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第 94 章
作者:过敏反应      更新:2023-05-01 20:58      字数:3521
  .普惠学堂腊月始办, 自小年开始放假到正月十五,时间太短,可能效果还不明显, 等到了三月,平安抽空又和范文程等汉臣一同去转了一圈。果然不出他所料,普惠学堂内书声琅琅,再难寻觅到一群中年人的身影, 来听课的主体已经换成了普通人家的孩子。这群孩子们从六岁到十四岁不等,衣衫上摞着大大小小的补丁, 但干净整洁, 很有意思的是, 他们的穿着似乎以年龄为指数, 岁数越长越简朴。平安站在门口瞧了一会儿,笑眯眯的转身询问与他一同前来的几位先生,「普惠学堂已经变了,先生们看出什么没有?」宁完我眉峰一拧,从鼻子里哼出一声恨铁不成钢,「教导百姓读书识字是为了开智明理,不拘年龄长幼,我等与皇上据理力争好几日,现在倒成了给一群娃娃开的免费学堂了。」他叹一口气, 觉得自己方才的话有些说重了, 又往回找补,「非是不许从娃娃抓起念书, 只是这样收效太慢了, 等这一批孩子长大又需要许多年, 实在是等不起啊, 如今仍是战乱纷争年代,百姓们读书认字总是能多条出路的。」「我觉得也是,」鲍承先同样叹气,现在这学堂的表现,让他有种之前所做的努力都是白费了的感觉。其实只要是不受战火侵扰,生活相对平稳的地区,稍微能有些余钱的家庭勒紧裤腰带也会送孩子进学堂念书识字,家家都有依靠读书改变阶层命运的奢望。既然受教育的对象都是孩子,那普惠学堂和私塾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同……他们还和皇太极争什么呢?合着是白白提心吊胆了。他二人看起来颇为失望,平安却转转眼珠,好像全然不觉得难过,转向范文程,「先生?」这意思是要问他的看法,范文程本来也觉得有种一拳打到棉花上的憋屈,这些日子的努力都做了无用功,十分丧气。但他平日里已经被八阿哥坑多了,此时看见平安这熟悉的笑容,便又觉得事情好像不如他想的那么简单。故而范文程摇了摇头,「臣不知道,咱们是想让人人都能读书识字,现在有些背离初衷,但好像也并未偏离的太远……臣希望八阿哥还有办法。」范文程的名字就像块砖,哪里需要往哪儿搬,懒得细想每次坑谁合适,平安便一向把所有不好解释的问题全拉上范文程做挡箭牌。被经常拿出来坑的人果然不一样,平安笑而不语,再问最后一位先生,「罗先生以为呢?」罗绣锦是天聪八年的举人,在几人中入学堂轮值最晚,但年纪最长,也最沉得住气。这位罗先生面貌俊朗,留着一把美髯长须,更是写得一手好锦绣文章,人如其名,性格也十分沉稳。再加上他并不是最开始的三位汉文先生之一,没见过他初入学堂时有多么「顽劣」,平安其实从未坑过他,但罗绣锦却已经听多了同僚对八阿哥的「控诉」。他捋一把长须,八风不动的微笑着,「臣觉得,在民间养成向学风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此事还要从长再议。」失落的和尚存希望的一半一半,还不算太坏,平安拉着几人在外面庭院的石桌旁坐下,脆声道:「先生们要去朝廷供职,还要去学堂轮值,有吏部给各位发放俸禄,诸位自然不用操心生计,可百姓们也要生活的呀,日日都在学堂读书,谁去挣钱养家?」这还真是他们疏忽了,他们日日对着书本奏折,也相当于是学习的过程,习惯性的推己及人,全然忘了百姓们.过的并不是这样的生活,听到八阿哥点到其中关窍,几人都是一愣。他们怎么忘了,百姓并不是闲人,一日不劳作就一日无钱吃饭,哪里有功夫日日在学堂读书呢?可这样一来,百姓们要为生计奔忙,无暇读书,他们的普惠学堂岂不是白开了?看着面前的四人一下子蔫下去,平安马上加了点激将法,「我明明记得年前选拔人才时诸位信心满满,想要对现在的社会做出一些改变,怎么这才刚开始,就对咱们的百姓们丧失了信心呢?」鲍承先叹气,宁完我垂首,非是他们丧失信心,生活与读书,成年人的选择是残酷的,生活的重担压在肩上,读书就仿佛是一种奢望。瞧着四人都没被说动的意思,平安换个角度继续开解道:「先生们先别急着泄气,方才不知道先生们发现没有,这里六七岁的孩子几乎占了一多半,年龄越长,人数越少……这说明什么?」他卖了个关子,再一抬头瞧见四位先生眼巴巴的看着自己,个个岁数不小,胡子拉碴,却还怪委屈的,显然已经倍受打击。平安也不好意思让他们猜了,接着道,「说明更大些的孩子们都去读更好的私塾了,咱们现在的普惠学堂只相当于是简单开个蒙,当然也不排除自觉没有天分的学生不读了。」他眼神晶亮,想到这其实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更是忍不住莞尔,「民众往往比咱们想象的更加聪明,短短两个多月,他们已经摸清了普惠学堂的基本状况,迅速判断出了最优选择。」平安的手指无意识的轻轻划拉着石桌,「他们既然有这样的判断能力,自然也知道读书的好处,咱们现在要做的是给百姓更多这样的机会。」八阿哥的意思是,民众的问题不是出在不想读书上,而是出在缺乏机会上,但他们已经设立了普惠学堂,还能再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呢?范文程皱着眉,十分想跟八阿哥说不要再卖关子了,有什么话还请明示,不就是跳坑吗?不必这么委婉,他已经十分习惯了。平安双手摊开向外一伸,浑身上下透露出一股狡黠气质,「那现在就请先生们各抒己见,给咱们的普惠学堂想想办法,这些民间的孩子当然要上学,但他们的父辈也应当能读书识字,现在万事俱备,只差一些机会。」罗绣锦捋着长须,感觉隐隐有了一些头绪,「既然白日里百姓们要为了生计奔忙没有闲暇,不如把其他的散碎时间利用起来。」接收到八阿哥鼓励的目光,他继续道:「现在咱们学堂的时间是辰时到戌时,不如向后再多推延一些时辰,百姓们回家吃过晚饭后,还能有时间来学堂听一会儿,积少成多,时间久了也能有些成效。」他这样一讲,鲍承先也觉得脑中灵光一现,「那既然这样,早晨开始的时刻也可以往前再推一个时辰,夏日天长,普惠学堂的时间还可以再延伸一些。」是这么个理,为生计奔波的普通人想要读书就是要争分夺秒,虽然苦些,但能学到知识也算没有辜负了。刚开始建立普惠学堂,平安就是想着如果百姓们没有闲暇,他还有后手——夜校,这可是经过经验证实过的扫盲手段,效果拔群。没想到两位先生十分上道,不仅提出了夜校,还打算利用早上的闲暇,有点闻鸡起舞的意思了。平安点头肯定,笑得咪起了眼睛,「那太好了,既然这样,推迟宵禁的事就拜托罗先生了,盛京城的宵禁原本是亥时半,就推迟一个时.辰,子时半怎样?」罗绣锦点头:「当然,昔年我们读书时也是早起晚睡,学堂开到子时,百姓们回去正好。」尚且还没反应过来八阿哥的话是什么意思,他已经稀里糊涂的答应下来,平安又转向鲍承先,「鲍先生,现如今原本是辰时开城门,城外也有不少百姓来进城生计,若要利用早上的闲暇,是不是把开城门的时辰调到卯时更合适?」鲍承先也点头:「确实,冬日辰时也亮了,应该能更早些。」两桩大事都已经交托出去,平安言词恳切,眼含热泪,欣慰感激的度拿捏得刚刚好,「有两位先生相助,咱们的百姓们这下便有更多的时间念书了。」但只有夜校和调整普惠学堂的时间还不够,读书识字是一件关乎社会风气的事,还要从社会层面下手。「我还有一些想法,咱们或许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倒逼百姓识字,比如在念诵大字布告时,透露出之后会没有专人负责念诵,所有内容需要百姓们自己阅读。」「再比如要求城中所有的商铺售卖货物明码标价,让文字充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平安循循善诱,宁完我果然上钩,「此法可行,所有商货明码标价,写清种类,一切都清清楚楚,不仅倒逼国民识字,还可以顺带整顿商业。」平安眯着眼睛点头,笑得一脸乖巧,「商业的事目前由户部代管,那这件事交给宁先生好不好?」此事利民利商,一举两得,宁完我一口答应下来。范文程:「……」诸位同僚们,冷静些啊。他眼见着八阿哥一步一步的把三人引进了套中,更要命的是,他的同僚们半点没觉出有任何问题,短短两句话就被交托了艰巨任务,还美滋滋的,被八阿哥卖了还在帮着八阿哥数钱。几桩大事都已经交托出去,平安通体舒泰,笑眯眯的看向范文程,「范先生?」范文程慌忙回神:「啊?」平安拍拍他的手背,刻意压着嗓子语重心长,「先生的诸位同僚们都在为咱们的普惠学堂和百姓识字读书尽心尽力,范先生是不是也该有所表示呢?」面前的小娃娃一张笑脸,眨巴着大眼睛,显得又可爱又无辜,范文程欲哭无泪,「臣,那臣该怎么表示呢?」平安抬头微笑:「先生觉得只有普惠学堂不够,国家发展需要多方面的人才,什么工学理学文学医学多多益善,咱们还要建分科学堂。」范文程:「……行。」果然八阿哥最爱我,会给我留最大的一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