学城里人人都知道,那八个倒霉蛋四个家中在八旗居高位,两个是蒙古亲王的王子,两个是朝中汉臣之子。即便是这样的身份也没有任何特殊待遇,打架当天就被打包行李丢去了隔壁练武场,一个时辰也没有多留。几人练武比试第一天的哀嚎声传了很远很远,隔着两堵墙和一大片茂密树林都听得清清楚楚。自那以后,学堂里一片友爱和谐,两人走路相撞都要比着作揖道歉,此届学生才名尚不曾远扬,已经凭借着礼貌声动关外。·学堂是统一制式的三层楼,一层一个年级,传统学堂和理工学堂各三座,加语言学堂商科学堂各一座,再留一座备用,所以先建了九座。此外还给传统学堂的学生们种了一片松柏林清晨读书,给理工学堂的学生们配备了实验操作场地,休闲娱乐场所目前只有一所棋社一间茶楼。学生住宿的庐舍一大片,满蒙汉口味不同的食堂三座,还有收费的浣衣.房,免费的澡堂浴池,书店和卖笔墨纸砚的店铺……平安当年还没这么富有,建学城的钱从国库借了一部分高利贷,户部承政比他还女干商,狮子大开口,九出十三入,贵得他肉和心一起疼。「学城」初设时只是几座聚合在一起的建筑,后来随着学生们增多,生活需求的增加,陆陆续续各种各样的铺子也开到了学堂周围,这里俨然已经是一座微型城市了。「学城」与「学成」同音,寓意极好,不知是谁先想出的这个名字,立刻便在学生们中间沿用了起来。此番开科,消息第一个传到了学城,由各学堂三年级的先生们亲手在班级门口张贴上这张大字布告。神童在什么年代都有,他们并未严格限制考生应考的年龄年级,但学有余力者考核通过后可以随时跳级,所以布告只需要在三年级的各班张贴即可。这个布告名义上是自愿应考,由各班的先生们统计人数,实际上根本没给学生们选择的余地,所有三年级的学生都必须下场。未应考前,学生们前两年级的课程须在五年内学完,若是应考不中,还可以再继续努力三年。这样一来,前前后后便是九年,平安算计这些时间时还在想,还挺巧,竟然和后世的九年义务教育合上了。等这次考试结束后,平安打算跟他爹再争取一下,换成三年一大考,其余年份小考,共是四次机会。若还是屡试不中,学堂里也便不再养这些闲人了,现在每名学生只是象征性的交些学费和柴火费,一年半两银子,唯有吃饭自付,连住宿都不花钱。维持运转到处都要钱,学堂日日花钱如流水,养这么一座学城花销极大,虽然能收些摊位费和商税,也只是杯水车薪,平安现在才知道,供人读书原来这么费钱。范文程上疏奏请皇太极开科举,奏折上平安不许他添上自己的名字,但也给他爹去信了,不过是去哭穷要钱的。保守估计,应考学生应当能有一千多名,清理场地、印卷子、做统一服装等,又是好大一笔开销。平安现在的资金都在各处产业之间流转,一时间要拿出这样一笔急用钱还真的有些费劲,户部太黑,还是从他爹那里先赊一笔。范文程的奏折先发,为了节省人力,平安的借钱信和海兰珠给皇太极的回信一同发出。信函字迹工工整整,平安抓着头发苦苦斟酌了半宿,足足写了三页纸,最后换来薄薄一个信封。拈在手上平安都觉得是不是他爹事忙,忘了给他装回信,不然这信封这么轻,怎么看也不像装了三页纸的样子。轻轻撕开腊油封,平安这一口气不知该松还是不该松,他爹忘倒是没忘,只不过信封里面竟然只有一张纸。皇太极的回信寥寥一句话:钱去管你额吉要,钥匙在她手上。两人的信是一同发的,回信也是一同收到的,自己的回信上只有寥寥一句话,那额吉呢?平安抬头去看他额吉手上的信封。海兰珠把厚厚一叠信纸捏在指间,以为他好奇信上写了什么,有些犹豫,不知要不要递给平安也看看,手保持着一个半伸不伸的动作僵在半空。平安的个子虽然已经长起来了,人更是聪明,但到底是个孩子,还是个书读得十分好,汉学尤其厉害的孩子。信她一目十行地看了几页,还没有看完,前面都是说关于战事的,后面内容逐渐走偏,恐怕会有些少儿不宜的内容。若是把这信上的内容给平安看,会不会教坏他暂且不论,主要是她自己怪不好意思的。而看到这毫不掩饰的区别对待的平安:「….…6」他额吉手上那沓信纸怎么也得有十页,人与人的差距就这么大吗?平安强忍辛酸,「额吉,汗阿玛私库的钥匙是不是在您这里,我借些钱用……」借笔大的!绝对不还!狠狠敲皇太极一笔!·最后应试的学生共一千六百八十一名,其中满蒙加起来占三成,满族子弟又在其中占了四分之三,剩下七成都是汉人。适龄八旗子弟读书是有皇太极令旨的,所以人数多些,而蒙古就少得多。此次应考的蒙古考生大部分来自八旗蒙古和科尔沁,只有零星几位其他蒙古部落的贵族子弟。平安没那么好心,让整片蒙古草原上孩子都能几乎免费的读书,不出钱就出力,读书的机会是要靠各自部落对大清的贡献和忠诚换的。范文程呈上去的奏折虽然比他们的回信早去几日,却是同一日批复下来的,皇太极现在一心扑在锦州战场,对盛京的情况很放心。尤其是平安一个人折腾的这些东西就够朝臣们头痛的了,更不必担心趁他不在又无人监国,朝中翻出什么风浪来。这不是臭小子无聊了,又开始给自己、给别人找事做,范文程一向稳妥,没人撺掇,怎么会突然提请要开科举?他不在朝中,朝臣们能给自己找点事做再好不过,于是皇太极几乎没怎么犹豫,御笔朱砂简略的批了一个「准」字。奏章批复下来,范文程不敢怠慢,第一时间便将消息告知平安。出宫后两人分道而行,范文程去内三院找平安其余几位先生,平安则直奔礼部,给满达尔汉带来了这个「好消息」。礼部官署无事,上值的时间无限延后,听到消息满达尔汉大中午骑马赶来,出了一身热汗。六部中五部都帮着平安实行过那些新点子,为了学堂的事,礼部他更是熟。平安就等在官署门口的石头狮子旁边,远远看见满达尔汉的身影,立刻高高兴兴的迎上去,「大哥,咱们有事做了!」皇太极诸事放权,礼部顿时焦头烂额,连忙翻出了上次开科时的文书记载。礼部承政满达尔汉本次未从征,现在悔得肠子都青了,宁愿现在人已经到了前线战场,去刀光血雨里拼杀,也不愿意在礼部官署安安稳稳的坐着,和笑里藏刀的八阿哥商量下个月该怎么考试。原本因为皇太极不在盛京,没什么祭祀典礼,也不必接待外藩、外国使臣,学堂的事几年前八阿哥便已经大包大揽,和几位汉臣一同负责,也不必他们劳心。只需要稍微监察一下朝中官员和贵族们的行为、礼仪规范……这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离过年还早着,大军班师回朝也没有征兆,不必筹备典礼,礼部现在正是最清闲的时候,谁能想到八阿哥不言不语的便给他们找了这么大的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