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祭天
作者:没钱交网费      更新:2023-04-30 11:49      字数:2139
  这个办法刘江没有和群臣说,毕竟自己能联系火云洞这个事不能让他人知道。于是,刘江便遣散了群臣,并说自己已经想到办法,只把闻仲黄飞虎还是商容比干四人留下。刘江和他们讲了这个办法,虽然没有讲为何人族先贤能够显圣,但是这四人都是聪明人,都想到刘江可能可以联系到人族先贤。随后四人便告别了刘江,去为祭天做准备。……而此时苏妲己和费仲尤浑在截教门人的护送下,也来到西岐。但是让一行人诧异的是,整个西岐挂满了白绫,其百姓更是悲伤。通过了解,截教门人便知道了西伯侯姬昌因为长子身亡,悲伤过度,已于昨日身亡。wap..com听到这个消息,几位截教门人更是皱眉不已,这些人也知此事有蹊跷,但是这不是自己关心的事,他们的任务是把苏妲己在内的几人送入西岐。此时在不远处,西伯侯姬昌的次子姬发携带着西岐的群臣,还有阐教门人以及姜子牙等人在此等候。看到这一幕,几位截教门人顿时脸色一变,便知道了今日危险了。那日,姬发捏碎圆球后,便有一黑衣人出现,黑衣人出现后,听完姬发的诉说便道:“姬昌交给我,你只需要稳住西岐的群臣即可。”说完便消失不见。而西岐的群臣虽然想让姬昌反商,但是对于姬昌还是忠心的,这是属于姬昌的个人魅力,毕竟姬昌在西岐,可是一位明主。姬昌的死亡,整个西岐的群臣包括姬发的生母都怀疑是姬发的所为,还不等群臣质问,姬发便带领阐教门人把这些人控制住了。但是这些人对于姬昌那是忠心无比,纷纷要杀了姬发,为姬昌报仇,这时,天空突然出现了肉眼不可见的劫气,出现在了西岐群臣的脑海。顿时,这些人就如同变了一个人一般,对姬发狂热无比,更是一口咬定,姬昌是因为伯邑考的死亡,悲伤过度而死。自此,姬发便完美的控制住了西岐,今日姬发在此和阐教门人在此等候,便是为了让苏妲己和费仲尤浑说出,伯邑考的死因,就是因为纣王贪图苏妲己的美色,而杀死的。看到苏妲己和费仲尤浑的到来,姬发看到苏妲己的容颜眼神深处也出现一丝火热,但是姬发明白,美色在王朝大业面前不值一提,随即收起眼神中的欲望,并上前一步道:“来人,把这些人拿下。”顿时,一队侍卫便快速走到几人跟前,想要制服几人,但截教几人可不是吃素的,便要抵抗,但是却被阐教门人给制服。那截教门人惊恐道:“我等只是奉命前来护送三人前来,诸位为如此?”但是没有人回答,反而在虚空中,有一丝黑色的劫气,飞入了费仲尤浑的脑海。顿时,这二人便跪在地上,痛哭流涕道:“劫走苏妲己和杀害伯邑考都是大王吩咐我们做的,不关我的事。”听到这个言论,周围聚集的西岐百姓更是眼中喷火,恨不得杀了这二人。姬发看到这一幕,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随后便高声道:“纣王昏庸无道,贪图苏妲己的美色,并派费仲尤浑杀害我大哥伯邑考,劫走苏妲己。”“我父姬昌听闻噩耗,更是气绝身亡,纣王此等做法,简直是天怒人怨。”“虽然纣王交出了杀害我大哥的凶手,但是纣王必须给我父和我大哥之死有个交代,给西岐一个交代。”“我西岐虽小,比不得大商强大,但是为了公道,我西岐不惧大商,不惧纣王。”“交代。”“交代。”“交代……”西岐的百姓听到姬发的话,群情激奋的喊道。看到这一幕,姬发的嘴脸露出一丝笑容。而被阐教门人则对着倒在地下的截教门人露出一丝残忍,在其惊恐的目光下,截教门人便生机全无。……此事在第一时间,便传到朝歌,刘江听此事后,嘴脸露出了一丝笑容,刘江明白,西岐要反了。刘江心中隐隐有所期待,看此次封神,是西岐代表的大周获胜,还是自己代表的大商获胜。而听闻阐教人员已经在西岐,刘江便明白,截教和阐教都已经做好了准备。之后,刘江便不再过问此事,静静的等待祭天的时刻到来。而西岐之事更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了整个大商,大商的诸侯听闻后,纷纷在其辖区发布纣王的一些事,当然,都是一些昏庸无道的事。整个大商因为伯邑考和西伯侯之死,变得风雨摇摆,而此时,朝歌的祭天仪式也即将准备完毕。次日,祭天大典在满朝文武还大商百姓的注视下进行。刘江一步一步的走上祭坛,焚香、祷告,之后刘江缓缓的转身,看着台下的文武大臣和百姓,道:“孤自继位以来,励精图治,南征北战,不敢有一丝懈怠,只为了我大商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也为了我大商能够屹立世间,更是为了不让我人族先贤的努力付之流水,不让大商失望,不让人族失望。”“然天下太平,孤懈怠了,孤每日醉生梦死,不在过问国事。”“好在大商有一群重臣,替孤管理大商,整个大商才没有出什么乱子。”“正因为孤的所作所为,北海七十二诸侯便看不惯孤的所作所为,反抗大商。”“经此事,孤回想一生,才发现孤的所作所为实在是愧对百姓,愧对大商,更愧对历代先王和人族先贤。”“孤痛定思痛,决心改变,并付出努力。”“但别有用心之人却不想看到孤,看到大商便好,于是便设计于孤,以西伯侯之子伯邑考和冀州侯苏户之女苏妲己的婚事做文章。”“更是有法力通天之士迷惑孤信任的大臣,杀死伯邑考,劫走苏妲己,为此,西伯侯姬昌更是悲伤过度而亡。”“孤心中有愧。”“孤有心改变,但有人不想孤,不想大商变好,于是便设计于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