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敬服
作者:缓缓归      更新:2023-05-01 18:38      字数:2126
  小姑娘听到这,顿时就惊喜了起来,当下就跪在地上磕头:“多谢恩人!”杨夏月道:“走吧。”杨夏月直接就把这小姑娘扶了起来。小姑娘惊喜连连地在前面带路。七拐八拐的,连着杜鹃在内的三人,就拐到了一个小胡同里面。杜鹃有一些忧心:“姑娘,我们不要往里面走了吧?”她自己也是穷苦人家出来的,当然不会嫌弃什么,可是姑娘是主子,怎么能来这种地方呢?她在牙行的时候,虽然没成为一等丫鬟,可还是听人讲过应该怎么样做一个合格的丫鬟。杨夏月笑道:“来都来了,就过去看看吧。”两个人跟着这小姑娘到了一处破旧的小院,然后进屋,屋中有一张破床,一个面色苍白的少年郎就躺在床上。他约莫是十四五岁的样子,此时面无血色,此时他剧烈地咳着。杨夏月走过去的时候,少年艰难地坐了起来。小姑娘这才想起来介绍:“对了,我叫曲莲,这是我哥哥常山,我们都姓秦。”杨夏月微微颔首:“曲莲常山,都是药草的名字。”秦曲莲对杨夏月更多了几分信服,寻常人哪里会知道他们名字的由来呢?这会儿她就道:“你快点给我哥哥看看,只要我哥哥能好起来,我给你当牛做马都行!”“小莲!”常山的脸上顿时就带起了冷意,这会儿激动了起来。“你真的去牙行了?你真的要把自己卖了!我秦常山就是病死了,也不会卖自己的妹妹!”秦常山咬牙道。他又把目光落在了杨夏月和杜鹃的身上:“我不管你们是什么人,但是我不卖妹妹!”秦曲莲紧张地道:“哥哥,这位姐姐是好人,她是来帮我的。”“人贩子也会说自己是好人的!叔叔伯伯们也都说自己是好人,可是如今你瞧瞧,咱们兄妹过的是什么日子?”秦常山一脸愤怒,大概是想到了一些不美好的回忆。“你们走,我这不需要你们。”秦常山像是一只受了伤的小兽一样,防备地看着杨夏月。杨夏月看着秦常山道:“脾气倒是倔强,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你的病要是不治,按照这个情况发展下去……”“不出半个月的时间,那的坟头上就可以长草了。”杨夏月用打趣的语气说着。“这个家现在应该都是靠着你撑着吧,你要是出了事情,你觉得你的妹妹还能落了好?到时候大概也逃不了被卖的命运。”“你到底有什么目的?就是想把我妹妹买回去做丫鬟吗?”秦常山绷着脸看着杨夏月。说话的时候,还忍不住地咳嗦了起来,明显地上气不接下气。杨夏月蹙眉:“你觉得我会费这么大的力气,找这样一个小丫头给我当丫鬟?到时候是来伺候我的,还是来给我添乱的?”“我呢,开了一家医馆,恰巧碰到你妹妹,听她说她略懂医理,所以想着让她到我的医馆做事,当然,作为交易,我可以帮着她把你的病治好。”杨夏月笑了起来。秦常山看了看杨夏月,然后怒声道:“你到底是谁派来的骗子!”杨夏月:“……”这年头,说实话都没人信了吗?人和人之间还能不能有点信任了?杜鹃帮着杨夏月解释着:“我们骗你们干什么?我家姑娘那是心善,想要做善事,才会跟过来呢!”“你要是不信的话,那我们也没办法!”杜鹃都替自家姑娘委屈。秦曲莲这会儿也解释着:“哥哥,是我把这位姐姐拦住的,她怎么会是骗子?”秦常山这才道:“我们之前的时候去各家医馆,想要求人收我们做学徒,可是根本没人愿意,现在怎么主动来一个?”“更何况……你瞧见过女医者吗?”秦常山根本不相信。杨夏月瞥了秦常山一眼,这少年的年岁不大,咋还轻视女子呢!女人怎么就不能济世救人当医者了?这女子不当医者,纯粹是这个朝代的愚昧和无知造成的!杨夏月走了过去,直接把手放在了秦常山的手腕处,秦常山吓了一跳,正要动。杨夏月就低声道:“别动!”杨夏月的声音不大,但是说出来的一瞬间,秦常山就本能地不敢动了。年轻的女子,微微敛眉,专注地诊脉,神色平静异常,让人不由自主地生出几分期待和信服来。秦常山暗自想着,难不成自己是误会了?也是,自己和妹妹两个人,现在身无长处,有什么可以值得人算计的?杨夏月开口了:“你这是阴虚火旺形成的肺病,可吃了什么药?”“之前用过麦冬润肺方。”秦常山继续道。这个方子以麦冬为主药,但其中有几样药物,虽然用得少可是不便宜,比如要用到虫草等物。这也是就是去秦曲莲为钱着急的原因。秦常山见杨夏月说出了自己的病症,这会儿就又亲自拿了具体的药方给杨夏月看。杨夏月看完一眼,就点头道:“药方开得不错,不过这字迹倒是稚嫩,可是你自己写的?”秦常山点头:“是我自己写的。”杨夏月道:“你这方子不错,但是里面缺了几样东西,若是加上贝母、当归、百合,药效会更好一些。”“按照这新方子用药,不出半个月,你就能好得差不多了。”杨夏月继续道。杜鹃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的。但是她还是听明白了两句话,就是要是不治,那半个月就坟头长草,按照姑娘改过的方子来,半个月后活蹦乱跳。秦常山艰难地从床上起身,摇摇晃晃地站好,然后对着杨夏月行礼:“是晚辈冒犯了,竟不知姑娘的医术如此高超。”杨夏月道:“所以,你到底要不要考虑,让你妹妹跟着我去做学徒的事情?”“虽然前期只是药童,但她若是有天赋品性又好的情况下,我会倾囊而教的。”杨夏月说的是实话。也许这个朝代的一些人,会觉得教会徒弟饿死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