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节
作者:梨子甜甜      更新:2023-04-30 10:58      字数:4643
  “马车来了,你们也该上路了。”见他们聊得差不多了,陈烈酒笑着对进京赶考的举子们说,“京城那边我都安排好了,你们进京不愁没有地方住,祝你们这次都能金榜题名。”“谢谢山长!”听到陈烈酒的话,盛北第一次学校里的举子们,全都向陈烈酒道谢。他们能够有陈烈酒这样的山长简直太幸运了,这个时间点,不管什么地方的举子进京赶考,落脚处都是个问题,而他们进京什么事都不用操心,有人给他们安排好了,让他们除了考试,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如何叫他们不感激。“谢什么,只要你们考好了,就是对我这个山长最好的谢意了。”陈烈酒摆摆手,让他们全都上马车,“别耽误了,早一刻到京城,早休息一刻,以最好的状态迎接科举。”他这个没有上过一天学堂,没有读过多少书,认识多少字的山长,别的也帮不了他们,只能在这些衣食住行上多加考虑了。目送这些举子们远去,许怀谦有些兴奋:“不管这些举子进京有多少能够考上进士,只要有一个,阿酒,我们这个学校都算是举办成功了。”“还早呢。”看许怀谦高兴,陈烈酒就高兴,但再高兴,他也没有忘记正事,“学校的男子们可以通过科举往上考,学校里的女子、哥儿们怎么办?”总不能叫他们读书出来,依旧回去嫁人吧。总觉得在人才如此稀缺的缙朝,让这些女子哥儿们去嫁人相夫教子很浪费。许怀谦一瞬间也哑了火,他倒是把这事给忘了,现在的女子、哥儿还不能科举。但等到他们要科举的时候,也不知道要等多久去了,在这之前,总不能真的让他们嫁人吧?好在这时,段祐言研制抑制哥儿潮热药的消息登上了邸报,叫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彻底地响彻全国和名留青史。得知消息的章秉文拿着邸报,整个人都要乐疯了:“啊啊啊啊啊啊,段祐言成功了,师兄,他成功,他成功!”“是!”许怀谦也为段祐言高兴,虽然陈烈酒不知道为何原因拿着这个药没有效果,但近六成的成功率已经不低了,足以让缙朝大半的哥儿再也不用为潮热担忧,能够自主生活,这已经是件很了不起的事了。有陈烈酒这个成功的哥儿在前,昌盛帝对哥儿也不抵触,这种药一研发出来,并且试药成功后,昌盛帝就立马把段祐言升为了太医院副院使,一跃从一个从七品的庶吉士连跳八级变成了从三品大员,还登报昭告天下。何等荣誉!别说许怀谦和章秉文远在盛北为他喝彩了,连得知消息的盛家都快乐疯了。他们起初看不起段祐言这个被盛云锦招赘入门的乡下大夫,等这个大夫考上了举人又成了二甲第七的进士,他们才另眼相待了一眼。可等到他考上了进士,入了翰林院,其他什么都不选,就选了个医学科时,盛家人除了五房的人,其他人又看不起他了。乡下来的果然就是乡下人,没有眼见,在翰林院里学了医术,出来考什么,考太医院?可太医院有什么前途,十年八年都不能升一回职,就算升了职,也是给京城里的其他官员和皇宫里的娘娘们看病的,连朝堂都不能上,有什么益处?他怎么就不能跟他那个状元好友学学,改革科举,在外建功立业,名留青史?!所以人都觉得段祐言是乡下人目光短浅,这辈子能够考上个进士第七,在太医院里当个不上不下的御医,这辈子就到头了。尤其是这里临近春闱,上届进翰林院里学习的庶吉士们都在想自己散馆后究竟该去哪里任职好。大多数的人都还想留在翰林院,看看上届的一甲们,许怀谦就不用说了,升职像坐火箭一样。孟方荀就算没有升职,但他手上握着整个朝廷的命脉,旬报,可以这样说,他想让谁名声大噪就能让谁名声大噪,他想让谁名声坏掉就能让谁名声坏掉,不见许多朝廷大员都对他客客气气的,就怕他那天在旬报上写一句他们不好的话,让他们彻底地遗臭万年。沈温年更是不用说,出使一趟西域就升了职,现在跟许怀谦一样平起平坐不说,还在理藩院任职主事一职,手掌边境大权。而其他去了各部的进士们,到现在还没有个消息,这就是差距啊!但他们万万想不到,在他们还在选择去那个部门的时候,人家段祐言不声不响,直接把抑制哥儿潮热的药给研制出来了,不仅连升八级,还直接名留青史!这比上届一甲几位还要厉害啊!科举改革在历史上又不是第一次了,不算稀奇,旬报之前还有邸报,也不是很惊世骇俗,与西域开启两国贸易,也在意料之中。唯独这个可以抑制哥儿潮热的药,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从始至今就没有一个大夫为哥儿研制这种药的,就算有那也没有研制成功,唯独段祐言做到了!开启了哥儿潮热抑制药的第一先河,他不名留青史,谁名留青史?盛家人惊呆了,盛玉轩也惊呆了。他读了三年时政,又学了三年诗词歌赋,好不容易散馆考进翰林院正七品检讨,跟当初的探花郎沈温年一样的职位,他以为他能像沈温年那样,大展身手一番了,结果被他看不起的段祐言直接达到了他们努力的人生巅峰???太欺负人了!盛玉轩得知消息的瞬间就哭了,简直太欺负人了!科举他考不过段祐言也就罢了,怎么连入朝为官后,他也比不上这个乡下来的大夫。同样的三年,人家的三年直接飞升为从三品大员,他的三年就从从七品升到正七品……虽然说太医院的从三品不算什么,连朝堂都进不了,可人家名留青史了呀?要不是他这个功劳太大了,昌盛帝也不会直接给他连升三级……盛玉轩越想越委屈,他觉得他这辈子就活在段祐言这个赘婿的阴影之下,一辈子都走不出来了。不管这些男人如何羡慕嫉妒段祐言,陷在潮热中深受潮热苦楚的哥儿们,得知这个消息,全都对段祐言感恩戴德。大湾山的一个叫宁哥儿的更是如此,他夫君是做生意的,需要常年在外行走,归期不定,而他的潮热有时也不规律。如果夫君不在他的潮热期归来,他要么选择被潮热烧死,要么就只能去找人解决。可找人解决,他与夫君就不能在一起了,没有男人忍受得了,这样的夫郎!可丈夫要养家,也不能把他拴在家里,他时常想,他嫁给夫君是不是个错误?要是他不嫁给他夫君,他和他夫君都不用被这个潮热折磨得心神不安,让夫君在外不能安心做生意,让自己在家也时常担心自己那天就做了对不起夫君的事。可他们俩是从小到大一块青梅竹马长大的,谁也割舍不了谁。就在他们即将为这个潮热发生争执时要和离时,这则消息一出来,宁哥儿当朝就落下了泪来:“不离了,不离了,我去买这个药,只要这个药适合我,你就能安安心心在外面做生意了!”同样的事情也有发生在那种因为潮热不得不嫁给一些烂人,烂家庭的哥儿身上,常年因为潮热遭受迫害的他们一听世上有抑制潮热的药,腰板立马就直了:“我要去买这个药,不管这个药适不适合我,这个家,我是再也不待了!”看见过希望的人,就永远都不会想再活在黑暗里。现在他们有希望了,他们要去抓住这道光。所以在许怀谦焦头烂额愁学校里的女学生以后该怎么安排的时候,京城商部的哥儿来到了盛北。陈烈酒惊喜:“你们怎么来了?”哥儿们道明来意:“有了段大人的抑制潮热药,我们这些哥儿也能行走天下了,皇后娘娘让我们来盛北建立一个商部衙门,盛北有识字的姑娘、哥儿吗?建设需要人手。”这可是说到了许怀谦和陈烈酒的心坎上:“有有有,我们学校里的姑娘、哥儿们要多少有多少!”就算现在没有,过几年,等学校里的那些姑娘哥儿们学出来,也会遍地都是识字的人才的。有商部这个部门在,这些姑娘哥儿们不用担心学出来没有出路了。皇后既然有心在盛北建设商部的衙门,那她就不会只建在盛北,其他各州府他会建设。以后天下的女子、哥儿们也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了!见到段祐言的成功,还在等铁才动工的章秉文也不玩了,把赶鸡鞭还给陈小妹,与许怀谦说:“师兄,我也回去继续努力了!不能让老段给比下去!”第108章 携酒上青天52白驹过隙, 时光如梭,三年的时光一晃而过。三年前,盛北进京赶考的举子如同许怀谦和方天禄设想的那样一般, 所有人都将目光放在了他们这一行人身上。当得知, 这次盛北带队的人是曾经京城国子监里学问和学识都普普通通的方行简时,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许怀谦再有本事,也不可能把一个资质平庸之辈, 在两年的时间内培育成天才吧?他们这一行人中,成绩最好的方行简能够考上个二甲进士可能都不错了,毕竟, 他们的水患才刚平息两年, 那静得下心来科考啊。然而, 会试的成绩一出来, 所有人都惊掉了眼珠子,盛北来京科考的五十多名举人,居然有二十位上榜的不说, 方行简居然还是榜首,会元!“这怎么可能!”“谁得会元,也不可能方行简得会元啊, 他在国子监里成绩平平,不过是去了盛北两年, 就能够有这成绩?”“当我们国子监里的其他举子都是草包么?”这个消息一出,京城的举子们,尤其是国子监里曾经了解方行简的举子们, 纷纷不干了。就他那样的都能够考上会元, 没道理他们这些考不上啊。既然他们没有考中,那就证明这科举有猫腻, 有大大的猫腻!“查卷!查卷!我们要查卷!”一众不服气方行简居然能够考上会元的京城举子闹着要查卷。众所周知,会考为了避免考生和阅卷官一块作弊,会试的试卷一般都有两份,一份是原卷,一份是誊抄卷,但这也不能百分百保证考生们不作弊,有些阅卷官们还能通过考生的文风给他们加分呢。他们觉得,方行简没有这个真才实学,却能当上会元,一定是方行简和翰林院的阅卷官们串通,沆瀣一气所为。毕竟,谁都知道,方行简算是许怀谦亲自授课教授出来的学生,而这个科举又是许怀谦改革出来的,他改革的科举,他教出来的学生要是不能考上会元,多丢人啊。而翰林院的大学士韶雪风对许怀谦的喜爱也不是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当初改革科举,本就有他一份力,现在再助许怀谦一份一臂之力,也再常理。正儿八经的科举,经过他们这么一顿胡乱分析,变成了徇私舞弊出来的科举。他们要查卷,要重考!韶雪风被他们气得不轻,他身为翰林院大学士,就算再喜欢许怀谦也不会帮他徇私舞弊,更不会因为他改革了科举,更不会让他的学生直接成为会元。“他们要查卷就让他们查去。”韶雪风也不是给扔人揉捏的软柿子,“要是查出什么,我这个大学士依法处置,要是什么都没有查出来,我要求这些要求查卷的举子,停一届科举,好好反省反省自己的行为,不过分吧。”停一届科举,就是意味着,下届科举他们不能参加了,得等下下届科举,那就是六年的光阴。人生能够有几个六年?这则消息一出,不少跟着起哄的举子瞬间撤退了,就剩下十来个国子监里实在对方行简不服的举子们。他们就不信方行简这个资质平庸的举子,不过是在盛北待了两年就一飞冲天,能够爬到他们头上,力压他们京都一众学子,成为会元?卷子是在光天化日之下,从翰林院的库存里搬出来的,期间没有经过任何外人的手,谁也挑不出错来。十几个闹事的举子在一众卷子里翻找,翻了好久,才从一沓一沓的卷子里翻出方行简的卷子来。由于今年是改革科举的第一次科举,会试跟上届又不一样了,十门学科,科科都要考。最后再根据总成绩定排名。方行简的学问的确普普通通,他的所有卷子翻出来,的确没有特别惊艳人的一科,但很难得的是,他每科都持续发挥,没有一科拖后腿的!要知道,指有寸短,十门学科,就算再厉害的天骄之子,也总会有几本不敢兴趣的,就算敢兴趣,也不可能把每科都学得特别精,总有主攻的和副攻的。而方行简每科都维持在中上的水平,平均下算下来,还真是这届的会元。这下查卷的举子没有话说了,人家是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给考上的,他们再闹下去,就不是停一届科举的事了,只好悻悻然地跟方行简道歉,表示都是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