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节
作者:梨子甜甜      更新:2023-04-30 10:57      字数:4977
  一抬木榨,一天只能榨三百斤油,而他们盛北目前就三十抬木榨,想要把供应全缙朝的油榨出来,靠这三十抬木榨得榨到猴年马月去了。为此许怀谦不得不又多开了些榨油坊,采取边榨边卖的模式。整个冬日,盛北的男人们都在榨油坊里劳作。现在他们再也不羡慕女人能捻羊毛线织羊毛衣了,他们也有活干了,而且还是怎么干都干不完的那种!而陈烈酒的动作也很快,他给各路商人写了信,告知他们,盛北出了新型的花生油,问他们要不要试着卖这个油。出于对许怀谦和陈烈酒的信任,商人们连价格都没有问,直接就来盛北看油了。许怀谦亲自招待的他们,请他们到油坊看过如何榨的花生油,还请他们品尝了用花生油过的各类吃食。“不错,不错。”众位商人尝过这花生油后,皆满意地颔首,“虽然,这花生油炒的菜,带着一股子花生的香味,可比起亚麻籽油炒出来的菜,口感上不知道要好上多少,重要的是,它价格还比亚麻籽油便宜!”在听到许怀谦说这花生油只要三十文一斤的时候,众商人都心动了,这价廉啊。进回去,完全可以卖得比亚麻籽油还贵,六七十文一斤,他们的利润能达到五到七成,爆利啊!许怀谦就知道,有些商人会借机发财,于是他清了清嗓子与商人们说道:“我们盛北的花生油价廉是价廉,不过,我们要求,市面上的花生油,价格不能超过三十五文。”“只有五文钱的利?”众位商人在听到许怀谦这个报价的时候,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许大人,你这利给得实在是太低了。”当场就有商人向许怀谦商议道,“能不能再加些利,加到四十文也好,五文钱,我们除去路费、人工、以及损耗,就只能挣一两个铜子。”一天卖一万斤也才挣十两二十两银子,还不够他们请人吃一顿饭花的钱多,就算这个油再好吃又怎样,白忙活啊。许怀谦摇头:“定死了这个价,我希望,有朝一日,大缙百姓,人人都能够吃得起油,这个价就不能太高了。”来盛北的商人当场就有三分之二退缩了:“许大人,这个利,恕我们无法接受。”“可以理解。”许怀谦也没指望所有的商人都能够接受,客客气气地将他们送走,“买卖不成仁义在,这次没有招待好你们,下次一定。”人家当高官都这么礼待他们了,这些白跑一趟的商人也没有怨言,就这么着吧,就当来盛北游玩了。说到游玩,这些商人,还真去盛北游玩了起来。现在的盛北虽说算不得多好,可该有的都有,看看景,吃吃面,一吃面,他们就停不下来了:“这面怎么这么好吃?”“因为这面采用的都是我们盛北面厂产出的面条。”除了是爵爷外,还挂牌了个盛北一县县丞一职的陈烈酒一看来活了,可不得给他们介绍么,“用的都是蚯蚓肥种植出来的小麦,反复研磨出来的精面粉,做出来的面,筋道有韧性,再配合我们盛北人的手艺,当然好吃了。”商人们也不傻,一听就问陈烈酒:“你们这面卖么?”“卖啊,怎么不卖。”陈烈酒就等着这话呢,“众位掌柜要的话,我可以给到众位掌柜十文钱的本金,卖多卖少,全凭众位掌柜的本事了。”众商人一听,这个可比油有搞头多了,眼睛一亮,吸溜完碗里的最后一口面条,一抹嘴,向陈烈酒说道:“陈掌柜,借一步说话。”不愿意买油的被陈烈酒忽悠去买面了,剩下愿意买油的,许怀谦笑着看向他们:“诸位掌柜,我也知道,五文钱的利对诸位掌柜来说少了些,这么着,只要诸位掌柜每次能够进够一百万斤油,就减一文的进价。”一百万斤……众位留下来的商人,想也薄利多销也是薄利多销,可许怀谦一张口就是一百万斤,吓得他们眼皮子跳了跳。就算是一百万斤,按二十九文钱一斤算,也要两万九千,接近三万块的本金了。他们要是拿得出这个本金,何至于还想着卖这个薄利多销的油。许怀谦也知道,能够拿得这么多钱的没几个,他喝了茶,慢慢道:“当然,没有达到这个数目的,我们还是按照三十文一斤算。”这话说得,既然有便宜,为什么不拿便宜的,反正他们都是要卖这个油的。留下的商人都不是什么大商人,其中有个就是开杂货铺发家的,他听许怀谦这话想了想,朝许怀谦说道:“许大人,我们一家很难拿得出这个价格,总归许大人是要铺货的,我们几家商议商议共同进货如何?”许怀谦:“……”啊,原来还可以这样!果然,他不是做生意的料,想不到这些弯弯绕绕。“可以。”许怀谦点头,“但是顶天了就只能便宜到五百万斤,二十五文一斤。”这个价格,许怀谦真就只挣一文钱的利了,不过薄利多销嘛。这位杂货铺商人颔首,他向几位商人商议了一下,最终他们合资了十二万五千两,从许怀谦这儿进购了五百万斤花生油,准备铺到全国各地去卖。其他没有买油的商人看他们进了这么多油,觉得他们疯了,这么多油卖得完吗?而买了油的商人看到他们也并没有空手回去,而是进了好几大车的面条,觉得他们脑子可能也有毛病。面条和他们进的油不都一样,卖不了几个价的利润,面条比起油来还不容易运输,进面条,还不如和他们一样进花生油。两波人各对对方进的货表示很不满意,唯独许怀谦和陈烈酒送走他们后,夫夫两大半夜点蜡烛数钱,数得眉开眼笑的。第102章 携酒上青天46盛北的花生油和面条被商人们带了回去。面条还好说, 人人都知道,大部分的人都吃过,商人们把面条带回去, 几乎没费什么力气, 就将面条铺货到各大酒楼、面条铺、卖面的摊子。盛北的面条都是好面条, 有水磨坊,不用人工, 他们用来做面的面粉,在市面上最精细的面粉基础上又磨了一次。这样做出来的面条劲道好吃,还比普通面条顶饿, 不用费心去推广, 买过一次的人, 下次自然就会回购了。花生油可就让人秃头了。花生大家都知道, 可用花生榨油,这还是头一回听说,加之, 这个花生油的价格卖得还忒价廉了,才三十五文一斤。比亚麻籽油的价格还便宜。而亚麻籽比花生还便宜呢,花生八文, 亚麻籽才六文钱一斤。这六文钱的亚麻籽榨出来的油要卖五十文一斤,而八文钱的花生榨出来的油却只卖三十五文一斤?老百姓心中也是有一杆秤的, 他们越算越觉得这个价格不对劲,怎么着这花生油也应该比亚麻籽油贵才是,怎么反而比亚麻籽油便宜这么多。其中恐怕有什么猫腻?不是掺水就是造假了!大批量地进购了花生油回来卖的商人们, 对百姓们的质疑哭笑不得, 他们原本以为,这么便宜又这么香的油, 拿回来应该很好卖才是,谁承想会被人质疑掺假?路有荣,也就是那位靠着杂货铺发家的进花生油的老板,他见百姓对花生油质疑不已,导致他们运回来的花生油还没卖上几斤,就彻底滞销了,主动站出来与老百姓解释道:“大家放心,这个花生油,是我们这些掌柜亲眼在盛北的油坊里看着榨出来的,没有一丝一毫掺假。”“我们有荣杂货铺,大家伙也知道,一向言而有信,这么多年都是靠着大家伙的口碑才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我路有荣心里头感激着大家伙呢,坑谁也不能坑大家伙,是不是。”“这么着,你们要是不相信我呢,我今儿就用这个花生油炒盘菜,我自己吃,你们看着我吃下去了,也就能够放心了。”说着,路有荣还真让人在门楼架起一口锅子,用花生油亲自炒了一盘菜,当着众人的面,一口一口吃掉了。边吃还边给他们看:“瞅瞅,这用花生油炒出来的菜比用亚麻籽油炒出来的菜还香,你们买回去试试,要是不好吃,下次你不来我店里买货物都成。”花生油里本身就带着一股香味,放在锅里被火一热,那封存在油里的香味一下就跑出来了。路有荣炒菜的时候,一旁的人闻到香味就忍不住咽口水,更别说他炒菜舍得放油,炒出一盘油汪汪香喷喷再大口大口吃掉的诱惑。有人禁不住诱惑地问道:“这油当真是好油?盛北不是刚遭了灾,他们那儿能产出这么好的油?”“真的是好油,你们要不相信,回头把花生搬去榨油坊榨油看看榨出来的是不是一样地就知道了。”路有荣一看他们心中的疑虑渐消,立马趁热打铁道,“就是你们自个儿榨出来的油,恐怕没有这盛北的油便宜,这盛北正是因为遭了灾需要钱,许大人才把这油卖得这么便宜的,我们自己做,做不出这价。”花生是卖八文钱不错,可是大家伙把花生拿到油坊去榨油是需要出钱的,这个价有时候高有时候低,取决于油坊的坊主。而许怀谦的花生油,把价格压缩到了极致,要不是大型油坊大量的榨油,以薄利多销的盈利模式盈利,百姓自己榨油还不如买油划算。当然,不排除有那有油坊想要自己试一试的百姓。百姓们一听,他们也可以拿花生去油坊榨油出来与杂货铺的对比,已经在心里认定了这油绝对不掺假,不然他们回去一对比,这路老板的铺子还开得下去?可这花生油闻着是香,但具体味道如何,还得买回去试了才知道,一向勤俭持家惯了的百姓们,并没有因为花生油便宜而大肆扫购,就算心动,也只是对路有荣道:“那就先来一斤试试吧。”“好好好。”只要花生油能够卖出去,别说是只要一斤了,就算是只要几两他也卖啊。可这一斤、几两的卖,他们进购的五百万斤花生油还是不见少,路有荣做生意多年,沉得住气,他觉得只要百姓们把这花生油买回去,吃惯了,以后这花生油不愁卖。他是沉得住气,跟他一起进花生油回来的商人们沉不住气了:“我们那么多本金压在这花生油里,原本指望这花生油拿回来,走个薄利多销,能赚点,也能快速回本,现在这油拿回来一两个月了,还不见少几百斤,再这样下去,我们其他生意没办法做了啊。”不管是开杂货铺的还是开油坊的,他们都不止只是卖花生油这一样物品。几万两的银钱压在这货款上,他们也怕,怕这货物砸在自己手里,回不了本,家里其他生意没资金周转。“你们别急。”路有荣安慰他们,“你们急,许大人比你们还要急,现在他们盛北油坊,每天都要出几万斤油,就等着我们把手里头的油卖出去,好再去盛北进货。”“我们这花生油卖得这么便宜,会有吃好回购的。”商人们没钱心慌:“就怕等他们来回购的时候,我们铺子都没有了。”路有荣一想也是,这花生油他们本就走的薄利多销的路子,现在薄利是做到了,多销却做不到,也是个问题。就在他正想办法要把这“多销”给做起来的时候,那边卖面卖得风生水起的商人们,看到他们这儿冷冷清清的花生油生意,不禁得意地笑了:“如何,我们就说,这花生油利太薄了不行,你们钱偏不信邪,还进了这么多,现在砸手里了吧。”大家伙都是卖了多年油的商人了,对于百姓们那边心里还不清楚么?这买得起油的人,基本上都是各州府里的城里人,他们节约是节约,但不至于一点油都吃不起。这类人吃惯了一种油,想让他们换油,就必须得等,等他们习惯吃另外一种油。这个等待的时间是谁也无法估算的。而乡下人,他们连油都买不起,一年到头也不见得吃几斤油,虽然这个盛北的花生油便宜,但也没有便宜到他们立马就能掏钱买的地步,所以油这个东西,薄利多销它就行不通。“要不你们趁现在油还没有卖多少,跟许大人他们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退货。”卖面的商人们给他们主出息,“或者把这个油换成面条,跟我们一块卖面条也行,你们看,我们的面条卖得多好,拿回来就卖光了。”“这……”有些急着回本的商人,明显心动了。“你们可要想好了。”但路有荣打消了他们的心动,“把花生油再运回去,这一路的运费可不低。”“而且外面能卖面的铺子,都应该被他们给抢占了市场,你们把油换成了面条回来,也得跟油一样,放在铺子里慢慢卖才行。”卖花生油的商人们一想也是,叹了口气:“欸,这也不行的,那也不行的,早知道不去盛北进这油了。”他们先前也是看在许怀谦和陈烈酒无往不利的份上,想着跟着他们干,总能跟他们以前和其他商人合作那样,分到一杯羹。哪知道,他们的无往不利,到了他们这儿居然失效了。这薄利多销又价廉的花生油居然卖不出去!这让他们不禁有些后悔了,早知道他们一开始也跟其他商人一样,放弃这薄利多销的花生油,去卖面条子。他们在后悔的时候,路有荣却被卖面条子的商人一番话给点醒了。“对啊。”他拍着大腿,眼睛放光道,“许大人说了,他弄这个花生油,是期待有朝一日我缙朝的百姓都能够吃上油,像我们这样放在铺子里卖,得卖到何年何月去,才能够让缙朝的百姓都能够吃上油?”“这油不放在铺子里卖,那该怎么卖?”其他商人听他这么一说,将目光转了过去。“批发出去,让民间的货郎去卖!”路有荣有了主意,很快就下了决心,“薄利多销,我们就该将这个薄利多销进行到底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