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节
作者:梨子甜甜      更新:2023-04-30 10:49      字数:4131
  皇帝挑眉:“哦?”“事情是这样的,”顾凤朝咬了咬唇,还是把许怀谦给交代了出来,“就是那位制仿银炭的学子,因他从小体弱多病,又受大伯一家欺负,不得不入赘于夫郎家,在他眼瞎期间,见夫郎为了养家着实辛苦,索性他的田地又分了下来,他就拿自己的田地琢磨出了个种生姜的法子。”“拿良田去种生姜?”顾凤朝前面所说的仿银炭之事都在正常行列里,其他人没什么插口的余地,可涉及到田地一事,户部尚书不认同了。“嗯。”顾凤朝颔首,他就知道把这事说出来会引起群臣的不满,他自己死无所谓,别连累了许怀谦,“他自己的地,就五亩,也不是好地,背阴不向阳。”户部尚书听到这儿眉心才一松,要是那上好的良田去种生姜,简直暴殄天物。“种了一年的生姜,找走镖的联系上了盛北的医馆!”顾凤朝说着顿了顿,“五亩地卖了七百五十两银子!”“什么?!”“七百五十两?!”“仅仅只是五亩地?!”听到七百五十两这个数字,整个朝堂都不安静了,就连皇帝也跳了跳眼皮。种地这么赚钱?!“是因为生姜价高,而产量不低,才有这个价格的。”看到他们如此惊讶顾凤朝忙又说了,“普通粮食,就算种最珍贵的米,亩产也不过一两石左右,而生姜亩产则高产到一千五斤!”“一千五百斤?!”朝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想过生姜居然有如此高产。那是因为生姜不是主流种植产物,各大医馆虽种生姜,但谁会把生财之道公布出来?“所以才会种出如此高昂的钱财,”顾凤朝把话题扯了回来,“许秀才是秀才,五亩地不上税,县上收不到税收,不过许秀才已经把种植生姜之法都交给村民了,愿意让他们每家每户种两分地的生姜,还愿意帮他们收生姜去卖,从明年开始,县上的赋税应该能令陛下满意。”国家才开国,国库空虚,人竟皆知,这个时候能有一个县的赋税缓解国库,也算是回馈陛下了。“荒谬!”户部尚书觉得顾凤朝简直就在胡说八道,“别说是一个村种植生姜了,就算是一个县种植生姜,所得赋税又能有多少?!”还能让陛下满意?!国库差那几千两?!“不是一个县,是五个县!”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顾凤朝一想到自己反正都是个要死的,也不介意帮帮下面几个县的县令。“五个县?!”“正是因为这位许秀才许才子种生姜发了财,周边平溪、云梦、桃源、安宁四个县的县令同样看到了商机,也愿意在不耽误百姓种庄稼的同时,推广高产作物,不拘泥是生姜。”顾凤朝在桃源县待那几天可没有白待,把该打听的都打听清楚了。知道其他五个县的县令也要效仿许怀谦时,深深感慨自己真是生不逢时,明明自己早在许怀谦的秀才试卷上就找到了自己想要走的路,可却因为上头有个知府压着不敢有所动静,只能看着他的同僚们大刀阔斧的开干而羡慕。“这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户部尚书听他这话说得清楚,甩了甩袖子,“且不说农户们配不配合,就说做出来了销路这些又该如何去寻找?”人家许怀谦是恰巧碰上了有医馆愿意收生姜,而且盛北也流行吃姜才赶上的这趟东风,其他东西呢?别的医馆愿收吗?而且农户种得,地主和商户就种不得了?他们看到钱,那还有不专营的。顾凤朝认出了他的尚书服,却认不出他是那位大人,就统一叫他大人:“大人,就因为有困难就不去尝试吗?”他发现了,整个朝堂都好像有点毛病,他在许怀谦身上看到的是有问题就去解决问题,而朝堂之上,竟然实行的是有问题就不去做?哪有这样的道理。这世间哪有一帆风顺的事,总不能所有事情都有困难而放弃吧。“这……”户部尚书被顾凤朝堵得哑口无言:“总之我不相信几个县的赋税能有多少。”一个府撑死了也才几千几万两的赋税,一个县再多能多过一个府去吗?“那我们就拭目以待吧。”顾凤朝言尽于此,他命不久矣,看不看得成功都两难,尚书大人的话很难动摇得了他。反正他相信,只要敢去干,就没有不会成功的事。几位县令已经在努力了,成功还会久远吗?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听他们掰扯完,不难从顾凤朝的嘴里听出一个。一个至关重要的人名——许怀谦。不管是烧炭还是种生姜或者是带动周边县城都是这个名为许怀谦的人折腾出来的。只是仅仅一介秀才他都能折腾出这么多事来,可以预见他到了这朝堂之上,将会掀起什么样的腥风血雨。本来因为永安府之府牵扯出来一系列的事情,弄得很不高兴的皇帝,这会儿完全被许怀谦给取悦了。他只要一想到能有人好好的治治堂下这群只会耍嘴皮子的朝臣,他心里就欢心雀跃得很。早看这帮人不顺眼了,就得找个像许怀谦这样的刺头子来好好治治他们!“好!”户部尚书还没有开口,上头的皇帝率先开口了,“拭目以待就拭目以待。”他很期待两年后,许怀谦的科举之路,只要他能走到这金銮殿上,给他一个状元之位有如何!皇帝开了口,全场肃静。他扫了眼底下神色各异的群臣,尤其是还跪在地上不敢抬头的吏部尚书,向他问道:“吏部还有什么话要说?”“臣、臣等无话可说。”人证物证聚在,皇帝的态度也表明了他相信顾凤朝,吏部一干人等,只得认罪。皇帝冷冷地扫着他们,直接下了命令:“吏部尚书懒政失职,停职待查;吏部所有官员彻查肃清,贪污受贿的官员克留脏物,一律罢免;永安府知府,为官不仁,敛财收贿,缉拿归案,秋后问斩!”说完他看向最前方的顾凤朝:“永安府县令擅离职守,状告上司,罚俸一年,擢升永安知府,两年内永安税收翻倍,则将功补过,反之罢免。退朝!”皇帝说完就走人了,留下一众吓软了腿的吏部官员,还有彻底蒙圈的顾凤朝。顾凤朝不敢相信自己进京告御状不仅没有挨打,还活了下来,甚至还升官了!他直到回了永安府,坐在永安府知府的县衙里,回忆里那天的事,都觉得如梦似幻。不管顾凤朝如何不敢置信,泰安翔彻底没了翻身的指望,他上一刻还在县衙里作威作福,下一刻就直接成了阶下囚。而他曾经贿赂过的昌南官员也全都一撸到底,什么布政使、按察使全都换了一个遍。一时间昌南的天都风清月明了,谁敢相信,这一切的事,仅仅只是因为一个秀才卖了点炭弄出来的事?等许怀谦知道真相,已经是秋天的时候,这个时候正是他们最为忙碌的时候。去年的仿银炭在京中大火了一把,又因为仿银炭牵扯到了一众官员,虽然有些官员心里对仿银炭这三个字膈应得不能再膈应。但是为了省钱也不得来这永安府买仿银炭。一时间,桃源县的新码头上密密麻麻停满了来买炭的官只。这个时候升为知府的顾凤朝找到许怀谦说了三件事。第一件是,告诉许怀谦前任知府被斩首示众的消息。第二件是,邀请许怀谦他们加入昌南商会。也就是这个时候,许怀谦才知道原来是顾凤朝帮他们掰倒的前任知府的。许怀谦客客气气给他行了礼:“多谢知府大人。”“谢什么。”顾凤朝摆摆手,帮他们也是帮他自己,“这第二件事你们考虑得如何?”“为何要邀请我们加入商会?”陈烈酒也是这两年才学着做生意的,并不太明白加入商会的意义。顾凤朝笑了笑:“是因为你们的仿银炭名声太大了,这才仅仅两年时间就已经打出了名声去,可以遇见往后这甚至能越做越大,加入商会,也不是为了掣肘你们,是为了让你们有话语权。”昌南的官员因他们的仿银炭而被撸了大半,现在一众新上位的昌南官员不敢给他们脸色看,又怕不知道在哪里得罪了他们,就只得把他们拉进商会里。“什么话语权?”许怀谦也没怎么做过生意,不太懂。顾凤朝说了些许怀谦能听懂的词:“调控物资,控制物价,监督管理之类的。”跟许怀谦都做了三年夫夫的陈烈酒也勉强能听懂这些简洁的词了,他想了想问道:“加入商会是不是就能调控分配考院的物资了。”“差不多。”不太明白陈烈酒的思维为何突然跳到考院上。但加入昌南的商会确实可以直接跟官府对接考院物资一事。“那我加入。”陈烈酒一听到这个,立马同意了。许怀谦一听老婆都答应,而且加入这个商会确实没什么坏处,就没再说这个,转而问顾凤朝:“第三件事情是什么?!”顾凤朝咳嗽了一声,缓慢说道:“你们收不收猪粪。”许怀谦挑了挑眉:“猪粪?!”想了想,他想到了地里的庄稼:“是为了肥力?”顾凤朝颔首:“我看你们生姜产量还能再增长,只是因为肥力跟不上而只能止步一千五百斤,因此我在永安府开了一家养猪场。”他其实是想在永安府推广百姓养猪的,奈何他搜罗了整个府城也找不到多少猪苗,且猪苗价贵,没几个百姓愿意养。最后他只能把搜罗到的母猪和小猪仔寻了块地圈起来,做了个养猪场,这世上不愿意养猪的人少,愿意吃肉的可不少,这猪养出来,不怕卖不出去。就是没有想到,这猪养太多,也能养出麻烦事,猪粪是一日比一日堆得多,普通百姓就靠自家家里那点农家肥湿薄一点即可。让他们花钱买农家肥,那是万万不可能的。最后,他想到永安府比较富裕的村庄就属杏花村了,且他们这个村还在种植生姜,正是需要肥力的时候,就到许怀谦这儿来问了。“要啊,怎么不要。”猪粪可是个好东西,君不见在没有化肥的时代,都是靠猪粪等物解决肥力问题的。去年他的五亩地还是陈烈酒到城里去买的人肥给施上呢,现在有大量的猪粪,就相当于是便宜化肥,为何不要。顾凤朝当了知府,市侩了:“需要你们自己去拉。”“可以。”许怀谦颔首,去年一众挣了钱的陈氏族人都添置了牛,等这里的炭卖完,空出来的牛车正好到府城拉猪粪。说起这个,靡山县卖牛的商贩近两年来都多了不少,没准要不了几年,杏花村村民就能实现,人人家中都有牛的富裕现象了。“那我就告辞了。”升为知府,肩上还担着皇帝所说的永安府两年税收翻倍的任务,他一天忙得很。许怀谦和陈烈酒起身送他出门,送到院门口的时候,许怀谦突然想起来了:“知府大人开养猪场是为了推广养猪吗?”不然一个好好的知府跑去养猪做什么?顾凤朝颔首,有些不好意思道:“也是你孵小鸡给我的灵感。”“不过,”顾凤朝摇摇头,“我没有想到推广养猪这么难。”猪不像鸡那般生长周期短,便宜还能下蛋卖鸡蛋,它很容易生病,很容易死,还价格贵,没有百姓愿意喂。“何不如赊猪苗与百姓?”许怀谦听他这么一说瞬间想到了方法。“赊猪苗?”顾凤朝牵着马都快要骑上去了,听到许怀谦这么一说,顿了顿脚。