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拿钱投资
作者:缓缓归      更新:2023-05-01 18:35      字数:2159
  杨顺安没明白申老夫人的意思。他只当是自己几个女儿出息了,会让沈氏过上好日子,所以申老夫人才会这样说。如此一来,杨顺安的心中就有几分泛酸,他也是孩子们的父亲呢。为什么孩子只孝顺沈氏,不孝顺他?“我今日让你进来,就是想知道,当初让我女儿吃了那么多年苦的人,到底是什么样……如今一看,竟然是你这样的货色!”杨顺安还从来没有被人这样贬低过。之前在杨家老宅的时候,杨婆子也总是夸他能干又孝顺的。他还是第一次被人打击得这样无地自容。“念在你是孩子们的父亲,今日我且不要你的命。”申老夫人淡淡地说着。杨夏月听了这话之后,就看了申老夫人一眼,她完全有理由相信,申老夫人对杨顺安,是真的动了杀心的。其实杨夏月和申老夫人一样,本是无所谓杨顺安死活的。但她总也得想着其他姐妹的心情。尤其是杨春兰,她和这位父亲虽然疏离,但到底有几分父女之情在。这就是最麻烦的地方了。要是杨顺安是一个和他们没这么多牵扯,她就算是不要杨顺安的命,随便一把药下去,也可以让杨顺安永远地苟延残喘。“滚吧!”申老夫人嗤了一声。杨顺安从院子里面出来的时候,这才回过神来,自己怎么迷迷糊糊的就出来了?怎么这样听申老夫人的话?他好像还没说几句话呢!他怅然若失地站在杨夏月家的门口,还想着敲门进去,但终究没有勇气。杨顺安被打发走了。申老夫人就更心疼沈氏了:“芸娘,你放心,等着我们回江淮,娘就给你定亲!”“到时候,娘再给你选个好人家!让你直接就去做大户人家的主母!”申老夫人继续道。沈氏不自在了起来:“娘,我不想再嫁了。”“怎么就不想再嫁了?难道一辈子,就要被杨家那个混账给毁了吗?”申老夫人很是不满。“我想守着孩子们和娘你过一辈子。”沈氏继续道。其实掐指算算,她现在也就三十多岁,还不到四十,可沈氏就是觉得,自己的心境已经和老妇人一样了。申老夫人的心中无比怜惜:“好孩子,娘也不逼你,但是到时候指不定缘分就来了呢!”沈氏笑了笑没有说话,很显然,沈氏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她并不觉得自己会有什么缘分。申老夫人在家中休息了两日之后。杨夏月就带着申老夫人出去看了看自己的酒楼还有药堂。申老夫人很是满意:“你这孩子,是做生意的料,我在姑苏和江淮都有铺子,到时候一并交给你经营。”杨夏月连忙要拒绝。但申老夫人这会儿就长长地叹息了一声:“我如今老了,不知道还能护着你娘多少年。”“我知道,你虽然是个小辈,但却比娘有主意多了,这些东西交给你,往后……咱们这一家子,都差不了。”申老夫人满怀期待地看着杨夏月。可以说,申老夫人这种想法,已经很高瞻远瞩了。这些铺子,她的确都可以给自己的女儿,可问题是,没有杨夏月的照应,沈氏根本不可能守得住。申老夫人也是深思熟虑过后提出的想法。杨夏月能在自己发达之后,没有忘记把妹妹们带出来,没有忘记沈氏和杨春兰,就足以说明,杨夏月的品性如何。“你要拒绝,是因为你不想承担这责任,不想照看她们吗?”申老夫人望着杨夏月。杨夏月噗嗤一声笑了起来:“祖母,你这是用激将法呢,我就算是不同意也得同意了。”“那就再好不过!”申老夫人看着杨夏月,就道:“你就酒楼开得不错,祖母给你一些银钱,你可以在别的地方,再开一些。”“亏了算我的,这一半儿的收益算你的,至于剩下一半儿,等着你娘出嫁了,做嫁妆。”申老夫人笑眯眯的。杨夏月听了这话之后,就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申老夫人这还真是毫不掩饰自己想把沈氏再一次嫁出去的想法。虽然说这种想法惊世骇俗了一些,但杨夏月只想说,干得漂亮!..com杨夏月早就想再开几家酒楼了,但是苦于没有银钱,她正处于一个积累的阶段,所以这会儿,也没有拒绝申老夫人的支持。杨夏月本以为,申老夫人所谓的银钱,是一两千两银子。这对于杨夏月来说,已经不是一笔小数目了。就拿现在的四季酒楼来说,从把店面租下来,再到开起来,一共也就用了百两左右银子!可当申老夫人把钱匣给她,并且说道:“这里面一共有八千两,不够的话,你再同我说。”杨夏月拿着这沉甸甸的钱匣子,陷入了深思。银票自然不沉,但是杨夏月捧着,就是觉得很重很重。八千两,还能不够再说!自己这位祖母,到底有多少钱啊!怪不得之前那朱士杰,被猪油蒙了心,做出了那等丧心病狂的事情!杨夏月之前觉得自己在这柳安县,已经不算是穷人了,但是和申老夫人一比,她就知道,自己那点钱还真不算什么。杨夏月最终道:“祖母,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有了钱,杨夏月就准备大干特干了。临州府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总共有二十三个县府!这柳安县能做起来的生意,别的地方当然也可以做起来!当然,柳安县有刘县令照应着,倒也没什么倒霉事儿。换了别的地方,就少不了要再上下打点一下,这样一来,花的钱就多了,可是这酒楼开起来之后……自然能回本。倒也不急于一下子就把酒楼全部开起来。可以先从临近的县府开始,杨夏月琢磨了一下,离着柳安县最近的云岭县就很不错。云岭县是一处比柳安县还要繁华的县府。因为有一条很是要紧的官路,从这个县府横穿而过。来往的行商数不胜数,所以在这个地方开酒楼,再合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